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荒埽还Φ戮湍芰耍芰松莱鋈纭⒛苤の奚掀刑帷P薜掠泄Γ缘抡孟裕恍薜率恰腹Α梗缘率恰傅隆埂P缘吕锩婢褪乔懊娼驳恼馊郑怠妇跽弧箍梢裕怠盖寰黄降染酢挂部梢裕怠阜ㄉ怼闳簟⒔馔选梗蛘咚怠钢腔邸⒌履堋⑾嗪谩苟夹校馑级家谎捣ú灰谎�
  佛为我们讲经说法,建立许许多多名相,为什么?我们初学的时候怀疑,都请教老师:一桩事情说一个名相不就够了,说那么多干什么?确实名相太多了,有的时候把初学的人搞糊涂了。老师为我们解释:佛说出许许多多的名词术语,都说一桩事情,意思是教你不要执著。这我们明白了,只要是这一桩事情,怎么说,说的是这一桩都可以,真的是「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佛用这个方法,把我们的分别执著淡化了。
  因为一个名词指一桩事情,容易产生执著,许多名词都说一桩事情不必执著了,这样说行,那样说法也行。佛教学的用心,我们明白了,无非是帮助众生明白这个事理的真相,不能执著分别。所以才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真正成就「功德音大名称」。从「大名称」这三个字,我们就晓得佛的教化,在空间遍十方,在时间是通三际;「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是大名称。好,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再向上一层,看底下这一段经文: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无量庄严。佛号平等智光明功德海。】
  这个世界的名称『无量庄严』,我们在前面第十层也看到这个名号,世界叫「无量庄严」,佛号「普眼法界幢」,这前面我们看过的。这个地方世界名称跟前面相同。我们知道在虚空法界里头,同名的世界很多,同名的佛菩萨也很多,所以我们决定不能执著,这一尊佛就是一个名号,不一定,一尊佛有许许多多的名号。
  如果我们看到两尊佛号相同、名号相同,他们决定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实在讲这个并不难懂,就像我们在学校里面读书,我们的老师,教国文的老师,我们称为国文老师。国文老师不是一个人,这个学校教国文的人很多,都叫他做国文老师。可是也有些国文老师,他在另外一个教室里头他教数学,那边学生称他为数学老师。显示出这个老师多才多艺,很多科目他都能教,所以他就有很多头衔。诸佛菩萨亦复如是,在哪个世界教哪一类众生他用哪一个名号。所以我们要晓得佛菩萨没有名号。
  名号从哪里来的?名号是他教学的宗旨、原则。我们的本师也没有名号,到这个世间来教学,教学的宗旨是能仁,是寂默;梵语释迦是能仁的意思,牟尼是寂灭的意思。针对此时此地的众生,他们所迫切需要的科目,所以名号是科目的名称。佛出现在这个世间教这个地区的众生,教什么?教对人要慈悲,对自己要清净,教这个。总纲领、总原则,千经万论都是要达到这个目标,帮助落实这个目标。世界从果上讲的,确实是很希有、很难得,「无量庄严」。
  佛号『平等智光明功德海』,这里头说了三桩事情,这三桩事情我们要会学。这里最重要的是「平等」,平等是三昧,平等是禅定,人在定下来就平等了。像水一样,水定下来它平等了、它清净了,纵然有染污,染污沈淀下去了。水就怕动,动的时候,染污不会沈下去,它随波逐流。学佛真正的功夫就在这两个字上。我们凡夫,不说一般人,说学佛的人、说老修行的人、说老和尚。我们看到很多老和尚很容易冲动,听到要有人说他不好听的话,他面孔马上就摆下来了。我们年轻初出家的时候见得很多,几几乎乎很少看到有不会冲动的;那个不会冲动的,我只见到一个人,章嘉大师,我们真佩服!佛经上说「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看他老人家那个样子,佛经上讲的这两句话,我们见到这个现相了。
  大师言语、行动非常缓慢,从这里我们知道他受过非常好的教育;我们小时候没有接受,没有受到。但是我们在年轻时候,那个时候我读过曾国藩先生的家书家训,我没有学佛之前读这些东西。曾国藩先生对他的子弟,他的弟弟、他的儿女、他的晚辈,特别是对他的儿子,书信里头常常讲,言语动作要缓慢。嫌他太快了,不够稳重。
  现在人做事情要求要快,速度要快,不快赶不上。你看中国古大德教人稳重,非常缓慢。章嘉大师走路的时候,就像戏台里面走台步一样,一举一动都非常缓慢,你看到那个稳重的相,这是我们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在台湾许多老和尚我们也曾经接触不少,都看不到,唯独看到章嘉大师,那个风度跟人不一样。
  说话哪有我们这么快,我的说话速度已经算是慢的了,要跟章嘉大师比快十倍都不止。所以跟大师见面交谈要相当有耐心,实在讲,他就是训练我们的耐心。我们发问,问题提出来很快,速度也很快,他的答覆很缓慢。所以,我亲近他老人家,我知道他在降伏我那个心浮气躁的习气,他用这个方法来降伏,总是教我定下来。坐在那边,言语很少,但是那个气氛好,我们现在人讲磁场,磁场好,非常喜欢跟他在一起坐,就是一句话不说,我也很喜欢跟他在一块,长时间在一起坐,那个气氛感受不一样。
  所以「平等」比什么都重要,最要紧的,我们对一切人事物要平等对待。平等对待之前,先要平等看待,决定没有贡高我慢的念头。跟人相处总觉得我比人强,人不如我,这个念头不好。这念头从哪里起来的?从分别执著里头起来的,所以这是我们修行严重的障碍。我们没有办法像善财一样,想想善财一生成无上道,表演给我们看的。他怎么修成的?平等心。善财心目当中,所有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诸佛如来示现的,凡夫、学生只有我一个人,这样一生成无上道。
