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争哲学论-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密切,其作用就愈大,反之亦然;迂回行动越大,需要正面牵制的时间就越长,反之亦然;当以迂回行动为重点时,则正面牵制力量的配置,牵制时间的长短等,都是由迂回的一方制约的;平行追击的迂回线路受直接目标、正面追击制约的,若离开了直接的路线搞无限制的迂回,弯子绕得过大,就可能把敌放跑。
  2.迂中有直,直中有迂
  在战争中,迂与直的区分不是绝对的,它的相互包含,即无纯粹的直,也没纯粹的迂。
  其一,从迂、直的途径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来看,有些迂回的道路,往往是获胜最径直的路线,这就是为走直路而走弯路,迂中含直的缘故。红军长征,看起走了许多弯路,但这是达到目的,摆脱危局的最直接、最迅速的道路。
  其二,迂与直作为两种对立的途径和方法,它们本身也是互相包含、互相渗透的。一方面,迂中若无任何意义的直接性,则此迂就永远达不到任何目标,而成为一种盲目的走弯路或自我兜圈子。在采取迂回行动时,找到迂中最直的那条线路,用最直接的方法和一系列相连的直线达到迂回的目的。选择捷径实施迂回,可达后人发而先人至,出敌不意的效果。另一方面,直而又直的途径在战争中是不存在的。直接打击敌人正面的时候,也要找到其中的迂回性和间接性,避免“顶牛式”的战法。要通过一系列小的迂回行动,如建筑对方的空隙和破绽,向其弱点、结合部、突出部等穿插迂回。
  其三,迂与直合二为一。一路军队能够同时威胁敌人数个目标,使敌处境左右为难,在敌犹豫不决中,我可直取近的目标,也可突然迂回袭击较远的目标、均可获取出奇制胜效果。
  3.迂与直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迂回的一面可以变为直接的正面进攻,直接的正面进攻可以变为迂回袭击。迂与直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当敌之虚实发生变化时,则对付虚实的迂与直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某一时刻内,当我们确认了敌之正面及侧背位置,并以主力迂回袭击之,但若敌人察觉到了我之意图,抢先变换了军力部署,把正面转过来,就由原来的背面变为正面,由原来的弱点变为强点了。这时,我迂回部队就变为直接的正面进攻了,而我原来正面进攻的部队就面对敌之侧后,因而具有迂回的意义了。
  当甲方发现乙方的迂回行动时,它不仅可以转过面来,而且还可以派快速部队威胁正在迂回的部队侧后,于是,就有迂回者被迂回的危险。但是如果乙方把迂回攻击和正面牵制统一起来,那么,迂回者被迂回的危险性就大大减小了。这是由于,甲方可以被乙方的正面牵制所迷惑,把大量的注意力和军力都放在正面忽视侧后。即使它已知有被迂回危险时,既要顾及侧后,又要照顾正面,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难以对乙方的迂回部队实施反迂回。如若它不顾一切地对乙方实施反迂回,那么乙方在它正面的一路实施猛烈攻击,就会使甲方处于首尾不能相顾的困境。故使用所有军力实施迂回要特别谨慎。
  战争的进程的不断变化,必然引起迂与直的互相转化。一方面,迂回部队到达目的地后,还是要通过一定程度的正面交锋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直接攻击敌正面时,当敌暴露了弱点和翼侧,我正面进攻则可以马上变为迂回,向敌弱点处突击。当敌溃退时,我直接攻击之部队,又可据情变为迂回行动,以包抄敌之退路。
  现代大纵深防御,采用支撑点、多阵地、多地带,要打破此种防御,既要有突击能力,又要有迂回机动的能力,乘隙迂回和正面突破必须交互运用。
  (三)迂与直统一的表现形式
  1.在时间上的表现形式
  在时间上,迂与直的统一主要表现为同时性。但是,在特殊情况下,迂与直的统一也有非同时的。例如,为调动敌人,我主力先进行一些大的迂回佯动,尔后直接打向计划中的目标。我先在敌正面抗击,尔后突然放弃正面,并在敌人迷惘、犹豫或误以为获得胜利的时刻,迅速迂回到敌人后方,给以出其不意的打击。先迂后直或先直后迂的形式,虽属非同时性,但也必须注意二者在时间上的紧密联系。
  2.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其一,由一路构成的迂与直的统一,这是一种特殊表现。例如:假正面与全部力量迂回相统一的形式,“先直后迂”与“先迂后直”的统
  其二,由两路构成的迂与直的统一。即,由一路打正面,一路打迂回。打迂回的一路,是要从敌人意想不到的方向攻击,同时,还要做到与正面一路紧密配合,形成“钳形攻势”“两面夹击”,这样能够打得敌人首尾不能相顾。当然,并非所有两路进攻都是迂与直的统一,有些虽兵为两路,但迂回一路没有做到出敌不意,或两路没有配合起来,成了易被各个击破的两路分兵。
  其三,由三路构成的迂与直的统一。从各路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讲,其中一路直接攻击敌人的正面,其它两路迂回敌之侧后,三路之间统一协调,向心攻击。这种迂与直的统一方式,也称三面包围,常常表现为一个正面(不是一路),与两翼迂回的统一。其四,由四路构成的迂与直的统一。即正面一路直接攻击敌人,同时,其它三路向敌侧后进击。这种四面相互配合并在敌侧后出其不意的“四面合围”,“围三阂一”等,向敌正面、侧面、背面同时进击,或网开一面,虚留生路,暗设口袋,以小的代价达到全部擒敌的效果,以免铁桶合围时困兽犹斗,弄不好使敌突围成功。
