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编制组织的要求”,以及按兵力和兵种对“作战集群”进行精确的“兵力
计算”的一览表,并按区划分为西班牙——摩洛哥,北非——埃及,安纳托
利亚——阿富汗。1941年6月初,陆军总司令部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建议
国防军统帅部和指挥参谋部将上述内容作为指令发出。此后不久,海军总司
令部又提交了一份将全部控制东地中海为作战目的的形势判断,促使国防军
指挥参谋部于几天后,即1941年6月19日,经希特勒批准,三军各总司令
部下发了这一计划的初稿。
这一全球战略的前景,主要取决于俄国战局的进程,这里无需详加分析。
但需要指出的是,它首先再次证明,在这些思想的背后,隐藏的并不仅仅是
大本营或三军总司令部的狂妄自大——如战后某些评论家所评论的那样。当
时的一些敌对国家,如丘吉尔和英国军事领导也曾经严肃地考虑过以与德国
相似的计划和可能性进军俄国。之所以在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国防军的这一长
远计划,是因为一些批评家——他们对这些计划要么不予以承认。要么无所
了解——不可能对所谓在各个时期表现出的“国防军统帅部狭隘的大陆观
念”给予足够的批判,并将责任归咎到在领导岗位上的陆军军官身上。
在尔后的事态发展中,还有几个可说明其胃口过大,以及片面的大陆设
想的事例。国防处长在实施陆军总司令部的倡议过程中,为他的同僚们提出
了一条方针,即:“(1)通过夺取直布罗陀、马耳他、塞浦路斯岛和苏伊士
运河,解决地中海问题;(2)扩建欧洲——西非阵地,反对英、美联合;(3)
在英国登陆,给其致命一刀。”这仍是一种将德国军事力量的重点,致力于
西方的思想。然而,在第32号指令的第二稿中,却企图在俄国取得巨大初步
战果后,将中东作为未来作战的主要目标——它主要代表希特勒的观点,同
时也是陆、海军总司令部的思想。其中,没有提到马耳他、北非和西非海岸
的防御应由法国承担,由德国提供空中保护;经希特勒的批准,准备给法国
以必要的支援。
所有的计划最终都要回到英国。东方战局一俟告成,便以全部力量再次
对不列颠群岛实施“包围”,与此同时,摧毁大英帝国在地中海的生命线,
使不列颠列岛“呈现”“崩溃”迹象,最后,“以登陆结束”全部作战。
… 页面 73…
第四章东方战局的序幕及其前半局
… 页面 74…
1、准备时期
… 页面 75…
陆军总司令部被置于优先地位
1940年7月底至12月初,在准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一次战局中,
德国国防军最高参谋部及其最高到今,只发挥了微不足道的作用,这在德国
大本营的历史上也许是最罕见的现象之一。对俄国的战争,既没有按普鲁士
——德国总参谋部的工作方式,制定一个基本的、经全面考证的计划,而且
在关于作战的指挥问题上①,希特勒除了在西方战局即将开始前,寥寥数语,
草率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之外,再没有任何表示。从一开始,希特勒使将此
战局的全部计划——从展开到确定首批进攻目标都听任陆军总司令部安排。
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完全被排斥在一边,甚至陆军总参谋部1940年秋举行
东方战局的大型司令部演习时,指挥参谋部的成员都没有作为客人或观察员
被邀请参加。约德尔将军也有意识没有采取任何步骤,因为他个想根据参谋
部的任务和性质,以倾导者的身份参与事态的发展。但也有一些例外,如1940
夏季,他委托国防处长对苏俄作战的基本要素,进行一次研究并拟制一份研
究报告。其目的是,熟悉苏俄地理和军事现状,并企图先于陆军向希特勒提
出自己的建议。①9月初,国防处长根据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约德尔的
指示,通知卡纳里斯海军上将的谍报局,“东方领域”在最近几周要进驻大
量部队,并提出几条采取隐蔽措施的原则。除此之外,国防军指挥参谋部还
担负了1940年秋向罗马尼亚派送陆、空军“军事代表团”的任务。这无疑也
是“东方战局”准备工作之一②1940年11月12日统帅部“为尔后作战”所
制定的第18号指令中,所多次提到的转变方向,在上述系列事情中终于找到
了答案。指令只是说:“探明下一步俄国态度的政治会商已经开始了。不管
这种会商的结果如何,凡是已经口头命令的东方各项准备工作,将照常进行。
一旦陆军将作战计划呈送于我(希特勒一译注)井经我批准备,一系列指令
就会随之签发。”
这样看来,约德尔将军1946年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对质询所作的
回答,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实的。他解释说:“我不是……第一个为进攻苏联
而作准备工作的人。当我在陆军总参谋部从见证人保卢斯那里得知……陆军
总参谋部正在制定进攻苏联的方案,我大吃一惊。”我们暂且不谈指挥参谋
部参谋长约德尔在供词的其他段落所谈到的他的主要任务,即将希特勒的决
断,通过他的“总参谋部的工作……以国防军整个机构所需要的军事形式体
现出来”①上述的事情就再一次清楚地表明,国防军统帅部的结构,在战争
