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举了所需物力和运输这些东西的后勤工作的数字。他坚决主张,与其派遣一
支大军前去用军事压力来解决难题,不如指派经过仔细选择的官员前往南方
诸郡任职。他认为,只要选定公正的和宽大的官员,他们将会在这些地区行
施他们的权威。与此同时,百姓应该从某些地区暂时撤退,在骚乱平息后再
回来。最后,他建议,为了消除本地首领们的对抗,应该招募他们,并给予
适当的酬劳,这样的话,不满分子将被肃清。李固的意见取胜了,后来指派
的官员成功地恢复了秩序。但这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被报道的下一次暴动
发生在公元144年。②
① 《后汉书》卷一下,第66 页以下;《后汉书》卷八六,第2863 页以下。关于马援,见《后汉书》卷二
四,第838 页以下;以及马伯乐:《安南史研究:马援远征记》,《法国远东学院通报》,13 ∶3 (1918),
第11—28 页。
② 在公元100、 116、 137、 144、 157、 178 和184 年,见《后汉书》卷八六,第2837 页以下。
① 《后汉书》卷八六,第2838 页。
② 《后汉书》卷八六,第2839 页。
… Page 297…
东南 (闽越)
在现代福建的沿海地区,从结果看,汉朝与地方领袖们之间的关系和汉
朝与较远的南方部落之间的关系是有些不同的。山岭将这一地区与内地隔
开,海滨兴起了被称呼为王的首领,他们的世系追溯到前帝国时期著名的越
王勾践(公元前496—前465年)。在汉帝国的创立的同时,闽越国和东海
国在汉帝国的默许下分别于公元前202年和前192年建立了起来;东海通常
以东瓯一名为人所知。当反对帝国政府的七国之乱发生时(前154年),③
东瓯王首先支持叛乱的领袖吴王,但后来接受贿赂杀死了他。随之而来的是
东瓯与闽越之间的深仇;东瓯面对后者的攻击,于是请求汉朝的援助(前138
年)。太尉田汀ㄒ榉牌械厍胫喾矗髡哦庇Φ玫桨镏�
一支军队及时地被派出了。在军队到达以前,闽越中止了它的进攻;在东瓯
王的请求下,东瓯人民移到内地,居住在长江与淮河之间。①
紧接着汉朝政府在前135年阻止闽越进攻南越的干预,两个王国再次在
该地区成立。一个是闽越国,现在由汉政府指定的傀儡国王统治;另一个是
东越国,它是由新近被汉军击败的闽越王的兄弟统治的,前112年,东越袭
击并杀死了一些孤立的汉朝官员,而且国王采用了“帝”的称号,这便迫使
帝国朝廷采取坚决的行动。从陆路和海道派出了远征军,讨伐以国王之死和
人民向汉朝统帅投降告终。此后政府回到了前138年提出的未实行的建议,
考虑到闽越和东越地区的多山地形和居民的不可靠,决定将该地区全部加以
放弃。历史记载中简洁地叙述说:“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居江、淮间,东越地
遂虚。”②
③
这一简短的叙述需要作某些修正, 从该地区迁出全部居民是很难实行
的,它与汉朝政府设置郡县按照地方政府的一般方式来管理该地区一样行不
通。没有证据足以说明到公元1年有来自中国其他地方的移民进入福建,很
可能在那时只存在一个较大的居民点。这是东冶镇或县,可能是武帝时期或
稍后建立的。它位于闽江口的海滨,至少从公元83年起便成为从遥远南方带
①
来贡赋的远洋船只的一个补给点。到公元2世纪末,又有一些县可能在该地
区建立了起来,也许从公元300年开始,县的数量显著增加;据推测,移民
的某些措施是在较早的几十年进行的,当时中国分裂成为魏、蜀汉和吴三国。
③ 见第2 章《文、景两帝治下诸王国的减少》。
① 《史记》卷一一四,第2979 页以下(沃森:《英译〈史记〉》第2 卷,第251 页以下); 《汉书》卷九
五,第3859 页以下。
② 《史记》卷一一四,第2984 页 (沃森:《英译〈史记〉》第2 卷,第256 页);《汉书》卷九四,第
3863 页。
③ 见毕汉斯:《唐末以前中国在福建的移民活动》,收在《高本汉纪念文集》,埃盖尔德、格应赫恩合编
(哥本哈根, 1959 ),第98—122 页。
① 《后汉书》卷三三,第1156 页;毕汉斯的《福建的移民活动》第102 页已引征。
… Page 298…
西南
在汉朝建立时,帝国在西方以陇西、广汉和蜀诸郡为界。边界——如果
可能确定这样一条线的话——此后急转向东,把巴郡、武陵郡和长沙国包括
在内。边界之外,向西去,在今天的云南省和贵州省境内,有若干河道流过,
包括今天的红河和黑河。其中一些从内地通航,并可使船舶顺流而下直抵靠
近海防或广州的大海。
这些西部地区居住着一大批部落,大部分是小的,其中最著名的是夜郎、
