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缸 咕兔粤恕!冈凇共幻裕裉煸谡饫铮魈煸谀抢铮⌒榭毡榉ń纾母龅胤接性稻偷侥睦锶ァ�
  诸佛菩萨功夫到家了,得大自在,哪个地方众生有感,佛就有应,这叫缘;众生有感是缘,佛就有应。我们现在没功夫,没功夫,懂得随缘,决不执著。这个地方环境再好,也不能执著我们在这里要长住,不可以。即使在这个地方我们建了道场,一切的设施也可以说相当完备;地方的,图文巴这个地方有福。我们人对这个道场,对道场所有一切设施,丝毫留恋都没有!哪里有缘哪里就去了,统统放下了,没有一点点留恋。我们在此地对这个地方的布施供养,布施供养是修福、是修慧。别的地方有缘,我们到那里去了,我想要不了一、两年福报就现前了,那个地方道场也建立起来,可能比这里还殊胜。这个事实,我想许多同修应当有所感触,布施跟果报你从这个地方能够体验、能够看出。你不能够舍,哪来的果报?有施才有报。
  学佛、读书人最喜爱的,图书。我们得到一套《四库全书》、得到一套《荟要》是多么欢喜!视同珍宝。我们得到一套《大藏经》,我在初学佛的时候,不敢做这个梦,自己拥有一套《全书》,拥有一套《大藏经》,不可能的事情!不敢想。居然慢慢的这个福报现前了,真的是心想事成,统统具足。如果我们离开图文巴,这全部舍掉了,到另外一个地方,能不能还有这么多典籍?能,肯定能。福报是随著你身走的,死了也能带去,来生还是有福报。我们最近这两年念念想著赠送《大藏经》,做到了。我们在一九九九年送了一千套《大藏经》,在这一、两年我们又送了一千套,这在今年。现在我们又来发心,有同修建议我们送《四库荟要》,好事,我赞成!我们预计印一千套,赠送给全世界大学、图书馆,给学术单位,法布施,好事情!这是在过去确确实实不敢想像的,现在都能成就,证明佛在经教里面教导我们的话是真的,愈施愈多。
  施财得财富,施法得聪明智慧,施无畏得健康长寿,因缘果报真的是丝毫不爽。为什么不做好事?好事好果报!所以对一切众生,就是对自己的冤亲债主,都不能有丝毫怨恨心。不但没有怨恨心,今天我们学《华严》之后,我们都是用感恩的心,真诚感恩的心来对待。我们的前途一片金色光明,我们生活的空间遍虚空法界,自己修来的。佛菩萨的教导,我们要落实、要兑现,境界就现前了。佛菩萨没欺骗我们,平等心比什么都重要,对人、对事、对物,对一切众生清净平等心!
  这个『世界种,法界勇猛处』,大概这个大世界住众修学精进的人多,退转的人少。我们就能想像到这个世界善缘一定多,恶缘少,所以众生都能够勇猛精进。再看下面第六句:
  【次有香水海,名宝华丛无尽光。世界种,名无边净光明。】
  我们看这一类的种子习气,『宝华丛无尽光』,「宝华丛」说的是什么?六度万行,无量无边的善业。「宝华」是善因。「丛」,众多,不是一种。「无尽光」是智慧。真实智慧修无量无边的善行,这一类的种子习气变现出依正庄严是『无边净光明』,清净光明!善业要与性德相应,佛法里面称之为「宝」;与性德不相应,不用宝这个字,这个在大乘经教里头我们要明了。性德也很难懂,佛祖、善知识常常教导我们,性德是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的;佛在经上所说的种种善念、善心、善思惟、善语、善行,全是性德的流露,全是性德的作用。总的来说无贪、无瞋、无痴,佛法里面称为三善根,世间无量无边的善果都是从这个根生的。
  这个善根反过来就是贪瞋痴,贪瞋痴称为三毒;这个世间所有一切不善是从三毒生的。你看看贪心生出饿鬼,愚痴生的是畜生,瞋恚生的是地狱;三恶道的业因是三毒烦恼。我们自己三毒烦恼严重到什么样的程度,自己知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觉察?自己能不能改善?这在当前实在讲是最重要的课题。你看一般人,这不是普通一般人,一般念佛人,疏忽了!小小不如意的事情,心里难过、发脾气、责怪别人,贪瞋痴现前。小小事情都是这样子,说明你的贪瞋痴相当严重,念佛也不能往生。
  清朝初年干隆年代的时候灌顶法师,佛门的大德,他的著作非常丰富,收在《大藏经》里头。灌顶法师给《大势至菩萨圆通章》做了一个《疏钞》,我们有单行本流通。过去我讲过《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就是依照他的《疏钞》来讲的。这一本书的末后,他讲念佛有一百种不同的果报。我最初看到这一部书我非常惊讶,他前面第一段「念佛果报在三恶道」,头一条就是堕地狱,一百条最后一条是成佛,念佛成佛。我对这个念佛堕地狱,我是很不以为然,这怎么可能?我拿著经本去请教李老师,李老师一看:你问的这个问题重大,我不给你讲,到讲经的时候我给大家讲。怎么会堕地狱?严重的瞋恚心没断。你念佛,只是在阿赖耶识里头种下一粒佛的种子,这一生当中你还是要受果报。你的瞋恚、嫉妒心太重了,常常表现在行为上。
  从这个地方我们就想到《弥陀经》上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都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想想,诸上善人他还会有嫉妒瞋恚吗?当然没有!为什么说当然没有?我们娑婆世界初禅天就没有了。你去看许许多多经论,佛说的,初禅以上瞋恚这个烦恼伏住,不起现行了。色界天人贪没有断,痴没有断,瞋断了。什么样的逆境、恶缘不生瞋恚心,他能超越欲界生四禅天。四禅天人尚且瞋恚没有了,极乐世界的人怎么能有瞋恚?因此我们明白过来了,我们念佛要想求生净土,你念佛的功夫至少要把贪瞋痴慢伏住,有这个能力把这个烦恼伏住;烦恼没断,伏住,它不起作用,这叫念佛功夫成片。
