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4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假的;说,我说给大家听,先做出来,然后再说。信受奉行,为人演说,真供养。
  佛门里头,如果真的懂得世尊的教诲,如理如法,什么样的险道对你都不起作用,你的心永远是清净平等觉,不染污,永远是谦虚卑下恭敬。普贤菩萨教我们,第一句就是「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出家人用什么供养?就是佛讲的这句话,信受奉行,为人演说,这是我们出家人、佛弟子对一切大众的供养,对一切诸佛菩萨的供养,不是在财物,那你险道就避免了。你从这个地方细心去体会、去观察,现在这个世间险道很多。
  有些场所,这个供养你不能不收,这信徒来所谓是种福田。这一件衣有人说叫「福田衣」,实际上都跟诸位说得很明白。众生想修福不知道怎么个修法,把钱送到这个地方,我们就要替他修福,这就对了,我们要拿这个钱来享受那就错了。所以决定不可以拿这个供养来改善自己现在的生活,所谓是生活的品质,来改善这就错了。世间圣人都能够甘心过清苦的日子,为什么我们学佛的人还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你有这个念头,说明你对於六道轮回有贪恋,有这个念头就出不去,佛不会来接引,为什么?你念头不善,你还有贪瞋痴慢。
  西方极乐世界人心都是清净的,你不清净,你搅和大众!你怎么能去得了?佛怎么会接引你?什么时候来接引你?心清净,五欲六尘真放下了,佛自然来了。看到什么?看到你还不错,你跟我们极乐世界人差不多,当然欢迎你到极乐世界。你还有七情五欲,这不行,极乐世界决定不许可你去扰乱。看不顺眼就要骂人、就要发脾气,阿弥陀佛怎么敢接你?道理总要想一想,要把它想通。
  极乐世界,经上讲得很清楚,「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是不是上善?那我要是上善,我有求生净土的愿望,不念佛,阿弥陀佛也接我去,具足条件,你跟极乐世界的大众志同道合。如果我们还有自私自利,还有贪瞋痴慢,跟极乐世界的住众要格格不入,佛怎么会来接引你?上善是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习,决定舍贪瞋痴慢,生活里头处事待人接物真修行,修什么?念佛也是一样,念什么?念「烦恼轻,智慧长」,这一句「阿弥陀佛」把烦恼念掉。顺境里面有了贪爱的念头,南无阿弥陀佛,把这个贪爱的念头念掉;逆境里头,瞋恚心生起来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把瞋恚心念掉,这叫会念。贪瞋痴慢疑恶见统统念掉了,你是上善之人。顺境里头没有贪爱,逆境里头没有瞋恚,念念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跟《无量寿经》上觉正净相应了!这是阿弥陀佛的大道,往生净土的大道,一生圆满成佛的大道,不能不知道。所以一切险道自己要认识,凡是障碍我们修学的都是险道,诱惑我们离开「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老实念佛」那就是险道,要有能力把它辨别清楚,决定不堕在险道上。
  讲到二乘,我们不是声闻缘觉,但是二乘的习气有,这习气从哪来的?肯定是过去生中曾经学过小乘,所以你就有小乘的习气。小乘习气是什么?保守,就是自己只顾自己,不愿意帮助别人,自己落得清净。滞是滞留,喜欢在清净,众生有苦难那是他自己造的业,应该受果报,与我不相干。这小乘人,所谓独善其身,没有兼善天下的悲愿,能不能往生?不能,为什么不能?跟阿弥陀佛的愿不相应,阿弥陀佛的愿是普度众生。如果你说我往生之后,我再回过头来普度众生。行,这个可以。我觉得我现在的能力还不够,全心全力修西方净土。
  说到这个地方,也有个现实的状况,现在在社会上也看到,那就是早年有几位法师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们读《往生传》、读《净土圣贤录》(那也是往生传),跟我讲:法师,怎么这个修净土的人,这些往生的人,好像念佛大概都是三年、五年他就走了,大多数是这样的。他说:是不是他们的寿命这三年、五年就到了?问我这么个问题。当时我答覆他们:如果说是每个念佛人,三年他寿命都到了,不太可能。那为什么他念三年他就往生?我想他功夫到了,这就是常讲的功夫成片。上品功夫成片就能自在往生,虽然还有寿命,不要了,早一点到极乐世界去,行不行?行。
  《往生传》里头最明显的例子,莹珂法师,宋朝时候的人,他是忏悔往生的。因为这个出家人,传记上记载得很清楚,不守清规,常常破戒,他怎么能往生?他是真正的相信因果报应,他自己想想自己的行业,造的这些罪业,必堕地狱。想到地狱他就恐怖,所以求这些同参道友,问他们有没有方法救救我?同学们给他一本《往生传》,念佛往生的,他看了之后非常感动,於是把寮房的门关起来,不吃、不喝、不睡,一句佛号念到底。你要晓得这就是经上讲的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念了三天三夜,他把阿弥陀佛念来了。感应,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
  阿弥陀佛告诉他:你的阳寿还有十年,你还有十年寿命,你好好的修,到你寿终的时候,我来接引你。有这么好的感应。莹珂听了之后就跟阿弥陀佛讲:我的劣根性很重,我禁不起外面的诱惑,这外头一诱惑,我又要造罪业,又要破戒,那十年我不知道还要造多少罪业?他说我十年不想要了,我现在跟你走。阿弥陀佛听了之后也点点头,好吧!那这样三天之后我来接你。他非常高兴,欢欢喜喜,房门一打开,告诉大众,三天之后他要往生。寺庙里头没有一个人相信他。破戒犯规,不是一个好出家人,怎么把房门关起来念三天佛,他就说再过三天他往生,说话的语气不像骗人,好像是真的,大家就看,好在三天不远,看三天之后,你往不往生?到第三天,他要求大众念佛送他,大众也很欢喜,果然真的走了。他念了一刻钟,告诉大家阿弥陀佛来接引我,我走了。真的往生,他没有生病。