滇和邛都。有些部落过着定居农耕的生活方式,另一些位于离内地更远的部
②
落据记载则是牧民,他们过着游牧的生活,没有明确的各级首领统治。公元
前339年到328年之间,楚王向这些部分发起了一次流产的军事远征,其结
果是一名中国官员庄成为滇国(今云南)的独立的国王。公元前4世纪至
前3世纪,由于秦帝国向南挺进,这个王国被隔绝了,随着秦帝国的崩溃,
新的汉朝政府循着滇国的东部边界 (包括巴郡和蜀郡)建立自己的疆域。
据报道,汉朝对这些遥远地区的兴趣是由那里的商业活动激发的。滇以
西地区的居民据说是通过马匹、奴隶和牦牛的贸易获得财富的。公元前 135
年,一个名叫唐蒙的中国官员向长安报告,来自蜀的货物——主要是柑桔类
①
水果制品——经由夜郎道在牂柯江顺流而下直抵南越。唐蒙成功地说服中央
政府允许他着手组织一次远途考察,此事导致在同年 (前135年)建立犍为
郡。居民为汉的丝绸所诱惑而被争取过来,从巴郡和蜀郡招募的军队用来开
辟交通和运输的路线。与此同时,汉朝官员在司马相如的劝说下略微向北渗
入,邻近蜀郡的大片地区归属汉朝管理。司马相如是蜀人;他在历史上因对
中国诗歌作出的贡献而闻名。②
由于地方的不顺从,维持中国存在所引起的费用,以及有意识地决心集
中全部可用的力量去处理北方的匈奴问题,因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个间隙期,
在此期间中国的前进暂时中止了。然而,张骞在前122年左右从中亚回来所
③
作的报告,立刻重新激发了对南方的兴趣。他说,他注意到在大夏出售的货
物是商人们从蜀带到那里去的。他的描述促使中央政府派遣一队探险者前往
西南,为的是开辟一条通往身毒 (印度)的道路。可是,他们的旅行为滇王
所阻,他将他们扣留在昆明可能达四年之久。
汉朝权威在西南的真正提高是在南越平定以后发生的,依靠的是参与那
次战役的包括有来自巴、蜀罪人的军队。前111年,建立了牂柯郡,后来的
② 《史记》卷一一六,第2991 页以下 (沃森:《英译〈史记〉》第2 卷,第290 页),《汉书》卷九五,
第2837 页以下。
① 关于唐蒙,见《汉书》卷五七下,第2577 页以下;《汉书》卷二四下,第1157 页 (期旺:《古代中国
的粮食和货币》,第242 页)。
② 关于司马相如,见《史记》卷一一七,第2999 页以下 (吴德明:《〈史记〉司马相如传译注》(巴黎,
1972);《汉书》卷五七上——五七下,第2529 页以下。关于他前往西南以前扮演的角色,见吴德明:《汉
代宫廷诗人司马相如》 (巴黎,1964),第69 页以下。
③ 他回来的时间是有疑问的。前122 年之说根据《史记》卷一一七,第2995 页(沃森:《英译《〈史记〉》
第2 卷,第293 页);《汉书》卷九九,第3841 页;见吴德明:《宫廷诗人》第102 页注6;《汉书》卷
六一,第2689 页 (何四维:《中国在中亚》,第221 页以下)。
… Page 299…
④
记载认为这个地区盛行鬼神崇拜,农业和畜产都很稀少。与此同时,一个据
认为毫无疑问的效忠于皇室的夜郎地方首领被立为夜郎王;象其他地方一
样,汉朝当局准备将建立地区政府正规机构的直接统治和确认本土统治者的
地位及其权力两者结合在一起。不久以后,越帯そ⒘似鹄矗送饬礁鼋稀�
小的郡后来并入蜀郡;广汉郡的一部分建成了独立的武都郡。
当汉朝的权威伸向云南时,政府再次将两种管理方式结合起来。除了建
立益州郡(前109年)外,滇王的地位和他的名号都得到确认。最幸运的是,
文献记载的史实由一枚皇家印章的发现而得到确证,这枚印章是中国当局及
①
时刻制的,推测是授予国王的。在石寨山遗址发现的其他文物包括种类繁多
的物品。其中有饰牌和源自斯基泰或鄂尔多斯样式的武器;具有南方东山文
化崇拜特征的大铜鼓;还有若干正规中国样式的、知名的而且广泛分布在北
②
方的物品。后来的记载提到滇时,把它说成是一个具有盐、贵金属和家畜的
特别富裕的地区。③
据报道,前86年和前83年发生了反对汉朝权威的叛乱。在第一次事变
中据说参加的部落成员多达3万人;记载告诉我们,前82年叛乱结束时,5
④
万名本地居民被处死或当了俘虏,10万头家畜被中国人拿走。前28年至25
年出现了更多的麻烦,由此而引起的全部问题是,为了保持这些遥远的地区
而耗尽中国的物力,并驱使中国军队进行艰巨的战役是否正确,是不是应该
放弃。结果,汉朝由于被任命为牂柯太守的陈立的强有力的行动而得以重新
①
在那里行施权力。在王莽当政时 (公元9—23年),西南有相当多的骚乱,
有一次战役持续了三年,仅仅由于疾病便遭受了70%的损失。第二次远征也
没有取得更大的成就,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