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灾S時政者。蓋樂歌僅有聲,而演劇則兼有色,其大旨要不外懲惡而勸善。歷數千載,曁於隋氏,戲劇乃大興於時。隋謂之「康衢戲」,唐謂之「梨園樂」,宋謂之「華林戲」,元謂之「昇平樂」。元之撰劇演者,皆鴻儒碩士,窮其心力以爲之。趙子昂謂良家子弟所扮者,謂之行家生活,倡家所扮者,謂之戾家把戲。關漢?亦言扮演戲劇,須士夫自爲之。蓋古人之重視演劇也如此。明承元後,作者代起,如王漢陂、康對山、梁少白、陳所聞諸人,凡所撰新劇,皆自行登場,無有敢從而非議之,呼之賤行薄伎,如今世之所爲者,找云渌P大也。至本朝雍乾中,以演劇爲大戒,士夫不得自畜聲伎。自此以降,而後移風易俗之權,乃操之於里嫗村優之手。其所演者,則淫褻也、劫殺也、神仙鬼怪也,求其詞曲馴雅者,十無一二焉,求其與人心世道有關者,百無一二焉。吾聞元人雜劇,向有十二科,忠臣烈士,孝義廉恥,叱奸罵讒,逐臣孤子,居其四,而以神頭鬼面,煙花粉黛爲最下下乘。可知戲劇之所重,固在此而不在彼也。又元人分配脚色,咸有深意存其中。曰、正末,當場男子,能指事者也;曰、副末,昔謂之蒼鶻,鶻者,能擊僬咭玻辉弧瑺鼘伲靡嶙F爲旦;曰、狐,妝官者也,後譌爲孤;曰、靚,傅粉墨,供笑諂之義,後譌爲淨;曰、猱。妓之通稱也,猱亦狐屬,能食虎腦,以喩少年愛色者,如虎之愛猱,非殺其身不止也。由是以觀,是古人之於戲劇,非僅借以怡耳而懌目也,將以資勸懲、動觀感。遷流旣久,愈變而愈失其眞。昔之所謂雜劇,寢假而爲京眨樱瑢嫾俣鵂懳髌ぁ⒍梢樱瑢嫾俣鵂戇枴鹱右印l豆湃嗣鳎湎抡咦x而不之解,其上者則以是爲娛悅之具,無敢公然張大之者。於是而戲劇一途,乃爲雅士所不道也。而世之觀劇者,不得不以婦人孺子及細民占其多數。是三種類者,其腦海中皆空洞無物,而忽焉以淫褻、劫殺、神仙、鬼怪之說中之,施者旣不及知,而受者亦不自覺,先入爲主,習與性成。觀夫此,則吾國風俗之敝,其關係於戲劇者,爲故非滜r矣。
昔者法之敗於德也,法人設劇場於巴黎,演德兵入都時之慘狀,觀者感泣,而法以復興。美之與英戰也,攝英人暴狀於影戲,隨到傳觀,而美以獨立。演劇之效如此。是以西人於演劇者則敬之重之,於撰劇者更敬之重之。自十五、六世紀以來,若英之蒿來庵,法之莫禮藹、那錫來諸人,其所著曲本,上而王公,下而婦孺,無不人手一編。而諸人者,亦往往現身說法,自行登場,一齣未終,聲流全國。夫西人之重視戲劇也如此,而吾國則如彼,卽此一端,可以覩強弱之由矣。吾以爲今日欲救吾國,當以輸入國家思想爲第一義。欲輸入國家思想,當以廣興敎育爲第一義。然敎育興矣,其效力之所及者,僅在於中上社會,而下等社會無聞焉。欲無老無幼,無上無下,人人能有國家思想,而受其感化力者,舍戲劇末由。蓋戲劇者,學校之補助品也。今海上諸梨園,亦稍稍知改良戲曲矣。然僅在上海之一部分,而所演新劇,又爲諸劇中之一部分,卽此一部分中,去其詞曲鄙劣者十之三,去其宗旨乖謬者十之三,去其所引證事實與時局無涉者十之三,則夫異日所穫之實亦僅矣。吾聞華嚴入法界品,有所謂婆須密多者,吾願吾國戲劇家咸知此義,以其一身化儯f身,以救此猩N嵊阮娢醿鹊厥诵惺。∈〉弥臼浚O劇場,收廉値,以灌輸文明思想。吾更願吾海上諸名伶,取舊日劇本而更訂之,凡有害風化,窒思想者,舉黜弗庸,以爲我民造無量幸福。僕也不才,夕夕而祝之,旦旦而祈之。
原載《月月小說》第二卷第一期
○學校劇之沿革
光緒三十四年(1908)
LYM
學校演劇,肇於歐西,近我國敎育家頗有提倡之者。留學界中,曾一再實習,評判遂多。贊同者,謂於社會上,敎育上皆有裨益,反對者,詆爲廢時荒業,隳靡學風。要之,舍短取長,端在善擇。是篇詳述沿革,足資考鏡,故譯登之,以紹介於研究是問睿摺!
