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国国防军大本营-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步。 
     西方盟军之所以出乎意料地在沿海地域任意纵横,是因为德国领率机构 
看到它采取的一系列为时已晚的措施,受到俄国向多瑙河平原推进的极大威 
胁,尤其是由于匈牙利在其国家元首领导下又出现摇摆不定的迹象。当德国 
挫败了匈牙利避开德国压力亲近盟军的企图后,希特勒才于9月12日夜间, 
在德国大本营的形势讨论会上宣布“在最近发动一次强大攻势,重新占领岁 
马尼亚”。匈牙利总参谋长认为这道命令只是、为了稳住匈牙利国家元首和 
匈牙利人民”。10天后,当俄军已经到达泰梅什堡和阿拉德的时候,希特勒 
丢掉他原来的把戏,命令“3—4个伞兵营”随时作好准备。”逮捕匈牙利国 
家元首”,并准备由在萨洛希·费伦茨少校领导下的“箭士字”组织接管政 
府。结果,匈牙利成了东线战场最激烈的战区之一,超出了国防军指挥参谋 
部的管辖范围。 
     在北部从芬兰撤军的行动尽管受到些挫折,但却进展顺利,超出所有人 
的预料。当曼纳海姆元帅,即上任不久的芬兰总统,在一封致希特勒的私人 
信件中,彬彬有礼地对两国军事友好关系提出异议时,根据1943年秋颁布的 
国防军统帅部第50号指令所进行的准备工作,并没有受到政局动荡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出于互相尊重,希特勒没有想对芬兰采取异常措施。由于考 
虑到瑞典他还异乎寻常地准备占领阿兰群岛,后因兵力不足而作罢。海军总 
司令为保护波罗的海而迫使希特勒采取的夺占芬兰的苏萨里岛的行动失败 
后,导致与芬兰进行的“延期撤军协定”谈判于9月15日破裂,以及其他对 

… 页面 277…

撤军十分不利的后果。如果德军按照希特勒最初计划,继续占领芬兰北部的 
镍矿区,这不但违背芬兰人的意志,而且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反对继续占领的 
观点,也会得到施佩尔部长强有力的支持。施佩尔认为,德国工业所需要的 
镍,在德国有足够的储量。在这一基础之上,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于1944年9 
月底呈交了一分关于斯堪的那维亚和芬兰的形势判断报告,阐述了海上补充 
情况,建议对即将使用新型潜艇的挪威基地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并权衡了 
与西线的相互影响。这是一份关于国防和战略计划的少有文件。经过希特勒 
的同意——尽管他后来想变挂——从北冰洋海岸直到挪威边界的撤军工作, 
在俄国人袭扰和冬季恶劣气候影响下,仍于1945年1月底出色地完成了。这 
要归功于伦杜利希大将和他的第一流部队。 
     虽然现在无需再顾及芬兰,但是希特勒置陆军总参谋长的建议而不顾, 
在东线北部地区仍然不惜一切代价坚持他的既定战术。这种做法的直接恶 
果,就是北方集团军群的26个帅于10月初在库尔兰被包围。此外,通向东 
普鲁士北部的道路也向红军敞开了,此后数周,红军便与德军大本营分占了 
这快土地。 
     在意大利,由于希特勒的呆板指挥,亚平宁“绿色防线”既没有得到充 
分利用,也未能使其他战线节省多大兵力,反而出现了两支对立的意大利军 
队,使曾企图以罗马一柏林为“轴心”统一全欧大陆的政策趋于崩溃。 
     德国大本营想把这全部责任归咎于下级各级指挥,认为“绿色防线”没 
有达到预期目的。根据国防军指挥参谋部战时日志的记载,1944年12月5 
日,约德尔对西南线总参谋长说:“在进入亚平宁阵地时,其左翼已经受损, 
这是最严重的玩忽职守。”当时任西南线总参谋长的勒蒂格尔将军在这一点 
上与约德尔的看法一致。在一份战后的研究报告中,他反驳了这样一种说法、 
即“这是国防军统帅部强加给集团军群的错误……直到意大利战局结束后才 
被发现。”此外,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对这种过失不想就此了结。经深入调查 
后,于9月得出了结论,认为有一系列重要理由对向波河防线或所谓的“阿 
尔卑斯山前防阵地”撤退都极为不利。这些理由是:地形对防御极为不利; 
意大利北部已丢失;盟军空军基地已向帝国逼近;维也纳盆地受到威胁。由 
于这场极其不利的战斗,使可以节省相当数量的兵力这么唯一一点好处也丧 
一空。在此情况下,希特勒仍不顾凯塞林的要求,于10月5日决定,将部队 
迅速撤到阿尔卑斯山,并命令“亚平宁防线……不仅要坚守到秋末,而且…… 
要全面实施防御,保住意大利北部。”为实现这一企图,即使只剩下最后一 
个士兵也在所不惜。实际上,就巴尔干而言,如果想将战争继续下去,除了 
政治、军事经济和军事上的原因外,几乎再也不存在其他选择了。 
     由于敌军不断猛烈攻击,意大利战场的态势日渐严峻。对此德国大本营 
不可谓不了解。例如约德尔在1944年11月6日的形势讨论会上说:盟军的 
空军正利用这个战场训练他们的投弹手,因为在这个战场上没有任何抵抗。 
西南线总司令请求增援不少干“200架战斗机”遭希特勒一口回绝。指挥参 
谋部参谋长还补充说:“不能再向意大利投放兵力了”。几天后,凯特尔也 
匆忙找冯·菲廷霍夫大将——凯塞林元帅因车祸受伤后作为他的代理人—— 
以指责的口气谈到阿德里亚地段的丢失,并向他传达了希特勒的紧急命令: 
 “立即停止波河平原的作战”。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以这种方式参与作战指 
挥还是不多见的。 
     约德尔也竭力对作战行动施加影响。12月中旬,约德尔向勒蒂格尔将军 

