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粗粼诱飧龆鳎歉龉饩捅湫。∈裁炊疾徊粼拥氖焙颍飧龉夥懦鋈ゾ褪亲匀坏模蛔匀皇侵鼙榉ń纭N裁矗啃榭辗ń纭⑸餐林谏肝ㄐ乃帧埂<热灰磺卸际俏ㄐ乃郑飧龉馐切墓猓男员纠淳咦愕墓饷鳎挠胁槐檎盏牡览恚∥颐且谜飧鍪率嫡嫦啵啡肥凳凳潜檎铡�
非常可惜,我们迷失了自性,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把自己的心量从分别执著是愈变愈小,小到连自己都不能包容。佛在经上常常感叹著说「可怜悯者」,真的可怜、可悯!迷成这个样子。佛菩萨、圣贤的教诲,他不见不闻。诸位要知道圣贤教诲也是充遍虚空法界,从来没有间断的时候。他为什么不见不闻?这就是他业障太深,业障太重,他看了不懂,听了也不懂。六根接触六尘说法、六尘现相,完全没有知觉,这就叫做业障,造成严重的障碍。再随著自己妄想分别执著,造作种种不善业。你看把清净光明一真法界变成了五浊恶世,变成了三途苦报。不是别人变的!这个诸位一定要清楚,是自己变的。真的,谚语所谓「自作自受」,你自己变现,你自己受用。
「往生经」上世尊说,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往生的这些人,得佛受用!阿弥陀佛能够变化给大家受用,释迦牟尼佛何以不能?我们要问。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有什么差别?佛佛道同,阿弥陀佛能,释迦牟尼佛也能!也能,为什么不能变现?真理真的只有一个,佛变现佛受用,你不会变,你得不到受用。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变现,大家受用,这个话是方便话,不是真实话。真实话是什么?真实话是阿弥陀佛教你,你肯听、你能信,你能够依教奉行!所以,西方世界的净土是谁变的?自己变现的。在这个世间,释迦牟尼佛苦口婆心教我们,我们半信半疑,我们不能接受,不能依教奉行,是这么个道理。所以,凡是能够真正依教奉行的人,到极乐世界去了。不能依教奉行的人,背师叛道的人,到不了极乐世界。这一点我们不能不知道。
早年李老师常常提醒我们,在我们这个世间,许许多多念阿弥陀佛修净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台中为例子,念佛的人有几十万人,真正能往生的万分之一、二。换句话说,一万个念佛求生净土的人,真正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有一、两个。这是什么原因?那一、两个人真放下了,真的依教奉行,他成功了。还有九千九百九十多人,也是念佛求往生的,他在念佛里头夹杂。我常讲夹杂著自私自利,夹杂著名闻利养,夹杂著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夹杂贪瞋痴慢,所以去不成。去不成,不能说没有利益。利益是什么?阿赖耶里面种下阿弥陀佛的种子,这个种子没熟!所以他这一生去不了,来生接著修,后生接著修。由此我们知道,凡是这一生念佛往生的人,都是过去生中多生多劫念佛,也是因为夹杂,没有能往生。他要往生了,他怎么会生到这个世界跟我们在一起修行?没能往生。而这一生当中他觉悟,他明白了,不再搞生死轮回,彻底放下。不再受这个世间(这个世间包括天上人间)所有一切诱惑,不受了。我懂得了,我明白了,你怎么样诱惑我,我笑笑,不理会你;我有我的方向,我有我的目标,我用我的功夫。这样的人,这一生当中他就往生了。
这些道理、事实真相,经论里头讲得多,祖师大德语录里头苦口婆心的劝导。最近的,你们看看《印光大师文钞》。果然能够依照大师的教诲,依照大师的劝告,肯定得生!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这些典籍不喜欢看,看不下去。念佛堂里头,虽然二六时中佛号不间断,你念得不如法,为什么说你不如法?因为你心行里头有夹杂。你有妄想,你有疑虑,讲得粗显一点,你的得失心没有放下,你还是患得患失。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不但是少分的相应你不具足;要说得不好听的,你的心行与大菩提心完全相违背,不真诚、不清净、不平等、不觉悟、不慈悲,那就是与大菩提心背道而驰。
诸位想想,《无量寿经》上佛教给我们的,你看看「三辈往生」、「往生正因」这两品经文,你就晓得了,往生必须要具备的条件,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纵然做到一向专念,发菩提心没有;换句话说,你不老实!人不老实怎么能往生?古大德常常教导我们「老实念佛」。什么叫老实?起心动念、一切造作与真诚、平等、正觉、慈悲相应,这叫老实。老实是有标准的,这不是随便讲的。这个标准要用经典上的标准,要用阿弥陀佛的标准,极乐世界的标准,你才能往生;用我们这个世间的标准,不行,不能往生。这个道理要懂,千万不要在这一生当中,把这桩无比殊胜的大好事给错过了,那就太可惜了。
觉悟了的身,『普放大光明』,放什么样的光明?跟诸位说,无量无边的光明。《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讲的十二种光明云,那是十二类。第一句是总说,「大圆满光明云」,总说。圆满就是一样都不漏,圆满就是「大光明」云。「普」是没有障碍,遍虚空法界,遍微尘里面的刹土众生。然后再给你介绍分类,分类就是一项一项来说,孝亲光明云,尊师光明云,慈光明云,悲光明云,喜光明云,舍光明云,布施光明云,持戒光明云,忍辱光明云,说不尽!《华严经》上所讲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一一法门都是光明云,放光!这光从哪里发?从自己的心行。可贵的就是一念觉悟,一念真正开觉了,开悟、觉悟,觉了!无有一念不依诸佛如来的教诲。在我们凡夫今天这个位子上,真正觉悟了,念念依照经典教诲,行行不离性德;这个时候你就放光了。光照到什么地方?前面说了,随你的心量。你的心量大,光照的范围就大;你的心量小,光照的范围就小;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那你放出来的光是遍照。
