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心怎样自受用,就是怎么样对待自己,怎么样对待别人。对自己是深心,就是清净、平等、正觉,这是对自己的;对别人大慈大悲。
后面两句,是称赞大威光菩萨他应该要得道了。你看,『普见十方一切佛』,为什么能普见十方一切佛?通了。十方一切里面是包括三世。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见到了。再跟诸位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也见到了,完全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离垢庄严众刹海』,「众刹海」是所庄严,「离垢」是能庄严。我们今天讲庄严佛国土,我们拿什么庄严?你看人家这个庄严是离垢。「垢」是代表什么?烦恼习气。统统没有了,也就是前面第二句所讲的,心地确确实实真诚、清净、平等、正觉,这离垢了。清净、平等离烦恼障;正觉、慈悲离所知障。二障都离了,自自然然庄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刹土。这个「众刹海」我们懂得,前面「华藏世界品」里面讲得很多,「世界成就品」我们都读过了,「刹中有刹」,微尘里面都有刹海。重重无尽的世界,离垢能庄严。你要不离垢,你没有办法庄严。为什么?重重无尽的刹海,你根本就不知道,你根本不能契入,你庄严什么?
我们如果不读《华严》,真的对於事实真相一无所知,读了《华严》才晓得、才明了。所以烦恼不能不断,从哪里断起?从十恶业断起,从五戒十善下手。沙弥律仪,在家出家都可以学习。出家戒只有比丘戒、比丘尼戒,这个在家人不能看;沙弥律仪可以,菩萨戒都可以共同来学习的,尤其是二十四门威仪,威仪不是戒律,非常重要。今天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七四卷) 2003/3/2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974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如来赞叹大威光菩萨偈颂第七首:
【汝已入我菩提行,昔时本事方便海,如我修行所净治,如是妙行汝皆悟。】
这往下的四首偈是赞叹他行佛之因,当然果证一样如佛。清凉大师在这个地方的科判用的是「行齐佛因,当如佛证」,这四个字好。「齐」就是我们今天的话「向佛看齐」,佛怎么样做,我也怎么样做。你看佛怎么样修因,我只要跟佛一样的因行,将来的果证当然同佛,跟佛一样。所以这首偈子,四句偈不多,里面的含义太丰富了。从佛初发心修行,一直到证果,弘法利生全都包括在其中。确实这样的文字,中国人所讲的言简意赅,言语简单明了,意思具足圆满,一丝毫欠缺都没有。
第一句说得好,『汝已入我菩提行』,你看看是「已入」。「汝」,这是文言,现在的话就是「你」,这是佛对大威光菩萨的称呼。你已经「入我菩提行」,这个「行」念去声,当动词用,如果是菩提行(ㄒㄧㄥˊ),这是名词;念菩提行(ㄏㄥˋ),动词,这个字是说我们生活行为。生活行为那是太多太复杂了,说不尽,佛有善巧,把无量无边的行为归纳为三大类,总不出身、语、意,这叫三业。身,包括你所有的动作,这是身的行为;语是言语;意是起心动念,我们今天讲的思想见解,思想见解是意的行为。
六道凡夫的身语意是迷惑颠倒,所以是造业。六道众生这个三业行为是造业。业又分三类,善业、恶业、无记业,这个无记就说不上善恶,身语意造作总不出这三个范围。但是六道凡夫这三种业是混杂的,不可能有一个人一生当中纯善无恶,这找不到;也不可能这个人一生当中专造恶业,有恶无善,也找不到;只能够说,或是善多恶少,或是恶多善少,善恶混杂。你要明白这个道理,你就晓得这六道众生在六道里面受生,他所享受的富贵贫通各个不相同,这是有原因的,佛家的术语叫做业报。业报里面又有共业、有别业。共业是大家造作有相似的业,那个果报就变成灾难、劫难,就是天灾人祸。人祸是指战争;天灾,我们讲天然灾害,水灾、旱灾、风灾、地震,这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这一类的灾害是众生共业所感。现在我们对於这句话,我们可以很肯定的信受,我们没有怀疑了,绝对不是说这些灾害是天然的自然灾害,跟人类没有关系,这个想法错误的;还是佛在经上讲得有道理。
我们这一次从日本的科学家经过八、九年的研究,他们研究水,水的结晶,从这个地方发现水有灵性,居然它能看、能听、能懂人的意思。它看到善的,听到善的,人有善意发出来,它的结晶就变得非常好,非常美好。如果它看的是不善的,听的是不善的,它感受人给它的意念也是不善的,它的结晶就很坏,在显微镜之下看到它,就很凄惨、悲观的那个现象。从这个实验我们就肯定,佛讲的话有道理,天然灾害是诸共业所感。为什么?我们大家给大自然的讯息都是不善的。大自然接受我们的讯息,它所看到的是不善的,它所听到的是不善,它所收到的讯息不善,都是造作五逆十恶,所以自然给我们的回报就不善。为什么极乐世界没有这些灾难,华藏世界没这些灾难,诸佛净土也没有这些灾难?我们明白了,诸佛净土里面所住的人,因为天天接受如来的教诲,每一个人心善、语善、行善,所以这个大自然所收到的资讯,它看到十善,听到十善,收到资讯也是善,所以变现出来的结晶都是完美的善的结晶,哪里会有灾害?我们从这一点点的报告,我们会把佛经里面所讲的,这一切感应道交的事实真相、理论依据明了了。