學校劇者,創於中世紀盛行之神秘劇,實現今德國諸劇之祖也。文明史家耶密衣爾氏研究演劇之變遷,於學校劇殊注重,其言曰:學校劇公開於數世紀間,所演皆正則之技,故於一般民間劇有重要關係云。
學校劇在昔德意志地方最爲發達,民間諸劇因之亦進步異常。如各國市民農夫所裝演之雜劇,類以俳優輩爲之指導,而此地則反仰諸學校教員。故德國演劇史中,其最負名譽之俳優,槪屬學生。串劇者,亦皆以學校所興行者爲標準。
學校劇所以如斯其盛者,目的在敎育上之補修,蓋利用之以操練拉丁語,實習演說談話,及發摚佬g之思想,有種種便益也。
十五世紀末,爲學校劇繁榮時代。當時羅馬文明,因之大爲輸入。最盛者,則以寺院所管之宗敎學校爲首。至宗教改革時代,屬改革派者,其對於學校劇,不唯信其無害而已,且視爲語學教授必不可缺之端,故妱钪贿z餘力。
昔路德臨某學校喜劇之席而發言曰:學童之演喜劇,決無可禁之理,且當保護而妱钪啤C滋m可多亦曾於學校演劇之際,痛駁反對論,而臚陳學校劇於風敎上之價値。故當時學校規則中,有公然以演劇事記入者。如加特力派諸州,發達尤著。
迨後時勢變遷,而學校劇之目的漸易,教育傾向,次第薄弱,漸等於普通劇,迎合閱者之意,以娛樂爲方針,流弊日滋,遂養成營利之劣性,薄給教員竟藉劇所得以贍其家。蓋初時非敎員生徒及學校有關係者,無閱樱е畽啵艘蛟u判旣佳,嗜劇家之求參觀者夥,遂至迹喈斨M。則夫人皆許入觀,此其墮落之原因也。
波靡日甚,而改革之論以興,一時高級僧侶、學校長等,皆以救弊爲事。惜當三十年戰爭之際,萬事傾頽,各地學校劇亦同時衰歇。曩者繁盛之況,遂成過去之夢華。
迨戰事旣完,國民對於演劇之嗜好,翻然頓異。一般普通劇皆力趨時尙,舞於歌扇,簇簇生新。惟學校劇則雲散風流,無復再興之望。
然則學校劇遂絕跡於近代乎?是又不然。如瑞典國則往古風尙,遺傳至今。一八八二年伯倫市所開學校劇,耶卑德斯王登場,用希臘語談話,可想見其盛矣。
要之,學校劇者,自來皆以增進語學爲目的。他如傳古代之神秘劇,爲俗工所不解者,亦其特長也。故非娛樂之具,而爲硏究文學之方,其妱钪玻M無故哉。
且學校劇與普通劇,其關係極深。如德國之奥披剌Opera(樂劇),必集寺院及學校之音樂科生始能演奏。彼王室附屬之奥披刺座,名特列士丁者,初亦由索遜王國之寺院音樂隊所組成。罕普魯希之奥披刺座,其大部分皆以富於音樂思想之美音家及音樂學校生充之。
蓋學校生徒,從事於奥披刺者,迄前世紀猶盛行之。緣是以觀,昔年日本音樂學校中設歌劇硏究會,聚男女生徒爲奥披刺之演奏,有自來也。
原載《學報》第十期
○論開智普及之法首以改良戲本爲先
光緒三十一年(1905)
箸夫
