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向中国大学说不-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人担忧的是,这些高官、老总级别的博士生进入高校以后,使得高校学风越发浮躁、功利,博士毕业生水平已远不如前。

?健指出,现在许多大学校长已经官员化,不再是教育家,且存在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不少商人都戴上了“教授”头衔,“这是可悲的”。

社会对高学历的畸形需求,使培养学术研究人才的博士教育背离了应有的轨道,批量生产的伪博士只能使中国的博士生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却不能使中国的科研实力得到提升。在痛定思痛后,一些高校为了捍卫博士学位的尊严和品质,已经开始对招收在职博士生提出了严格要求,包括引入匿名评审员制度、论文评审公示制度等。一些党政机关对干部文凭腐败现象已有所警觉,在公选干部时,对需要拥有博士学历的岗位,提出了必须是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要求。

在我国,目前博士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提升学校的数据指标,以便“打造”研究型大学,从数据上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有学者指出,与美国大学普遍重视本科教育、以本科教育为核心不同,国内高校把申报硕士点、博士点作为学校上水平的标志性成果。在各高校的自我介绍材料中,一级学科博士点数、二级学科博士点数,必然是重点内容。有的高校为了获得博士点,高薪聘请外校教授,甚至把其他高校的整个学科引进来,还有的创设多栖教授、双聘教授等新的人事制度,壮大师资队伍力量,以利申请通过。

博士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而博士教育质量却急

第一章 钱学森之问(7)


剧下滑,博士严重贬值,已是不争的事实。

有人指出,对于国内博士教育来说,当前最须要解决的问题是,坚持学术价值,注重学术功能,实现学术价值的回归。因为博士作为学历教育的“塔尖”,其教育水平不仅反映一国最高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也影响着一国知识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准。

2009年2月26日,武汉大学原因校长刘道玉在《南方周末》上发表《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在《意见书》中,他历数目前高等教育的弊端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他指出,本来研究生教育是为了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和研究型人才,以充实到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可是自1990年以来,研究生急剧膨胀,官员和老板也涌进了校园争戴博士帽。西方国家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淘ì率大约为30%,而我国基本上是零淘ì率,官员和老板考博是一路绿灯。为数不少的老板和官员,既不上课又不做实验或查阅文献,怎么能够达到博士水准的要求?有不少老板只有高中甚至初中学历,可见我国博士学位的含水量多么大!在职博士生已经异化和玷污了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他们用不菲的学费买博士帽,而大学以卖学位换取资源,是典型的权钱交易。

他建议,必须大力进行整顿。凡是没有参加统一的严格入学考试、没有全程上课和通过全部必修课程考试、没有写出具有创造性的论文、没有经过正规的论文答辩者,应一律取消已授予的博士或硕士学位。对严重造假者,应追究刑事责任。同时,除了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以外,一律不准再从社会上招收在职研究生。

同时,必须按照大学的功能定位,重新审查和规范学位授予点的资格。属于纯粹教学型的普通大学,不允许招收研究生;教学与研究型的大学,只能招收硕士研究生;只有少部分研究型的大学,才能招收一定数量的博士研究生,而且每位博士生导师每年只能招收一至两名研究生。

博士学位是为了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和研究型的人才,但是许多大学和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把它当做一种荣誉和身份,当做升官或求职的砝码。他建议严格整顿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要至少砍掉二分之一大学的博士授予资格,并且要保持长期的稳定,不允许普通大专乱升级,也绝不允许任何大学再搞所谓博士点零突破的攻坚战。

他指出,目前许多大学的独立学院名不副实,说它是二级学院,又不隶属于大学,说它是独立的,又受制于母体大学。说白了,它们的产生是利益均沾的结果,是不伦不类的怪胎。私人投资者想利用重点大学的牌子招揽学生赚钱,而大学靠出卖牌子换取“坐地分赃”的利益。由此他建议,大学必须与所谓“独立学院”脱离关系。

他指出,自21世纪初,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一些大学办起了跨地区的分校,有的甚至从东北办到了东南沿海。实际上,这些做法都是商业炒作行为,分校所在地,是à大旗作虎皮;分校举办者,是为了丰厚的利益,是变相的教育产业化。他建议停止大学办分校。

他指出,目前大学教师队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近亲繁殖。不少大学存在三代或四代同堂的情况,严重妨°了教师之间民主、平等讨论和争鸣学术问题的风气,窒息了创造精神;二是教授职称评定严重失范,致使不少教授名实不符。在上世纪50年代,大学中的教授多是博学强识的学者,无论是人文或是自然科学的教授,掌握多门外语,通晓诗词歌赋,有的甚至具有琴棋书?的专长。他们备受人们的尊重,成为学生们的楷模。可是,现在大多数教授,学历不全,知识面狭?,治学不严,人文素质低下,丧失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因有二:一是为数不少的人,只求表面上的学历、学位、头衔,不下真工夫做学问,落得了“名高实秕糠”的结果。二是大学之间相互攀比,看?的教授多、博导多,只追求数量,导致不少人滥竽充数。

在上世纪50年代,大学里的一

第一章 钱学森之问(8)


级或二级教授是“稀有元素”,可是现在某些大学的正副书记和正副校长一二十号人都是一级或二级教授,有的甚至是一天书也没教过的职业政工干部。由此,他建议实行教授定编制。