今天我们这个地球上有灾难,有大灾难。科学家也呼吁,我们的心念、心愿可以改变地球的自然环境。这些话,我在讲经很多年以前我就讲到了,我讲的只是经典里面的道理所说的,没有科学印证。那个时候,世界各地政府呼吁人民要重视环保。我曾经说过,这些各地政府呼吁能不能把环保做好?我摇头,不可能。为什么?佛在经上讲「依报随著正报转」,自然环境是依报,依报决定受正报的影响,这是佛经上常讲的。正报是什么?正报是人心。自然环境染污了,你在这上面想尽方法去改善,你要懂得染污的根源是思想的染污、精神的染污、心理的染污。你要不能把这些染污改善过来,净化你的精神,净化你的思想,净化你的见解,这是从根本上治疗,外面这个环境染污随之就清净了。我讲这个话讲了多少遍,许多地方讲经讲到自然环境,我都在这里劝导大家。现在这日本科学家证明了,他们实验水有灵知,它不是死的,它有感应。
佛告诉我们,不仅是水,所有一切万物包括虚空,虚空也是「因心成体」。心是什么?心就是灵明觉知。灵明觉知是遍虚空法界,灵明觉知现一切色相,为一切色相之本体,所以它所现的这些色相也有知觉。所以不但水有知觉,佛讲大是讲世界、星球有知觉;小,讲微尘,今天科学家讲的原子、电子、粒子,它有知觉,它跟水一样也能看、能听、能感受人类的意念。这善恶的意思它能感受,它感受随之它就产生变化。所以人心到纯净纯善的时候,泥沙瓦砾它产生变化了,变成最好的结晶,最好的结晶就是珍宝。西方极乐世界,琉璃是大地,黄金是铺路的,所有物质变成珍宝;人心不善的时候,所有物质就变成泥沙石块,它是随心变的。所以中国古书上有记载,说古时候人心厚道,风俗纯朴,金银七宝很多;现在人心不善,这东西都没有了。这东西在哪里?现在它变成泥沙石块,它变质了!大乘经上讲「一切法从心想生」,境随心转,就是这么个道理。
因此,觉悟人,大威光菩萨觉悟了,彻底觉悟了,所以他的思想、他的见解、他的言行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叫菩提行。「菩提」这是梵语音译的,它的意思是觉悟;这个地方的「我」,是佛陀自称。佛陀的身语意三业究竟圆满的彻悟,没有丝毫迷惑,我们套《十善业道经》上的话来说,没有丝毫迷惑夹杂,他是究竟圆满的大觉。大威光菩萨已经契入,换句话说,心是佛心,语是佛语,行是佛行。这个经里头所介绍的、所说明的,大威光菩萨成佛了。以后成佛,这个佛就是毗卢遮那如来,我们现在讲的「毗卢遮那品」,大威光是毗卢遮那的前身,也是生生世世修行,我们在这里看到他的圆满。
『昔时本事方便海』。昔是往昔,过去生生世世,菩萨所学、所修、所教、所化,种种善巧方便无量无边。这就是说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生生世世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哪一道,菩萨是十法界哪一个法界他都去,他都在那里修行,都在那里教化众生,他什么都知道。如果不亲自到那个地方去,你怎么会晓得?所以,他有圆满的后得智,无所不知;他有大能,无所不能;他有相好,他的相好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千变万化。无论变化成三途恶道,那个形相跟三途恶道没有两样,他的心地依旧能保持纯净,一尘不染,一丝毫不迷,这才能普度众生。
『如我修行所净治』,这都是佛陀说明自己生生世世,从初发心修成无上正等正觉,佛给一个修行人做圆满的榜样。证得究竟佛果之后,那怎么样?还要从头表演起,永远不间断的在表演。为什么?帮助希求觉悟现在还没有觉悟的人,帮助他们。这就是大乘佛法里常说的,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游戏神通,就像是演戏一样,演得非常逼真,让你一丝毫都没有感觉得出来他是在演戏。释迦牟尼佛这一次到我们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八相成道,在《梵网经》里面,他老人家给我们说出这个事实真相,是第八千次来表演。我们晓得释迦牟尼佛久远劫就成佛了,就证得圆满的佛果,他到这个世间,这个世间人跟他有缘,他来表演。什么时候哪一批人缘成熟,他又来示现八相成道;缘没有成熟,随类化身帮助你成熟。你真正要是成熟的时候,佛就用八相成道这个方式来表演给你看。
就像农夫种植果木一样,种许许多多的果木,水果桃李杏这一类完全成熟了,这个农夫就采它,那就好像是八相成道,推车去采这个果实,收成。当它没有成熟的时候,这个农夫天天要去巡视,天天去看,天天去照顾。这个天天去照顾,就好比佛对一切没有成熟的众生,随类化身,时时刻刻帮助他成熟。真正成熟,「应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现佛身是成熟了。所以没成熟的时候,现菩萨身、现声闻身、现长者居士身、现童男童女身,《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面三十二应,《华严经》末后五十三参,这大家就知道了。
所有一切的示现、应化,就是这一句里头所说的「如我修行所净治」,这地方我们著重在这个「净」字。换句话说,一切行为造作当中,我们修行的标准是什么?大乘经教里面所讲的觉正净,这是标准。经上为什么不用如我修行所「觉」治,如我修行所「正」治?他为什么用「净」?觉正净三个,为什么用净?这一个字不是随便用的。娑婆世界的众生,特别是佛灭度之后,末法一万年,这一万年众生的根性与净缘非常深,与净土的缘非常深。净土怎么个修法?心净则佛土净。所以世尊在《大集经》里面,等於说是为娑婆世界一切众生总授记,他讲了三句话,「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