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第5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阋仕忻挥型耄克忻挥蟹直穑克忻挥兄粗空娴亩济挥小�
  所以我们眼见色,就跟镜子照外面境界相一样,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意接触外面境界,乃至於意对的是知,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像镜子照东西一样,没有一样不清楚。所以我们前面讲的性相、理事、因果,这三条把所有一切万事万物统统都包括尽了,没有一样不清楚,没有一样不明了,这是般若智慧。这个里头决定没有一丝毫的染著,就是说绝对不会有丝毫的念头起来、意思起来,没有。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叫正念。修无想定的人,他虽然是什么他也不想了,他也不念了,但是外面境界他什么都不知道,不同!
  诸佛菩萨他什么都知道,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他给我们示相,应化在世间,你看他所表演的,觉悟;他所教导我们的,显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他的生活,他的工作,他的处事待人接物,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你看他能够将性相、理事、因果统统表演出来给我们看,觉悟的人看出来了,明白了,欢喜向他学习。我们一般讲这种人上根利智,根性很利的人他看出来了。中下根性的人不行,看不出来,天天接触也看不出来,中下根性的人还要言教。
  但是诸位一定要知道,言教是以身教为基础,演说,以演为主,以说为辅助。你说为什么?帮助众生断疑生信,你教他这样做,你自己没有做到,他不相信,他不能接受;你教他这样做法,你自己本身做到,他就相信,他不怀疑。所以自己要先做到,然后你才能够教人。佛菩萨祖师大德都是这样教导我们的,我们对他生恭敬心。
  观察要细心,态度要诚恳,要知道菩提道上障碍多,障碍从哪儿来的?我们过去生中业障习气深厚。障碍不是障碍善知识,像我们亲近老师,有人在我面前毁谤老师,有没有障碍老师?没有。老师纵然听到毁谤,一笑了之,没在意。障碍了哪里?障碍谁?障碍我们做学生的,我们对老师起了疑惑,这个信心、恭敬心衰退了。所以魔是来找我们的麻烦,没有找老师,与老师不相干。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我亲近三个老师,在我面前毁谤的人都很多,但是我听了之后绝不放在心上,也用不著跟他辩驳。因为那时候我们初学,我们讲不过他,他很会讲,我们只有听,听完之后,我还是一样跟老师学东西,我决不受你的影响。因为我心里很清楚很明白,我要离开这个老师,再找一个好老师,我到哪里去找?我找不到。你说这个老师怎么怎么不好,还有很多人赞叹他的,还有很多人尊敬他的,还有很多人跟他学的,一半一半!我又何必受你影响?
  所以这一生一点点成就,正是印光大师所说的,「一分诚敬一分成就,十分诚敬十分成就」。老师教的学生很多,我们同学都很多,这么多同学当中,我能有一点成就没有别的,我对老师诚敬的心比别的同学多几分,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诚敬是自己的性德,凡是与性德相应的,好!所以这成就不是外来的,总与性德有关系。孝亲尊师是性德。
  这是希望我们要了解这句话里头真正的含义,在世法、在出世法,知道如何去用它,要用得活泼,用得灵活。出世不坏世间法,世出世间法是一不是二,总在迷悟之不同,迷了一切法都是世间法,悟了一切法都是佛法。所以古德常讲:哪一法不是佛法?悟了,三途地狱都是佛法,迷了,佛菩萨也是世间法,总在迷悟之不同。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末后这一句:
  【灭坏一切爱著处故。】
  这一句也是我常常讲,我们要觉悟世间无常,一口气不来就是另外一世了。所以你要常常想到,这个世间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哪一样你能带走?要常常作如是观。最好的一个方法,就是你晚上睡觉的时候,人说死了以后带不去。你每天晚上睡觉就是死一次,每天死一次,你知道吗?死了是什么?不过就是睡著了,他不再起来了,不再醒来就叫死。每天你都死一次,当你睡著的时候,这个世界上所有一切人事物,哪一样是你的?熟睡的时候,你身体被人抬走了,你都不晓得,包括这个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你看你晚上作梦,你已经入到另外一个境界里去了,入到另外一个维次空间去了。这样才能真正提起自己高度的警觉性,对这个世间一切法没有一丝毫的留恋。记住佛门有一句话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千万不要被这个花花世界欺骗了,那你是愚痴人,你是凡夫,你造业,起心动念无不是业。
  只有真正觉悟的人,这是觉悟的一个依据,我要怎么样真正觉悟?我要怎么样才能真正放下?我举的这个例子是个好方法。我利用这个方法自己提升自己境界,得力很多。我很清楚很明白,真的《金刚经》上讲那个话,你从这个实验当中你能够体会,证明佛这两句话真实不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相包括自己身体,何况身外之物。「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决定不是真实的。你要把它当作真实看,你看错了,你已经被这些法相欺骗了,你已经迷了,你已经堕在三途六道了。警觉要高,高度的警觉,对於一切法的贪爱、执著要放下,这就是「灭坏」。先从坏,从这个地方下手。这个坏是什么?原理,了解事实真相。
