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懂得你的意思,不迟,一悟一切悟。你真正的普入十方法身菩萨的境界,我们不敢说诸佛,这说法身菩萨,其实法身菩萨就是诸佛境界。一生当中,能做到!你要真正想做,修行的秘诀,就是章嘉大师最初第一次见面教导我的,放下。你放下,你就会看破;你不肯放下,你永远看不破。看破是什么?看出门道出来了。看破之后,你自然就更能放下,放得很彻底,放下又帮助你高一层的看破。
  所以我们学佛,从初发心到如来地,这大乘里面讲菩萨五十一个阶级,没有别的,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头一个关口,放下,你要不放下,你永远不会看破。放下,放下就是舍!特别是放下自己的分别执著,放下执著就是放下烦恼障;放下分别就是放下所知障。这个二障轻了,定慧就得力;二障重,定慧不得力。从什么地方观察定慧不得力?六根接触外面境界的时候,还会受外头境界影响,还会在境界里头起心动念,生贪瞋痴慢,你没有定,你没有慧。定慧功夫得力,升华,那个不一样,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确实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不受影响!不受影响,在这个境界里面,你看出了真理,看出什么东西?宇宙人生里面的真相。佛学名词里面讲的性、相,性是能现能变,相是所现所变,根源你看到了,彻法源底。
  在一切境界里头,十法界依正庄严,你把事理看透了,把因果也看透了,你怎么会不自在?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人事环境也好,物质环境也好,你都得大自在。智慧天天增长,烦恼确确实实天天在减少,身心自在,快乐无比;佛法里面常讲的法喜充满,他真的是这个境界。所以佛法里面常讲,佛教学只有一个宗旨、一个目的,那是什么?教导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你会完全肯定,一丝毫疑惑都没有了,真的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苦是什么?苦的根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断尽。乐是什么?三学三慧,《华严经》上讲的十度十愿。这个乐是自性本具的,绝对不是外面环境刺激的,从心性里面透出来的喜悦,法喜充满,真乐!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六九卷)  2002/9/3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69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右旋十海,第六海,莲华因陀罗网海,所持二十层佛刹,请看第十五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无量华聚轮,佛号普现佛功德。】
  这个世界的名号也非常的殊胜庄严,『无量华聚』,要合在法上讲就是无量法门。『轮』是在转动。这个世界,佛对一切众生的教学开无量法门。从这个地方来看,我们知道这个世界的众生根性千差万别,很不整齐。所以佛是什么样法门都开,真正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也庄严极了。大概跟我们娑婆世界类似,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界,所开的法门也是无量无边。我们这个世界到下一尊佛出现在世间,弥勒佛下生的时候,他老人家开的法门简单,龙华三会。释迦牟尼佛住世八十年,他老人家八十岁入般涅盘的。八十岁当中,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就是从事於教学工作四十九年;这四十九年当中,经上记载的,讲经三百余会。而将来弥勒菩萨降生成佛,跟大众只有三会,是释迦牟尼佛的百分之一;释迦牟尼佛三百余会,弥勒佛只有三会。他的三会非常殊胜,根熟的众生多,听闻、开悟、证果的人很多。这就说明每一尊佛教化众生的缘不一样。
  佛的德号『普现佛功德』,「普」是普遍,「现」是示现。佛的「功德」无量无边,我们能够体会得到,必然是随类化身、应机说法。众生的类别不一样,佛有能力示现跟众生同等的身。佛在人间示现人身,佛在天上示现天身。佛在印度示现印度人身,跟印度人完全一样;佛在中国,那要示现中国人身。你要问,佛到底是哪里人?没有一定,佛没有这个分别,没有执著,我们众生有分别、有执著。佛在畜生道示现畜生身,在饿鬼道示现饿鬼身,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身要怎么现法?要众生有感,众生没有感,佛就不现身。众生有感,佛就有应,无时无处不现身,这是如来果地上的功德。以神通,以智慧,以种种善巧方便教化众生。教化方式虽然很多,原则原理只有一个,永远不会变的,那就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离什么苦?生死苦,烦恼苦,六道轮回苦。这些苦从哪里来的?都是迷失了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佛教化众生,无论是哪个法门,在中国不论是哪个宗派,佛法教学终极的目标都是教人明心见性;如果不是教你明心见性,这就不是佛法。如果是佛菩萨教的,肯定这是最后的目标,见性成佛,你才真正离苦得乐。没见性,你没有真正离苦,你也没有真正得乐。念佛法门,对於凡夫来讲,没有能力断烦恼,他哪里能见性?它的方便就是先叫你求生净土,用现在的话来说,我们这个地方环境不适合教学,希望你移民到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那个地方是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到那个地方去上学。到那个地方,阿弥陀佛还是帮助你明心见性,佛佛道同。佛教化众生的方法尽管不一样,目标方向肯定是相同的。一切众生依照佛陀教诲,最后得到的果报一定是相同的,都能够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这个是一切如来不思议的功德。再看上面第十六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众妙普清净,佛号一切法平等神通王。】
