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峤峁K晕页3H巴В腋蠹叶际侵邢赂缘姆卜颍颐亲约盒睦锖芮宄皇巧细牵皇窃倮慈恕7卜蛐薜接幸坏阒腔郏幸坏隳芰Γ芰κ鞘裁矗靠刂谱约旱耐敕直鹬粗凰嫠撤衬障捌换岜煌饷媪揪辰缬跋欤庖坏愎Ψ颉4幽睦锢吹模课迨晡藜湓党删偷模《隙闲趺茨艹删停�
学经教不难,学讲经的方法,李老师教给我们《内典讲座之研究》,一个月就学完了。如果人聪明伶俐又好学,一个星期就成功。一个月是一般,我们在佛学院上课,一个月这一门课就教完了,讲经的规矩,你都懂得。学讲经的同学,不能不懂这个规矩,你要不懂规矩,你上台讲得再好,人家听的人:外行!
就像学校的老师一样,为什么学校请老师一定要请师范学校毕业的人,他不请一般学校毕业的?师范学校毕业他学过教育心理学,他学过教学法。《内典讲座之研究》就是佛门里面的心理学跟教学法,非常重要。你要不会,上台,自己读一点东西,参考一点资料,内行人一听你是外行,你没有学过,你不是科班出身的。
那李老师还说的一句话:错误百出,毛病百出。我当时跟老师学习的时候,我说:老师,你这个话说得有没有过分?毛病,我相信肯定有,哪里会有那么多?结果老师给我一说,我明白了。你譬如这一部经讲五天,不要多,讲五天。每一天,外行人,你仔细去挑,三十个过失很容易挑出来的,五天不就一百多?真不错,我对於老师的话服了。如果这一部经是讲三十天,至少有几百个毛病,不假。
你不学的人不知道,学的人,那就是个标准,《内典讲座之研究》这是个标准。你违犯这个里面的标准,拿这个标准来对你的讲台上的讲演,跟你的表态、你的动作,一点都不错,我们真的做过实验,真正的行家,有没有过失?有,很少。一堂课也许能够找个三、五个过失,那很少。一堂课要搞二、三十个过失,那就不能原谅。这个完全是从方法、仪式上来讲的。
你学教,你能不能有成就?关键在用心。这个《内典讲座》大本,有注解的本子里面,有我一篇文章,附在里头的。《内典讲座之研究》,这一篇文章我有讲解,也附在里头。我这篇文章里特别强调学习的态度,态度比方法还重要。我的比例里面讲,成功、失败,态度占百分之九十,方法只占百分之十。态度是什么?态度是你修行的功夫,你有没有真修?果然真修,依教奉行,为人演说,纵然你没有学过方法,自自然然如法,妙了!如果你自己的烦恼习气没断,你的妄想分别执著还是很深,你就是学了这些方法,先前我说了,一堂课下来挑你三、五个毛病肯定能挑得出来。
总而言之一句话,学佛要真干,要真正断烦恼习气,要真正放下妄想分别执著。要知道我们自己没有见性,没有得定,除了随顺佛陀教诲之外,没有第二个方法修行。念佛,我们不老实,为什么?心里面还有杂念,还是有妄想分别执著,从什么地方看?「看世间过」,就很明显。你知不知道六祖能大师在《坛经》里面所讲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你还会看到世间过,就是你自己最大的过失。看不到世间过,自己的心纯净纯善。
我们要问,这世间人确确实实有善有恶,有是有非,那要学佛连是非善恶都不辨,这不是学成白痴了吗?你的话不错,你问得很好!学佛是有大智慧,对於世间种种形象,邪正善恶,他一看就知道前因后果。他不是看这一段,他看到果知道因,他看到因知道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智慧,他不愚痴。虽然清楚明了他心里不落印象,这就是不见世间过。心里头没有印象,这叫真功夫,成就自己戒定慧三学。戒定慧是三德!三德之因是戒定慧;法身、般若、解脱是三德之果。不修因,哪里会有果?
