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獭O衷谡飧鍪兰淙耍U娴氖呛鼙。裁丛颍坎怀纸洌豢涎Ы洌造督渎烧娴囊晃匏N胰澳忝峭墙病渡趁致梢恰贰⒔病妒埔档谰贰⒔病短细杏ζ罚裁唇棠憬玻拷驳挠∠笊羁獭9ダ罾鲜Τ38颐撬担惨槐槟歉鲇∠蟪椤@罾鲜θ澳昵崛朔⑿某隼囱Ы玻裁矗磕阋驳氖焙颍阋苋险嫒プ急福灰谎N胰俺黾业耐且欢ㄒ选妒埔档谰贰ⅰ短细杏ζ贰ⅰ段牟劬蹑镂摹贰ⅰ渡趁致梢恰芬赶傅娜ソ惨槐椋辽僖踩ソ惨槐椋愕挠∠蟛灰谎恕H绻闵聘5律詈瘢愫芸赡茏淞耍娴哪慊岣墓孕拢隙裥奚疲阕叱鲆惶豕饷鞯拇蟮馈L苣眩飧龆涮歉龆涑鋈チ耍挥邪旆ǜ谋淠愕乃枷胙孕校茄熬褪敲挥行ЧQЯ酥螅啡肥凳蛋炎约旱南敕ā⒖捶ǎ约旱男形娴母恼戳耍飧鲅ВΨ虻昧α恕Jハ偷慕萄е卦谑敌校Я瞬荒茏龅褥睹谎АK栽谡庖痪淅锩妫颐强吹降氖侨思艺庵腔郾绮盼薨堋赋鍪揭簟埂T倏聪旅娴谌危�
  【次有香水海,名十方光焰聚。世界种,名恒出变化分布十方。】
  前面所讲的「普出十方音」是辩才无碍、语言无碍,性德流露。语言要不要学?不要学,自然他就会了。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行?我们今天有业障障住了,所以不通过学习,你没有办法懂得另外一种言语。修行功夫到家的人,障碍除掉了,一接触自自然然就通达。诸位如果要问:你没有学,你怎么会通达?我们学院最近收了有三十几种研究轮回的报告,这从美国搜集来的,这些书本里头所讲的都是现在的事实。许多热心的教授、心理学家、医生,他们用催眠的方法让一个人能够回到过去世,说出他前生的状况。他没有学过其他国家的语言,在催眠的时候,他能说得出来,他前世是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当地的语言他就讲得很流利,没学过。等他催眠醒过来之后问他,他一句也不会讲。
  这个例子能够证明佛在经上所说的,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有无量无边的言语,不同的言语。但是要晓得我们过去世无量无边,在大宇宙里面很多世界我们都曾经住过。阿赖耶识里头有种子,那种子就好像档案一样,现在有障碍,这档案拿不出来;如果障碍去除,想拿什么档案,马上种子就现前。过去生中你所经历种种不同的族群、语言、文字全都通达了,不要学!就这么个道理。阿赖耶识含藏的种子习气,佛说了,如果有形相的话,哪怕再小像微尘一样,尽虚空也容纳不下。又何况真的通了之后,别人的能力我可以把他拿来用。就是说你会的,我跟你通了,我能把你会的变成我的。就好像现在电脑连线一样,如果我们跟大学图书馆电脑连线,那个学校里电脑储存的许许多多的资料,我都可以拿来受用,就这么个道理!你阿赖耶里面储存的那些资料我可以用,我阿赖耶资料你也可以用,通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他们阿赖耶识里头储藏那个资料我也能受用,一通一切通,就是这么个道理。
  所以现在我们最重要的问题在哪里?是怎么样通?我能跟一切诸佛通、跟一切菩萨通、跟一切众生通,这是高等的佛学,这是大乘圆教,这是《大方广佛华严》。怎样才能通?佛在《楞严经》上教了我们一个秘诀「净极光通达」。我们明了所有一切障碍不通,是什么因缘造成的?是妄想分别执著造成的。现在要用什么方法把妄想分别执著除掉?用禅定,禅定到极处就通达了,那真的是很高级的禅定。在大乘经上佛告诉我们,什么人得到这种定?八地菩萨。八地菩萨的定功见到阿赖耶,见到阿赖耶里面含藏种子,这些种子在阿赖耶里头活动的状况,八地菩萨晓得,七地还不知道。
  真正了解事实真相,这个人真干,世间不管是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这鸡毛蒜皮,不值得一提!真正功夫用在哪里?学佛!我要跟佛一模一样。从初发心我要升等,像念书一样年年升级,菩萨一共有五十一个阶级,一年级、二年级,有五十一年级。如果一年升一级的话,五十一年成佛了;不真干不能升级。升级从哪里升?总得要知道,从一年级升起。现在我们怎样进入一年级?说老实话,现在许许多多同修,学佛的同修一年级没拿到。一年级是初信位的菩萨,要什么条件才拿到?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要断掉!不断烦恼不行,一定要断。
  这八十八品见惑分为五大类,第一类身见,执著身是我。第二是边见,边见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相对,我的对面是人,大的对面是小,长的对面是短。六道凡夫生活在相对的世间,相对是假的不是真的。在相对世间里面起了分别执著,麻烦就来了,就造成障碍,障碍你没有办法证得初信位。第三类叫见取见,第四类叫戒取见,这两类我们中国人叫做成见,「某人成见很深」!见取见是对果上有成见,戒取见是对於因行上起成见。除这四种以外,另外总归纳一类叫「邪见」,你的看法错误了。这五种都是错误,你要把这五大类错误的看法统统断掉了,你才能证得;修小乘证得须陀洹,大乘证得初信位的菩萨,你就入门了。以这个条件来看,我们现在没有入门。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继续看第三段:
  【次有香水海,名十方光焰聚。世界种,名恒出变化分布十方。】
