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国国防军大本营-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丝毫的生命力。德国大本营及其领导,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仍被东、西 
两线牵来扯去——一方面要在广大地域内不断投入新锐兵力,一方面是军事 
物资和兵力的匮乏,一方面是灭顶之灾即将降临,又沉浸在强大军队源源开 
往前线的幻觉之中①。虽然到最后,希特勒两手空空,一无所获,尤如一付 
骨头架子,但他那魔力般的意志却一直在统辖着一切,那台指挥机器还在沿 

… 页面 292…

着原来轨道运转,而且除了国防军之外,德国人民也还不断为它作出牺牲。 
     除了他漫无目的指挥之外,他还下达了最后一批疯狂而荒唐的命令。为 
了对盟军轰炸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进行报复,并激励他的人民做最后的抵 
抗,他还宣布他要退出日内瓦公约。1945年3月初,他还从阴暗发霉的总理 
府地下室里,对他的士兵进行了软弱无力的恫吓:凡是未受伤而被俘的军人, 
其国内的家属将要受到惩处。1945年3月19日,希特勒又命令:不要顾及 
本国人民的生活需要,炸毁全部交通和供给设施,不留给敌人一块土地。在 
他自杀前的14天,即1945年4月15日,他还向打了5年半仗的东线士兵公 
布了一条纪律,并将其作为誓言: 

          “不管是谁向你们下达退却命令,就立即将其逮捕,必要时就地干掉,不管认识与 

     否,也不管他军衔有多高” 

     国防军统帅部参谋氏凯特尔,作为军衔最高的军官了解这场战争的全部 
发展过程。他在纽伦堡审讯中曾说过: 

          “在这一尝试(指1945年3月这段时间)失利后,德国的失败已肯定无疑了。只是 

     作为军人要履行自己发过誓的义务,我和我们大家才被迫继续进行战斗。” 

     早在1月中旬,敌人还没有停止在西线的进攻行动之前,德国领率机构 
就曾多次地——尽管是违心地,将注意力转移到东线。12月24日,即在阿 
登会战高峰时期古德里安大将来到“鹰巢”,对希特勒第一次提出告诫。因 
为苏俄红军已长驱直入占领了匈牙利的西北部,并将布达佩斯包围。在此情 
况下,古德里安认为,坐阵在德国大本营的希特勒,对于东部战场的形势并 
不完全了解,他所掌握的只不过是第二手材料。但从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 
氏约德尔对这次汇报的记录来看,给人的印象似乎只是就匈牙利的问题进行 
了商谈,并为此从国防军统帅部的战场抽调一些兵力。实际,古德里安大将 
前来“鹰巢”的目的,是想通过自己的汇报说明,面对俄国人咄咄逼人的优 
势兵力和跃跃欲试的进攻,德国必须将尚存的军事潜力立即全部转移到东 
线。同时,他还推测红军的进攻日期可能在1月12日。古德里安在这种情况 
下所产生的强烈的冲动,以及他对抛弃德国东线所持的反对态度,都证明这 
位陆军总参谋长的意见是正确的。以后发生的事情也毫无异议的表明,德国 
最高领导从未考虑过,在东线俄国一旦越过匈牙利,向前推进,会构成什么 
样的危险。希特勒不相信会有这种东线谍报处长格伦将军一再核实的红军兵 
力和企图冠之以“厚颜无耻地恫吓”、“十足的白痴”而加以驳斥。国防军 
指挥参谋部参谋长大概也认为,尽管德国在西线屡遭挫折,但仍保持着进攻 
态势,而且至少能使敌方胆战心惊,从而为己方赢得喘息机会,这对东线重 
新部署兵力大有好处。他的这一态度始终未变。不管是古德里安在除夕之夜 
口头汇报当中,还是1945年1月9日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发言人在形势座谈会 
上,都一再提到在巴拉诺夫的维斯瓦河桥头堡正在构成一个巨大威胁,约德 
尔的观点还依然如故。只是当东线主要战区不断缩小,陆军的兵力再次归由 
陆军总参谋部统辖时,约德尔的思想才稍有变动。约德尔更加注意聚集“他” 
在西线的部队,并尽可能用从芬兰和挪威解脱出来的兵力补充这些部队。而 
古德里安——也正象他写的那样,“带着希特勒下达的东线必须自助的指示” 
回到措森。 
     俄国的大规模的“巴拉诺夫攻势”开始4天后,俄军转眼间到达了上西 

… 页面 293…

里西亚和奥得河中游。只是到这时,德国大本营才根本改变了以往对形势的 
看法。1月15日傍晚,“鹰巢”大本营在起程之前、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 
长象往常一样,仅在日记里写下了一句话: 

          “19时20分、古德里安来电,紧急请求将一切都投入东线。” 

      日记接着以了草的字体,简短地记下了根本无法实现、而当即要实施的 
决定: 