  许多人看到这个故事都想学他,行,你必须万缘放下,真的把阿弥陀佛念来,你跟他往生那就对了。你看看你能不能把阿弥陀佛念来?跟阿弥陀佛说我纵然有寿命,我也不要了,我现在就跟你走,这个行。如果三天三夜或者七天七夜,阿弥陀佛还没有来,那你自己要好好的想想,你一定是不如理,不如法。你要晓得莹珂法师那是真正忏悔,勇猛改过自新。他为什么十年寿命不要了?他自己讲得很清楚,劣根性太重,自己没有功夫,禁不起诱惑,那又要破戒、又要犯规。这阿弥陀佛真的是可以原谅他的,他有这么一个心,佛带他走了。各人条件不相同,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因缘不相同,不是人家有这个样子我就能学得到的,哪有那么简单?宋朝到现在也将近一千年,这一千年当中,当然不是没有,肯定是有,少数而不是多数。
  所以往生的人在一般讲,一个是平常如理如法的修行,积功累德,临终往生;一个是平常不懂佛法,有意无意造作很多罪业,临终的时候真正忏悔,真正改过自新,念佛求生净土。有例子,阿闍世王念佛往生就是这个好例子、好榜样。在形式上有这么两种,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宿世的善根福德肯定有密切关系。这个法门哪有那么简单信心就生起来?不是说看到别人,我也装这个样子就行,装模作样是不能成就的。这些人过去生中肯定生生世世修净宗法门,临命终时一个错误的念头障碍了,没去得了,而在这一生成就了。我们看到他的成就,没有看到过去世那种善根福德因缘,这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他那种忏悔一断,真的叫一刀两断,把这个烦恼习气恶业他真断了,那就真往生。我们今天学他那个,我们内心里头的烦恼能不能一下断掉?关键就在此地。贪瞋痴慢疑,我常常讲的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是不是在一下真的舍掉了?果然能够统统放下,念佛堂堂主常讲的「身心世界」,身是身体,心就是念头,身心世界,世界是外面环境,「一切放下」,你有一桩事情放不下就不行,那就是障碍。统统放下,彻底放下,求生净土会有效。可是你还是要发大乘心,二乘心不能往生,二乘心自利,大乘心利他。我求生净土不是为自己,求生净土是为了普度众生。
  现在在这个世间,第一个是我没有能力,第二个是没有缘分,可以提前到极乐世界去。如果在这个世间,众生跟你有缘,你还有能力,通达净宗,那你现在应该是自行化他,要把世尊的教诲,就是「信受奉行,为人演说」,做出来给大家看,这个好,这与阿弥陀佛完全相应,决定得生。在娑婆就是在极乐,这中峰禅师讲得好,「此方即是净土,净土即是此方」,「此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此心」,身心境界跟西方极乐世界完全融合,那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弥陀的弘愿要我们做出来给人看,这就对了。
  你还有这个缘,你还有这个能力,你不做,想先求往生,这有嫌疑,我们一般讲逃避责任。凡是逃避的这种心理,你想西方极乐世界收不收容?要想清楚。逃避现实的人能收容吗?他发的那个愿能算数吗?所以极乐世界需要什么?勇於负责,勇於有为,你才能广度众生,普度众生。阿弥陀佛可不是一个逃避责任的人,所以这种心态、这种行为就不相应,你学莹珂学不到,你学阿闍世王也学不到。规规矩矩,老老实实,还是从弟子规、十善业道,遵守印光大师的教诲,「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教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就对了。
  这是我们从二乘人这个心态,他不能往生。佛的经论、祖师的注疏里头明白的告诉我们,二乘人的心愿跟阿弥陀佛相违背。跟阿弥陀佛相违背就是跟极乐世界所有大众心愿相违背,这怎么能去?西方净土是大乘不是小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不是小乘。所以小乘那一种心态不能往生,那要怎么样?回小向大。真的修行,念念既然是好像把这个世间看得很冷淡,好,一回头就是菩提心,为什么?我活在这个世间不为自己,我为一切苦难众生,这跟阿弥陀佛的本愿完全相应。那我们要好好做一个榜样给大家看,给念佛人看,增长他的信心,帮助他向上提升;不念佛的人看到,种了善根,他看到这种瑞相生起羡慕,所谓是一历眼根,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我们做一个真正好念佛人的样子,天天做给大家看。
  《无量寿经》要熟读,《无量寿经》里面的教诲我们要落实,头一个落实就是十善业,你看看《无量寿经》上面告诉我们的,「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从十善道修起。我们能够把它统统做到,这就是表演,表演给大众看。不但不杀生,凡是伤害众生的念头都不能有。有伤害众生的念头,这就是杀心,你杀业没有做,你杀的念头没有断。虽然你没有偷盗,你还有占别人便宜的念头,占便宜的念头是盗心,你的盗心没有断。
  我们都要很真实的做到,自己做到了肯定就影响周边,那我们在这个道场一定是爱护这个道场。如果十善业做不到,不但不是爱护道场,反而是破坏道场。人家一看,这个道场不是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