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承晚部队从鸭绿江边逐回三八线附近。美国舆论界把这次失败称之为珍珠港
事件后美国最惨的军事败绩。有的要求撤麦克阿瑟的职,有的要求撤换艾奇
逊,还有的要求“打扫国务院”。
面对着中朝人民的奋力抗击,杜鲁门进行原子讹诈,他说美国政府正在
考虑关于对朝鲜进行原子打击的问题。这一声明,在美国和国际舆论中,激
起了强大的愤怒之波,使白宫不得不急急忙忙往回缩。尽管麦卡锡主义嚣张
一时,反战运动仍在美国兴起,并在艾森豪威尔当选美国总统后蓬勃发展。
书信和请愿书雪片般飞往白宫,普通的美国人坚决要求新总统履行选举前的
诺言,停止朝鲜战争。在一封致艾森豪威尔的信中是这样说的:“请想一想
朝鲜战争所造成的苦难和不幸。我相信,假如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在忍受这种
痛苦,我们定要设法终止这场战争。”
朝鲜战争进一步揭穿了美国的反动面目。还在1949 年6 月29 日,社勒
斯在一份秘密文件中就写道:“美国的对外政策在亚洲已经破产。”朝鲜战
争使这个政策处于灾难边缘。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联合抗击,使
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美军和李承晚的部队招架不住,不断向南方
撤退,到1950 年12 月中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领土被收复,局势
已开始明朗,战争对美国将是旷日持久的和前途暗淡的。麦克阿瑟恼羞成怒,
坚决要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原子轰炸,并和蒋介石军队一道对大陆进行
登陆作战。这位将军还公开抨击杜鲁门的政策。
1951 年4 月11 日,美国总统撤掉了麦克阿瑟驻朝司令官的职务。
很多人认为,麦克阿瑟被撤职的主要原因是这位70 岁的宿将表现了拿破
仑的派头,不愿执行“预备役上校”杜鲁门的不在行的指示。杜鲁门和麦克
阿瑟个人关系的紧张,显然对麦克阿瑟的退役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决定性
的作用还是美军在朝鲜的惨败。麦克阿瑟在其长期的军事生涯行将结束的时
候,身不由己地扮演了美国对外冒险政策的替罪羊的角色,在决定他的命运
时,势力强大、忧心忡仲的美国垄断集团起了重要作用。他们担心,胆大妄
为的最高司令官一旦使用原子武器,就会挑起同中国甚至和苏联的战争,由
此而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是无可挽回的。
麦克阿瑟回到美国后,到参议院作证。他这时再次提出了与中华人民共
和国交战的方案。看来,朝鲜战争的经验,已使五角大楼的将军们能够比较
冷静地看待事物,而他们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有决定性的意义。参谋长
① 见《毛泽东选集》第五卷,1977 年4 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第32 页。
联席会议主席布雷德利说,麦克阿瑟的战略把美国拖入了一场错误战争的深
渊。
就在这个时候,在美国面前出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怎样来结束这场实
际上打输了的战争,同时又避免投降,“保留住面子”。必须尽快地结束这
场战争,这不仅因为美国在朝鲜遭到军事上的失败,还因为它遭到了政治上
的挫折,正是在朝鲜这里,美国的盟友第一次用“忘恩负义”来报答美国为
执行马歇尔计划而花费的数十亿美援,报答美国在战后最初年代为使资本主
义欧洲和日本的经济、政治稳定而付出的心血。
美国本来指望,一旦战争开始,它的盟友就会根据华盛顿的一道命令,
派来所需要的“炮灰”。美国政策原来考虑的是,美国盟友派到前线若干个
师的兵力,而美国将主要发挥军火库和指挥棒的作用。结果事与愿违。不管
白宫如何施加压力,盟国都不急于向朝鲜派遣本国士兵。在整个战争过程中,
美国人不得不承担战争的军事、经济、政治和道义上的主要担子。这种沉重
的超负荷,有可能使美国的对外政策宣告破产。艾森豪威尔1950 年12 月30
日写给国防部长弗兰克·佩斯的信不是没有道理的。他在信中说:“美国并
不那么强大,能够把全世界都背在自己肩上。”
帝国主义同盟者对朝鲜战争所尽力量的平衡表证明,进行这场不受欢迎
的战争的主要负担确实压在美国身上。哈里·已利斯1953 年4 月:日向艾森
豪威尔总统报告:“现在,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无出路的朝鲜战争之后,我们
已完全被北朝鲜人和中国共产党人阻止住了。”他是作为小组领导人去台湾
解决保障“共同安全”问题刚刚返回美国的。根据巴利斯的计算,美国向朝
鲜派遣了35 万军人,南朝鲜拥有40 万军人,而这场军事冒险的其他17 个参
加国总共派了35000 人。巴利斯写道:“美国人民不仅要质问我国政府,而
且还要质问联合国及其所有成员国,什么时候能在朝鲜采取有效措施,以便
停止这场前途无望的战争。”
1951 年7 月10 日,陷入军事政治困境的美国,在世界和美国舆论的强
大压力下,被迫开始了关于朝鲜停战的谈判。然而,谈判困难重重,直到1952
年美国竞选运动开始前,谈判实际上毫无进展。这种局面向艾森豪威尔提供
了有利机会,使他得以利用反战情绪取得选举的胜利,同时还能设法达到同
朝鲜的“体面和解”。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蝶蝶不休他说:“新政府的首要
任务是尽快地和体面地停止朝鲜战争。。为达到此目的,如需要我亲自去朝
鲜一趟,我一定前往。”他在另一次演说中说:“我们能够防止类似朝鲜战