  这一段,前面我们讲了很多话,好像是离题了,实际上是我们把上来一直学习的做了一个总结。我们在这里面细心思惟观察,明了应当如何学习才能真正得受用,这非常重要!经文『十方光焰聚』,这是一类,阿赖耶里头一类种习,种子习气,这也是好的。从这里来看,我们阿赖耶识里面,心量并不是很狭小,确实它能容十方。「光焰」这是智慧,前面所说的,我们一看就晓得是权智,这个名称里面权、实都具足。所以它现的『世界种,恒出变化分布十方』,这个「变化」总的来讲,随类现身!这个随类现身,要记住,不一定现这个身体相,山河大地也是身,树木花草也是身;随众生心之所感,什么样的身形都能现,这是「变化分布十方」。从这个地方,我们也能够想到《华严经》上所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两句话也很难懂。再看下面这一句:
  【次有香水海,名出现真金摩尼幢。世界种,名金刚幢相。】
  在这些经文里面我特别提醒同学们,种子跟现行一定相应,种子是『出现真金摩尼幢』,现的相是『金刚幢相』,这都是讲大的,不是讲小世界,讲『世界种』。「金刚幢相」,当然大乘法里面讲的,「金刚」所表三个意思:第一个是坚固,第二个是锋利,第三个是光明。佛用「金刚」来形容般若智慧,具足这三个意思。智慧是从禅定里面生的,换句话说,定是体,慧是作用,两个可以互为体用;慧是体,定是作用,这两个互为体用,看用在什么地方。定慧均等就叫做禅,梵语称「禅那」,定慧均等。甚深的禅定,自性本具般若开显了,学佛的人目标总是要定在这个地方,就正确了。决定不求人天福报,在这个世间应当发心学佛菩萨,为众生做种种示现,这是真正的自行化他,提升自己的境界,真正的福慧双修。再看下面第五句:
  【次有香水海,名平等大庄严。世界种,名法界勇猛处。】
  这是藏识里头一类『平等』的种习。『大庄严』是赞叹,一念平等的心,一念平等的行,这个种子归在这一类。我们平常在一起共同学习的,菩提心!真诚的种子,清净的种子,平等的种子,正觉的种子,慈悲的种子,要天天增长!怎么增长法?起这个念头就增长,这些种子多了,有了力量,那个现行,遇到缘起现行,就是佛菩萨的境界,自己自自然然的就转变过来了。古来善友常常劝导我们,常存此心,常修此行,菩萨行!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菩萨行!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念兹在兹。天天认真努力去干,放不下的也要放下,自己的功夫才长进;放不下的不肯放下,你的功夫一点都没有进步,不但没有进步,很可能退了。真正用功夫,就是放不下我也要放下,咬紧牙根放下,时间久了慢慢就自然了。到自然的时候,你就得自在,你才真的能随缘,「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何必跟人争,何必跟别人赌气?你要,我顺著你,都给你。我想做一桩好事,你反对,你不欢喜,我随顺你,我就不做。
  这些地方确实有时候是很难,难行能行。我们做的是一桩好事,不是坏事,但是他不乐意,他不同意,我们暂时就不做;我们等待他回头、他欢喜了再做,不著急!这些也看我们做的是什么事?如果对社会广大众生有利益,他障碍,我们可以换一个方法来做。这个地区有障碍,那个地区没有障碍,我们到没有障碍的地区去做,这是什么?对广大社会众生有利益的,我们懂得通权达变。如果对我们少数众生有利益的,他障碍了,可以不做,我们这少数人忍耐忍耐,顺他的意思,好!所以凡事要有智慧权衡利害得失,他障碍,障碍少数人,那是业报,还帐!大概过去这一批人障碍过他,今天他来做障碍,一报还一报。如果整个社会广大的群众,那不一样,那我们得要想变通的方法了。
  我这一生当中讲经四十四年,这四十四年诸位想想看,我换了多少地方,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讲?缘尽了。最初人家欢喜我们,来礼请讲经,我们也很欢喜。讲了一段时期之后,他心里变了,不喜欢再听了,那我们赶快走。哪个地方有缘就到哪里去,缘衰了立刻就走,不要等缘尽了,以后不好见面。我们知道一切众生本性都是纯善的,我们知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他有时候觉悟、有时候迷惑,凡夫都是这样子。真正能够保持觉而不迷,他成就了,他入门!在没有入佛门之前总是进进退退,觉是进,迷是退,进得少,退得多;觉的时间短,迷的时间长;觉的力量弱,迷的力量强。他烦恼习气重,这个道理要懂。
  所以古往今来,真正善知识弘法利生一定是抓住机缘,这个机缘是他在觉的时候,我们很认真努力去教学,示现好样子。三轮教化,学诸佛菩萨。他烦恼起现行,稍稍退转了,赶紧就告辞,等到下一次他觉悟的时候还可以来。他有烦恼习气,我没有烦恼习气;他的情绪会常常变化,我这里不变。不变看变化,看得清清楚楚;变化看不变,他看不出来。又何况佛法教化众生是生生世世,不是这一世。弘法跟护法如果能密切配合有个二十年、三十年,你要晓得那是多少生、多少世结的善缘!不是偶然的。通常在一个地方,护法的人能够三年不变心,很难得了。所以修行人,尤其是出家人,出家人没有家,这个理念一定要有。出家人是云游四海,哪里是家?处处都是家。哪个地方有缘就在哪里住。你看看佛经,我们展开经卷,如是我闻,佛「在」什么地方,没有说佛「住」什么地方,出家人没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怎么能住?「住」就迷了。「在」不迷,今天在这里,明天在那里,尽虚空遍法界,哪个地方有缘就到哪里去。
  诸佛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