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东欧文学简史(下)-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思想“符合革命的目标”。与此同时,在其它共和国,也出现了类似的 

情况。总之,当时在全国各地普遍地出现了一种要求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与 

控制,争取文学自由发展的民主气氛。不过,也不能否认,当时由于学识的 

不足和经验的缺乏,批评和斗争常常出现过火的偏见,往往从一个极端跳到 

另一个极端。例如,针对艺术应当为社会服务的提法,一些人就抛出了艺术 

不应当为任何人和任何事情服务的口号。 

     1950年之后,文坛上出现了第一批典型的现代派作品,达维乔的长篇小 

说《诗》是南斯拉夫第一部先锋派小说,处于非常显赫的地位。兰科·马林 

科维奇、乌拉丹·戴斯尼查、道布里查·乔西奇、安东尼耶·伊萨科维奇等 

人,也都发表了新的小说。 

    这时期,还出现了另外一种现象:一些本来具有古典倾向的作家,却开 

始使用某些很奇特的表现手法,使自己作品惯有的面貌改变了形态。例如安 

得里奇的长篇小说 《罪恶的牢院》(1954)就是一部很典型的意识流小说。 

在诗坛上,贝尔格莱德新的现代派诗人杜珊·马蒂奇、瓦斯科·鲍巴和米奥 

德拉戈·巴乌洛维处于领先的地位。在其它共和国,与上述现代派诗人遥相 

呼应的同派诗人还有齐里尔·兹洛贝茨、兹沃尼米尔·高洛布、马克·迪兹 

达尔、马戴雅·马戴夫斯基和加奈·多道洛夫斯基等。这一时期,在文学评 

论界很有声誉和影响的人物,要算是杜珊·马蒂奇和马尔科·里斯蒂奇。占 


… Page 93…

有特殊地位的评论家是鲍里斯拉夫·米哈依洛维奇·米希兹。另外,文学评 

论家有卓兰·米希奇和米兰·鲍戈丹诺维奇就诗歌的有思想和无思想问题, 

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贝尔格莱德,不同观点的两大派诗人分别聚集在 《青 

春》和《文学报》周围,彼此进行了激烈的论战。1952年,这一论战在新创 

办的报纸《证据》和被称为绿色报纸的《文学报》之间达到了顶点。不过斗 

争是短暂的,到1952年底,两家报纸就停止了论战。翌年,两家报纸的骨干 

力量与其它文化中心的积极分子合作,重新聚集在《新思想》周围,继续展 

开论战。《新思想》杂志提出了一些适合南斯拉夫国情、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的口号。但不久就被迫停刊了。 

     这一事件过后,1954年全年局势比较稳定,政府没有采取更多的行动。 

从1955年开始,论战又重新在《作品》和《现代人》两家杂志中间继续进行。 

其中《作品》的编辑、最积极的批评家彼得·扎吉奇与“流星式的人物”伊 

万·莱里科之间的争论和冲突尤为激烈。这一斗争在文学界里的长期进行, 

使文学面貌逐渐发生了变化。现实主义文学也好,现代主义文学也好,都具 

备了与原来不同的特点,新的文学打上了唯美主义、形式主义和先锋主义的 

痕迹。作家们仿效的样板是两次大战期间流行起来的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 

义,以及世界上其他一些现代派作家的最新时髦。 

     五十年代,马其顿首府斯科普里的文学园地,主要是《现代》和《观察》 

两家杂志。对文学活动和创作自由的不同理解,是作家分化、组合的基础。 

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领域里,也进行过论战。 

     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首府萨拉热窝,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的 

