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稀⑶寰弧⑵降取⒄酢⒋缺娜パВ悴拍苋搿�
《楞严经》上佛讲得好,「因地不真,果招纡曲」,你的心不真,你的愿不真,你修学的果报就有了问题了。为什么?你的方向偏差,用的是佛的方便,因为你有私心,你名闻利养、贪瞋痴慢没有放下。果报不是成佛、成菩萨,而是落到魔道里面去了,去当魔王去了。真的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因地要真。真心是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心!弘愿,舍己为人,现在人常常讲的牺牲奉献,不能不做到,这比什么都重要,决定不能够疏忽。
如果说大经太长了,太长不要紧,佛菩萨慈悲,把大经修学的纲领给我们指出来了。《华严》这部大经修学的纲领是什么?文殊菩萨的十波罗蜜,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善财童子给我们示现的,历事炼心,在人世一切人事环境,一切物质环境,炼什么?炼十度心,炼十愿心。就是把十度、十愿完全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日常工作上,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上,落实在我们的思想见解,落实在我们的言语,落实在我们的行为,你就是真的「住此方便海」。
你心里头真有,真有布施,念念不忘,真有持戒,真有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你心里头真有,这就叫住。真有普贤菩萨的「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一直到「普皆回向」。更精要的纲领,但是更精要的纲领往往你不知道怎么落实,就是戒定慧三学,总纲领。觉正净三宝,戒定慧三学,总纲领、总原则,你这个心真的住在这个地方。只要心常住此方便,真住此方便,你当下就得诸佛护念,一切龙天善神拥护你、赞叹你,我们俗话说:保佑你。
决定没有丝毫自私自利,没有丝毫名闻利养,没有丝毫贪瞋痴慢,一切为报佛恩,报过去佛恩,报现在佛恩,他们示现教导我的,我今天完全明白了。我用什么方法落实知恩报恩?如诸佛之教。诸佛怎么做,我也学著怎么做;诸佛怎么说,我也学著怎么说;诸佛如何表演,我也学著如何表演。帮助一切未来佛,快快觉悟成佛。这个方便海,你说多重要。只要你有这个心,心真的安住在佛菩萨教诲之中,『必得入於智地中』,毫无疑惑必定得。得什么?开悟。「智地」就是我们一般讲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此是随顺诸佛学』,普贤十愿里头有「常随佛学」,这个佛就是诸佛。「常随佛学」就是「随顺诸佛学」,过去佛怎么学的,现在佛怎么学的,真的不容易,难得今天觉悟了,今天明白了。真正觉悟,真正明白,那你就学。孔老夫子所说的那个话的味道,我们体会到了,我学了几十年,这个话的味道我才真懂,可见得不容易。愿解如来真实义,咱们愿解夫子真实义,不是容易事情。「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怎么学?随顺诸佛学。
怎么随顺诸佛学?世尊在《十善业道经》里头告诉我们,「常存善法」。什么是善法?一切诸佛如来的方便法。他的示现,他的思想,他的言行,要常放在心上,这就是住。「思惟善法」,常常想著佛陀的教诲。佛所讲的他统统都做到了,十波罗蜜他做到了,十大愿他做到了,戒定慧他做到了,觉正净他做到了,不但做到,样样圆满;四摄法他做到了。常常想,佛都做到了,我也要做到。佛能做得到的,我为什么做不到?这个事情不是求人,求人难,人家不答应你,你一点办法都没有,这是求自己。
自己真的发心,真想做,哪有做不到的道理!所以那个念头一转,转凡成圣,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你得会转,转过来,永远不要再退转了,这个很重要。转过来之后,永远不会被这个世间,九法界这个世间,任何一桩事情所诱惑,转过来之后不会受诱惑了。实际上的状况,我们有时候转过来了,就像闪电一样,放一下光转过来了,立刻就迷了。什么原因?马上被外头境界又诱惑了、又堕落了,这就不能成功。
许多同学常常来告诉我,没有办法,敌不过烦恼习气,业障随时会现行。没错,那用什么办法?读经。读经不解其义,困难,你很难收到效果。那怎么办?听讲。听讲你把意思听懂了,意思听懂的时候,要读,这个很重要。意思懂了以后,读经,得诸佛加持。这个诸佛就是过去佛、现在佛加持你,读经就是接受加持。在密宗里面讲,读经就是接受诸佛灌顶。我过去在讲《无量寿经》的时候说过,什么叫灌顶?这是密宗的修学方法之一。黄念祖居士在《无量寿经》注解里头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他是密宗的金刚上师,金刚阿闍梨,他讲的没错,什么叫灌?灌的意思是传授的意思。什么是顶?顶就是佛法里头最殊胜的,顶尖的这个法传授给你,这叫做灌顶。什么是顶法?《华严经》是顶法。
我们在这里看到,真的是过去、现在一切诸佛,为一切众生示现讲经,主经都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名称不一样,实际上都是一样。然后无量修多罗亦为眷属。释迦牟尼佛示现在这个世间,主经《大方广佛华严经》,所有一切经都是《华严经》的眷属,辅助这一部经,是这一部经某一部分的详细讲解。这一部经是圆满法轮。在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留意,这个经最后结归到无量寿,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极乐是无量寿。所以隋唐那些古大德,从这些地方,他才真正省悟过来,《无量寿经》是《华严经》总结。换句话说,《无量寿经》是《华严经》的精华。