  迂与直统一的关键不在于采取几路进攻,而在于各路之间分工是否能够明确,互相协调,达到真正的统一。现代战争是合成军协同作战和主体战,迂与直统一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除了地面上以外,还有空中、海上、空间等。迂与直统一在空间的表现形式上,出现了许多新花样,如“大纵深”、“空地海天一体”“迂回和突破相结合”等,这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和对待。3.在军力部署上的表现形式
  其一,以大部军力打正面,以小部军力打迂回。在这种情况下,迂回军力的主要任务是袭击敌人的侧后、补给线、指挥机关,通信联络系统、退路等等,使正面之敌在精神上和防御的稳定性上都受到震撼和打击,从而大大消弱战斗力。小部军力打迂回,比单纯正面攻要高明,但它对敌侧后打击是有限的。
  其二,以小部军力打正面,以主力打迂回,迂回敌侧后的军力越大,对敌打击越深重。“使用若干军力于敌人后方,其威力特别强大。”(《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349 页)此法特点是,把主要打击目标选在敌侧后虚弱而又要害之处,在此实施猛烈的攻击,能有效地断敌退路,迅猛击破敌防御体系,剥夺敌阵地依托、以便合围歼敌,在小部军力牵制,调动敌人下,保证我主力迂回成功。
  其三,以佯攻正面直接牵制敌人,以几乎全部力量实施迂回。这种情况,看起来是单纯的迂回,无迂与直的统一可言,其实不然。从物质性的力量来看,只有迂回的一面,但从精神的力量来看,却有一个强大的正面的直接牵制和威胁着敌人。为加强正面牵制的力量,又不减少迂回的军力,就要搞一个假正面,如通过示形、佯动、伪装等,千万主力要从正面直接进攻的假象,把敌人的力量紧紧地钉在正面上。要使大规模的迂回获得成功,就得使成功的假正面与主力的迂回很好地统一起来。四、进与退进与退是和“迂与直”相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退却是一种大的迂回。战争中的进与退,主要是反映军队运动方向,进是向前的运动,退是向后的运动。当然,战争中的进与退,决非单纯的前进和后退,而是与其它战争活动紧密相关。
  (一)战争中的进与退
  1.进的形式和内容
  进,即前进。战争中与前进相关的术语有很多,比如:开进、推进、挺进、向敌前进、侧敌前进、径直前进、迂回前进等。战争中的进是攻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何种形式的进,均与攻相联,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为了攻。从这个意义上讲,进是形式,攻是内容,进是为攻服务的。
  当然,进本身这种积极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有时的前进,内容和形式也会相矛盾,在积极的形式中会包含着消极的因素,例如:冒进、盲目前进等。
  2.退的内容和形式退,在形式上表现为向后运动,一般说来以防御为内容的,它包含退却、后退、退行、溃退等具体行动。
  退却,就是避开敌人,脱离战斗,单从形式上看,是防御中较为消极被动的作战形式,但它也可包含积极内容,既可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相一致的完全败退的形式,又可表现为形式与内容从矛盾到统一的以退为进的胜利的进攻形式。退却,根据其目的的积极与消极可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为诱歼敌人而实行的退却。这种退却称为“后退歼敌法”,是既灵活又积极主动的战法,它往往是在交战之前应实行,比如:为把敌诱于我有利的战场(包括预设战场),为了拖垮敌人,为将敌诱出其坚固的阵地即调虎离山。
  后退歼敌是劣势军队战胜优势军队的一个重要方法。灵活巧用此法,可造成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若干条件,使敌我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然后进入反攻阶段。主动有计划退却,可使己养精蓄锐,使敌沮丧疲惫;可以集中己方军力,同时分散敌人军力;可以选择对己方有利的地形或利用预设战场;可以造成和发现敌人的过失,拉长敌人的补给线,以乘敌之隙;可利用空间换取时间等。主动退却可以造成的这些有利条件,往往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它们虽不一定同时出现,但只要具备其中的某几个条件,就可使敌我形势发生很大的变化。
  第二,为了摆脱危险而进行的退却。这是在不得不退却的情况下而进行的,既有战略上的,也有战役战斗上的,它的积极性是有限的,但是自觉进行的,例如,已经受到敌人的正面压迫或侧后迂回;友军已经失败,整个形势不利,为了避免被歼,保存力量;为了重新部署自己的军力。
  第三,作战失败后的有计划退却。它主要出现在战役战斗上,是被迫实行的,是没有主动性的,因而,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比较消极。但是,由于指挥不同,消极的程度不同。失败后无计划的散乱的退却,是极端消极的,是与胜利无关的,相反,有计划的成功的退却具有积极意义,并且包含着胜利的因素。
  第四,盲目的退却。即失败后,军队没有一定的方向,没有以利再战的目的,不是为了前进而后退。盲目地流窜实际上跟逃跑没有区别。
  (二)进与退的辩证关系
  1.进与退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
  战争的任何一方,都必然既有进又有退,失去一面,他面就不存在。
  第一,处于进攻的一方既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