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透彻。儒怎么讲?一个人无恶不作,还是做大官、享大福,儒说这是「祖宗余力」,就是祖宗的福太厚了,享他祖宗的福。一个人心善、行善最后没有善报,他的果报非常不好,儒家讲是他祖宗造的罪业造得太多了。所以他的后人虽然心善、行善,还是没有办法敌他祖宗的罪过。儒这样讲法,总算是说出一个道理出来了,没有佛法讲得这么透彻,令人心服口服。
这是说的两种,「一切法聚」有这两种,第三种「总收一切不出有为无为二种法聚」,这个意思讲得深,比前面讲的都深。前面「正定等三」是一般修行人,这个地方讲到有为、无为,这是说到大乘的修行人,比一般修行人高了。总说这一切法不外无为、有为。你看相宗《百法明门论》,天亲菩萨造的。菩萨为了对初学的学习方便起见,把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法归纳为一百类,好教!而实际上他这个归纳方法是从弥勒菩萨来的。弥勒菩萨有著作,《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著的。《瑜伽师地论》里面将世出世间一切法归纳为六百六十法。天亲菩萨觉得六百六十法太多,对初学很不方便,就像教童蒙,太多了,分量太多,所以把六百六十法再归纳,归纳成一百,叫百法。他这个小册子叫《百法明门论》。百法里面实在讲就是两大类,一类是有为法,一类是无为法。有为法里头分为四类(这都是大类),无为法一类,总共是五大类,所以称五法。
有为法里面第一类「心法」,心法讲了八个,这是一般同学都知道的八识,也叫八心王。凡夫的心不定,为什么原因?他有八个,不是一心,八心。第二类「心所有法」,心所有法就是心理作用,心理起用这非常非常复杂。他把它归纳五十一法,叫五十一个心所法。你看,总共一百法,心所有法就占五十一个。我们讲起心动念,太复杂了!第三种叫「色法」,色法十一法,这是讲物质。五根、六尘加起来十一法,物质。前面心跟心所,后面讲「心不相应行法」,也是属於心法,这个「心」是心理,它不属於心,但是它跟心有关系。不属於心,也不属於色,但是它跟心跟色有关系,是心、心所、色法这三个变现出来的一个副产品。我们现在人叫它什么?叫它做「抽象的观念」,百法里头的「不相应行法」就是抽象概念;所以它不是心,它也不是心所,它也不是色,但是与这三个都脱不了关系,这有二十四种。这合起来总共九十四法,「有为法」,有为就是有造作、有生有灭。后面有六个叫「无为法」。所以你要是把一切万法总收起来,不出这两大类,有为、无为这两大类,所以为「二种法聚」。
「二位相收」,再把这个两位合起来,有为跟无为是一不是二,「一味性现」,为什么?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不出自性,「故云平等」。平等从这个地方说的,从「能生」说的。在八识里面就讲得很清楚,最初是「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这是讲物质的世界从哪里来的,物质的世界是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里面就变出「三细相」,三细相里面就有物质。三细相第一个是「无明业相」,业就是动。要知道觉性不动,一动就坏了,一动这就是无明,无明业相里面马上就变现见相,「能见相」,就起了分别。这是妄想,很微细的妄想,很微细的分别,这一分别立刻就出「境界相」,境界相就是物质。所以「能见相」是精神这一部分,所见的相是物质部分,精神跟物质是同一个根源;「一味性现」,同一个根源,所以叫平等。这个平等是从根上讲的平等,哪一法不平等!「定中证此,名彼三昧」,这是大威光菩萨在定中证得的,所以称之为「平等三昧智光明」。这里头的意思确实是很深,我们要细心去体会。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四三卷) 2003/1/1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943
诸位同学,请看第一尊佛,第二段「威光获益」。得益别中第二句,我们把经文念一遍:
【一切法悉入最初菩提心中住智光明。】
『一切法悉入最初菩提心中住智光明』,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标的小题目,这一句是「大心智明」。这个意思是说「后后因果,皆入初心,略有三义」。第一个是「后因初得,故言一切悉入,若修途至在初步,学者禄在其中」;第二是「菩提直心,正念真如,真如门内,摄一切法」;第三个意思说「三德开显,前后圆融,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故」。这三个意思很深,意思也很广,包括一切佛法都在其中,《钞》里面解释得比较详细,我们细细的来观察、来学习。
什么叫做「后后因果,皆入初心」?这一句是解释「六位相望,故成后后」,「六位」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叫六位,这是讲大的位次。前面五位每一位里头都有十个位次,五十位,加后面等觉一位,我们常讲五十一位菩萨。除去十信位,从初住到等觉,这四十一位就是法身大士,这是华严圆教所说。每个位次,前面一个位次是因,后面一个位次是果。我们就以六位来讲,十信是因,十住是果;十住是因,十行是果;十行是因,十回向是果;十回向是因,十地是果;十地是因,等觉是果,这就是「后后因果,皆入初心」,就说明这个意思。实际上每一个位次里头都有因果,从这个地方我们细心去体会观察。我们的起心动念,前一个念头是因,后一个念头是果;后一个念头是因,下面一个念头又是果。你在这个地方能够体会到,因果永远无间断的在转变;因变成果,果变成因,最后一个果推到前面,还是第一个念头是因,那就是初心!这个道理很细,要很细心去观察。
