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几乎处于停顿。因此,从战略高度对这些失利对全局造成的影响,事先作
出判断,或者采取挽救措施,对于国防军指挥参谋部来说,可能性极小,更
谈不上对事件进行高瞻远瞩的分析。这样,希特勒自己的“工作班子”,也
被他自己的杂乱无章,搞得精疲力竭,过早夭折。
德国大本营在德国失去主动权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所从事的这种单调
的工作到本书这一章为止,只是作为这一阶段的特殊事件加以描述的。一些
形势讨论会的速记稿,可能比作者的描述更能如实全面地反映大本营里所发
生的事情和情绪。
… 页面 151…
第二章从斯大林格勒到突尼斯
斯大林格勒和突尼斯的惨败,标志着这一时期开始的失败的原因和责
任,首先应当归咎于立于德国最高领导层之首的希特勒。从整个战略角度看,
这两次灾难的根由,约德尔将军早就在他的“指导原则”中有过阐述。他在
1942年11月29日,根据南线和东线形势的重大变化,要求他的参谋部“从
三个方面”对“整个形势做出新的判断”,同时提出他自己的“指导原则”:
“北非必须作为欧洲的前沿阵地无条件地坚守。一旦失去北非,英国便会越过佐泽
卡厄索斯群岛、克里特岛和伯罗奔厄撒半岛,向东南欧发动进攻。因此,必须保障巴尔
干的安定和安全”。
他接着指出,“在西线和北部地区,在最近的将来不会有重大行动;而
一在东线,必须建立几道坚固防线,以便在明春能至少从某处转入进攻。”
在北非这个同意大利人共同分担的“同防军统帅部战场”,约德尔的方
针中如果在“无条件固守”之后,又出现“可以放弃”这样完全相反的命令,
那么这与其说是总参谋部的话,倒不如说是希特勒的语言。希特勒的“直观”
中会产生许多新鲜的、似乎是确定无疑的想法:突然间,巴尔干成了英国的
最大战略目标,可同时意大利不会遭到入侵。这样,又将一个幅员广阔的地
区,辟为一个新的消耗兵力的战场①完全背离了节省兵力的原则
在能说明许多重要问题的指令中,关于东线问题,根本没有提到过斯大
林格勒的名字。约德尔所说的“坚固阵线”是指东线的全部事情,当时国防
军指挥参谋部还被“允许“将其作为自己的事看待。但是,针对战后某些另
外的解释,还值得强调的是,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无疑是想缩短“坚固
战线”,即将战线后移。而绝没有想过沿伏尔加何设防,并将斯大林格勒也
包括在内。综上所述,已很清楚地表明,并非国防军统帅部要急于坚守斯大
林格勒。
约德尔提到的“三个方面”——他要求他的参谋部和他的副参谋长从这
“三方面”陈述自己的意见。最终清楚地说明,他根本不是着眼于形势作出
真实的判断,而意在建议对兵力进行另外一种分配,或是动员新的兵力,他
的参谋部并没有以此为满足,而是竭尽全力实现其放弃西线和北线,转向东
线的企图,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与希特勒相对抗。这些事实是对指责国防军
统帅部在它自己的战场上贮备过剩的兵力的一种驳斥。
如同约德尔将军在“指导原则”中所作的判断那样,据他后来回忆,他
本人,以及他的参谋部都没有进一步提到斯大林格勒的事。这不排除他曾在
某种场合下同意过希特勒的要求。他的表白可能只是基于他自己的观点,也
可能是基于他作为旁听者参加希特勒和蔡茨勒之间的谈话后所得来的印象。
由于蔡茨勒的“情报封锁”,陆军总参谋长部对形势的独立判断,约德尔和
他的参谋部都是无法得知的。国防军指挥参谋部的战时日志对斯大林格勒战
事的经过,记载得极少。但在1942年12月21日的日记中写道:
“在形势报告中……元首与陆军和空军总参谋长就
东线南部的形势进行了长时间谈话”。
如果说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不在场——这极不可能——或者一言未
发,那么上述这段记载无论如何也能清楚地说明,在希特勒决定斯大体格勒
… 页面 152…
的命运时,他和“国防军统帅部、没有发挥重大影响。至今还保存着的形势
讨论会的速记稿,也能说明这个问题。这些1942年12月1日和12日,以及
在斯大林格勒失守后的1943年2月1日的几篇速记稿片断,将在下文全文引
用。同时,这些速记稿的片断也进一步证明——是从70天的3天中得出这样
的判断,在大本营,希特勒与其高参之间在东线问题上的尖锐冲突和对立,
还没有张扬出去。可以肯定,蔡茨勒将军正是在那些日子里,比过去更多地
单独同希特勒谈论他对斯大体格勒的忧虑和计划。只是没有他们之间的谈话
记录。作者还清楚地记得,蔡茨勒对斯大林格勒日渐危机的形势坐卧不安,
比如他连续数日要求他自己和他的亲密同僚们,也象斯大林格勒的保卫者们
一样,只能得到一份最低限度的口粮①但另一方面还应指出,据国防军指挥
参谋部11月25日的战时日志记载,只有里希特霍芬航空兵上将提出过第6
集团军应“首先向西撤退”,即放弃斯大林格勒,突破合围的建议。战时日
志还记载,在曼施泰因元帅接管“顿河集团军群”的指挥权后两天,希特勒
又一次谈到前景
“非常有利”。据12月2日的战时日志称,希特勒对于“霍特装甲集群”
从科捷科尼科沃地区对斯大林格勒发起进攻的计划,怀有充分“信心”。希
特勒终于在12月12日这一天,发起了进攻。他再次要求自己和他的手下,
为他的立论承担如下义务:
“我们决不能放弃它——指斯大体格勒,一旦失去就永远不会复得,”
并将“重大物质”损失作为论据。
对此,只有蔡茨勒随声附和地说:“在斯大林格勒,我们拥有强大的炮
兵”。希特勒立即以铿锵有力的语调,重申了他的决心:“那里的一切,我
们都无法替换。如果我们放弃了斯大林格勒,就等于放弃了战局的全部含
义。”
12月18日传来了意大利第8集团军崩溃的消息,它对斯大林格勒的形
势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几乎不到一个月,就在1月15日那天,匈牙利的第
2集团军也土崩瓦解。失败接踵而来。同一天,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包围也被
突破。这给大本营增加了新的忧虑。然而,当时就有些人提出这样的问题—
—今天似乎还有人这样发问:在迅速变化了的形势下,为什么不从新的角度
考虑斯大林格勒以及几十万士兵的命运?当1943年1月15日,德国全线已
大大后撤,当俄军逐渐缩小对这个城市的包围圈的时候,希特勒还委托航空
部国务秘书米尔希元帅,“要竭尽全力地保证第6集团军的给养”,这不是
故作姿态又是什么?
