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3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仅仅是一个单空,就可以随便说,因为瓶子不存在的部分,就叫单空,这个可以说,也可以想,并非不可言思的对境。
    大家一定要知道,一切相都不存在,这种见解是至高无上的。在这种见解面前,正如刚才所说,佛智、涅槃、清净都没有,远离一切戏论。《中论》云:“如来过戏论,而人生戏论。”如来超越了一切戏论,而凡夫人却把佛陀当作是有面有身,徒增戏论。
    刚皈依佛门而没闻思过大空性、没听过中观的人,听后可能觉得心里很酸,有一种不同的感觉。但这也没办法。因为如来这么甚深的法,要想所有的众生都理解,是非常困难的。即便如此,我们也应像世亲论师所说的那样,“如来离诸相,我等学如是”,经常串习这方面的空性习气。
    其实,接不接受这样的法,主要跟自己的善根有关。有这种福分、对大乘法有信心的人,按照佛陀所讲的空性法门去修持,刚开始可能有点不适应,但逐渐就会变成像住地菩萨一样,对空性法门不会生邪见了,对世间杂事也不会有信心了。
    从前有个人到孟子那里问:“你是非常出名的思想家,但我看你好像跟常人没什么差别啊!”孟子回答他:“尧舜与人同耳。”就是说,不仅我孟子跟常人一样,古代著名的尧舜也跟常人没什么不同。你如果追随尧舜之道,则你也变成尧舜;你如果追随恶人之道,你也成为恶人;你如果追随古先贤之道,你也变成圣者。
    同样,我们也是如此。不论穿出家人衣服,还是在家人衣服,若按照大乘中观的教义,对空性法门进行修持,就会像住地菩萨一样,能看破世间、放下万缘,最后获得解脱;若与下劣之人同流合污,天天逛街、到舞厅,甚至打架斗殴,那你也会变成这种人。所以,一个人的追求取决于自己,自己选择什么样的目标或偶像,自己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当然,作为一个凡夫人,要想全部灭掉执著,还是有很大困难的,但无论如何,也应该先通达诸法的根本教义。现在很多人把佛法最甚深的精华抛之脑后,却对一些不了义的形象法趋之若鹜,这是不太合理的。你以前对中观法门不是特别有兴趣的话,现在一定要想到:八万四千法门中,最究竟、最甚深的就是空性义,谁能接触、听闻、修持的话,便能从根本上断除一切实执习气。若没有认识到万法不是有也不是无,不是自性也不是他性,那这种人无法通达佛法的教义,龙猛菩萨亦云:“若人见有无,见自性他性,如是则不见,佛法真实义。”
    龙猛菩萨、月称菩萨、寂天菩萨代代相传的空性法门,真的是价值连城的如意宝,我们即生中有幸得到,千万不要被恶劣分别念所染,将它随意抛弃,一定要以信心的善缘把它保护起来,平时多多串习。当然,刚开始时,对空性不适应、生不起信心,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因为我们在恶趣里呆的时间太长了,在轮回中对实有法的串习太过分了,一下子改过来有点困难。就如同不净粪里的蛆虫,你刚把它捞出来时,它还觉得不净粪很好吃,特别舍不得,但是离开这种场合以后,慢慢就会适应了。
    现在很多人对不净粪般的名闻利养极有信心,而对甘露般的空性法门却没有兴趣,这完全是业力现前。因此大家一定要多闻思,这么殊胜的教言不要离开身体,经常戴在身上,哪怕每天看一个颂词、背一个颂词,得人身也是有意义的。所以,大家要多背一些空性教言,什么时候遇到实执的敌人,就马上用空性教证的铁锤,打得它头破血流!
     
思考题
    865、请具体解释什么叫“四大轮”?为何称之为“轮”?你具备几个轮?今后在这方面有何打算?
    866、电视上的节目,明明是虚假的,但有些人仍为之大喜大悲,这是什么原因所致?你明白这个道理后,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起来?
    867、有些人说:“对于幻变的美女,幻师明知是自己所化,但仍会生贪心。可见即使了知诸法如幻,也无法断除烦恼。”对此,你该如何驳斥?
    868、中观宗以空性对治实有,但不管对实有的执著还是对空性的执著,二者都是分别戏论,我们该如何才能远离一切戏论呢?
    869、请引用教证说明修学佛法的次第。你周围的道友是按什么次第来学佛的?你对此有何感触?打算如何帮助那些不明白的人?
    870、有些人在坐禅时,认为安住于什么都没有的境界中就是体证空性。这种认知正确吗?为什么?
    871、真正证悟空性的人,对世俗善根和因果法是什么态度?你对此有哪些体会?
    872、什么是中观的究竟空性见?请背诵几个这方面的教证。如果有人对这种见解不适应,你会怎么样引导他?

