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戎底定(第二部)-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ǎ业壬砦爻迹荒苣皇又!�

  “下官明白!”不等赵普说完,崔仁冀心里已经有了数。

  “明白什么?”

  “丞相大人!侯莫陈利用邪佞奸赃,几乎是路人皆知的事。只是下官所掌,重在证据,单凭风闻,岂能定其有罪?”崔仁冀说出了自己的苦衷,言外之意,侯莫陈利用是皇上的大红人,谁敢轻易在他头上动土?其实这话不用崔仁冀说赵普也明白,如今他就是想动一动皇上的红人!卢多逊不是皇上的红人?动了,又怎么样?卢多逊都动得,更何况一个侯莫陈利用!

  “本相就是向你要证据!你在刑部这么多年,会找不到一点儿蛛丝马迹?”

  崔仁冀见赵普态度如此坚决,心里急速权衡着此事的利害。查找证据对他来说并非难事,问题在于皇上希望不希望这样做?换个思路想:皇上第三次把赵普请回朝来,说明赵普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他非想要侯莫陈利用的好看,即使出了问题,自己也只是个执行者而已。

  “丞相不在朝这几年,有些事真让人痛心啊!皇上虽然圣明无比,怎奈奸人蠢动,蛊惑圣听,群臣侧目,不敢指斥。甚嚣尘上者,岂止一个侯莫陈利用!如今丞相重掌中书,朝政清明大有希望了!”崔仁冀感慨万端地说。

  “你是说邪佞之徒不止一人?谁?”

  “下官冷眼旁观,宦官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了,那个王继恩在淮海王带过来的军队里当监军,十分跋扈。淮海王为了躲避是非,每每忍让。后来王继恩进了卫王府,更加肆无忌惮,路人都传言卫王必将立为太子,谁还敢碰他一根毫毛儿?此人与侯莫陈利用也打得火热,丞相要铲锄奸邪,怕是任重而道远啊!”

  王继恩为什么胆子越来越大,赵普心里是明白的,想当年拥立赵光义为帝,他和赵普都是出了大力的,赵光义当然会让他几分。不过时移势易,如今他又和赵元佐穿一条裤子,那就不能听之任之了,因为王继恩极力拥立赵元佐为太子,想从元佐那里捞取更多的好处,而自己在元佐眼里,又是一颗非要拔除的大钉子,时机一到,王继恩势必会对自己下手,此人必须认真对付!不过此时赵普心里还有一个要打击的人,那就是现任三司户部判官的袁廓。当初此人对自己毕恭毕敬,自己对他也十分信任,一路提拔他,把他安插在御史台掌管大权,又点名叫他去做房州知州监视赵廷美。不想自己被贬到邓州,失了相位,他马上翻脸不认人,回朝路过邓州,竟连个招呼都不打!他大概以为赵普从此完了,没有用了,不值得他理了!老天有眼,我赵普又回到中书省了!又当上宰相了!赵普原本只想先收拾一个侯莫陈利用,而对付侯莫陈利用的突破口就是他大修府第,他修府第的钱从哪儿来的?袁廓曾亲口说过,他和侯莫陈利用都是从蜀中过来的,早有来往,关系甚为密切,他会不会把三司大把的银子送给侯莫陈利用?好个大胆的袁廓,得意得太早了点儿,本相非把你三司户部查个天翻地覆,水落石出!

  “崔大人,侯莫陈利用如此大兴土木,他自己那点儿俸禄够吗?”

  “自然是有人向他行贿。”经验老道的崔仁冀马上听出,赵普想从查贿入手。“丞相是否掌握了侯莫陈利用受贿的线索?”