人们一再地为这场灾难寻找托词,说什么正是由于在斯大林格勒牵制了
强大的俄国军队,才使东线南翼部队的撤退成为可能。如果是这样,那么希
特勒在几周前和数月前所犯的严重指挥错误,也不能因此而被一笔抹掉。同
样不能为他的错误解脱的是,在战争的最后时刻,他还顽固地凭借手中的大
权,通过高加索北部的来信部队和第6集团军,剥夺了他刚刚任命的统帅的
权力,力图左右形势。就是这个人,在1月22日晚回绝了蔡茨勒将军受曼施
泰因之托“提出的问题:现在是否可批准第6集团军投降?”与此相反,他
却提出新的要求:“第6集团军要战斗到最后一个人”。1月28日他甚至象
抛弃尸体一样,将第6集团军的幸存者和尚在战斗者一脚踢开,开始“重新
组建第6集团军”①。还是这个人,当1月31日斯大林格勒的战事结束之时,
还用污秽的语言辱骂他的高级军官。他自己早已放弃的尔西,绝不允许另外
… 页面 153…
一个人按照他的观点放弃!
下面的这份2月1日的部分记录稿,可以引起读者在某些方面的特别兴
趣。这里,首先应该指出希特勒在以后的时间里的一个值得注意的态度。他
早在2月1日就再次强调,“无论如何要保住”顿涅茨盆地,并进而声称,
不拥有这个地区,“他就无法继续这场战争。”
第29号记录稿片断
1942年12月1日傍晚,“狼穴”
……①
蔡茨勒:曼施泰因集群在科捷利尼科沃,没有发生异常情况。今天奇尔
一线遭到猛烈攻击。从曲克上校防守的奇尔火车站经亚伯拉罕集群,施密特
集群,直至菲比希集群均遭攻击。在曲志上校防守的整个地段敌人的全部攻
击均被击溃,俘获敌人100名。据昨天报告,附近一地段被敌人突破一个小
缺口。今天,这个突破口遭到攻击,但敌人未能取得进展,因为敌人要远程
向这里开进。我摧毁敌人数辆坦克。明天将投入第336师一部,将敌人击退。
另一地段也遭到攻击……他们击毁敌人3辆坦克,保住了阵地由施密特
上将指挥的另一地段,击毁敌人6辆坦克,保住了阵地。
菲比希集群防守一个名叫吉尔耶夫的小地方,敌人大约1000名骑兵蜂拥
而至。有趣的是,他们都成了第40近卫师和第321师的俘虏。这两个师至今
仍驻扎在第6集团军的西北角。据俘虏说:他们是经过3个夜间的急行军赶
到这里的。由此人们可以推断出,他们想削弱第6集团军,给奇尔的前锋以
压力。然而,第6集团军今天只遭到轻微的攻击,同时得到约100吨的空投
给养①。北部战线的情况:第22装甲师和霍利特集群,均未遭攻击。可是今
天下午,敌人向霍利特集群、后方的通信联络及其司令部投掷了大量炮弹。
这一贯是他们为尔后的进攻所做的准备。
意大利人基本上安然无恙。“帕苏比奥师”遭到强大突击部队——2至3
个连——的进攻。结果却成了意大利人的俘虏。敌人扬言,明天还要进攻帕
苏比奥师,并将整个阵地摧毁,准备投入一至两个师的兵力和200辆坦克。
我已命令集团军群注意那里的动向。在罗马尼亚防守的地段,敌人也开始发
动进攻。集团军群已派第298师的一个反坦克连和第298师的一个工兵营,
增援帕苏比奥师,第298师的第1旅第3团已开到帕苏比奥师左翼后方,处
于待命状态。此外,空军的一个高炮群也开到帕苏比奥师后方。这就是我们
眼下所能做的。
5天前,我给意大利人派去一名防空专家,他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仓
库,存有9000发空心装药弹药。现在,他与德国工兵教导队一起,把弹药带
给意大利人。这样,意大利人就有了用穿甲弹和炸药装备起来的德国工兵突
击队。
约德尔:法国军事指挥官报告说:昨天异常平静。市民的态度没有明显
变化。被遣散的法国士兵中没有闹事。在塞纳一卢瓦尔行政区长官邸,发生
了一起抢劫事件,当时法国警察干得不错,逮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