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今天学佛功夫不得力,所以我劝人学《弟子规》,《弟子规》是我们的根本戒,它代替佛法里面的小乘戒。佛在经上教导我们,学佛「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那我们做佛弟子要听佛的话。可是在中国从唐朝末叶之后,小乘教不兴了,为什么?中国人用孔孟老庄代替了。今天这个社会,孔孟老庄也不学、小乘也不学,所以大乘十善业道做不到。十善都做不到,那三皈五戒都不必提了,全是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古人能做到,今人做不到?古人统统有儒的底子。我们今天儒的基础里面选出《弟子规》这门功课,希望百分之百的落实,从这个基础上建立十善业道,从十善业道建立三皈五戒,我们就有根。你有根是活的,你没有根是死的,你就想这个多重要!希望大家千万不能够疏忽,重视戒定,「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十分钟。
  
  诸位同学,请坐。如来果地上十种智力,第四「根智力」,第五是「欲智力」,第六是「界智力」,这三种我们把它合起来说,都是观察众生根性。我们常讲到观机,你能够知道一切众生的根性,知道他的爱好,欲就是爱好,这个爱好与过去生中的习气有关系。凡是过去生中喜欢的,这一生当中也喜欢;过去生中厌恶的,这一生中也厌恶。所以你能够看到众生过去宿世的根性,你帮助他,你教化他,他很容易接受。这三种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一切众生遇到佛、遇到菩萨,那个缘就太殊胜。殊胜在哪里?佛菩萨有这种能力,换句话说,知道哪一个法门对你适合。
  念佛法门很好、很殊胜,可是居然有很多人不能接受,什么原因?过去生中没有学过,对它比较生疏,这就难了。所以要让他在这个法门里生起信心,可不是容易事情,这些我们都算是过来人。我在初学佛的时候,因为从小受环境的薰习,对佛法没好印象;学校里读书,书本上都破除迷信,所以学习总是先入为主,这关系很重要,受了这些错误的影响,所以对佛法生不起信心。我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方老师把佛经做为一门哲学,当课程来教导我们,佛经哲学,我们从这里入门的。
  那个时候方先生在中年,四十多岁,我跟他的时候,他老人家四十多岁,我二十六岁。我向他请教,他告诉我佛经里面内容非常丰富,但是也有迷信,那部分我们可以不要去理它,我们只学哲学这一部分。哪部分是哲学?他说性宗是哲学,相宗是哲学,其他的我们可以不必去理它。这个影响了我好几年,好在我一接触佛法之后,就接受章嘉大师的指导。章嘉大师教我三年,他老人家圆寂了,我三年还没有把念头转过来。以后继续跟李老师,李老师是苦口婆心劝导,我总算是对於其他各个宗派不排斥,特别对净土宗不排斥了。读过《印光大师文钞》之后很受感动,可是还没有发起修净土的信心。你就说这个多难!
  怎么样会信了净土?这不能不得力於《华严》、《法华》、《楞严》这三部经,最主要的还是《华严经》。我在三十多年前开始讲《华严》,讲到一半,有一天突然想起来,文殊、普贤学什么法门?文殊菩萨最得意的学生,善财童子学什么法门?细细去查一查,全是修的净土法门。这对我感到很大的震撼,文殊、普贤是一切人最仰慕的两位大菩萨。在佛门里头,文殊,世尊给我们介绍,「七佛之师」,他早就成佛了。贤劫七尊佛的老师,文殊菩萨,所以称之为佛母,智慧第一;居然他跟普贤菩萨两位,十波罗蜜,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我对於净土信心从这个地方生起来的。
  然后再回想一下,从前学《楞严》,讲《法华》,信心坚定了。再回头看净宗的典籍,领悟会心之处多了,尤其是看到彭际清居士所说的,《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这三部经分量不一样,内容没有两样。所以我在这上清楚明白之后,我就把《华严经》放弃了,发心专讲《无量寿经》,所以《无量寿经》讲了十一遍,《无量寿经》就是中本《华严》。这一次再重新讲《华严》,这是韩馆长的启请,她在往生的前两天特别要求,希望我把《华严经》重新讲一遍,留下录相带供给后人做参考,我答应她了。答应就要做到,所以离开台湾之后,我到新加坡在那边开讲,一直到现在没中断。
  不过这些年来常常参加国际上的和平活动,也耽误不少课程,今年还有一个活动是前年答应,这个必须要参加。今年有人找我,我不答应了,联合国有个会议在日本冈山开,邀请函寄到我这里来,我就已经回绝了,往后我不再参加。下个月的活动是在吉隆坡,这个活动结束之后,我们的《华严经》还是要恢复每天四个小时,一心一意专门来学习,以此功德回向求生净土,这样才能成就。如果还要参加各个地方的活动,这个经不知道要拖到哪一年?所以我想把全部时间、精力统统集中在此地。自利利他,一定要懂得根性,我自己是什么根性,现前大众是什么根性,不能够不知道;一切众生的欲望是什么要晓得,你才有方法对治。
  下面第七个是「至处智力」,这个至处是讲你修行的果报,你修四谛,你所到达的处所是阿罗汉;你修十二因缘,你一定证辟支佛果;你修六度万行,你一定证菩萨果位,至处;老实念佛的人,他决定到西方极乐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他的至处。说实实在在的话,今天无论修哪个法门,成就很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烦恼断不掉,八万四千法门没有带业成就的。你看看阿罗汉要断见思烦恼,阿罗汉里头最低阶的须陀洹,要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这个事情我们仔细想想这一生能不能做到?做不到,做不到那还有一个方法,只有这个方法,没有第二个方法,带业往生。带业往生是什么?烦恼不要断,只要把它控制住就行,控制容易,断难!用什么方法控制?一句佛号。你心里头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肯定你这一生往生净土没有一丝毫疑惑。纵然你在这一生当中,一心不乱做不到,功夫成片肯定成就,有功夫成片就行了。
