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页面 170…
“必须把运输量至少提高两倍,并逐渐提高三倍”。除了这些空话之外,既
没有提到兵力和手段,也没有讲到时间。更有甚者,3月6日至7日,对英
国第8集团军发动第一轮攻击失利后,希特勒竟然解释说:“突尼斯具有头
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对于战争的结局具有决定性意义”,必须“千方百
计坚守”①。
由于希特勒对隆美尔的建议无动于衷,由于对下列一系列事态置若罔
闻,终于5月10日—13日在突尼斯酿成大祸——3月中旬后,在盟军两面夹
攻下,德意军队被迫退到突尼斯北部的一个狭窄桥头堡。接替隆美尔职务的
阿尼姆,上书约德尔,“请求在战斗失利时……的指示”,结果杳无音信。
凯塞林提出的关于形势对前送部队越来越有利的建议,也石沉大海。两个集
团军,约30万人被俘。这个数字相当于在防守斯大林格勒末期所投入的部
队。在此之前,直到4月中旬才开始撤退,但也只是撤走了一些“白吃饭”
的人。空军的飞行部队和为数不多的战斗部队,才在最后时刻逃离虎口。
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并没有公开咒骂前线的指挥官们。在那些日子里,
作者本想代表休假的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以对本职负责的精神,在形
势报告中汇报一下最近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其损失情况,但凯特尔却暗示作者
保持沉默,不要打扰元首,使他能冷静地总结一下他在军事指挥上所带来的
结果。也许出之同一原因,邓尼茨海军大将在第二次从罗马返回后,于5月
14日向希特勒汇报告,也只字未提突尼斯的损失①。不久,即1943年7月
初,希特勒在东线高级军官面前作了如下的解释:
“对于最后导致部队和物资损失的突尼斯行动是否正确的问题,“我当然要为我自
己辩护。我之所以在突尼斯采取行动,是因为我确信以下几点:
通过占领突尼斯,可以将入侵欧洲的时间推迟半年。更重要的是,可因此使意大利
留在“轴心”里。
否则,意大利肯定会脱离“轴心”。盟军就会在俄军占领斯大林格勒后,趁德国空
虚闯入德国之时,兵不血刃地在意大利登陆,就会通过布伦纳山口 (奥地利——译注)
向德国突击。这就必然使战争更快地遭受损失。”
希特勒的这些论点,没有一条符合当时已经清晰可见的形势,也没有哪
一条为此后的结果和今天已公布于众的同盟国的计划所验证。最主要的是,
在他的谈话中缺少了一句话,就是如同在斯大林格勒一模一样,如果在突尼
斯能及时撤退,就会避免灾难发生。
德国同意大利的关系,由于北非的这种结局,必然雪上加霜,更何况在
巴尔干问题上德、意之间早已充满着紧张。由于两个“轴心国”伙伴都在诡
计多端地谋求在东南欧的政治优势,因此在军事合作问题上的争执有增无
减。特别是在镇压倍受意大利庇护的、以米哈伊洛维奇①为首的民族主义集
团的暴动斗争中,这一争执进一步扩大。出于这些原因,国防军指挥参谋部
副参谋长于2月中下旬,再次受命前往罗马,以便在德国外交部长在墨索里
尼面前和意大利统帅部贯彻希特勒意图时,给外长以支持,
作者坐在里宾特洛甫的特别列车上,就对这里的陌生的“地方”气氛感
到不适。当他到达罗马,看到火车站装饰得五彩缤纷的升平景象,以及许多
身着黑制服的年轻外交家时,心中的不适有增无减。第二天,国防军指挥参
谋部副参谋长便在威尼斯宫,向墨索里尼说明当前的形势和德国国防军三军
… 页面 171…
总司令部的愿望。在谈话中,他发觉意大利统帅部参谋长似乎对希特勒的观
点和要求,不象墨索里尼那样俯首帖耳。因此,在瓦利蒙特和安布罗西奥接
着举行的谈判中,瓦利蒙特就开诚布公地指出了墨索里尼的权威在意大利最
高司令部里的虚弱地位。只是当双方政府首脑介入谈判,以及次日整天的讨
价还价之后,双方才达成了以德国愿望为基础的一致。帝国外交部长对此感
到心满意足,与他的随从们在意大利盎然地春色里度过了最后几天,而国防
军指挥参谋部副参谋长却要提前回国,心中自然闷闷不乐。谈判后的事态表
明,无论是意大利一方,还是暴动一方,都各怀鬼胎,并没有遵守协议的规
定。
1943年4月8日至10日,希特勒在萨尔茨堡会见了墨索里尼。这只不
过是在那个时期在贝希特加登举行的多次“国事访问”中的一次。据作者追
忆,当时轴心国的高级代表们,常常在这里一呆就是一二天,以通报情况,
讨论战争的发展。国防军指挥参谋部通常借此难得的机会,以德国总参谋部
的身份,同意大利代表就两国共同军事利益方面的问题,如指挥组织、军队
部署、武器供应管理和经济等问题,进行讨论。然而,希特勒对这些问题及
其丰富的资料,常常漠然处之,不屑一顾。希特勒与墨索里尼的倾向和意愿
会晤——凯特尔从未参加过——不拘形式,通常根据希特勒的意愿进行的,
也就是说,他把宣传看成重要的事情。然而,他却不赋予他的军事参谋部以
任何权力,也不向其通报会谈结果,以避免在重大军事问题上与会谈结果相
抵触。
德、意双方的会晤地点一般在萨尔茨堡具有巴罗克艺术风格的克莱斯海
