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足让人心胸大开。”
这段惺惺惜惺惺的会晤,比阮籍跑到一个素不相识的MM的葬礼上大哭一场精彩的实在太多。其实阮籍这么做也许是因为他根本找不到类似谢MM这样的红颜知己吧。
谢道韫的后半生写了不少诗文,汇编成集,流传后世,无一篇不脍炙人口。相比同样是未亡人的女文人李清照,谢MM的胸襟气度就宽广得太多。可能早期在王家苦闷无聊的日子里,谢道韫也写过类似李MM的“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感伤诗文。但她到底经过家国惨变,后期的风格更沧桑沉郁,直指人心,不再局限于自身的愁苦。而李清照的词终究只是一路哀歌到底。
其实古来为文,真正能打动人的不过是一个“情”字。很多样板文章做得格律工整,花团锦簇,独独缺少了情而让人望而生恶。李清照的作品虽然以愁为基调,未免有些黯淡,但是这种真诚的愁,也比其他矫柔造作的东西要好得多的多。南朝大文人庾信早年只写宫廷里用的艳文,和徐陵齐名,号称徐庾体。少年名盛,风流为文,想必对自己的作品自负的很吧。后来因侯景之乱,南朝涂炭,他自己也流亡到了北国。和谢MM一样身逢家国剧变之后,他文章的风格变成了练达苍劲。庾信后来在著文时融入了自己的满腔悲愤苦情之后就陆续写出了《哀江南赋》、《枯树赋》等传世名篇,终至大成。估计早年写的文章他此时再看一定会羞得低下头吧。谢MM的诗文创作历程,大致和庾信相仿。
【(五)】
无论怎样的风流都难免被雨打风吹去。我们这些后生小辈,也只能从古书中仰慕先人们的风范了。一套厚厚的二十四史,以气势磅礴论当然是《史记》,老成敦厚自然是《汉书》,文笔高妙首推《三国志》,喜欢八卦的不妨读《魏书》,其作者向来有揭人阴私的癖好,喜欢神话的可以读《南史》,一个人打一百多个的夸张战绩在里面屡见不鲜。我个人最喜欢读历史的两极《晋书》和《明史》。每读明史,在外表的一片温暖祥和之下总不觉吹来一阵阵寒骨的阴风,于是赶紧再去读上一段晋史,让多少有点明媚的阳光化掉这股戾气。这种三明治似的读法不免有些怪异,但是我喜欢。
说起历史,很多爱国者极度推崇大汉天朝,提起陈汤的豪言壮语“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就激动得不可自抑,甚至在选择最愿意回到的十个古代时期中首选汉武帝与匈奴全面开战的那段时日。其实如果你不是汉武帝本人,不是那些渴望踩着无数平凡士兵的尸骨升迁的将军的话,老实说不回去也罢。武帝准备和匈奴开战,几乎家家养马,弄得民不聊生。他为了应付战争的浩大开支,任用酷吏,专卖盐铁,搜刮天下,同时尊崇儒术,也为了保证前线的兵源,将全国所有不好好种田的人,如牢里的囚犯,黑社会组织,小商小贩,街上的混混,甚至赘婿(就是上门女婿,天阿,他们又得罪谁了??)统统发往北方前线。在当时那种恶劣的战斗环境下,生还者当真十中无一。武帝打得最高兴的时候,民怨也沸腾到了极点,有识之士指出当时的天下已经和秦二世的没什么两样了。还好武帝没有彻底胡涂,及时发了《罪己诏》公告天下,修改了一些政策,算是把一场来日大乱平了下去。
我就对大汉雄风什么的没有兴趣,对江山一统的思维模式也无好感。总觉得大一统的真正得益人多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他们当然可以藉此刻碑作传,名扬后世,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我看多给他们一些适彼乐土的机会只怕比什么都好。因此相比武功赫赫,开疆扩土的秦皇汉武,我倒是更欣赏那些魏晋时代质朴率性的风流人物。一直难以想象我们的祖先中竟然真的有这样一代天真烂漫,至情至性,敢爱敢恨,敢怒敢笑,无拘无束,将人性自由的一面发挥到极至的精灵。不知什么时候起,祖先们慢慢失去了这些灵性,整天只知道磕头作揖,唯上是从,历史也开始变得格外肮脏起来。一直到今天,想一想所谓的魏晋风度到底在我们身上还能剩下些什么,就不免有些悲哀。