  诸位要知道,这个爱是一种情执,「爱著」都是情执,迷情执著,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在佛法叫慈悲,慈悲是性德,慈悲的那个爱不是感情的,这个爱里面没有贪、没有著。这个慈悲跟爱的意思一定要能分清楚,实在讲很不容易分。我们性德里头有爱,那个爱是平等的爱,平等是没有分别;有分别就不平等,爱这个不爱那一个,这个爱就是说的这个。清净的爱的里面,不附带任何条件;换句话说,我们常讲绝对没有控制的念头,绝对没有占有的念头。你有控制的念头,有占有的念头,这个爱是属於贪瞋痴的,贪痴里面的一分,这个不是性德。
  我们今天,特别在这个世界,因为现在这个世界人没有爱心,我们讲慈悲,许多其他宗教不懂,不能接受。我们讲爱,他马上就懂得,为什么?他也讲。天主教、基督教、犹太教,他们依据的都是《新旧约》,这《圣经》里面讲「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我们说爱,他马上就能接受,他欢喜。伊斯兰教讲仁慈,「真主阿拉确实是仁慈的」,仁慈也是爱。佛法讲慈悲,《无量寿经》上讲「仁慈博爱」。我们今天要把这个做为教化劝导大众的中心理念,这个就是契机。
  现前这个社会大众的根机迫切需要,迫切需要的是仁慈博爱。仁慈博爱就是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仁」就是推己及人,你看中国这个仁字是会意的意思,两个人,有我马上就想到别人,我喜欢的他也喜欢,我讨厌的他也讨厌,所以推己及人。平等对待是依这个为基础,这是我们讲世间法。出世间法那是依的真心本性,那个高了,你跟一般人讲他不容易接受,他不懂。你要跟他说这个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本来是一体的,他非常不容易接受;你要讲到我们推己及人,他懂。我希望和平,他也希望和平;我希望别人尊重我,他也希望别人尊重他;我希望别人关怀我,他也希望;我有困难的时候,希望别人帮助我,他同样的。这个容易懂,这个意思浅,容易懂。
  所以今天我们对一切大众,真的这是帮助苦难众生度过这个灾难,爱心比什么都重要。灾难怎么来的?彼此没有爱心。没有爱心的时候,彼此只有憎恨,这个不得了!谁也不服谁,这个社会怎么能安定?如果说社会大众彼此都互相敬爱,这个社会和睦。我们要抛弃一切怨恨,我们要互相敬爱。但是在出世间法,这个也是严重的情执,障碍你出离轮回。你在这个世间,无论是家亲眷属,无论是田地财产,或者是珍宝玩物,有一样东西执著,一样东西贪爱,你的麻烦就大了。
  过去我在香港讲经,香港有个龙华寺,这个大殿它的佛像很高大,外面是贴金的,里面好像是翻砂用什么东西做的,很轻,里面是空的。佛像里头好多老鼠在里头,我们在讲经,后面佛像里头老鼠在吵架。我就意识到了,老鼠在佛像里头去蓄窝,它爱佛像。所以我们如果要是特别喜欢这个佛像的时候,麻烦了,这个爱著一定要把它灭坏,怕的是什么?将来你就变成这些小虫,附住在佛像上,你舍不得离开它。
  所以书、经本好不好?好。能不能爱它?是要好好的保护它,但是你要迷执在里头,那好了,来生我知道你到哪一道去投胎了,你会变成书里面的蛀虫,为什么?你喜欢它,你离不开它。你才晓得爱著处之可怕,喜欢什么将来就变什么。佛教你永脱轮回,你对於六道里面没有一样贪爱,没有一样爱著,六道的缘就断了,你下一次来,不到六道。所以你要懂这个道理,你才晓得佛教导我们这个意思多么深。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000卷)  2003/4/12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000
  诸位同学,请看「如来名号品」第二段引例请问前面十句,「标彼说意,明其有悲」。这个十句前面跟诸位概略的介绍过了。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写得很多,而且都非常重要,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接著再看他的《疏钞》,看《疏》。
  「又成菩萨行,具悲智也」。这一句话是总纲,非常重要。菩萨之人跟凡夫有什么差别?差别的地方就在此地,菩萨有大智慧,有大慈悲;换句话说,凡夫之人如果具足大智慧、大慈悲,这个人在佛门里就称他作菩萨。接著看,说「具此悲智,何所为耶」,具足或者是具有这样的慈悲智慧,做什么?有什么作用?这是大师用问答的方式来教导我们,答的是「令佛种不断」。佛种,诸位一定要知道,佛这个字的意思是觉。换句话说,令佛种不断,第一个意思是自己,第二个意思才是别人。自度而后才能度他,自己不能度而能度他,这佛在经上讲得很多「无有是处」,没有这个道理。由此可知,佛种不断是自己的佛种,不是别人的佛种。自己的佛种就是觉而不迷。
  三皈依的时候跟我们讲过,「佛者觉也,觉而不迷;法者正也,正而不邪;僧者净也,净而不染」。由此可知,什么是佛种?就是自性的觉正净,不迷、不邪、不染,这是自性。自性实在讲哪里会有断?绝对不会断的,它有迷。它在迷,我们就把它说之为断,为什么?觉正净它不起作用,迷了之后,它起的作用就是迷邪染,迷邪染是三途六道,这一种不善的境界现前。如果恢复了性德,恢复了佛种,它现的境界是华藏、是极乐、是诸佛如来的净土,不一样。理跟事我们都要懂得。
  自己的佛种不断,你一定会去护持诸佛菩萨的佛种,这就是我们常讲的护持正法。所以护持正法,让正法久住,利益无量无边的有情众生,这个事情从自己做起,先要令自己的佛种不断。诸位一定要知道,要想令自己的佛种不断,一定要具足慈悲,要具足理智,我们这样说法大家容易懂一点。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要用理智不能用感情。我们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