  赵普眯了一会儿眼,缓缓说道:“老夫不敢说百分之百,但十有七八是来自三司那个袁 
 
 
廓。此人和侯莫陈利用都是蜀中人,一向过从甚密。如今侯莫陈利用大受皇上青眼,袁廓巴结惟恐不及,他自己又没有那么多银子,只能利用职权,盗窃国库,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崔大人刚才说朝中奸人不少,但对付这些人,一下子不能动得太多,本相的意见还是先从三司着手,看袁廓挪用了国库多少银两给侯莫陈利用,其余涉案之人,自然原形毕露。此案一清,王继恩之流自会收敛。”赵普安排得有章有法。

  “下官以什么理由稽查三司?”崔仁冀没料到赵普把矛头先对准了三司,可是三司账目,没有皇上的亲笔手诏,莫说是小小的刑部,就是宰相也无权查问。

  赵普当然不会让崔仁冀明目张胆地打进三司衙门去查账,他立即想到一个人。这个人看起来很不起眼,可这一回能派上用场,他就是刘继元归降时从太原跟过来的赵赞。

  “崔大人什么也不用做,用不了多久,会有人把奸人的罪证交到你手里!”





第三十回 淮海王突发重病

  转眼间已经入夏,天气炎热起来。潘美刚刚到镇州赴任,蕾儿的病情陡然沉重。郎中百般疗治,总不见什么效果。蕾儿自知没有多少时日了,让吕妈妈把德昌叫进房中。

  “韩王!”蕾儿噙着泪对德昌说道。“感谢你这些天为妾身操劳。”

  原来这德昌虽然心思不在蕾儿身上,但自从蕾儿病情恶化,也反省自己以前做得太过。 
 
 
蕾儿并没有多少对不住他的地方,是自己过于耽恋刘采苹,才让她窝了一口气。现在想来,这事儿都怪吕妈妈,如果她不去父皇那里告状,容自己慢慢请求父皇允许接刘采苹入府为妾,也不至于和蕾儿赌那么大的气。蕾儿要的只是个体面,不希望自己和刘采苹不明不白罢了,她并不是不能容纳刘采苹。如今说什么都晚了,所以他近来一直守在蕾儿身边,个把月没有到张耆家与刘采苹相会。

  “夫人何必这么说,安心养病吧。”

  蕾儿苦笑了一声,说道:“妾身这病是医不好了。韩王对妾身尽了心,妾身死也没什么遗憾了。要说心愿呢,就是还想见一见父母,韩王能不能让他们来府上一趟?”

  “潘将军已经到镇州去了。”赵德昌如实地告诉蕾儿。

  “我母亲呢?”

  “潘将军年纪大,老夫人不放心,也随他一同去了。”

  蕾儿不再说话,眨了眨眼,两滴泪水滚落在枕上。赵德昌见此状,安慰了蕾儿几句,便出了屋。他觉得心里闹腾腾的,烦乱得很,于是唤上家丁,骑马直奔城外金明池而来。如今的金明池早已成为汴京游览的一大胜境,池边到处绿树成阴,茶楼酒肆一座挨着一座,间或还有几处青楼瓦舍,热闹处几乎可以与大相国寺相媲美了。池里如今已看不见战船,游来荡去的尽是鹢角画舟,舟上大多是富家子弟或南来北往路经汴梁的客商们偎红倚翠,嬉闹调笑。赵德昌找了个临池的茶楼坐下,面对池水,凝神而望。茶博士笑眯眯地凑上来为他斟茶,他也不喝。发了会儿呆,又带着家人在池边绕行,直到红日西沉,才信马回城。家丁们又饿又渴,本想赶快回府歇息,不想德昌行至一处,让家丁们候在那里,自己朝巷里走去,在一座不大的宅院门前拍起了门。

  “哎哟,是韩王爷,快快请进!”开门的仆人见是赵德昌,连连鞠躬。

  “张指挥呢?”赵德昌站在门口问道。

  仆人接口回答:“我家小爷后晌儿出去,这会儿也该回来了,王爷请进来稍候!”

  赵德昌前脚刚跨进门,便听得身后传来张耆的声音:“韩王驾临,小人失迎了!该死!”赵德昌回头看时,见张耆飞身下马,吆喝后面的士卒把两个木箱从马背上卸下:

  “搬进去!”

