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ed_by_ laioqq-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考只是把问题往更坏处推了一把。

虚荣的家长累坏了自己,也坑了孩子。

如果时光能倒转,我会愿意去帮忙,我要赶快去对她父母说,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一切都应尽可能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越是实事求是,你女儿的人生就越是顺利,她的生活才可能更幸福,才会让你们更骄傲。

卢梭说“最高尚的道德是消极的,同时也是最难于实践的,因为这种道德不是为了做给人家看的。”把这句话从对待他人那里推广到对待自己上,就可以这样理解:人在针对自我做一件事时,也必须要实事求是,做什么事情“不是为了做给人家看”,这就是人对自己的真实,也是对自己的善待一一不过它可能同样是“难于实践的”。

家长往往不容易对自己的虚浮产生警觉,这也是虚荣和浮躁经常发生的原因一一小到胡乱奖赏和惩罚孩子,虚话大话连连,言语间贬损对于;大到在孩子选专业、选工作甚至选对象等方面乱指挥一一日日月月,点点滴滴,不知不觉中搞乱孩子的价值观,使他们的双脚不能踩在地上。

不踏实是生命中的硬伤,扭曲人的思维方式,使人既元法客观地面对他人,也无法真实地面对自己。

没有实事求是精神的人,即使他很精明,也往往目光短浅;即使他很努力,也总是后继乏力;即使他很自大,也暗中没有底气;即使他想要去爱,也不会好好把握。他既缺少平和与宁静,做不成一个平凡而幸福的人;也缺少个性和创造力,很难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培养孩子实事求是的精神,除了家长以身作则,注意从言行上影响,我认为阅读也有很好的作用。尤其是一些人物传记,对儿童的影响很大。

那些杰出人物,无论是科学家、艺术家,还是政治家、企业家,他们对事业的热爱、坚定的意志、开创性的勇气、有高度的认识,无不透露着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无不充满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他们的成果,莫不是植根于实事求是这一坚实的土壤。阅读伟大人物的传记,就是在和一些优秀的人、优秀的思想交流,就是在形成自己真善美的情怀。

实事求是是个很大的话题,探究没有穷尽;实事求是又是个非常简单的事情,无需任何技巧即可处处实现。这四个字素颜无痕,却给人以最好的保护;极尽平实,却给人带来光彩。我想再一次地说,给予孩子这四个字,真是比给他黄金更珍贵啊!

特别提示:

实事求是的主要对立面不是虚假,是虚浮一一虚荣、浮躁,以及这之下的偏执和嫉妒等。

很多父母亲不当的教于方法其实不是由于他们教育知识欠缺,而是由于虚荣和浮躁。

家长往往不容易对自己的虚浮产生警觉,这也是虚荣和浮躁经常发生的原因一一小到胡乱奖赏和惩罚孩子,虚话大话连连,言语间贬损对手;大到在孩子选专业、选工作甚至选对象等方面乱指挥一一日日月月,点点滴滴,不知不觉中搞乱孩子的价值观,使他们的双脚不能踩在地上。不踏实是生命中的硬伤,扭曲人的思维方式,使人既无法客观地面对他人,也无法真实地面对自己。

培养孩子实事求是的精神,阅读也有很好的作用。尤其是一些人物传记,对儿童的影响很大。阅读伟大人物的传记,就是在和一些优秀的人、优秀的思想交流,就是在形成自己真善美的情怀。

6.“成人仪式”写给女儿的信

2006年12月29日,圆圆所在的举行“18岁成人仪式”。学校提前给家长布置了一个作业:给孩子写一封信。在仪式上由孩子自己拆开。下面就是我们写给圆圆的信。

亲爱的孩子:

感谢学校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有机会用写信这样一种方式和你说话。面对这样一个主题,拿起笔时,我们无法不感到微微的惊讶——那个1991年出生的小婴儿,怎么仿佛是一眨眼间就“成人”了。尽管从你出生起我们就一直朝夕相处,我们看着你一天天长大,从你会笑、会翻身、喊出妈妈爸爸、学走路、上小学、进入中学……所有你的成长,我们都亲眼一样样见证,但你已“长大成人”这个事实仍然让我们惊叹不已!

在写这封信前,爸爸妈妈先商量了一下要写些什么,我们竟不约而同地首先想到是对你的欣赏。宝贝,这真是我们非常想对你说的,我们欣赏你!

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你从小就那么聪明懂事。在我们的记忆中,你几乎从来不哭,小嘴像喇叭花似的经常乐。幼儿园体检时别的孩子因为怕打针哭成一堆,只有你一人对护士说:阿姨,我不哭。你还像一个小诗人一样,当妈妈在火热的夏天带两岁的你走过一片树荫时,你说“我们戴上了大树草帽”。你才七岁时候就能忍住香,把唯一的一块蛋糕自觉地让给来家里做客的小弟弟。还是小学生的你对安全的认知比妈妈还敏感,提醒妈妈避开了可能的危险……你有太多有趣的事让我们回味了。

你经常和爸爸开玩笑,各自拍着自己的肚子说“满腹经纶”,然后拍着对方的肚子说“一包屎”,乐得哈哈大笑。平时你却是如此平和,尽管你从小学到中学一直表现得优秀,但你从来不认为自己有什么比别人了不起的地方,这也恰恰是我们欣赏的一点:谦虚。你的谦虚真是骨子里长成的,一点也不是做姿态。我们也因此欣慰,相信你将来的发展空间会很大的。