  这个世界的名号好,『众妙普清净』,「众」没有指定说的是什么,那我们就从「众」这个字细心来观察,众是众生,众生妙!一切众生都得到平等的清净。平等跟清净常常是连在一起的,心不平等,哪来的清净?心清净,当然就得平等,心平等,当然就清净,「普清净」,从人上来说。也可以从法上来说,佛在此地为一切大众讲「众妙法」,众多的妙法。所以从人、从法都可以说,这个句子是双关的。所说无量无边的法门,无一不是清净法。
  我们再看佛的德号,跟这个世界名称相应,『佛号一切法平等』,后面是『神通王』。「一切法平等」跟「普清净」相应;「神通王」跟「众妙」相应。从这个地方我们体会到,如来究竟圆满的智慧、究竟圆满的德能起的作用,神通王;「王」在此地是比喻,比喻自在,比喻没有障碍。他对於虚空法界刹土众生、世出世法通达无碍,这叫神通。菩萨有神通,阿罗汉也有神通,天人也有神通,鬼道有报得的五通,不能称王。为什么?他们神通能力还有限度。
  譬如佛在经上常讲阿罗汉,阿罗汉的天眼能见一个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他就见不到,这就是还是有障碍。权教菩萨他的天眼能见大千世界,他方诸佛世界他就见不到,都有障碍。纵然是等觉菩萨,跟佛相差不远,佛在经上说他要跟如来的天眼去比较,等觉菩萨犹如隔罗望月。好像晚上看月亮,等觉菩萨隔了一层纱,薄薄的纱,也看得很清楚,还是隔一道,而如来这一层没有障碍,还是差一等!如来的神通才能称王,菩萨神通不能称、不能用这个字。何以能够成就究竟圆满的通力?前面这五个字重要,「一切法平等」。所以果报是「普清净」。
  那我们想想,我们今天犯的毛病,在一切法里头不平等。我们要懂得,一切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在一切法里头确确实实是平等的。可是我们仔细看这个相,从形相上看还是不平等,这个不平等不是佛那边的不平等,佛那边平等,菩萨那边也平等,众生不平等!各个众生的缘不平等,佛菩萨随缘。佛经上有很多比喻,佛用雨、露做比喻,下雨的时候雨水从天上降下来,平等的,但是众生接受的不平等。大树它接受的雨水多,大树;小草它接受的雨水少。不是老天爷下雨,对大树多下一点,对小草少下一点,老天爷没有这个心,没有这个念头,平等的!众生根性不相同,佛菩萨对於一切众生的教诲平等的,每一个众生接受佛的教诲,所得到的利益不平等。有人听佛教诲证果了,有人听佛教诲开悟了,有人听佛教诲明白一些道理,有人听了完全听不懂,不知道佛在那里讲些什么?「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每一个人解的程度不一样。
  程度何以不一样?每一个人业习烦恼习气不相同。烦恼轻的根利,他接受的多,他有悟处。烦恼很轻微的,那一接触佛法,真的证果,他就入佛境界。《法华经》上讲的「入佛知见」,就契入了。烦恼非常深的人没法子,纵然有善根,只要听到佛说法都生欢喜心,非常热心拥护道场,实际上是什么?实际上他没听懂。也好,阿赖耶识里面种了善根。换句话说,只要遇到佛菩萨,绝对不会空过,但是这一生能不能得利益,那是另外一桩事情,肯定得受用。这一生利益不能现前,为来世作因缘。业障很重的人,来世也不行,为后世作因缘,这很正常!
  我们这一生遇到佛法,有好的缘分,几十年没有间断的薰修,能够有少分契入;但是要知道,我们能契入的因,过去生生世世累积的成绩,绝对不是这一生。也就是过去生中,我们也很用功修学,没悟入,没真的懂,所以搞到这一生来了。这一生不知道以前搞了多少生多少世,生生世世累积的胜因,殊胜的因,这一生遇到好的增上缘。这个好的增上缘以我来说,五十年天天薰修没有间断,这是好的增上缘。我自己很清楚,如果我没有这个增上缘,一丝一毫都不能契入。为什么?不要说多,如果三个月不讲经,我会不会被这个世界污染?会不会被这个世间影响?自己没有把握。这是我说,大概我这个功力能支持三个月,三个月以后就很难讲。但是非常好,我这个五十年的修学,四十四年的讲经,当中是有中断,但是中断好像从来没有超过两个星期的。那是出国的时候,在国外弘法不是天天有,一个星期大概是三堂,所以从来没有过超过两个星期的中断,没有过。如果住在这个地方时间稍微久一点,能够住上三个月,几乎每天都讲。没有人邀请的时候,在早年,我自己对著录音机讲,我还是天天讲;讲完之后,我打开录音机,我自己来听。我不中断,我对这个兴趣非常浓厚,生欢喜心,欲罢不能。
  有一些人常说:法师,你天天讲经,你太辛苦。他们完全不能够理解,我在讲台上讲经非常欢喜,非常快乐,非常轻松。什么时候会累?不讲经会累。不讲经,这个日子过得很辛苦。读经没有讲经快乐,读经也很快乐,没有讲经快乐。读经是乐事,不是苦事。苦事?我才不干!古人常说「人生在世,及时行乐」。真正及时行乐,佛菩萨才会!凡夫那个乐是什么?五欲六尘刺激的乐,那不是真乐。那种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刺激,我常常用什么?用吸毒来比喻,用打吗啡来比喻,它是不正常的。正常的乐,修道、讲道、论道,乐!如果你的心行没有安住在道德,这个乐你享受不到,你没分。所以要学,学就是觉。古时候中国这个文字,学跟觉一个意思,学就是觉;觉,快乐!换句话说,不学就迷;迷,哪来的乐?所以迷的那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