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帝掷骰子吗-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程出发,我们很容易推导一个特定辐射频率的“量子”究竟包含了多少能量,最后的公 
式是简单明了的: 
 
E = hν 
 
其中E是能量,h是普朗克常数,ν是频率。哪怕小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个简单的公式来做一 
些计算。比如对于频率为10的15次方的辐射,对应的量子能量是多少呢?那么就简单地把 
10^15乘以h=6。6×10^…34,算出结果等于6。6×10^19焦耳。这个数值很小,所以我们平 
时都不会觉察到非连续性的存在。 
 
爱因斯坦阅读了普朗克的那些早已被大部分权威和他本人冷落到角落里去的论文,量子化 
的思想深深地打动了他。凭着一种深刻的直觉,他感到,对于光来说,量子化也是一种必 
然的选择。虽然有天神一般的麦克斯韦理论高高在上,但爱因斯坦叛逆一切,并没有为之 
而止步不前。相反,他倒是认为麦氏的理论只能对于一种平均情况有效,而对于瞬间能量 
的发射、吸收等等问题,麦克斯韦是和实验相矛盾的。从光电效应中已经可以看出端倪来 
。 
 
让我们再重温一下光电效应和电磁理论的不协调之处: 
 
电磁理论认为,光作为一种波动,它的强度代表了它的能量,增强光的强度应该能够打击 
出更高能量的电子。但实验表明,增加光的强度只能打击出更多数量的电子,而不能增加 
电子的能量。要打击出更高能量的电子,则必须提高照射光线的频率。 
 
提高频率,提高频率。爱因斯坦突然灵光一闪,E = hν,提高频率,不正是提高单个量 
子的能量吗?更高能量的量子能够打击出更高能量的电子,而提高光的强度,只是增加量 
子的数量罢了,所以相应的结果是打击出更多数量的电子。一切在突然之间,显得顺理成 
章起来。 
 
爱因斯坦写道:“……根据这种假设,从一点所发出的光线在不断扩大的空间中的传播时 
,它的能量不是连续分布的,而是由一些数目有限的,局限于空间中某个地点的“能量子 
”(energy quanta)所组成的。这些能量子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只能整份地被吸收或发 
射。” 
 
组成光的能量的这种最小的基本单位,爱因斯坦后来把它们叫做“光量子”(light 
quanta)。一直到了1926年,美国物理学家刘易斯(G。N。Lewis)才把它换成了今天常用 
的名词,叫做“光子”(photon)。 
 
从光量子的角度出发,一切变得非常简明易懂了。频率更高的光线,比如紫外光,它的单 
个量子要比频率低的光线含有更高的能量(E = hν),因此当它的量子作用到金属表面 
的时候,就能够激发出拥有更多动能的电子来。而量子的能量和光线的强度没有关系,强 
光只不过包含了更多数量的光量子而已,所以能够激发出更多数量的电子来。但是对于低 
频光来说,它的每一个量子都不足以激发出电子,那么,含有再多的光量子也无济于事。 
 
我们把光电效应想象成一场有着高昂入场费的拍卖。每个量子是一个顾客,它所携带的能 
量相当于一个人拥有的资金。要进入拍卖现场,每个人必须先缴纳一定数量的入场费,而 
在会场内,一个人只能买一件物品。 
 
一个光量子打击到金属表面的时候,如果它带的钱足够(能量足够高),它便有资格进入 
拍卖现场(能够打击出电子来)。至于它能够买到多好的物品(激发出多高能量的电子) 
,那要取决于它付了入场费后还剩下多少钱(剩余多少能量)。频率越高,代表了一个人 
的钱越多,像紫外线这样的大款,可以在轻易付清入场费后还买的起非常贵的货物,而频 
率低一点的光线就没那么阔绰了。 
 
但是,一个人有多少资金,这和一个“代表团”能够买到多少物品是没有关系的。能够买 
到多少数量的东西,这只和“代表团”的人数有关系(光的强度),而和每一个人有多少 
钱(光的频率)没关系。如果我有一个500人的代表团,每个人都有足够的钱入场,那么 
我就能买到500样货品回来,而你一个人再有钱,你也只能买一样东西(因为一个人只能 
买一样物品,规矩就是这样的)。至于买到的东西有多好,那是另一回事情。话又说回来 
,假如你一个代表团里每个人的钱太少,以致付不起入场费,那哪怕你人数再多,也是一 
样东西都买不到的,因为规矩是你只能以个人的身份入场,没有连续性和积累性,大家的 
钱不能凑在一起用。 
 
爱因斯坦推导出的方程和我们的拍卖是一个意思: 
 
1/2 mv^2 = hν– P 
 
1/2 mv^2是激发出电子的最大动能,也就是我们说的,能买到“多好”的货物。hν是单 
个量子的能量,也就是你总共有多少钱。P是激发出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也就是“入 
场费”。所以这个方程告诉我们的其实很简单:你能买到多好的货物取决于你的总资金减 
掉入场费用。 
 
这里面关键的假设就是:光以量子的形式吸收能量,没有连续性,不能累积。一个量子激 
发出一个对应的电子。于是实验揭示出来的效应的瞬时性难题也迎刃而解:量子作用本来 
就是瞬时作用,没有积累的说法。 
 
但是,大家从这里面嗅到了些什么没有?光量子,光子,光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呢?难道 
我们不是已经清楚地下了结论,光是一种波动吗?光量子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仿佛宿命一般,历史在转了一个大圈之后,又回到起点。关于光的本性问题,干戈再起, 
“第三次微波战争”一触即发。而这次,导致的后果是全面的世界大战,天翻地覆,一切 
在毁灭后才得到重生。 
 