他指出,我国的学术论文连年攀升,据说已超过德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但有多少原因创性的成果?为什么我国至今没人获得诺贝尔奖?为什么所有一级学科的世界大奖也仍然还是零?有人批评说,中国大学众多的出版社和学报成了“学术垃圾的生产地”。为树立严谨的学风,以提高大学的学术水平,他建议砍掉三分之二的大学出版社和学报。

他指出,一些大学贪大求全,追赶时髦,大建楼堂馆所,铺张浪费,不仅副部级的书记、校长配专车,而且副书记、副校长、校长助理也配了专车,公车私用是普遍现象。不仅校级干部有豪华的办公室,而且处长、科长的办公室也装修得富丽堂皇,一味向公司的老板看齐。虽然办公条件大上档次,可是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却大大地下降。为了遏制大学的铺张浪费现象,他建议应当制定相关法规,对大学的拨款、经费开支、建设项目、享受的待遇等进行严格监督,对违章者应追究其责任。

??

在此之前,刘道玉出版了关于大学教育的一套丛书,一共五本,中心论题只有两个字“创造” 《创造教育概论》、《创造思维方法训练》、《大学生自我设计与创业》、《创造教育新论》、《创造:一流大学之魂》。在这些书里,刘道玉为中国的教育开出了三个“药方”:一是改变陈旧的教育理念,二是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三是摒弃大一统的教育领导体制。

第二章 以辞职的方式拒绝(1)


1982年就赴纽约定居的自由职业?家陈丹青作为“百名人才引进计划”中的一员,于2000年被聘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2005年10月15日,陈丹青向院方与校方正式提交辞职报告,并坦承:“我之请辞,非关待遇问题,亦非人事相处的困扰,而是至今不能认同现行人文艺术教育体制??我深知,这一决定出于我对体制的不适应,及不愿适应。”

陈丹青的离去以及流传于网上的他的辞职信,在网上引起热议,各家媒体相继报道,使这一看似平常的辞职成为许多人关注和议论的“陈丹青辞职事件”。

陈丹青为什么辞职?从他辞职报告的附件《教条与功利》和《述职与感想》里我们不难读出真相。

过去的五年,每到招生季节,陈丹青和清华大学许多教授一样,面对着一叠厚厚的硕士生、博士生报考表格,上面填写着考生的姓名、年龄、民族、政治面貌、学历??其中最要紧的,当然是各科“分数”:政治、外语、专业??他说:“人的才气、性情、素质,统统变成了表格数字。而从这些表格上根本看不出考生是怎样一个人!”

五年来,陈丹青始终不能容忍考试表格中的分数顺序:政治、外语,然后才是专业。他直指这种顺序的“荒谬”。但他却对这种“荒谬”无可奈何

2000年5月,全国首届艺术学院博士生招生在清华大学举行。陈丹青说:“这是本人第一次招生经验。二十四位各地考生中,五名入围,然因外语不过关而搁置。院方为支持本人首次招生计划,经研究生院陈院长同意,以博士课程访问学者名义,招入五位学生。2001年,五位访问学者完成博士论文选题,为转为正式博士生,外语考试再度失败,结业离校。”

2001年,陈丹青首次接受硕士研究生报考,报考者八人,无一人通过政治和外语两课考试。

2002年,陈丹青第二次接受硕士研究生报考,报考者十九人,其中,有一名考生以专业课最高分90分入围,可是外语和政治各差一分,陈丹青因此向院校领导申请通融,可是无效。他眼睁睁地看着这名考生被挡在门外,却爱莫能助。

2003年,这位被外语和政治挡在门外的考生再次报考陈丹青的研究生,再次以专业课最高分入围,可是再一次因外语分数不过关,未能录取。

由于政治、外语关卡,陈丹青长达四年招不进一名硕士生。

陈丹青怎么也想不通,政治考试少了一分,就能说明考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不合格?一个人的政治思想素质岂能用分数来衡量?果真如此,为什么会发生通过了“政治考试”的清华高才生以化学药水攻击动物园狗熊的奇案。外语少考了一分,就能说明考生不具备“国际交流”的能力,即使专业再优秀也应该被拒之门外?

陈丹青指出:“应试文化的深刻积弊,已有社会的长期共识,不多说。而考试制度中,尤以人文艺术学科的外语考试、政治考试,严重窒°并扭曲艺术教育的品质与性质。”

陈丹青曾数次以书面及口头方式,对院领导和校领导坦率直陈:“两课”(政治和外语)考试制伤害人文艺术教育甚巨,不废不改,“人文艺术”一词,形同虚设。以“两课”分数作为首要取舍标准,学术尊严荡然,人文艺术及其教育不可能具备起码的前提,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实属妄谈。他说,清华的传统与精神,一则是中央草坪“行胜于言”的刻字;一则,乃王国维自沉后陈寅恪所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今天全国大学生必须人人过关的所谓“政治考试”,是对清华历史的莫大讽刺与悖逆。

他还指出:人文艺术教育表面繁荣(如扩招、创收、增加学术科目、重视论文等等),而实则退步(如教师、学生素质持续降低,教学品质与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