方今環球,一絕大之話劇哉!波詭雲譎,龍爭虎鬭,急管絃愈演愈烈,吁,異哉!乃世之人往往撸Ш鲮懂斍埃M戀於已往,茫昧於現象;而致?於陳迹。彼其感情之敏速,可於觀劇時見之。當夫柝旣鳴,幕旣撤,滿園?寂,萬唬o聲,羣注目於塲上,每遇奸雄搆陷之可恨也,則髮爲之指;豪傑被難之可憫也,則神爲之傷;忠孝俠烈之可敬也,則容爲之肅;才子佳人之可羨也,則情爲之移。及演者形容盡致,淋漓跌宕之時,觀者亦眉飛色舞,鼓掌稱快。是以上而王公,下而婦孺,無不以觀劇爲樂事。是劇也者,於普通社會之良否,人心風俗之純漓,其影響爲甚大也。中國成周優孟衣冠,爲劇之濫觴。及李唐時,梨園菊部,一時稱盛。厥後愈傳愈訛,久而漸失其眞。其所扮演者,多取材於說部裨史,綜其大要,不外寇盜、神怪、男女數端,如《水滸》、《七俠五義》,非横行剽劫,犯禮越禁一派耶?《西撸А贰ⅰ斗馍裼洝罚桥9砩呱瘢щx荒誕一派耶?《西廂》、《金瓶梅》,非幽期密約,褻淫穢稽之事。在深識明達者流,固知當日作者,不過假托附會,因事寓言,藉他人酒杯,澆自己壘塊,亦視爲逢場作戲,過眼雲煙已耳。而閭閻巿儈,鄕曲愚氓,目不知書,先入爲主,所見所聞,祗有此數。每於酒闌燈炧之候,豆棚瓜架之旁,津津樂道,據爲典要,且以一知半解,誇耀同儕。嗚呼!錮蔽智慧,阻遏進化,非此階之厲乎?況中國文字繁難,學界不興,下流社會,能識字閱報者,千不獲一,故欲風氣之廣開,敎育之普及,非改良戲本不可。善乎粤枺套觾x之新撰曲本,以改良乎!其法議招靑年子弟數十人,每日於敎戲之外,間讀溄T書,並灌以普通知識,激以愛國熱眨瑒帐谷烁癫灰詢灹孀再v。復於暇日鍊以兵式體操,將來學成,赴各村演劇,初到時操衣革履,高唱愛國之歌,和以軍樂,列隊而行,繞村一周,然後登台。先用科諢,將是日所演戲本宗旨、事實,演說大勢,使觀者了然於胸。而曲中所發摚е碚摚山宕苏罐D流傳,以喚起國民之精神。已撰成者,如《黄帝伐蚩尤》、《大禹治水》諸齣,不勝枚舉。中國舊日喜閱之寇盜、神怪、男女數端,淘汰而改正之。復取西國近今可驚、可愕、可歌、可泣之事,如波蘭分裂之慘狀、猶太遺民之流離、美國獨立之慷?、法國改革之劇烈、以及大彼得之微行,梅特湼之壓制、意大利之三傑、畢士麥之聯邦,一一詳其歷史,摹其神情,務使鬚眉活現,千載如生。彼觀者激刺日久,有不鼓舞?迅,而起尙武合羣之觀念,抱愛國保種之思想者乎?日本維新之初,程效之捷,亦編譯小說之力居多。吾國而沼毩ⅲ侵痨抖兰o大舞台也。舍取枺餮箝_智普及之法,其孰與於斯?
原載《芝罘報》第七期
○論戲劇之有益
光緒三十年(1904)
陳佩忍
曩撸|國,交接其士庶,見其習尙風俗,無一非我皇漢二百六十年前所固有之習尙風俗也。出而過於市,則吳服商店,鳎Т螜北褥犊登f之佐;長裾縫腋,廣幅垂襟,又無一非我皇漢二百六十年前所固有之端衣法服也。退而讀其書,則唐巾、唐襦之稱,且參錯雜出而不一。乃揖其人而進之,問「所服安乎」?則對曰:「安且吉也」。問「與西洋孰優乎」?則對曰:「西洋不若也。」浮难筛兄F淙四朔催滴嵋运m慚恥囁嚅而不能對,甚者或羣聚玩弄之以爲笑,咸相怪曰:「此支那裝」、「此今日之支那裝,」若有不勝輕薄者。其老照撸闹涔剩藛枴溉缥曳撸袢罩瞧洫q有存焉否乎」?則答之曰:「無有矣!」彼輒驚嘆。若曰:「今僧道猶有存者焉,今演劇益備存焉,今士夫黎庶之婚嫁老死且恆服焉。」彼時聞之,則一若有大慰者。余見之,乃益羞恥,益感傷,盡裂其冠,毁其服而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