          “元首要求采取强制手段,迅速从利包(库尔兰)运去2个装甲师和2个步兵师”。 

     当天,希特勒还决定将党卫队第6装甲集团军从阿登调回,“开往匈牙 
利,去守卫在战争中起决定因素的油田……”对于几周前,希特勒背与陆军 
总参谋长直接下达命令,从东线中路调出一个党卫队装甲军开往匈牙利一 
事,古德里安大发雷霆。在大本营迁回柏林总理府的当天早上①,古德里安 
就当面对向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表示了自己的愤慨。然而,约德尔却无 
动于衷,连肩都没有耸一下。在作出从西线抽调少部分后备兵力,不首先去 
守卫德国东部边界,反而将大部分兵力源源调往匈牙利的决定一事上,国防 
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是否参与、这里无须讨论。但无论怎么说,他是让古德 
里安在反对这种安排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凯特尔在战后受审中,对大 
本营中的这一事情的始末,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希特勒认为“维也纳和奥地 
利的安危,具有决定意义”。按照他的观点,“宁可丢掉柏林,也不能让匈 
牙利的石油和奥地利受到损失”。 
     身为最高司令的希特勒对东线的迅速崩溃似乎自知负有罪责而大发雷 
霆。1月17日,当他得知驻守华沙的4个营,未经他的允许和特别命令已澈 
离华沙时,咆哮如雷,不能自制。古德里安写道:“他对可怕的形势完全失 
去了兴趣,而对华沙的恶运耿耿于怀……唯独要惩罚陆军总参谋部的所谓失 
职。”希特勒对古德里安说,“我不想对您怎么样,我是要谴责总参谋部”, 
 “我不能忍受智囊团的自以为是,硬要把他们的观点强加给他们的上司。这 
倒是总参谋部的体系,我要铲除这个体系。”希特勒不顾古德里安的异议, 
下今逮捕了总参谋部作战处处长,冯·伯宁上校和两名中校助手。就连古德 
里安自己也在几天之后受到当时著名的保安局局长卡尔腾布鲁内尔和米勒的 
传讯。结果,伯宁却被关进集中营,直到战后也没有再出来。 
     国防军指挥参谋部没有直接参与这些事件,因此它的军官没有受到多大 
影响。但具有深远意义的是继1945年1月22日华沙事件后,他们为希特勒 
所拟制的下列指令: 

          “我命令: 

          1、各位司令、军长和师长在下列事宜上要对我负责,尽旱向我报告。 

          a)作出每一次战役机动的决定; 

          b)师以上单位计划实施的任何一次在最高指挥机构指令以外的进攻; 

          c)在平静战线上实施的、任何一次超出正常突击活动的、旨在吸引敌人注意力的进 

      攻行动; 

          d)计划实施的任何一次退却和撤离行动。 

… 页面 294…

          e)每一个放弃居民地支撑点阵地或要塞的计划; 

          以便我能参与上述决定的作出,使可能作出的相反命令及时下达到先头部队。 

          2、各位司令、军长和师长,各军种总参谋长和每一位总参谋部军官或在各指挥参谋 

      部工作的军官,都应对我负责,在每一分直接或通过正常程序呈送于我的报告,都要阵 

      述真情。以后我将严惩任何掩饰真情的行为,不管它是有意还是失职,或是粗心造成的。 

          3、我必须指出,保持通信联络,尤其是在艰苦作战和危机情况下,是作战指挥的前 

      提。每个部队指挥官都要对我负责,无论是对上级指挥机关,还是对下级指挥机关的联 

      络都不应中断,要利用一切手段以及亲自出面,保持对上对下的通信联络在任何情况下 

      的畅通。”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希特勒可能认为,依靠这样的命令就能够完全控制远在千里之外的国防 
军——或者更确切他说——陆军的行动。很显然,他的这可憎的条文,是一 
种对总参谋部军官,以及他们精神和道德上的独立性的仇恨。他所提出的部 
分要求根本无法付诸实施,反而为他任意进行惩处制造了口实。 
     就在这道命令下达的当天,为了阻止从东线溃退下来的败兵,希特勒又 
任命希姆莱为维斯瓦河集团军群”司令。这是在陆军中又一个新设立的高级 
指挥机构,据说是根据古德里安的建议组建的,目的在于“封闭”俄军在进 
攻中“打开的缺口……阻止俄军向但泽方向的突贯……阻止其切断东普鲁士 
与本土的联系,保障新的增援兵力的开进”。总参谋长本想把这一艰巨而又 
重要的任务交给已被解职的东南线总到今冯·魏克斯元帅,而且还似乎听约 
德尔说,希特勒对此建议表示支持。可是当陆军总参谋长到大本营向希特勒 
提出这一已经取得一致的建议时,使他“大失所望”。他写道“遗憾的是约 
德尔对元帅的虏诚进行了贬低,使得希特勒粗暴地拒绝了建议,并任命希姆 
莱担任这一职务。”占德里安对希特勒这种“错误决断”的任何“惊呀”都 
无济于事,直到希特勒不久看到希姆莱完全没有能力解决军事情挥上的问 
题。 
     在“东线”的其他事情上——现在的所谓“东线”仅折德国的乐部国土 
以及不久的中部——希特勒和古德里安之间在防御问题以及对俄国占绝对优 
势兵力实施反攻的问题上,不断发生激烈地争执。每次,国防军指挥参谋部 
参谋长都袖手旁观。对于德国的两线战争——现在已经在德国境内进行了— 
—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似乎没有采取过任何积极措施,也没有发挥过任 
何决定性的作用。只是在匈牙利南部的进攻作战中,国防军指挥参谋部才在 
作战兵员的补充上发挥过一定程度的作用。然而,作战兵力之所以有所增加, 
也主要归功于冯·魏克斯元帅,特别勒尔大将。正是在他们的命令下,东南 
线部队全部撤离了被敌人占领的巴尔干广阔地带。 
     在霍斯巴赫将军的问题上,约德尔曾平息过希特勒怒气。霍斯巴赫将军 
在战前是国防军的副官长,没有经过希特勒的允许,他便回到总参谋部操起 
本行,而且从团长一直晋升为集团军司令。正好在希特勒下达“监视命令” 
的当天,他自做主张,将部队撤离纳雷夫河突出部,将他的集团军撤至维斯 
瓦河。结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