这桩事情说明了「初发心」重要!发心善,后面的因果愈来愈善;发心不善,后面因果愈来愈不善。我们过去没有人教导我们,没有善知识,自己无知迷惑,起心动念自以为善。接受善知识的教诲、薰陶,这才完全明了,往昔身、口、意三业造作都不善,所以才招致现前的苦报。现前苦报我们有没有觉察到?没有!觉得现前日子不错。那我要问你,你现前有没有忧虑?有。有没有牵挂?有。有没有烦恼?有。好,你统统都有,这个果报不善!果然是善的果报,肯定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心地清净,身体清净,我们一般人讲健康快乐,常生智慧,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不通达、没有不明了的,这才叫做善果,这个果报善。我们今天果报善在哪里?即使你在这个世界上有崇高的地位,有亿万的财富,你依旧不快乐,你有忧虑,你有恐怖。所以,凡夫真的就是凡夫,不觉!身在苦中不知苦,以苦作乐。明白人、圣贤人看在眼里常常感叹著说「可怜悯者」!可怜就是你在苦中不知苦,你造作罪业不晓得是造业。
佛菩萨教导我们,教我们觉悟,觉什么?知道苦,知道自己在造业,这先要知道。「知」就觉了,觉而后你就能改,改就是修。所以说「若修途至在初步」,这句话有典故,这典故在《肇论》里面。《肇论》里头有几句话说得很好,「如来功流万古而常存」,为什么?性德永远不会磨灭的。「道通百劫而弥固」,这个两句赞叹如来就是赞叹性德,性德是永恒的,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不常不断。它不是修德,修德可以被人事环境障碍,性德不会,性德没有,畅通无阻。这也就是说明诸佛菩萨为什么要教人,明心见性重要!你要是明心见性了,你就入华严无障碍的境界,世出世法里头什么障碍都没有了。学佛为什么要成佛?为什么要成菩萨?得大自在!我要不成佛、不成菩萨,我这一生、生生世世都不自在;不自在是苦,自在才是真乐。这两句话很重要,「如来功流万古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弥固」。
后面说,他怎么成就的?「成山」,高山,高山怎么成就的?是泥土、石土堆起来的;最初这一把土是这个山的根基。「修途」,什么叫修途?途是路途,就是道路,修行的道路你走得再远,你从哪里走的?起步,开始那个第一步。第一步迈出去,你才能达到目的地,你才有圆满的成就。所以「始」圣人重视。一个人在一生开始的第一步在哪里?母亲怀孕。所以中国古圣先贤教人,胎教!这是一个人开始的第一步,始自今日。人都以为自己很聪明、很能干,无需要听别人的,尤其古圣先贤的,「这是老人了,过去的,他懂什么!」古圣先贤的教诲抛弃了,随顺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造作无量无边的过失。你的小孩出世了,长大了,不听话,不好教!这个时候你著急了,原因在哪里?第一步你疏忽了,原因在这个地方。我常常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做父母亲的人没有尽到责任,对不起子女。他既然来了,跟你建立了父子、母子的关系,父慈子孝!你爱护你的子女,从哪里爱护起?怀孕的时候。这个时候思想见解要正,为什么?起心动念影响胎儿,言语造作影响胎儿。
昨天我也跟诸位提到过,现代科学家发现,这一杯水,我们喝这一口水。我们的心很欢喜、很善良,对这杯水也很尊重、也很爱惜,这个水的结晶在显微镜之下观察到,结晶是非常美的,像花朵一样,你看看你就影响它了。如果我们心情不好,很不高兴,在愤怒之下,这个水在显微镜观察之下,它的结晶就很不好看。起心动念喝的这一点点水,它马上就受影响,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磁场,我们磁场干扰到它;有好的干扰、有不好的干扰,它马上就改变样子。连这一杯水都如此,你想想看你身上的细胞,母亲肚子里面的胎儿,他所受的影响,我相信比这个水还要大,不晓得要大多少倍。
从前李老师给我们说,我在印光大师《文钞》里面也看到,印祖常讲的。母亲喂奶的时候,婴儿喂他奶,盛怒之下,心情非常不好发了脾气,这个时候喂小孩奶,小孩吃了这个奶,两、三天死了,不知道什么原因。愤怒之下这个奶是毒!它的毒都在奶水里头,这个婴儿吃了之后就中毒。以后这桩事情被医学界发现了。所以印祖常常劝年轻的母亲们,盛怒之下决定不能够喂小孩奶水。那好,现在不喂自己的奶,现在用牛奶代替,行不行?你要懂得,这一杯水在欢喜的时候它是什么样的结晶,在愤怒的时候、不欢喜的时候它是什么样的结晶;同样的道理,牛奶也一样。你在盛怒之下的时候,你把牛奶的分子在显微镜里面去看一看,你看它是什么结晶。谁懂这个道理?但是古圣先贤懂,佛菩萨懂,佛菩萨常讲「依报随著正报转」,「一切法从心想生」,最高的原理、原则都告诉我们了。
所以,好的磁场能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一切众生,就是瞋恨你的人、想害你的人,进入你的磁场,他的恶念就不生了。什么原因?你的磁场比他大,你的磁场的力量把它融化掉。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你才真正懂得释迦牟尼示现「八相成道」里面的降魔,释迦牟尼佛用什么降魔?用磁场降魔!魔在面前威胁利诱,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如如不动,释迦牟尼佛不是如如不动,他也在动,他怎么动?他在这里面,用真诚、究竟圆满的、清净平等的大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