姆宫里。它作为“帝国政府国宾馆”,可供来访者下榻。当时,双方通常利
用中午时分,举行军事讨论会,在客人面前极力宣杨战争的有利形势,对不
利的形势则竭力掩饰。会后共进午餐。午餐不举行任何仪式,不讲话,不发
表祝酒词,总是干巴巴地进行。有时,双方高级军官站在走廊或大厅里聆听
希特勒的长篇讲话。
作者回忆起一段与此有关系的特殊经历。希特勒对保加利业国王博里斯
很敬重,经常邀他来“山间别墅”作客。在国王去世前几个月的一个晚上,
在克勒斯海姆出席了一次由里宾特洛甫作东道主的晚宴。希特勒未让凯特尔
和约德尔参加,却命瓦利蒙特出席作陪。进餐完毕,国王离席,并向各方人
士告别。然后,拉着作者的胳膊——作者以前曾与国王相识——在里宾特洛
甫十分不满又充满惊讶的目光下,离开大厅,来到国王卧室。在这里,作者
突然发现国王眼睛里闪着深思熟虑的目光,接着,他就形势和战争的前景,
向作者提出许多紧迫的问题,希望给以坦诚回答。他们撇开法律和义务所规
定的界限,进行了一个小时实事求是的严肃谈话。需要指出的是,以后作者
并没有因这次谈话受到任何人的追查。然而,国王却因德国战争形势的全面
衰败而未能幸免于难,主要是他自己的国家落得个山河破碎的下场。
… 页面 172…
第三章从南线到东线直至意大利的背离
… 页面 173…
新的前提与矛盾
宣传归宣传,德国最高领导人最清楚,轴心国在北非的失败意味着什么。
突尼斯桥头堡一经丧失,盟军就会从北非沿海的狭窄战场转向地中海这一辽
阔的新战场。强大的盟军兵力就会腾出手来,开辟长期被切断的、通过地中
海的交通线,盟军就可以由此运进200万吨位的军队和补给品,这对于盟军
来讲是何等的重要!而另一方面,地中海战区事态的发展,却愈加严重地威
胁着轴心国的团结。
在这样的形势下,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在突尼斯失守后,立即提交了一份
《意大利退出战争后的形势概貌》。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这个文件的出笼
不可能不是受命于希特勒的。这个文件的出发点,是德国大本营中一种占统
治地位的观点,即认为,巴尔干地区及其防御薄弱的海岸线,正在闹事的人
民,丰富的地下宝藏,以及由东南方对“欧洲要塞”实施突破战略和政治企
图,都将是盟军在西线地中海地区作战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文件继续指
出,意大利的各大岛屿可能是盟军首批登陆目标,盟军将这些岛屿,以及意
大利的南部甚至中部,作为越过亚得里亚海向北推进的跳板和桥梁。对此,
必须予以重视,必须加强本国西部地区陆、海、空三军的防御力量,并且还
希望战争尽可能在远离欧洲中心,即远离德国边境的地方进行,至少要加强
业平宁和巴尔干半岛的防御。作为紧急措施,必须充分利用西线的兵源,补
充正在利用西西里岛、撒丁岛和科西嘉岛,特别是来自“突尼斯桥头堡”的
兵力而组建的突击集群。因为盟军主力将山西线和地中海地区转移①。
希特勒赞同这种判断并基本同意所提出的建议。但是,他与其参谋部和
墨索里尼的看法不同——他们认为盟军的第一个攻击目标西西里岛,而希特
勒则认为是撒丁,特别是当中了英国情报局设置的一个有名的圈套之后,更
坚信——英国情报局设法让德国在西班牙海岸发现盟军一名被击毙的信使,
从他身上搜出一份印有代号为“撒丁”行动的文件。他认为除了佐泽卡尼索
斯群岛以外,伯罗奔尼撒半岛也是盟军在巴尔干半岛上最有可能的攻击目标
②。他认为,这可以从英国文件中找到证据。在讨论必须防守的防线时——
仍不包括意大利——希特勒表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克制。例如,5月19日他
认为。盟军对巴尔干的进攻“甚至比意大利问题还要危险,意大利问题即使
在最恶劣的情况下,我们也能控制”。突尼斯灾难事隔愈久,他愈加自信地
按照其自己的方式运筹全局,并要求,德国一方也必须在欧洲周边地区坚守
“欧洲要塞”。为达成这一目标他甚至准备在必要时,将其他所有战场,甚
至包括东方战场的利益,置于地中海任务之后。为此,他于5月上旬的最后
几天,口头命令陆军总参谋部随时做好由东向西南快速运送6个装甲师的准
备,其中有3个党卫队装甲步兵师,他认为,这3个党卫队师的出现,将在
意大利军队和人民心目中为法西斯分子起到一个强大的宣传作用。出于同一
原因,他命令已康复的隆美尔元帅和国防军统帅部准备就绪,一旦处于风雨
飘摇中的意大利崩溃,就代替凯塞林接管意大利的最高指挥权。他还亲自向
隆美尔和巴尔干司令勒尔大将面授机宜。为防止对意大利等盟国泄密,希特
勒拒绝下达任何书面指令。只有两份文件——一份代号为“阿拉利希”的行
动计划——关于保障在亚平宁半岛上德国人的安全;另一份代号为“康斯坦
丁”的行动计划——关于巴尔干行动——来源于国防军指挥参谋部的计划草
案。
… 页面 174…
关于这件事的细节及当时大本营的有关情况,可参考下面的速记稿片
断。
第5号速记稿片断。
1943年5月20日,就意大利问题与特别官员冯·诺伊拉特①的谈话。
与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