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这2个师还是在外面为妥……
元首:我可以冷静地考虑一直这个问题。
凯特尔:是的,我认为,形式还不够适宜,还要进一步作些修饰。但我
们更想让这些想法逐渐固定下来。所以,必须写下来,否则会忽略的。您是
否想把这个导言重新写一下?但大部分想法……
元首:我还要好好地看一遍。
瓦利蒙特:东南线的问题在这一部分后面。
凯特尔:隆美尔的工作可以以此为基础。
瓦利蒙特:如果您需要这些地图的话……
元首:不,我不需要。瓦利蒙特:这是些很出色的地图,或许我以后再
给您送来,我的元首?
元首:那也好。
(会议结束:15:30)
从保卫地中海计划——在没有意大利的情况下到1943年9月初“轴心”
… 页面 181…
伙伴的公开背叛,对于所有参战者的基本原则是,绝不能发生无益于将来共
同防御的事情,也必须避免有可能给意大利一个得以背弃联盟的借口的事
情。因此,这个时期德国采取的涉及到意大利领土的一切行动,都应以在意
大利退出战争的情况下,能否保障自身的安全而定。
尽管如此,双方仍然满腹狐疑,使得大本营在尔后几个月内陷入与意大
利愈来愈尖锐的矛盾之中。德国为了预防万一,小心谨慎地迅速把一大批军
队调往意大利,尽管就这一举动在当时局势下的必要性向意大利作了充分解
释,但仍然引起了意大利人的疑心。而意大利的这种疑心,又反过来增加了
希特勒对意大利的不信任情绪。另一方面,在自己的阵营里,在陆军总参谋
部和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之间,关于把强大的装甲部队从东线调往地中海地区
的争执也再度激化。
5月初,凯塞林普通知墨索里尼,应将驻守在意大利、从未到过突尼斯
的德军余部,重新编成3个师。对此,墨索里尼极为不客气答复说,3个师
对改变局势无济于事,他需要的是坦克和飞机。数日后,即5月12日,在安
布罗西奥与南线司令部之间进行的一次关于在意大利的德国军队的从属关系
问题的激烈争执之后,他直截了当地拒绝再把另外两个德国师调入意大利。
相反,他在当天给希特勒的一封信中,要求立刻支援300辆坦克。以及能装
备50个高炮连的高炮和50个战斗机中队的飞机。到1943年6月21日,意
大利统帅部参谋长又将要求支援的数目大大提高了一步:2000架飞机,以及
能装备17个装中营、33个摩托化炮兵营、18个反坦克营或自行火炮营和37
个混编高炮营的军用物资。当时,德国可以用一些多余的装备满足意大利的
要求。因此,到6月底,在几个意大利将军的不断劝说下,终于改变了墨索
里尼的拒绝态度,使除了3个新编师外,还有2个装甲师和2个装甲步兵师
从西线开往意大利。这些师的装备与训练都尚未就绪,这种状况直到7月底
也未能改变。此间,德国对巴尔干的支援也大大减少,在这件事上意大利并
没有进行干涉。德国对于能将一些战斗力不甚强的部队开到完全由意大利军
队占据的海岸,已基本感到知足。希特勒只是把1个装甲师急急忙忙从西线
调到伯罗奔尼撒,但却没有想到,装甲师在山区无用武之地。
只有在特别危险的情况下,才考虑从东线调兵。然而,就是在这种局限
之下,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也不得不注意,对那些已有安排的师不挪作他用,
或者根本不用。然而,由于蔡茨勒将军试图阻止国防军指挥参谋部进一步了
解兵力的部署及运送时间,这种努力遇到了许多困难。由于陆军总参谋部也
必须参与南线地区的各种计划,蔡茨勒就抓住这个机会,进行一种新的尝试,
企图将在意大利和巴尔干的陆军部队领导权重新掌握在陆军总参谋部手里。
准备投入地中海地区的陆军部队恰恰是在东线担负“保垒”行动的核心力量。
这一行动早在3月份就已做好计划,是1943年东线战场上的唯一一次较大规
模的进攻行动,目的在于消除库尔斯克的突出部。正因为如此,双方的对立
有增无减。正当闻名的“堡垒”行动发起时间一而再地推迟,并企图与盟军
进攻地中海的发起时间保持一致之时,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于6月18日,向希
特勒呈送了一份形势判断报告。报告的精彩部分是在阐明局势后,建议放弃
“堡垒”行动,而代之以在东方和本土,组建一支由统帅部掌握的强大的战
役预备队。希特勒尽管“对国防军指挥参谋部提出的考虑给予重视”,但最
后仍是决定实施“堡垒”行动,并将进攻日期确定在7月3日,后又改为7
月3日。其结果是,这个在盟军在西西里登陆前5天才开始的、并被希特勒
… 页面 182…
标榜为“对于世界将是个信号”的行动,以失败告终,使得担负进攻的部队,
同时也是统帅部最重要的预备队大部化为灰烬。
6月底,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病休回来后,再次强烈反对提前动
用东线的统帅部预备队,同时以口头和书面等各种方式阐述他的立场。他认
为“堡垒”行动即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也只能取得有限的区域性的战绩、
不会取得对德国整个战争局势具有战略意义的结果。此后希特勒显然又一次