在这些藏在古书中万分可爱的精灵中,依稀看到这样一张张久违的笑脸:阮籍,嵇康,潘岳,谢安,王羲之,王献之,陶渊明……当然其中也有本文的主人公,千古第一奇MM谢道韫。他们一起轻歌曼舞,说着笑着,慢慢地离我们的视线越来越远,古乐声中称颂一时的魏晋风度也终于杳杳而不可闻。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中国历史上的女舞蹈家
〔文/秦大路〕
每当大路读到金庸笔下的段誉以轻灵曼妙的凌波微步屡屡躲避敌人的追杀时,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这绝世的舞姿,本应放在语嫣身上才合适,却被段誉抢了先。一个养尊处优腼腆胆怯的公子哥儿,在失魂落魄的逃生之际,岂能将一神仙般的精妙舞步,使的轻盈飘逸,进退自如?万万不能!这也只能是武侠作家的杜撰了。“凌波微步”来自曹植的《洛神赋》,赋中说洛神宓妃“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今人如若见到宓妃“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舞姿,恐怕所有人都会象曹植一样,对宓妃的“华容婀娜”,早已“令我忘餐”,进入梦幻境界而三月不知肉味矣。
所以这世上最美的舞蹈,须得女子来完成。男子虽然有时也舞,但大都是剑舞之类,不过是上阵冲杀的延续,劲道有余而美感不足。而且往往是酒后狂舞,桌椅碟筷,乱成一片。要么就是以舞蹈之名来行刺,乱了艺术的境界。譬如楚汉相争时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就是这样的范例。幸好刘邦的奸细项伯从项羽那边跳了出来,此人艺术境界更差,却声称要把单人舞变成双人舞来助兴。项伯顶住了项庄的一阵狂砍,才保住了刘邦一条性命。刘邦取得天下后,部下武将更是变本加厉,动不动酒后舞剑。一次宫廷盛宴后,这群醉醺醺的武人对刘邦说:“老大,弟兄们今天高兴,能不能舞一会剑?”刘邦也是粗人,说:“好,大家一块来热闹。”武者毕竟不是舞者,于是,只见宫殿内噼里啪啦,一片狼藉,连宫殿的柱子都被砍断了一根。后来大臣叔孙通制订了朝仪,禁止了这些不成体统的行为后,朝堂之上才算有了规矩。可见男子一舞,特别是武人一舞,从艺术的角度看,境界低的就无迹可寻了。这可是史书明确记载的事儿,不是大路胡诌。
除了剑舞,古时男子在大型的登基、祭祀等活动时还从事一些动作古怪的集体舞表演。比如周天子的著名大型乐舞“八佾(yi)舞”,8人为一佾,八佾共64人(好象有一个ID叫八佾舞)。随着叮叮当当的青铜乐器的奏响,这些男子缓慢整齐的开始舞动身架,表情凝重,举止有度,动作整齐的象现在大型体育比赛开幕式上的集体操表演。估计当时的人也不一定爱看。但它是天子“礼乐”的重要组成,是王权的象征。周天子可以有八佾舞,诸侯、大夫和士人只能是六佾、四佾、二佾这样递减下去。有胆子大的臣下乱了法度,越级在自家后院偷偷跳起了八佾舞,被上头拉去砍了脑袋。渐渐地,对周王朝这类并不好看的简单舞蹈和不动听的原始音乐,人们参与的热情越来越低,到了春秋时代,随着东周王朝的没落,就完全没有人玩了。于是孔子大叹“礼崩乐坏”。