争这样的新的战争。我们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
险。”
根据约翰·艾森豪威尔的回忆录判断,这位年轻的美军少校在一定程度
上是赞同反战思想的。反战思想在美国青年中特别普遍,因为战争要他们不
是在大学讲坛上或外交论坛上进行战斗,而是直接在战场上。约翰也曾到朝
鲜参战。他的父亲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回忆说,在约翰动身去朝鲜之前,他
同儿子进行了长时间的严肃谈话。谈话涉猎甚广:谈到如何安排约翰妻子的
生活,由谁照看他的小孩。然而主要还是艾森豪威尔对儿子的临别赠言:他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当敌人的俘虏”。
美国人民为朝鲜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艾森豪威尔在回忆录中强调指
出:“除了国内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以外,这次是美国历史上流血最多的一
次战争。”美国在朝鲜的伤亡和被俘人数约39,8 万人,而美国的所有其他
盟国(南朝鲜除外)共损失2。9 万人。
在竞选运动过程中,艾森豪威尔曾主张进行亚洲人打亚洲人的战争。这
个办法的目的是,如果美国不能从欧洲盟友那里搞到士兵,就用亚洲盟友的。
然而,转向亚洲的政策同样也是无前途的,连装备精良的强大美军用三年多
的时间都未能打败一向被华盛顿一些人士瞧不起的“亚洲人”,那么甫朝鲜
傀儡政权的军队则更是力所不能及的了。
出路只有一个:尽快签订和平协定。但是,在签订和约的路途上又出现
了一个预想不到的障碍。年事已高的南朝鲜总统李承晚,突然表现出了令人
吃惊的好战性。他企图利用北朝鲜和中国战俘问题,破坏和平谈判,并使战
事再起。李承晚十分狂妄,宣称如果需要,甫朝鲜军队将单独战斗到“最后
胜利”,美国极右势力也跟着叫嚷:“不消灭共产势力决不罢休!”
李承晚和美国右派的战争叫嚣,再次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愤怒。美国的
反战运动方兴未艾。要求停止战争的无数信件、请愿书、呼吁书飞向白宫。
一封来自明尼苏达州的致艾森豪威尔的呼吁书说:“全世界90%以上的居
民,对朝鲜战争怀有愤懑之情,你一点也没有得到人民的支持。你只能指望
大型报纸、电台、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公司的帮助。”这份致总统的呼吁书
还指出,关于朝鲜战争可以阻止共产主义在亚洲和全世界蔓延的论点是站不
住脚的,“战争永远不能遏制共产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共产主义在俄
国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共产主义在半个世界的胜利而告结束。新的
世界大战将是何种结局?谁知道呢?有可能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取胜”。呼吁
书的作者代表明尼苏达州的选民坚决要求停止在朝鲜的军事冒险。
公众反对朝鲜战争的激烈情绪是使艾森豪威尔当选总统的一个重大因
素。而1953 年7 月26 日使朝鲜大炮静止下来的停战,则是他的总统任期内
的里程碑之一。
当艾森豪威尔进入白宫的时候,这个陷入僵局的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6
个月零26 天,当时他面前摆着两条路。一条是他的党内最强硬的分子所赞成
的,那就是扩大战争,进行大规模的海空攻势,以“击败共产党中国,然后
粉碎鸭绿江以南的全部共军,从而统一朝鲜”。这同麦克阿瑟于1951 年致参
谋长联席会议的著名的备忘录有某些共同之处。他在这份备忘录中建议:
“一、对中国实行海上封锁;二、轰击大陆上的基地和军事中心;三、在朝
鲜使用国民党军队;四、鼓励台湾对沿海地区进行袭击。”
另一条路是为了获得“一种光荣的和平”,即在杜鲁门政府时期所确定
的范围内,继续进行板门店谈判,求得“体面解决”。
艾森豪威尔担任总统后,最先作出的重大决策之一,就是选择后一条道
路,在分裂的朝鲜的敌对双方军队之间寻求停战。他要使美国力量“不再消
耗在这种外围战争上去,这种战争对于同共产主义作斗争来说,没有产生决
定性作用的希望”。他相信结束这场战争是美国人民最迫切的要求。
1953 年3 月,艾森豪威尔在内阁会议上说:“在朝鲜对共军发动一次大
规模的地面攻势,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金钱的代价。自从1951 年7 月10
日停战谈判在开城开始以来的一年半中间,一度动荡不定的战线已经稳定下
来了,共方已经抓紧了这个时机在他们那边构筑了强固的工事。如今,再发
动攻势就更困难了。”
而且,作为一名军人,艾森豪威尔完全懂得,对中国发动进攻的后果重
大而又难以预测,他说:“这一进攻如果终于发动了的话,就很可能不得不
在得不到我们主要盟国的支持的情况下进行,因为他们对于任何这种冒险都
是反对的。。因此,我认为,我们在朝鲜打仗,没有机会打赢这场战争,因
为打过鸭绿江就会冒犯国际舆论。”
为了尽早地结束这场“令人伤脑筋”的战争,在就职典礼前,艾森豪威
尔就在杜勒斯和太平洋舰队司令阿瑟·雷德福海军上将的陪同下,前往朝鲜
考察。他们得到的印象是,“美国在亚洲只采取了杂乱的不协调的守势,而
并没有一个真正有效的长期、全面的战略计划”。
艾森豪威尔认为,美国的军事力量分布太广,尤其在亚洲,把大多的军
队驻扎在足以受共产党牵制的地点。雷德福不主张这样分散的部署方式,而
赞成把美国的力量集中在北美洲或北美附近,成为一支战略性的后备力量。
经过这样的部署,“前线的防务将主要由非共产党国家正在建立的当地军队
来负担;万一发生战争,美国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