所以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寿经》就是中本《华严》。我明白,我搞清楚了。所以上一次讲《华严经》,我讲了一半不讲了,我讲《无量寿经》。我希望这一生当中,能把《无量寿经》讲个几十遍,讲个几百遍。为什么?那就是《华严经》,精华!省事,没那么长,大家也容易学习。这一次细说《华严》,实在是许许多多同学启请。这当中最重要、启请次数最多的,开心法师跟韩馆长。我答应他们:好,细讲一遍,留下这个录相,提供给同学们做参考。这才发心讲这部经。
今天我们这第一个大单元,清凉把这一部经分成四分:信、解、行、证。第一分六品经十一卷,这个六品经快讲完了,我想今天下午再两个小时,这一个大段落就圆满。这一个大段落,这一分可以流通,我们把它用四分来流通比较方便。这个意思也相当的完整,学习不难。这一分讲得很详细,经文虽然只有十一卷,大概我们连下午讲完,好像总共是九百八十次。我们一次两个小时,将近两千个小时,说得很详细。
佛在此地教大威光,实际上就是教我们,你看诸佛怎么成功的?教我们随顺诸佛学。『决定当成一切智』,「一切智」是如来究竟的果位。你看这个词句全程肯定,一丝毫的疑惑都没有,「决定当成」,换句话说,只要你能够随顺诸佛学。普贤愿里头四个字更简单,「常随佛学」,那就是常存佛的教诲,思惟佛的教诲,落实佛的教诲。再看末后这一首,第八首:
【汝於一切刹海中。微尘劫海修诸行。一切如来诸行海。汝皆学已当成佛。】
这四首偈好,太好了!实在讲,我们应当把它背起来。『汝於一切刹海中』,这就是我们常讲的「一切处」,无论在什么处所。这个下面『微尘劫海』就是「一切时」。一切处、一切时不要忘了修学,记住修正我们自己错误的行为。行为多,无量无边,但是总不出三大类,身语意这三大类;身是造作,口是言语,意是思想见解。行为再多,不出这三个范围。为什么要修?修是修正。由此可知,说修正,就是说你的思想、见解、言语、行为有错误。错在哪里?与事实真相不相应,这就错了。
什么是事实真相?大乘经教上常讲的性德,真如本性。本来具足的智慧、德能、相好,一丝毫缺陷都没有,究竟圆满。我们今天迷失了自性,所以思想、见解、言行跟性德相违背,这就错了。我们真心本性里面,跟诸位说,决定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现在有了;决定没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没有!现在有了;决定没有自私自利,决定没有名闻利养,决定没有贪瞋痴慢,自性里头没有的;决定没有迷惑颠倒,没有妄想分别执著,现在统统有了。没有是对的,有是错的,怎么样把错的修正过来?『修诸行』。
现在这个错的、对的,我们要问什么才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个错的、对的用什么做标准?第三句说出来了,我们没有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没话说,统统修正了,没有错误了。现在我们还在犯错,我们用什么标准,把我们这个三业错误行为修正过来?『一切如来诸行海』,这是标准。一切如来他们的三业完全称性,换句话说,就是自性,佛经上的术语,「法尔如是」。这「法尔如是」怎么讲法?勉强说一句是自性自然的流露。我也想不出再好的言语来表达。佛经上用的是法尔如是,我只能用自性自然流露。
这个自然就是没有加一点意思在里头,像春夏秋冬四季的运作,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然的。哪有一点意思在里头?那一点意思跟诸位说就是无明,就是妄想。决定不加一点意思,自然!自然才真可爱,真的!完全与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相应,这个里头又没有一点点妄想分别执著。「如来诸行海」,你看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刹,这是一切处,微尘劫,一切时,永远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永远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我们细细去体会一下这个境界,这个境界多美,多么圆满,多么美好,不加丝毫意思在里头,真心流露;加一点意思在里面,妄想。
昨天下午,有一些同修来跟我讨论佛法,就讲到真心、妄心。昨天中午,我在布里斯本有几个同修请我吃饭,讲到爱心、慈悲济世。我跟他说:你那个爱心是假的,不是真的。他愣了:怎么是假的?你没有证得真心,你现在用的心是假的,用的是识心。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九法界众生用的是什么心?八识五十一心所。八识五十一心所是假的,不是真心,所以你那个爱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你要觉悟,夫妻之爱虚情假意,今天爱了,结婚了,没有过几天,听到又离婚了,那不就是假的吗?哪来真的?真心就不会有变化,假心变幻无常,你怎么可以把它当真?你要当真,那你不是自找苦吃。「常随佛学」,你就觉悟了。
什么是真心?真心不加一点点意思在里头。你看看那个妄心,年轻男女相爱的时候,我爱你,那个「我」就是意思加在里头。加这一点意思在里面,就是《楞严经》上讲的「知见立知是无明本」。他起了无明,他迷惑了,他不觉了。所以这个世间人,他说爱你,你可别相信他;他说恨你,你也别相信他。为什么?全是假的。你把他怎么看法?看作两、三岁的小朋友,我喜欢你,一会儿,我讨厌你,转过头来,我还喜欢你。反覆无常,不是真的。
到什么时候才真的?明心见性之后,他用真心,一真一切真。明心见性,了不起,超越十法界了;十法界里头众生没有见性。明心见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