  一切时、一切处,一切顺境里面没有贪恋,为什么?顺境贪恋你不能往生,你舍不得这个世界。恶境恶缘你会生烦恼,你会生瞋恚,你不能往生。为什么?你的心行不善,念佛念得再好,你不是善人!人家那个世界是善人,你不善跑到那个地方去,把人家那个善人团体破坏了,那成什么话!不要说西方世界不会接纳你,我们今天这个道场又何尝不如是?大家到这个地方来同参共学,如果有一个人在这里面扰乱,我们全体的人身心都不安稳,这个时候怎么办?我们只有好言劝导这个人离开。有些人多数都能够接纳,他离开我们道场;有很少数他还不肯接纳,你劝他离开,他偏偏不离开,真麻烦!我们还是顾全佛法好的形象,我们决不采取报警;让警察来把你赶走,面子不好看,我们还是忍耐。这个时候求佛菩萨、求护法神,真的有效,让佛菩萨、护法神迁单。变成什么?他自己不想在这里住了,住不住了,他要告假离开,好,彼此双方面子都顾到了。
  想想我们这么一个小团体都如此,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庄严,上善之人,我们的心行不善怎么能去?这是我在讲席当中常常劝勉大家,真正要想求生净土,信、愿、行是不能缺少的,断恶修善也不能缺少,把自己所有一切不善,贪瞋痴慢的毛病要断掉。顺境逆境,小小境界都不如意了,心里清楚:我不能往生,我不够资格;具足信愿行也不能往生。临命终时佛不会来接引,佛接引你不是给西方世界大众添麻烦吗?我们自己的心,佛知道。我们起心动念一切造作你可以瞒人,你瞒不了阿弥陀佛;不但阿弥陀佛瞒不住,西方极乐世界所有的菩萨,没有一个你能够瞒他。《无量寿经》上讲得好,西方世界的众生,下下品往生的,「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他们的神通能力跟阿弥陀佛几乎没有两样。看到你的心行不善,这么容易发脾气,这么容易产生贪恋,不来接引!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不能不想到。
  所以这两年来,我特别强调「纯净纯善」,我们要向这个目标勇猛精进。为什么?自己是善人,心清净,行善良,这样才真正取得往生净土的条件,我真有把握,我真有信心。「无边净光明」!这个世界现在就要放下,不是说等我临命终时再放下,那个时候来不及了。现在放下,现在就自在,没事了。日常生活跟大家接触,随缘,随缘最快乐。你们喜欢怎么做,好,你们就照做,只要没有大的错误。大的错误,我提醒你一下,你能改很好,不能改也好。我们自己的心清净,决定不受干扰,这样就对了。来到这个世间,这一生想干什么,目标、方向要清楚、要正确,一定要达到。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八七卷)  2002/10/9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87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十海所管之海,第六海,请看第七句:
  【次有香水海,名妙金幢。世界种,名演说微密处。】
  这一类藏识的种子称为『妙金幢』,幢是幡幢,代表高显,也代表说法。古时候寺院丛林讲经说法就是用「幢」来做为一个讯号,旗号一类的。古时候的寺院都有旗杆,现在没有了,现在用不著。这个旗杆是通知大众的,我这个道场今天有什么活动,向大众宣布。如果是法会、礼忏这一类,悬幡,旗杆上挂的是幡,扁形的。今天道场有讲经说法就悬幢,幢是圆形的。人家一看今天有什么活动,他有空闲,乐意来参加他就来了,这个法子好。古人常说,佛法是师道,师道「只闻来学,未闻往教」,我把我的活动通知你,我不敢邀请你。这个道理我们后学都要懂,为什么不敢邀请你?你的时间很宝贵,万一我邀请你来,你到此地来参加这个活动非常不满意,那我怎么对得起你?但是我的活动又不能不通知你,所以通知你,你欢喜,你来;你不欢喜、不满意,你可以不来。所以不是用请帖,不是用发帖子,是设一个讯号,旗杆上设个讯号。
  「妙金幢」,当然这个道场今天讲经说法,所以跟世界种的名号相应,你看『世界种』是『演说微密处』。我们藏识里头的种子有欢喜演说妙法的这些种子,这个种子遇到缘起现行,那就是演说微妙处。这微妙处在哪里?还是一个缘。善导大师所说的「总在遇缘不同」,这一句话说绝了。哪个地方有缘,这个缘是有听众!有欢喜听的,这缘就成熟了,佛菩萨就在这个地方现身说法。欢喜听经的人确实有,但是世间人,又有多少人知道佛法微妙?很少人知道,尤其是在现代这个时代。佛法传到中国来的时候,讲经说法的大德很多,不辞辛劳到处宣演。在中国古时候,文化水平就很高,儒家跟道家这是两个大的学派,小的学派非常之多。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先秦诸子百家」,学派很多,这么多的学派显示出一桩什么事?好学的人多。中国在历史上成为一个文化大国不是没有道理,好学的人多。而且中国古时候的教育,始从胎教,中国古时候是最重视教育。所以印度这些高僧大德到中国来,非常受中国读书人的欢迎。所以那个时候学佛都是士大夫阶级,士大夫阶级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知识分子,社会上知识分子欢喜佛法,到处建道场、翻译经典、演说经典、指导人修行,由国家帝王亲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