  往下第八「宿命智力」,第九「天眼智力」,末后一句「漏尽智力」,漏是烦恼的代名词,漏尽就是烦恼断尽了。烦恼断尽,说老实话,智慧德能相好统统圆满。所以漏尽智力就是圆满的智力,很难得,很不容易。清凉在这个注解里面跟我们讲「十力一」。
  「无畏一」,无畏通常讲有四种,四无畏,无畏也一。这是不思议的解脱境界,得大自在。四种无畏,我们也把名相略略的说一说,第一个是「总持无畏」。总持这个意思就是说总一切义,持一切法,所以称之为总持。古大德给我们解释的,「闻法受持不忘」。由此可知,这一条凡夫很难做到。凡夫,年轻的人记忆还不错,年老了记忆就衰退。方老师在晚年,他是七十九岁走的,晚年我常常看他,他就对我讲:现在这几年衰老了,记忆力不如从前。从前看过的东西,他不会忘记,现在看过的东西往往记不起来。你就晓得总持不可思议。
  这两个字实在说,就是掌握住诸法的总纲领,这是属於智慧。自性般若智慧现前,所以有能力教化十法界的众生。一切众生疑难的问题,如来没有不能解答的,而且解答决定没有错误。我们在经典里面可以看出来,你看看《大藏经》的目录,这叫无畏。任何场合当中没有畏惧,要用其他宗教的话来说,这就是神、上帝、全能,佛法讲「万德万能」,其他宗教讲「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总持的意思就是此地这个意思,这是如来果地。说如来果地,我们一定要知道,实在就是讲我们自己的自性。如果我们的自性没有迷惑,完全显露,那就跟经上讲的一样,一心、一身、一因、一果、一智慧、一力、一无畏。
  第二「知根无畏」,就是知道一切众生的根性,说法契机。我们今天不要说说法,跟一般人相处,我们不知道人的根性,所以往往我们处事待人接物犯了很多过失,最明显的把好人看作恶人,把恶人看作好人。好人看作恶人,我们对不起他;恶人看作好人,我们自己要吃亏、要上当,必定受他伤害,然后才晓得这个人我们看错了。但是你后悔,那你已经付出很大的代价了。由此可知,知人,知根就是知人,决定不会看错,你才有办法教他,他的毛病你才有办法对治它。根性是无量劫累积成的,习性。所以为什么我们在经教里看到世尊当年在世,凡是亲近他的没有不得利益。最小的利益,不失人天福报;大的利益,开悟的、见性的、证果的,太多太多了。
  我们在经里面常常看到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都证阿罗汉果。小乘经上证阿罗汉,大乘经教里头也是大阿罗汉,大阿罗汉跟小阿罗汉那个境界完全不相同。阿罗汉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叫无学,也就是他所学的东西学圆满,就像现在我们讲毕业,阿罗汉就毕业,小乘毕业是证得什么?正觉,小乘毕业,大乘毕业正等正觉,那就不一样了。大乘阿罗汉就是大乘教里面常讲的法云地的菩萨,第十地,第十地菩萨叫大阿罗汉。你看我们在《无量寿经》上,《无量寿经》大家念得多,你看参与法会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经上常讲「皆是大阿罗汉」。换句话说,他不是普通人,法云地的菩萨,你遇到这些人,哪有不得度的道理?就好像你生病,你遇到大夫,这个大夫高明极了,他一看就把你的病源看出来了,你什么原因得的病,几时得的病,确实药到病除,有这个能力。
  佛灭度之后众生福薄,虽然福薄,佛菩萨还是常常示现在人间,凡夫肉眼不认识,往往怎么样?当面错过。这就不能怪别人,不能怪佛菩萨不慈悲,怪自己业障太重,为什么佛菩萨不照顾?不肯受教。所以我们要想得到菩萨感应,所谓「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有感必应,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什么感?什么东西能感?至诚心受教,我用真诚到极处的心,愿意接受佛菩萨的教诲,佛菩萨教导我,我一定能够依教奉行,感应就现前。确实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你会遇到真善知识,你会遇到真人来教导你。如果我们轻慢心,对佛轻慢、对法轻慢、对修行人轻慢,那你就没有办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你这里没有感,那边就没有应。
  第三个是「决疑无畏」。众生有疑惑来向你请教,你都能帮助他,教他觉悟,教他明了。同学们很多读过《坛经》的,你们在《坛经》上看到六祖惠能大师,他接引的这些大众都是修行多年还有疑问没有法子解决,所以跟见性还是隔了一层。见了能大师之后,能大师给他一开示,恍然大悟,决疑无畏。
  所以十力、四无畏都是性德,不是学来的。惠能大师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也没有亲近过善知识,一生当中唯一的一个善知识就是五祖忍和尚,他亲近的时间又不长,在黄梅住了八个月,八个月跟五祖没有见几次面。你们在《坛经》上看到。第一次见面之后,五祖就吩咐到柴房里面去工作,修苦行,破柴、舂米供给厨房。道场住众多,吃饭的人多,他做厨房的工作,粗活,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