达到白热化时,也不能适应国防军指挥的最低实际需要。
… 页面 76…
希特勒的介入
人们总是有这样一种假设,即统帅部集这一时期的经验,应自觉地拒绝
任何为东方战局制定作战基础的上作。然而,事态的发展从根本上驳倒了这
一假设。首先,当陆军首脑于12月5日向希特勒报告其研究结果时,希特勒
毫无保留地同意了这一作战计划,尽管他作了一些评述。遵照他的“据此计
划,准备工作全面铺开”的指示,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约德尔委托国防
处,按惯例在与陆、海,空三军作战处取得一致的基础上,将陆军的“思想”
以统帅部指令的形式体现出来。同时,约德尔还强调说:“元首……已决心
实施东方作战行动……因为陆军从没有象今天这样强大,而且最近再次向苏
俄表明……凡是德国想去的地方,都可以到达”
在国防处长在巴黎期间,曾提出指令的第一份“草案”必须进行补充。
12月16日,瓦利蒙特向约德尔呈递了第二份草案,同时强调指出“在制定
过程中,国防处对处在两线作战的形势,以及对有待解决的燃料消耗量的问
题,作出了判断”。
希特勒的思想集中在作战开始和实施的方式方法上。因此,当约德尔将
军于12月17日提交指令草案时,希特勒命令,计划要作“重大变动”。此
前,陆军总司令部认为,整个东方战局的胜利希望在于,将进攻重点放在莫
斯科方向。因为据估计,敌人“主力”可能在此方向上,只有把重点放在此,
才有可能将敌主力一举歼灭。而现在希特勒却要求,中央集团军群在击溃白
俄罗斯的苏军后,其大部分快速部队要挥师北上,“与北方集团军群……协
同,歼灭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内的敌人”,待夺占列宁格勒和喀琅施塔德后,
才向莫斯科挺进。促使希特勒下此决心的原因是十分有代表性的,即此前尤
其是尔后,他经常是放弃不容更改的、所有作战行动所追求的首要目标——
歼火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代之以二等目标。一个月后希特勒又再次提出“迅
速切断波罗的海地域的联系”是“最重要的任务”,他的本怠在于保障这一
沿海地区的经济运输畅通无阻;保障与芬兰的最短的联系距离。
东方战局的作战基础,是陆军总参谋部经数月精心研究和最富才干的首
脑们的多方论证的结晶,然而却被希特勒如此大笔挥,被另一方案所取代,
因此,认为国防处的研究方案参与此事的猜测是不正确的。因为按照参谋部
的习惯。此项研究工作应事先交付陆军作战处承担。因此,另一种设想也是不
能成立的,即国防处在1941年夏季需要对两种对立意见作出决断时,两次利
用书面的形势判断,有力地支持了陆军总司令部的立场。同时,也没有其他
迹象表明,希特勒在下此决断时,受到了约德尔将军的影响。一切迹象证明,
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约德尔与在制定西线作战计划时相反,没有给陆军
总司令部一个重新发表意见的机会。而他自己却要亲自对指令的基本要点重
新进行修订——他认为这里与其职责相协调的——而已将以前所用的代号
“奥托”和“弗里茨”改为现在众所周知的“巴巴罗萨”①就是通过这种途
径而拼凑起来的这份文件,终于经希特勒签字,使德国国防军踏上了开向东
方的艰难历程。
陆军总司令部如同约德尔将军——在这里,他又完全沦为希特勒工作班
子的领导——一样,除了对他们苦心制定的计划作如此重大改动深感震惊之
外,没有提出任何异议。有人队为,在东方战局的进程中,希特勒会被迫重
新接受陆军总司令部原来制定的计划,这种把回避现实当成是解决问题的逻
… 页面 77…
辑推理,实际上是自欺欺人。
“巴巴罗萨”指令下达后,在东方战局的准备工作中,陆军总司令部仍
起着主导作用。陆军这一优先权是在三次大型会商会上提出的——头两次在
贝希特斯加登,最后一次在柏林举行。在1月至3月中旬举行的这三次会上,
希特勒向陆军头目们提出了他关于军队展开和近期作战目标的决断。
在这种情况下,约德尔将军凭着他的性格和素质。只能如同每天在希特
勒“侍从”的小圈子里举行一般的形势报告一样,来充当希特勒的常务顾问。
在这种场合,尽管他可以谈论东方战局的有关情况,也可以亲手去完成希特
勒的某种特殊愿望;但他的参谋部从未能承担过纯粹的准备工作。按照他自
己的工作方式,他越是长时间地远离国防处,他越是一筹莫展,只得自己依
靠自己。同时他似乎也认识到,他所应得的权威,基本来自于与希特勒的亲
密关系,而不是由于他的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的职位,对于他代表的事
业他已完全荒废了。
驻在柏林附近的克拉普尼茨的国防处长及其军官们,处在一种与世隔绝
的环境中。在1月到2月的时间里,他们几乎没有接触一点即将开始的、成
为整个国防军头等大事的俄国战局。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等于宣告在各高
级参谋部内,已分为东部战场和其他战场,这为后来的作战造成大量灾祸;
另一方面在这殷时间里,参谋部与它的参谋长分离所带来的弊端日益显露出
来。约德尔将军一向从简短的通告或从某位副官草率的记录中所能获取的信
息不足以证实1月19日,国防处长几个星期中唯一一次到贝希特斯加登访问
时,向他的上司询问一个这样的问题,“元首是否仍坚持实施‘巴巴罗萨,
行动”。约德尔对这个三番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