… 页面 278…

传达了关于意大利战场的作战指示:要“顽强”地争夺每一寸土地。企图通 
过纵深梯次配置,来阻止敌人的突破是一个“危险的设想”。任何主动规辟 
敌人的行动只能削弱自己,而无害于敌人。要想保住几个师,就要投入两个 
集团军的兵力。意大利战场的指挥机构的在左翼作出让步的趋势,只有利于 
敌人。符合敌人“切断德军与后方的克恩滕和蒂罗尔的联系,并将其赶到瑞 
士边境”的企图……约德尔在日记中写道这也许是元首在几年前,对东线发 
生的类似情况而几乎每天都重复的思想。而按照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的 
看法,意大利的前景是一目了然的。为此,“他建议应主动放弃第10集团军 
防守的左翼。这是一个保证不再从意大利的埃米利亚到阿德里亚之间后退一 
步的救急措施。” 
     在这种情况下,加上最高统帅不断直接插手每一个师的指挥,争夺亚平 
宁阵地的艰难的、损失惨重的物资消耗战,仍在继续。 

… 页面 279…

                                   阿登攻势 

     约德尔在他给西南线总司令的信中,言词之所以激烈,也许是因为受了 
德国大本营气氛的影响。大本营已确定第二天,即1944年12月16日,德军 
发起阿登攻势。 
     德国国防军这最后一次的大规模进攻行动,照例是在没有经过国防军指 
挥参谋部对整个局势进行分析后采取的。一有机会,便在西线转入进攻,这 
是希特勒早在诺曼底会战伊始就已有的思想。这使他将东西两线的战略完全 
抛到九霄云外。到8月20日——或者再晚些——直至9月3日,西线正处于 
后撤之际,阿登自然尚未提到次事日程上。按照原计划,大本营想不理睬在 
巴顿将军指挥下由第戎地域出发向北开来的盟军,而通过一次突击,迅速突 
人敌人右翼纵深,以此保住己方在马恩一线的防御。然而,未能如愿,计划 
成为泡影。希特勒对此视而不见,仍然日复一日地幻想着扩大作战规模。在 
孚日山西部尚无战事的地域,由沿罗纳河而来的第19集团军一部——这是西 
线尚有作战能力的装甲部队的余部,由两个奉命从意大利开来的装甲步兵 
师,以及若干隶属于第5集团军司令部的新组建部队,终于组成了一个强大 
的进攻集群。除了确保在孚日山前方构筑一条新的防御线外,这支部队“尔 
后的主要任务”是,在将来某一时刻,突人盟军的侧翼和后方,从根本上扭 
转西线的形势。为了使防线的右翼和中部能够腾出兵力,希特勒还一反常态, 
允许他们采用拖延战术。 
     希特勒这些无视时间和空间规律,特别是忽视兵力极度虚弱而设想的庞 
大计划、在一瞬间出笼,也在瞬间破灭。新的沉重打击接踵而来,特别是安 
特卫普的迅速丢失,在大本营引起极大震惊。在此情况下,国防军指挥参谋 
部参谋长于9月6日,又向希特勒重提8月19日的观点,即“11月1日前, 
德军在西线无力发动大规模的。决定性的进攻”。但是,第5装甲集团军司 
令部仍受命在局部地区,采取有限规模的进攻行动。约德尔在9月11日的日 
记中,对此做了这样的记载: 

          “元首命令,第5装甲集团军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攻击敌人的背后……元首禁 

     止向强大敌军的正面实施反突击。” 

     此外,德国大本营对在适当时刻,通过一次强大攻势来根本扭转西线形 
势的意图、计划和目标,自始至终没有放弃。为了在实际上作好准备,同日, 
大本营还下达了一道这样的命令: 

          “在党卫队上将迪特里希领导下,重新组建第6装甲集团军。” 

     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在不断恶化的形势下,忙于落实这些和其他更新西 
线陆军的措施的同时,希特勒自己却在敦促空军尽最大努力研制出能用于实 
战的新型战斗机,以投入即将到来的攻势。然而事与愿违,由于他对飞机的 
技术和性能的非份要求,反而影响了德国飞机制造的迅速发展。在这个问题 
上,希特勒同戈林产生了尖锐的意见分歧①。 
     同样,希特勒为了准备未来的攻势,于 9月初,把富有大规 
*模指挥作战经验的冯·龙德施泰特元帅召到 
东普鲁土大本营,恢复了他西线总司令的职务。龙德施泰特在大本营里参加 
了几天的形势讨论会。会上,希特勒对他的”这位老帅异乎寻常地尊敬,而 
龙德施泰特却无动于衷,一言不发。9月5日龙德施泰特走马上任。这样, 
莫德尔的权力就仅局限于B集团军群总司令部的管辖范围了——即西线的北 

… 页面 280…

部和中部。南线总司令布拉斯科维茨大将不久也被撤换了。在9月1日的形 
势讨论会上,希特勒还提到了他: 

          “如果他……干成这件事(指迅速将第19集团军同主力建立联系),那么我将向他 

      正式道歉 (指他1939年对波兰的占领政策提出异议后被打入冷宫一事)。” 

     在以后的数周和数月中,面对敌人不停顿的进攻,希特勒的为未来攻势 
奠定基础的战略原则,仍丝毫未变。然而,由于作战地域的显著缩小,尚能 
投入防御的兵力日益减少,尤其是长年来所顽固奉行的为局部重要地点而牺 
牲更大战役目标的指挥原则。使本来就很渺茫的取胜前景,变得更加虚无漂 
渺。在安特卫普陷落后,希特勒便命令日益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