舞蹈一经女子参与,便从一件鲁直之物变成一颗绚丽明珠。如诗经里的《简兮》有这样的内容,“简兮简兮,方将万舞……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这时,舞和美就完全联系在一起了。可是战国和秦朝时期,所有人都忙着打仗,舞蹈再美也没人看的话当然就不会有什么发展了。所以这个时期没有什么著名舞蹈传世,也没有什么著名舞蹈家名世。
汉朝有两位非常著名的舞蹈家,一个是戚夫人,一个是赵飞燕。汉高祖刘邦的宠姬戚夫人,是历史上著名的舞蹈家,擅长表演“翘袖折腰”之舞。甩袖和折腰是她独有的绝技,动作花样繁复,婉转玲珑。舞时只见两只长袖凌空飞旋,娇躯翩转,甚至具有视觉韵律美。每当月夜降临,皇宫里众人酒兴正浓,刘邦击筑而歌,戚夫人伴以楚舞,为当时一大胜景。可惜这位一流的艺术家结局极惨。刘邦死后她为恶妇吕后所不容,被吕后这个“人渣”活体肢解为“人彘”,惨不忍睹,把当时的皇帝都吓出神经病来。读了唐朝诗人李昂《赋戚夫人楚舞歌》,“黄泉白骨不可报,雀钗翠羽从此辞。君楚歌兮妾楚舞,脉脉相看两心苦。”再联系她的遭际,就是铁石心肠,也会潸然落泪。古今中外,对美丽最仇恨的,往往就是丑恶。譬如吕后之于戚夫人,慈禧之于珍妃,黑心皇后之于白雪公主,便是明证。
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也是历史上名气很大的舞蹈家。她原名叫赵宜主,自小身轻如燕,一阵清风吹来,便有翩翩欲飞之态,故当时的人称她为飞燕。久而久之反而没有多少人知道她的本名了。这样的人天生就是舞蹈家,舞艺自然十分精湛。她曾开创了一种十分绝妙地舞步,称为“踽步”。走起踽步来,赵飞燕“若人手执花枝,顫顫然”,妙不可言,风也会为之一醉。据传她善行吐纳之术,会通过控制呼吸来减轻体重,能在人手掌托起的水晶盘上翩翩起舞。如果这个说法属实,那么她就是舞林传说中的掌上舞蹈家。吐纳之术是不符合科学原理的,一个人如果能作掌上舞,唯一的解释就是她太瘦了。或许汉成帝觉得赵飞燕的掌上舞过于象杂技而不是真正的舞蹈,或许汉成帝原本并不喜欢过于骨感过于瘦小的女人,后来赵飞燕渐渐的被冷落了。不甘寂寞的赵飞燕开始偷偷交男朋友,给汉成帝戴了不少绿帽子。到底多少顶谁也不知,总之在真实的数字上再加上一个更大的数字是史学家们的专长。
南北朝时代北齐后主高纬的贵妃冯小怜,是一位奇女子。她出身侍女,自小接受过规范的歌舞训练,舞蹈水平在高纬的后宫无人可比。她有一项本领,就是可以把舞姿和按摩技巧结合起来。这种超级马杀鸡三温暖外加艳舞的手段果然把高纬迷的神魂颠倒。冯小怜是个天生的尤物,据说她的身材凹凸有致,曲线玲珑,十分性感。由于冯小怜身材实在太好,高纬觉得不拿她来创收实在可惜,于是就让小怜在大殿里玉体横陈,摆出各种妖媚体态,供臣下参观。当然这是要收门票的,价格远远高于张惠妹演唱会的门票。冯小怜对高纬也体贴备至,就在北齐快要亡国的当口,为了安慰情绪低落的高纬,竟然组织了一个宫女脱衣舞团,在高纬面前大跳脱衣舞。高纬看的很高兴,开心地说:“这是忘忧舞呀!”当然我说的这些,除了冯小怜的美貌和善于歌舞外,很可能统统不是事实,而是文人的杜撰。因为文人历来喜欢在一个亡国帝王背后找出红颜祸水的源头,并添油加醋地把这股红颜祸水弄的浑浊无比,以此来彰显自己“找到了答案”的“智慧”。“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女人,一个失败的男人背后总有一股祸水”,对这种逻辑我向来是怀疑的。
舞蹈发展最为灿烂的时期是伟大的唐代。无论哪个方面,唐代都是中国历史上极其完美的时代。唐初,以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