  顺境逆境、善缘恶缘,时时刻刻在考验自己的功夫,考验自己的智慧,自己完全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来看待。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无论对什么样的人,这个心决定不改变,不但不改变,没有差别。我对诸佛如来是这个心,我对父母师长是这个心,我对所有一切众生还是这个心,一心没有二心,善财成功了。我们今天讲修行,修行是修正错误的行为,如果不用这个心,我们就错了。
  诸佛菩萨都是用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对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不领情!一切众生还是用虚伪对付你,可是菩萨不在乎,菩萨不在意,不管你用什么虚伪奸诈来对他,菩萨还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决定没有改变,这叫佛菩萨,这不是凡人!我们要想作佛、要想作菩萨,那一定得跟佛菩萨一样才行,不能两样。佛菩萨怎么成就的,我们现在稍稍明白了,这一点很不容易。真的明白了,才知道怎样学习。
  学习要知道是自己成就,不是别人成就;我们只问自己,不问别人。别人纵然恶意对我,我觉得他对我是好意。怎么是好意?恶意相向我,我没有瞋恚心,他成就我忍辱波罗蜜,那怎么不是好意?我没有一丝毫报复的念头、反抗的念头,他成就我持戒波罗蜜;再往深处一想,他成就我的定慧、他成就我的布施。我这个做法、回报就是布施,我对他的布施,这一类叫无畏布施。
  诸位细细想想,外面任何一个境界,我们六根感受到了,没有一样不是成就自己的圆满波罗蜜,这叫善学、会学。他在言语态度上冒犯我了,我不会报复,他心里很安,这就是属於无畏布施,我不会记恨,这无畏布施;财、法、无畏。这些细行自己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白,不清楚、不明白,你不知道怎么个修法,不晓得怎样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
  人生到这个世间来,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是在这一生当中作佛去。诸佛作佛要有因,因没有问题,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也不例外,我有佛性,这是作佛的因。一切众生为什么做不了佛?他缺乏缘,缘在哪?缘就在现前。实在讲是缺乏什么?他不知道怎样用这个缘,他把这个缘搞错了,搞错了,那个误会大了。他搞到什么?搞到六道,搞到三途去了。譬如说,这是我们举最简单的例子,希望诸位从例子里面去体会、去反省。别人侮辱我,别人骂我,这个时候我心里有瞋恚,我心里有报复,这就变成轮回心,这就搞六道轮回,搞三途苦报了。
  如果是佛弟子,真正是明白人,他来骂我,他来害我,像《金刚经》上讲歌利王割截身体,那是多么大的侮辱,是多么大的伤害!忍辱仙人心里头如如不动,一丝毫怨恨都没有,忍辱波罗蜜圆满了。不但不恨他,感谢他,要不是他这样的考验,忍辱波罗蜜不能圆满。这是个老师来考试的,这一考试通过了,菩萨成佛了。没有一丝毫怨恨、报复的念头,不但没有,而且发愿,我成佛第一个度你。忍辱仙人就是释迦牟尼佛前世,歌利王就是憍陈如尊者。释迦牟尼佛成佛,没错,说话真的是兑现了,第一个得度的憍陈如尊者,在鹿野苑为五比丘说法,第一个证阿罗汉果。你看看,就是一个会用,一个不会用。缘不都在现前吗?哪个人缺乏,你会不会!
  宗门大德常讲「会么!」这句话的意思很深。你要是会了,我们的周遭全是诸佛菩萨示现的,帮助我们成佛的好因缘;不会的,那真叫当面错过,给你好的增上缘,你在这个里头产生误会,错用了,这个很可惜。像我们世间,再举一个很浅显的例子,财富用钱,我们看到很多富家的子弟,在欢乐场所当中,花钱像流水一样,那个花钱造业。觉悟的人花钱,他拿这个钱做功德、做好事,帮助这个世间苦难的众生。帮助的项目很多,种类繁多,佛在经典上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帮助众生觉悟,这个功德最大了。
  世尊慈济的功德不是不做,他做最伟大的慈济功德。他怎么做?讲经说法,救一切众生法身慧命。他不是说你没得吃想办法送你一点粮食,没得穿送几件衣服给你,不是,那是小的,小恩小惠。佛做的是大的,是教你觉悟,破迷开悟,第一等功德,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我们应当要效法。至於究竟几个人开悟了?那个你不要去管他,你心地真诚,你的功德是圆满的。
  我在讲经的时候也跟诸位多次报告过,佛门里面常讲「佛不度无缘之人」,这个话的意思很深,我们要听要懂,不能够误会。哪个人与佛没有缘,各个都有缘。那为什么说「不度无缘」,这个缘是讲缘成熟了,是这个意思。我们都有缘,缘怎么样,没成熟。就好像果园里面结的果实一样,我们去采果实,采果实一定是先看那个果实已经熟了,我才采下来;还没有熟的,没有熟的再过几天,是这个意思。熟的,今天先采;没有熟的,再过几天再来采,是这么个意思。所有一切众生跟佛都是有缘,哪有没有缘的道理!
  所以佛讲经说法是为成熟的,成熟是他一听就开悟、就证果了,我们在经典上常常看到。楞严会上,佛经还没讲完,大概讲三分之一到第三卷,阿难尊者开悟了;讲到一半的时候,摩登伽女证果了。那是什么?当机,叫成熟。还有许许多多听众他们也参加这个法会,听释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