犹豫起来,但在其他人的影响下,最终还是坚持了他原来的决定。
… 页面 183…
墨索里尼的垮台
希特勒所谓对意大利的信任,从一开始几乎就全部放在了墨索里尼本人
身上。5月14日,希特勒问刚刚从罗马返回的海军元帅邓尼茨,他是否相信
意大利“领袖决心跟随德国走到底”,当时在场的人都明白这意味着军事联
盟的基础已开始动摇。几天以后,他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又一次表示了他
的这种疑虑。他的这种疑虑并非由邓尼茨的报告引起的,更多的是出自于意
大利每况愈下的军事态势。早在4月份的会晤中,墨索里尼欠佳的健康状态
就开始使他忧心忡忡。以后,随着双方在巴尔干问题上的尖锐矛盾,尤其是
墨索里尼所采取的拒绝德国军队进驻意大利这件事,使希特勒对墨索里尼的
疑心日见加深。甚至希特勒“送”给他一个负责装甲师装备操作的武装党卫
队教官,也受到墨索里尼的冷遇。墨索里尼的这种举动,如果用“意大利政
府首脑认为,意大利应由意大利人来保卫”这句话来解释,那么,多次得到
证实的消息已经将这种理由驳倒。许多情报证实,自1943年春末以来,意大
利又重新开始在其阿尔卑斯边境修筑旨在针对德国的工事。而令人惊奇的
是,希特勒却对这一事实及其隐含的意图视而不见。相反,当墨索里尼表示
对5月下旬举行新的会晤有保留地赞同时,希特勒却十分不安。尽管做了各
种准备工作譬如将刚刚迁回普鲁士的大本营又迅速全部迁到贝希特斯加登,
但这次会晤仍未能举行。据说,是因为墨索里尼只愿意在意大利领土上举行
会晤,但这一条件又以希特勒个人安全为由遭到拒绝。再者在德国方面来看,
意大利对德国提出的无法满足的在武器装备上的过高需要,不是从头开始的
一种决心,而是退出战争的借口。
在尔后的几个星期里,盟军几乎未经战斗便占领了意大利设防坚固的潘
特莱里亚小岛,即“意大利的直布罗陀”。此间,希特勒对意大利的信任—
—尽管摇摆不定——又逐渐有所恢复。当时,他常常这样以为。那些普通的
意大利士兵,还有那些经法西斯主义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年轻军官们,在保卫
祖国的号召下,也许还会建树使敌友皆惊的丰功伟绩。在这种理想主义面前
现实的军事状况——仅就意大利与盟国在装备状况上的悬殊差距而言——早
已在希特勒的头脑里推到了其应有的位置。而在当时,却没有任何人提出一
种与之相反的冷静的客观的判断①。
敌人于1943年7月10日在西西里岛的登陆,将自欺欺人和充满梦幻的
帷幕突然撕破了。在进攻的第三天,南线总司令就认为,意大利沿海防御,
包括刚刚加固的奥古斯塔军港都要被迫放弃,即使“利用…德军…也无法守
住”。
凯塞林的这一判断表现出了一种对希特勒不肯让当时在意大利南部集结
的德军部队一部用于西西里岛防御的失望情绪,意大利人甚至对希特勒的这
一态度进行了严厉指责。鉴于敌人在西西里岛登陆的成功,希特勒又突然改
变了原来由于担心意大利的变挂而做出的决定。根据墨索里尼的要求,另外
两个德国师以及在岛上参战的部队和强大的防空部队迅即与其他部队一起开
往西西里岛。在墨索里尼的一再催促下,大量的空军奉命从西线、东南线和
北线调来。在这种双方迟到的积极性的激情中,两位独裁者很快又想入非非
了。希特勒声称,登陆的敌人将被赶入大海;墨索里尼在电报中说:“敌人
在首次袭击欧洲中遭到的失败所造成的道义上和军事上的不利后果,将是难
以估量的。”
… 页面 184…
在这个自欺欺人的指望破灭之后,希特勒马上于7月13日下了一道命
令,亲自接管了西西里岛的指挥权。他甚至反对凯塞林关于现在只能是为赢
得时间而战的意见,把“阻止敌人向埃特纳推进“作为主要目标。国防军指
挥参谋部的一名军官还专门向受领这项任务的第14装甲军军长胡伯将军,口
头转达了这项指令,命令他“悄悄地排挤意大利指挥机构……自己接管西西
里岛桥头堡的全部指挥权”。随着这项命令的下达,加上任命一名“墨西拿
海峡德军司令官”,并授权他在万不得已时由德国人占领意大利岸防炮兵连
阵地,德军最高领帅机构的指挥棒——从东普鲁土!——已深深插入包括西
西里岛在内的意大利的下级指挥领域。墨索里尼和意大利统帅部对此并没有
表示反对。
在地中海战场连同“轴心国”的未来命运——或许还有更多的东西——
似乎都集中于埃特纳这个小小桥头堡的形势一下,7月15日国防军指挥参谋
部参谋长提交了一份由他本人亲手撰写的少见的形势判断报告。这篇报告在
回顾了战略态势的来龙去脉,便直截了当抬出了凯塞林的观点:“根据一切
迹象表明,西西里岛是保不住了。”接着,他指出,不管敌人的下一个目标
是撒丁岛还是科西嘉岛,是意大利本土还是希腊,已方领导必须首先注意将
意大利南部作为保卫巴尔干半岛的前沿阵地而坚守不放,但另一方面,约德
尔继续说道——并引用了他的参谋部早在6月19日,即出于纯军事考虑而做
出的错误的“堡垒”决定后的那天所做出的判断——不澄清亚平宁山脉以南
——指的是阿尔诺河以北的东西走向的山脉——的政治形势,就“无法”为
德国军队在那里长时间坚守“做出解释”。为此,目前首要的条件只能是,
“排除意大利军事指挥机构……以及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