矛盾和斗争,主要通过文人的笔墨官司表现出来,然而,其尖锐程度,丝毫 

也不亚于其它地方。现代主义作家比较孤立。 

     这期间,在克罗地亚首府萨格勒布文学界,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的 

斗争表现得比较隐蔽。《圈子》杂志的编辑和合作者,是反教条主义的先锋 

人物。主要代表有约希普·巴尔科维奇、乌拉特科·巴乌莱蒂奇等。 

     五十年代,斯洛文尼亚首府卢布尔雅那的文学生活别具特色。现实主义 

和现代主义之间的斗争比较广泛,而且公开化。《论坛》杂志团结了一批最 

热衷于现代主义的作家,他们是杨科·科斯、塔拉斯·凯尔玛乌奈尔等。 

     应当指出,从1950年开始,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的斗争,主要是在 

诗歌和美术方面展开的。争论的中心是建立在抽象基础之上的艺术种类问 

题。 

     1955年,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论战,绝非只关系到文学、艺术、美学, 

而是关系到全部文化事业。这场论战牵涉的范围比较广泛。不过,它并没有 

无止无休地拖延下去,到了1956年,争论的双方便采取的克制的态度。争论 

的一方开始承认对立一方的某些作家和作品。后来,评价作品,只凭它的价 

值论事,而不根据它所属的流派或种类品评高低。现代主义成了不可否认的 

文学派别,取得了存在的权利。1957年,《作品》的一批编辑和最积极的撰 

稿者,以自己的杂志为园地,对文学中最敏感的问题进行了最具体的讨论和 

争辩。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辩论不是与自己对立的流派进行的,而是在现 

代派作家的内部,以一种非常求实的精神,探讨了文学、美学以及其它一些 

问题。后来,开始对现代派作品本身展开批评。 

     1960年以后,南斯拉夫文学界逐渐平静下来,当代文学走上了稳定发展 

的道路,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在诗歌方面,杜珊·马蒂奇、戴珊卡·马 


… Page 94…

克西莫维奇、伊万·乌·拉里奇鲍里斯拉夫·拉道维奇、马戴雅·马戴夫斯 

基、武克·科尔涅维奇等诗人都有新诗问世。在小说创作方面,安得列·辛 

格、斯洛波丹·诺瓦克、安东·绍良、米哈依洛·拉里奇、安东尼那、伊萨 

科维奇等人也取得了突出的新成就。 

     一些青年作家和文学评论家追求深刻地解释和认真地复兴南斯拉夫各民 

族文学的传统精华,是六十年代文学战线上的一个突出特点。与许多笔锋尖 

刻、但往住显得内容空洞的评论家截然相反,他们主张要尽量地借鉴传统、 

宣传传统。在这方面,贝尔格莱德的一些斩露头角的青年作家、文学评论家, 

做了十分认真的工作。他们当中突出的代表人物有米奥德拉戈·巴乌洛维奇, 

彼得·扎吉奇、卓兰·米希奇、在萨格勒布,几乎所有的青年评论家都对文 

学作品作了工具化的解释。而斯洛文尼亚作家,首先是杨科·科斯、塔拉斯·凯 

尔玛乌奈尔,却对斯洛文尼亚文学史和当代艺术,成功地作了社会学的解释。 

马其顿的文学评论家亚力山大·斯巴索夫、米兰·鸠尔契诺夫、加奈·多道 

洛夫斯基对从前杰出的作家及其作品的真正价值作了中肯的评论,提高了马 

其顿人的民族意识和自豪感。总的来看,这时期的文学批评比从前显得客观, 

增强了书面色彩。 

     1954年前后,在第一次反教条主义斗争结束之前涌现出的那一代作家、 

批评家、引起了专业作家、批评家的注意。在贝尔格莱德,这批青年作家、 

评论家,团结在《地平线》杂志周围。在萨格勒布,从前的“圈子作家们” 

 (《圈子》杂志的合作者),依然还很活跃。在马其顿,同样的一批青年作 

家、评论家,以《观察》杂志为基地,结成坚强的群体。在波斯尼亚,这类 

青年作家有斯拉夫科·莱奥瓦茨、侯赛因·塔赫米斯契奇、武克·科尔涅维 

奇。他们人数不多,表面上看比较孤立,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在斯洛 

文尼亚,与上述各地的作家有很相似的作家、批评家,从 《论坛》杂志到《前 

程》杂志,经历了复杂的道路。在黑山,朝气勃勃的青年作家、批评家,聚 

集在《会见》杂志周围。在伏依伏丁那自治省,匈牙利族的青年作家、批评 

家,积极地支持他们的传统文学杂志《桥》,以此为园地,发表了一系列质 

量较高的新作。 

     1960年以后,在文坛上还出现了另外一代才气横溢的作家,其中伏依伏 

丁那的匈牙利族作家的成就最为突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匈牙利族文学 

就有了较大的发展,不过,更大的发展还是在1945年之后。五十年代非常积 

极、活跃的那些作家,起了很好的作用。他们把匈牙利族文学的自由的特色, 

带进南斯拉夫各民族文学琳琅满目的画廊中。比较著名的作家有。拉斯洛·加 

尔、菲兰茨·菲海尔等。具有优秀传统的匈牙利族诗歌,取得了格外可喜的 

成就。年轻的诗人开始创作具有较多的现代派特点的诗歌,努力反映当代生 

活,对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和匈牙利本民族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整个六十年代较为平静。不过,原来的派别并未完全消失,作家们采取 

较策略的方式继续活动。 

     六十年代还出现了一种貌似公允的冒牌理论,这种理论将现实主义和现 

代主义各打五十大板,一律加以否定。有趣的是,从前的保守派作家,甚至 

反对过创作自由的作家,都加入了这个既反对现代主义,又否定现实主义的 

大合唱。当时争论的焦点是文艺能否离开生活,离开时代,离开思想。 

     在斯洛文尼亚,文学发展的情况略有不同。1951年,《论坛》杂志进行 

了两方面的斗争:一是反对官僚主义,二是反对自由主义。1955年,斗争转 


… Page 95…

到《论坛》和中年作家中间。中年作家开始接近官僚主义者和鲍里斯·吉海 

尔的观点。这一情况与贝尔格莱德很相似。后来《论坛》发展成为《57号杂 

志》,发表了不少笨拙可笑的文章,这是自解放到六十年代南斯拉夫各民族 

文学中所没有的现象。1960年,《论坛》杂志的一伙青年作家,作为新生力 

量,又聚集在《远景》杂志周围。《远景》办得生动活泼,发表过一系列思 

想严肃的文章。其目的是想通过代表性的、游览式的、具有经济眼光的批评, 

发现新的文化和建立这种文化的可能性及远景。1965年,《远景》杂志停刊。 

这家杂志只是在斯洛文尼亚产生过一些影响。 

     六十年代,在贝尔格莱德和萨格勒布,也有一批与《远景》杂志的那些 

人很接近的同龄人。他们脱离本民族的文学传统,直接与世界上的现代主义 

建立联系。 

     进入七十年代以来,总的来看,当代文学依然在安定平静的气氛中继续 

向前发展。不过,富有进取精神的作家、文学评论家,并不安于现状,他们 

仍然对文学和党的关系、文学和社会现实的关系、文学的功能等重大问题进 

行有意义的探索。在这方面,1979年底、1980年初,《文学》杂志编辑部和 

塞尔维亚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委员会马克思主义中心文化部组织的关于“南 

共联盟和南斯拉夫文学即党和文学问题”的讨论,就是一个有力的说明。讨 

论会上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