『色相无边极清净』,相随心转。色也是心变现出来的,心现、识变,识是念头,现在念头归了正,一丝毫邪念都没有了,所以「色相无边」。这个无边是好到极处,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佛菩萨应化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众生分别执著,认为这个人有智慧、有福德,他的相是福相,三十二种大人相。众生有这个分别执著,佛就作如是的示现。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九法界或者是十法界,总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他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清净平等,所现的一切色身、色相都是顺著众生的念头。就像水的结晶一样。现在科学家证实了,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喝这杯水的时候,应该怎么喝法?把这杯水捧在手上,两个手捧著,恭恭敬敬,从内心里面生出爱心,真诚、清净、平等的爱心,生起对宇宙一切万物感恩的心。你拿在手上两分钟,然后再去喝它。为什么?这个爱心,这个感恩的心,使这杯水的结晶非常美好。而不是拿到手上咕噜咕噜就喝了,那个效果不一样。
最好的结晶使我们整个身心,也都变成最美好的结晶,所以你的相貌会变,你的体质会变。什么样的毛病不要去看医生,用自己的念头把身体里面这些病痛,病痛就是身体里面的细胞分子,它的排列组合失控,不是按照自然的排列,所以出了毛病;我们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的心,使不当的排列恢复正常,身体就健康了,毛病就没有了。现在许许多多医生大夫,他们逐渐懂得、理解心理健康非常重要。他给病人治病,首先要让病人对於大夫产生坚定的信心,这个病才能治得好。病人跟医生不合作,对医生有怀疑,医生再高明,都治不好他的病。什么样的原因?这个药物没有效果,没有效果就是他不能合作,他不能将这些药物变成最好的结晶。他不合作的时候,就是到他身上都变成很不好的结晶,就这么个道理,所以他的病不会好。
不仅是水会随著人的意念产生变化,所有一切的物质,包括空气,都是活活泼泼。就像这些实验的科学家他们所发现的,所有一切物质它能听、它能看,它能跟著人的意念产生变化。这个事情过去是佛在经上讲的,现在科学家逐渐证明了,发现这个事实确实是如此。所以心情常常保持著愉快,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得失,没有怨天尤人,这个人心情正常。心情正常,他的身体正常,正常的身体不生病。他需不需要用一切滋补的东西?统统不需要。过著正常、简单的生活,他能够让整个身体的细胞,整个身体的粒子,都能够在最美好的结晶。
佛心清净,佛心真诚,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在如来果地上是满分一百分。在菩萨的分上可以打九十分,九十分以上的是菩萨,我们说摩诃萨。八十分以上的我们可以说那是法身菩萨,三贤位的。六、七十分,权教菩萨,相似位中。我们要不真修怎么行?所以你真正修,色相无边,后面加上「极清净」。 我们修学的目标,你想想看,需不需要定在纯净纯善;心要纯净,行要纯善。纯净一尘不染,於世出世间法不能有丝毫染著,不能有丝毫妄想分别执著,你得到纯净。在行为,无论是对自、是对他,不能有丝毫不善。什么是不善?违背经典的教诲就是不善。经论的教诲,字字句句止於至善。
就是儒家圣人也讲得很好,圣人毕竟是圣人,儒家圣人的修养在格物。格物是什么意思?我们以最简单的话来跟诸位说明,物是物欲,不受物欲的诱惑。财色名食睡,现在讲的一切享受,决定不受诱惑,一切随缘。有,很好,没有,也很好;坐车很好,走路也很好。你的心是清净、平和的,没有受外面境界一丝毫的干扰。不为外境所动,这是清净心。以清净心处事待人接物,就是善行,纯善!帮助一切众生转恶为善,帮助一切众生转迷为悟、转凡成圣,这是善行。要帮助人,先要帮助自己。如何帮助自己?不离经教。经教是诸佛菩萨、是世出世间大圣大贤在教导我们,我们要觉悟,我们要感恩,感恩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要有行动。什么样的行动?「读诵受持,为人演说」,这才是真正感恩;换句话说,我要做到,把这个「无边色相极清净」做出来。无边色相是大光明,清净光明,普照法界。
『如云充满一切土』,不是一处。「如云」是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纯净纯善,充满虚空法界一切诸佛众生的刹土。你想想看这个境界。『处处称扬佛功德』,怎么样称扬?为人演说就是称扬。为人演说这一句里头,最重要的是演,我要做出来。真诚,我要做出来,真诚是根本!大菩提心之体。所有一切纯净纯善之法,都是从真诚里面生的,清净、平等、正觉、慈悲,都是真诚里头生的。所以「不诚无物」,这是儒家讲的,不诚什么都没有了,你是道道地地的凡夫,你不是一个觉悟的人,你不是一个修行人。
我听到,上一次江逸子老师到这边来住过一段时期,他曾经给你们说过。过去在台中求学的时候,他问李老师,学佛应该从哪里下手?李老师叫他:你把手伸出来!他手伸出来了,李老师在手上给他写了个「诚」字,真诚的诚,然后把他手握起来:你懂得这个意思吗?你只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