 
********* 
饭后闲话:奇迹年 
 
如果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来看历史,一切事物都是遵循特定的轨迹的,没有无缘无故的 
事情,也没有不合常理的发展。在时代浪尖里弄潮的英雄人物,其实都只是适合了那个时 
代的基本要求,这才得到了属于他们的无上荣耀。 
 
但是,如果站在庐山之中,把我们的目光投射到具体的那个情景中去,我们也能够理解一 
个伟大人物为时代所带来的光荣和进步。虽然不能说,失去了这些伟大人物,人类的发展 
就会走向歧途,但是也不能否认英雄和天才们为这个世界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在科学史上,就更是这样。整个科学史可以说就是以天才的名字来点缀的灿烂银河,而有 
几颗特别明亮的星辰,它们所发射出的光芒穿越了整个宇宙,一直到达时空的尽头。他们 
的智慧在某一个时期散发出如此绚烂的辉煌,令人叹为观止。一直到今天,我们都无法找 
出更加适合的字句来加以形容,而只能冠以“奇迹”的名字。 
 
科学史上有两个年份,便符合“奇迹”的称谓,而它们又是和两个天才的名字紧紧相连的 
。这两年分别是1666年和1905年,那两个天才便是牛顿和爱因斯坦。 
 
1666年,23岁的牛顿为了躲避瘟疫,回到乡下的老家度假。在那段日子里,他一个人独立 
完成了几项开天辟地的工作,包括发明了微积分(流数),完成了光分解的实验分析,以 
及万有引力的开创性工作。在那一年,他为数学、力学和光学三大学科分别打下了基础, 
而其中的任何一项工作,都足以让他名列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列。很难想象,一个 
人的思维何以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涌动出如此多的灵感,人们只能用一个拉丁文annus 
mirabilis来表示这一年,也就是“奇迹年”(当然,有人会争论说1667年其实也是奇迹 
年)。 
 
1905年的爱因斯坦也是这样。在专利局里蜗居的他在这一年发表了6篇论文,3月18日,是 
我们上面提到过的关于光电效应的文章,这成为了量子论的奠基石之一。4月30日,发表 
了关于测量分子大小的论文,这为他赢得了博士学位。5月11日和后来的12月19日,两篇 
关于布朗运动的论文,成了分子论的里程碑。6月30日,发表题为《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 
学》的论文,这个不起眼的题目后来被加上了一个如雷贯耳的名称,叫做“狭义相对论” 
,它的意义就不用我多说了。9月27日,关于物体惯性和能量的关系,这是狭义相对论的 
进一步说明,并且在其中提出了著名的质能方程E=mc2。 
 
单单这一年的工作,便至少配得上3个诺贝尔奖。相对论的意义是否是诺贝尔奖所能评价 
的,还难说得很。而这一切也不过是在专利局的办公室里,一个人用纸和笔完成的而已。 
的确很难想象,这样的奇迹还会不会再次发生,因为实在是太过于不可思议了。在科学高 
度细化的今天,已经无法想象,一个人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100年 
前的庞加莱已经被称为数学界的“最后一位全才”,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可能是最后 
一个富有个人英雄主义传奇色彩的理论了吧?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呢?

三 
 
上次说到,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的假说,用来解释光电效应中无法用电磁理论说通的现 
象。 
 
然而,光量子的概念却让别的科学家们感到非常地不理解。光的问题不是已经被定性了吗 
?难道光不是已经被包括在麦克斯韦理论之内,作为电磁波的一种被清楚地描述了吗?这 
个光量子又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事实上,光量子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假设,它是在直接地向经典物理体系挑战。爱因斯坦本 
人也意识到这一点,在他看来,这可是他最有叛逆性的一篇论文了。在写给好友哈比希特 
(C。Habicht)的信中,爱因斯坦描述了他划时代的四篇论文,只有在光量子上,他才用 
了“非常革命”的字眼,而甚至相对论都没有这样的描述。 
 
光量子和传统的电磁波动图象显得格格不入,它其实就是昔日微粒说的一种翻版,假设光 
是离散的,由一个个小的基本单位所组成的。自托马斯•;杨的时代又已经过去了一 
百年,冥冥中天道循环,当年被打倒在地的霸主以反叛的姿态再次登上舞台,向已经占据 
了王位的波动说展开挑战。这两个命中注定的对手终于要进行一场最后的决战,从而领悟 
到各自存在的终极意义:如果没有了你,我独自站在这里,又是为了什么。 
 
不过,光量子的处境和当年起义的波动一样,是非常困难和不为人所接受的。波动如今所 
占据的地位,甚至要远远超过100年前笼罩在牛顿光环下的微粒王朝。波动的王位,是由 
麦克斯韦钦点,而又有整个电磁王国作为同盟的。这场决战,从一开始就不再局限于光的 
领地之内,而是整个电磁谱的性质问题。而我们很快将要看到,十几年以后,战争将被扩 
大,整个物理世界都将被卷入进去,从而形成一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战。 
 
当时,对于光量子的态度,连爱因斯坦本人都是非常谨慎的,更不用说那些可敬的老派科 
学绅士们了。一方面,这和经典的电磁图象不相容;另一方面,当时关于光电效应的实验 
没有一个能够非常明确地证实光量子的正确性。微粒的这次绝地反击,一直要到1915年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