第一百六十一节课
    壬三(修道之果)分三:一、虽无发心然能成利;二、作者虽灭然有作用;三、虽无心然能生福。
    癸一、虽无发心然能成利:
    摩尼如意树,无心能满愿,
    因福与宿愿,诸佛亦现身。
    对方问:“如果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果位时,远离能取所取、有实无实等一切执著分别,那佛陀就不能利益众生了。因为佛陀没有利他的想法,而利益众生一定要有分别念,比如‘这个众生很可怜,我应该帮助他,让他从轮回中解脱’,没有这方面想法的话,怎么可能利益众生呢?我要帮助别人的话,首先要有一个发心,否则无法成办利他之事,因此佛陀利益众生不成立,因为佛陀没有分别心之故。”
    中观宗回答:佛陀虽然没有能取所取的执著分别,但仍能利益天边无际的可怜有情。这个道理可用比喻来说明,就像如意宝(也叫摩尼宝、如意珠)、如意树,它们虽没有利他的分别心,但有缘者在其面前祈祷时,愿望自然会得到满足。
    “摩尼宝”,据大乘《般若经》中记载,能遣除杂热、风、冷等诸病,同时可以满足众生所愿,赐予衣食资具等一切所需。有关论典中还说,当佛法隐没时,佛陀舍利沉入大海,化为如意宝,它在龙王脑中,有福报的人才能得到。一旦得到就用之不尽,对龙类也好、人类也好,能带来无量无边的利益。在初劫或人类具有福报时,如意宝就会出现于世,人们把它安置在胜幢的顶上,在其前面祈祷,如意宝即会赐予物质、财富、健康等一切暂时的所求。
    “如意树”,是天界中因天人福分所感现的妙树,在极乐世界也有,三十三天也有。有些论典中说,初劫时因众生福报现前,当时每个人一降生,就出现一棵如意树,人们把树果和树味作为食物,树叶作为衣服,这棵如意树享之不尽、用之不完,实际上就是众生的生存来源,而且也能满足众生所愿。
    如意宝与如意树,虽无有分别心,不会认为“今天来了一个贫穷可怜的众生,我一定要帮助他,满他的愿,否则我就名不符实了”,但众生福报等因缘积聚时,可以圆满祈求者的愿望。同样,圆满正等觉果位的佛陀,决不会有能取所取的任何分别念,但由于在因地时发了殊胜的愿,再加上众生的福报成熟,这两个因缘一聚合,就像阳光照耀世界时,莲花自然开启一样,无分别心的诸佛也能现身利益众生。如经云:“犹如阳光照,成熟莲花启,如是佛出世,成熟心得净。”佛陀出世遇到有缘众生,虽没有分别念“我今天帮助这个人,明天帮助那个人”,但因缘聚合的话,众生一定会得以清净的。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在佛陀面前祈祷,不管是佛在世也好、涅槃了也好,对每个众生都可以帮助,降下饶益之雨,这个过程是任运而无丝毫勤作的。不像有些医生,这边来个病人、那边来个病人,自己就手忙脚乱,“稍微你等一下、等一下,我马上就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阿弥陀佛早就忙得不可开交了,因为汉族人也祈祷他、藏族人也祈祷他,老年人也祈祷他、年轻人也祈祷他,这里往生一个、那里往生一个,他统统都要去管,是很辛苦的事情。
    其实,佛陀利益众生,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虚空中有皎洁明月,只要地上有澄清的水器,月影就会在水器中映现。月亮没有掉下来,水器也没有到天上去,但因缘具足时,每个水器中都有一个完整无缺的月影。同理,佛陀的加持是周遍法界的,只要我们信心和善根具足,谁祈祷,谁就会获得佛陀的不断加被,佛陀用不着有什么分别心。《入中论》也说:“此寂灭身无分别,如如意树摩尼珠,众生未空常利世,离戏论者始能见。”佛陀尽管已远离能所二取,但就像如意宝和如意树一样,乃至轮回未空之际,都可以在众生面前显现而度化。当然,这只有远离戏论的圣者才能现见。比如说,得地菩萨没有戏论,可以见到佛陀的报身;而我们有戏论的众生,只能见到色身中的化身这一部分。
    所以,佛陀不会有勤作,也不会有分别,但没有分别并不代表不能利益众生。《宝性论》云:“如如意宝无分别,无勤赐予所求物,能仁无勤应众机,利他恒住三有中。”如意宝没有分别念,但可无勤赐予一切所求,同样,大慈大悲的能仁佛陀没有勤作,但可根据众生的不同根基在其面前示现,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宝性论》中还以帝释天、天鼓、大地、虚空等九种比喻,说明了佛陀虽远离分别,但度生事业永不间断的事实。
    因此,大家应该对此道理生起信心,明白佛陀虽安住法界中,但不管是阿弥陀佛还是释迦牟尼佛,都不像我们人一样,整天忙来忙去,由于因地时发了度化无量众生的愿,所以果地时可任运自成地利益众生。
    当然,众生自己不祈祷、不靠近的话,佛陀也是无缘度化的。这里我用一个比喻,虽然不太好听,但意思比较贴切。比如说我们去机场,在卫生间中洗手时,手一靠近水龙头,水就自然流出来,如果没有靠近,一滴水也不会有。同样,我们对佛陀祈祷的话,加持便会融入自己的心,而倘若没有祈祷,甚至对佛生邪见,你的相续不可能得以成熟。
    因此,我经常要求大家祈祷佛陀,佛陀与我们之间,是依靠传承上师来连接的。在所有的传承上师中,我自己认为应该多祈祷法王如意宝。法王的名称中就有“如意宝”,他老人家也说过:“谁叫我如意宝的话,我能对他起到如意宝的作用。”所以,若常祈祷法王如意宝,一定会获得智慧和悲心。
    我经常这样想:“我自己的根基、智慧、信心等都非常非常普通,有时能给成百上千个人说法,利益一部分人,完全是上师的加持。”我们学院也有很多出名的法师,都是唯一依靠上师加持而来的,如果没有上师的加持,我们都是非常普通的人。
    前年同学聚会时,我自己都能想起来,以前读书的时候,很多人在智慧上、能力上都远远超过我,现在我有一分力量,全部来源于上师的加持。这种加持不管入于任何一个人的心,都可以具备利益众生的能力,你可以写很多书,也可以做很多事,这就是上师的加持。
    前不久有些人说,自己要祈祷这个上师、祈祷那个上师,其中包括法王如意宝的一些弟子——堪布、活佛。我给他们提了一些建议:“这些上师只得了法王的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