所以佛法里面名词术语含义甚深。佛菩萨祖师大德常常跟我们讲,要圆解,要深解。我们对於这些名词术语,对於佛的教诲,解得不够深,解得不圆,所以错解了、误解了,还自以为是,自以为聪明。我们错在这个地方。自己总要明了,尽量去避免,尽量提升自己。这个提升,避免的方法,读诵,「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是个好方法。要常讲,要欢喜为人演说。不但要讲,还要做,做就是演,要表演,才能收到效果。
我们学佛就是学作佛,佛真诚,我要学真诚,我就是学作佛。佛清净,我要学清净,我要远离一切染污,这叫真学佛。如果天天念经,经都是念给佛菩萨听的,与自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脱了节,不相干,这不是学佛。这个完全是学了佛的形相,佛的实质边都没有沾上。李老师从前常说:这种学佛人,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没有法子。用个俗话来说,对他的命运丝毫都不能够转动。而这种学佛的人很多,真的不在少数。真正学佛的人不多。
真正学佛人不在这个形式,在心地,在言行。他真学,真照做。五戒,他不会违犯的,十善,他真奉行。佛教我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真做到!尽心尽力在做,这是真学,这不是假学。所以阿赖耶识里头有好种子,我们这一生能够真学,真干,这就是善缘。因跟缘结合,果报当然现前。好,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四六卷) 2002/9/8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46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右旋十海,第一段,离垢焰藏海。这个经文在第九卷,《疏论纂要》第十七卷。请看经文: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此无边妙华光香水海东。】
这是把方向指示出来,东方为首。
【次有香水海。名离垢焰藏。】
这是把这个香水海的名称说出来,『离垢焰藏』。
【出大莲华。名一切香摩尼王妙庄严。有世界种而住其上。名遍照刹旋。】
这是『世界种』的名称。
【以菩萨行吼音为体。】
这是说出这个刹种的体性。我们注意到它名称是『菩萨行吼音』,大意也就是世尊在经典上常讲的「为人演说」,演是行,说是吼音。
再看下面经文,它也有,所持的刹种也有二十重。二十重当中也有七桩事情,大致跟前面所说的相同。第一个是指出远近,第二个是讲刹的名称,第三是讲形状,第四个是讲所依,第五是讲上面的所覆,第六个是讲眷属,就是世界的环绕,第七个是说佛号。或者「有说体」,有「说清净」。看到清净就晓得这个世界是跟华藏、极乐相同,这里面没有六道,没有九法界。这是第一层,第一层是从最下方: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名宫殿庄严幢。其形四方。】
这个形状是方形的。
【依一切宝庄严海住。】
依住。
【莲华光网云弥覆其上。】
这是这一个佛刹上空的庄严。
【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
这一句是讲它的眷属。
【纯一清净。】
我们看到这一句都会生欢喜心。
【佛号眉间光遍照。】
『眉间光』就是白毫光,佛三十二相之一。眉中间有两根白毫,白色的毫毛。这个白毫很长,盘旋在一起像一粒珠子。我们看到佛像眉间都有个珠,它不是珠子,它是两根白毫盘旋在一起,像一个珠子。白毫是无量功德成就的相好。我们在赞佛偈里面常常念,常常念到的白毫放光,光中化佛,佛在虚空法界接引有缘众生。这是这个世界佛的德号,「眉间光遍照」。
我们博地凡夫,虽然没有累积功德,现在学佛,知道功德是怎么回事情,晓得了。功德跟福德的差别大致上也搞清楚了,而福德跟功德的相,几乎是相同的;断恶修善,这是相同的。差别到底在哪里?古大德告诉我们,著相是福德;换句话说,不著相就是功德,这个话我们总要记住。
菩萨行门,总纲领佛说了六个,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要认真努力去修学,修学要不著相。佛在经上举例子,譬如布施,布施不执著有能施的自己,「我修布施」;不要有一个「我能施」这个意念。也不能执著「对方接受我的布施」,那你就著了人相。那个人接受我的布施,「我布施的这些财物有多少」。如果这个没有忘掉,你心里头常常还在想著,福德。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这是福报;施,得了,不是功德。
功德怎么样?佛在经上常说三轮体空,与法性完全相应。修布施的时候,无我相、无人相,也没有布施当中,或者是财、或者是法,没有这些相,一切都不执著,那是功德。财施如是,法施、无畏施亦复如是。乃至持戒亦如是,忍辱亦如是,精进、禅定、般若亦如是。这个境界就是《金刚经》上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是心里头什么都没有,真的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心地纯净!修布施,纯善!
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是修布施。总不外乎这个三大类:财、法、无畏。你的形象是布施,做出这个形象给社会大众看,让社会大众看到这个形象有所觉悟。形象绝对不是为自己,为自己可以随便一点,是为众生。没有人在的时候,可不可以随便一点,不可以!为什么?我们有肉眼看不见的鬼神。肉眼看得见的众生,我要教化他,要给他做榜样、做模范。肉眼看不得到的众生,我也要教化他,也要给他做榜样、做模范。
虽然认真努力这样去做,心里头一丝毫分别执著都没有,这是功德,有丝毫分别执著是福德;福德好修,功德难修。但是福德不能超越六道轮回,不能了生死出三界。福德的果报是在三道之内,在六道里面享福。我们今天看到社会上许许多多富贵之人,前生所修的因,这一生所得的果报。但是仔细去观察,他在这一生享受福报的时候不知道修因。这是为什么?修因的缘缺了,不具足。
修积真正功德、福德的缘是什么?是圣贤教诲。古圣先贤的教诲,现代人疏忽了。纵然偶尔提起,没有全心全力去奉行,所以这个世间有大灾难。这个灾难就是《太上感应篇》里面所说的「祸福无门,唯人自召」。教化众生,没有大智慧、没有大福德,做不到。佛有大智慧,感动国王大臣、长者居士来护持,大福报!今天在我们这个世间没有这样的人,偶尔我们见到真的善知识,可惜没有真正有力的人来护持。
印光大师出现在这个世间,大善知识!感动有长者居士来护持他,没有国王大臣,因此影响的面不大。决定不是佛菩萨的德行不足,而是众生的业力太重。这个原因非常复杂,绝对不是几句话能讲得清楚。古时候的帝王福报大,现在这个世间已经没有那么大福报的人。你看那个帝王他能够传十几代,传几十代,传几百年,多大的福报!人民百姓有福,才遇到贤圣的君王,带给社会长治久安。人民百姓没有福,这样大福德的人就不会出现在世间。
现在这个世间走向了民主。民主,国家领导人是民选的,在位的时间不长,他的责任、任务是非常有限的。一般国家总统的任期只有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