  “这是些什么宝贝?”赵德昌问张耆。

  张耆边挥汗边答道:“是书。小人刚从大相国寺场子上买回来的。”

  “你什么时候也喜欢看书了?”赵德昌打趣一句。

  张耆连忙解释:“这回王爷可说错了,这都是给采苹姑娘买的。”

  说话间张耆与赵德昌来到厅中,没等德昌发问,张耆便将刘采苹的近况向他做了禀报:

  “王爷这些日子没到小人家里来,采苹姑娘时常要书看。小人这里的几卷破书,她早就看完了。小人见姑娘如此好读书,便到大相国寺买了些回来。”

  “她近来情绪好吗?”

  “采苹姑娘可真是个有肚量的人,不管王爷来得勤还是来的疏,无喜无怒,安之若素!”张耆赞不绝口。“王爷既然来了,去见见她吧,小人也正要给她送书去呢!”

  二人起身来到后苑,远远见刘采苹正在庭中信步,手里还攥着一卷发黄的书。刘采苹也见到了德昌,嫣然一笑,朝他行了个礼:

  “韩王!”

  张耆先将两箱书送进刘采苹房里,对赵德昌说了一声:“小人在外头伺候!”便乖觉地退出屋子。赵德昌顺手打开书箱,一部一部地翻看,见都是些《纵横家书》、《史记》、《汉书》之类,不由问采苹道:

  “你喜欢看这类的书?”

  “一部《诗经》一部《论语》,妾身都记得烂熟了,韩王若是不信,尽可以发问!”采苹一副较真儿的神态。

  赵德昌知道刘采苹心性灵透,若论读书,自己还不是她的对手,哪有发问的本事?他站起身,两手扳住采苹的香肩,轻轻问道:

  “本王许久不来,想我了吗?”

  刘采苹与韩王对视,脉脉含情地答道:“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赵德昌觉得这句话很耳熟,自语道:“本王像是听到过这句话,你是从哪儿搬弄来的?”

  刘采苹调皮地笑了笑,说道:“韩王还算有学问,这不是《诗经·采葛》篇里的句子吗?”

  二人亲亲热热地说了一会儿话,赵德昌突然显出几分伤感,很快被刘采苹察觉出来,问道:

  “是不是莒国夫人的病情又重了?”

  “你真善解人意!”赵德昌点点头说。“莒国夫人是个很好的人,只是心眼儿小些。如今得了病,本王觉得有些歉疚呢。”

  “韩王不必自责,常言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莒国夫人生在将相府,长在帝王家,无福消受,那也只能怨命。纵然是怨人,也只能怨妾身,怨不得韩王啊!不知夫人的病到了什么地步?”

  赵德昌摇了摇头:“怕是不好了!”片刻将目光转到采苹脸上,问道:“你刚才说莒国夫人的病怨你,为什么?”

  “这还不简单吗?韩王和莒国夫人本来如鱼似水,相得甚欢,妾身平白无故闯进王府,大大地得罪了夫人。夫人原本孱弱,又容不得韩王移情,病情自然就加重了。如此说来,妾身不是罪魁祸首又是什么?妾身知罪,只是妾身也很无奈罢了。”

 
 
 
  “你怎么会发此议论?若是换了别的女人,推托干系还惟恐不及呢,你反倒把罪过往自己身上揽?”

  刘采苹认认真真地答道:“韩王说的一点儿也不错,不过妾身是个敢做敢当的女人。细论起来,韩王喜欢妾身没什么错,妾身喜欢韩王也没什么错,莒国夫人忌恨妾身埋怨韩王更没什么错,错就错在上天让妾身遇上了韩王,这大概也是命吧!既然莒国夫人已经病重,妾身想直接到莒国夫人面前领罪,不论夫人如何责罚,妾身都愿以身任之,绝不逃责!”

  “你要去看夫人?那岂不更加重她的病情?”

  刘采苹很自信地说道:“妾身比韩王更懂女人的心。一旦伤害她的人受到严惩,她心里就顺畅多了。如果夫人让妾身走,妾身今天便离开张指挥家,自求生路;如果夫人让妾身去死,妾身绝不活到明天!”

  “你这是何必呢?莫非要闹出两条人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