你现在只有16岁,在年龄上还有两年才到18岁,但你的价值观、做事的方式、思维水平、判断能力等如此成熟,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我们会经常就一些问题征求你的看法,这种征求也是出自真心,因为你总是分析得很大气。这让我们认识到,成熟不仅仅是一种年龄增长,也是一种美德。

“成人仪式”是一个了不起的标志,她是对你以前所有日子的赞美,更是对今后岁月的一个温馨提示。它标志着你的翅膀已经坚硬,可以独自飞向蓝天了。以前你是在家庭与学校的呵护下生活,今后就要对自己和家庭负有责任,对社会做贡献了。

爸爸和妈妈希望长大成人的你在未来的生活中,首先要做好人,做一个善良、宽容、正派的人;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和不快,遇事不要太计较,让自己生活得快乐。同时希望你有好的生活习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参加体育运动,保证身体健康。

对你的希望很多,在这里先只写这两条吧。

最后要说的是,在这样一个仪式中,你要感谢你遇到的所有的人和事,你的父母、老师、同学、好友,以及学校、社会——是这一切成全了可爱的你。

爸爸妈妈也特别想在这里对你说一声:谢谢你,我们的宝贝!

希望你每天快乐!

 爸爸

 妈妈

  2006…12…22



第四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培养“好习惯”过程中如果方法用得不对,恰恰就培养了坏习惯。方法用对了,好习惯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正确的方法,其实远比错误的方法简单易做。

1。 “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

家长陪孩子学习的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一个监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他,内心绝不会听他的话。所以说,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上,而是在瓦解好习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

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陪孩子写作业,现在已成了许多家长的“功课”。

孩子上小学后,整个家庭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变化。孩子的生活中开始有了一种叫“作业”的东西,它仿佛是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能带来此后一连串的变化——作业事关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事关未来的升学,升学又决定了事业前途……每个对孩子负责的家长,怎么能不在意这件事呢。于是很多家长放弃自己的一些活动,天天陪着孩子写作业,他们希望以此培养出孩子爱学习,规规矩矩写作业的好习惯。

家长们陪的方式略有不同,有的是在孩子写作业时搬个凳子坐在旁边盯着,非常形象地“陪”;有的是不时地过来,先了解一下要写什么,再不时地过来看看写得怎样,最后还要细心地检查。无论何种陪法,都是在孩子的学习上家长全程参与,从头关照到尾。

孩子需要“陪”吗?我认为不需要。

圆圆刚上学时,学校给新生家长开会,提出家长应该经常陪着孩子做功课,每天检查孩子的作业等要求。但我们没那样做。我们只是在最初几天,当孩子对学校生活、写作业这些事都还比较陌生时,在旁边给予她一些指导和提醒,让她尽快熟知一些基本的规则和做法。这个时间只有一周,后来就没再管她——既不陪写,也不刻意检查她的作业,最多是提醒她一句:该写作业了。这不是家长不作为,而是意在培养她自己形成良好的写作业习惯。

刚上学的一段时间里,圆圆对写作业感到很新鲜,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要写作业,那神情就像对待刚买回来的一个洋娃娃似的。时间稍长,她就失去新鲜感了。回家就先吃东西、玩耍、看电视,一直磨蹭着不去写作业。当我们发现已经有好几天,圆圆都是需要我们提醒才去做作业时,就决定以后连提醒这句话也省了。我和她爸爸达成默契,我们装作完全忘掉写作业这回事,只忙活自己的事情,每天任凭她玩够了再去写作业。

很快,她就把自己搞乱了。有一天回家后,她一直没写作业。先看动画片,饭后玩了一会儿玩具,然后又看书,又看会儿电视。到了已洗脸刷牙,躺床上要睡觉时,才想起今天忘了写作业,急得哭起来。我和她爸爸其实早就着急了,但我们一直装着没注意她的作业问题。这时我们才做出和她一样着急的神情,说:是吗,你今天没写作业啊?

我们说这话时,只是表示了微微的惊讶,没有一点责怪的意思——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责怪啊,她哭,就说明她已经知道自己把事情做坏了。家长如果再带着抱怨和批评的口气说“你怎么能忘记写作业呢,现在着急了吧!”孩子就能从中听出“你真不像话”、“活该”的意味,她就会忘记自责,开始对抗家长的批评。我们亲亲她的小脸蛋,语气平和而友好地对她说,宝贝不要哭了,谁都会有忘记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们现在想想怎么办吧。听我们这样说,圆圆停止了哭泣。父母这样理解她,可能给了她很大安慰,她情绪平静了不少。

她爸爸心里早就着急了,这时不由自主地说,那就晚睡一会儿,赶快写吧。看得出圆圆当时已困了,她听爸爸这样说,有些不情愿,表现出发愁的样子。

家长一着急就会替孩子做决定,这是错误的。人的天性是愿意遵从自己的思想,排斥来自他人的命令。所以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为了形成儿童的自觉意识,也为了他更好地执行决定,应该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选择。哪怕是相同的决定,如果它不是来自家长的指令,而是来自儿童自己的意愿,他会更愿意去执行。

我赶快对圆圆说,你愿意今天写,就晚睡一会儿,今天去写;要是想明天早上写,妈妈就提前一小时过来叫你;如果早上也不想写,明天就去学校和老师说一下今天的作业忘了写了,这一次就不写了。

圆圆当时面临的不外乎这几种选择。她想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