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可以吧。”夫人被他看得有点内疚,迟疑地回答,“上午刚挖出来的。”乔冠华马上站起身,目光在小院里四处寻找,最后落在南屋窗下葡萄架旁的角落。
“只好栽在这里了,赶快栽。”他急匆匆地说,同时自己拿过了靠在一旁的铁铲,夫 人找来几个人帮 忙,把老梨树又栽下了。由于晒了一上午,树叶已经开始打焉,乔冠华小心 地抚摸着一片片搭拉下来 的叶子,开玩笑似地对夫人说:“幸亏我回来及时,救了我的老朋友,不然就被你们害死了。你等着,它会报答我的。”章含之虽然因为怕伤丈夫的感情没说什么,但心想老梨树是活不了的。上午挖出来的时 候就没有想再 栽,肯定伤了根。而南房窗下的那个角落又很少见阳光,它如何能活呢?
然而,奇迹竟然发生了!大约两个月后,当春天来临的时候,那两棵新栽的梨树还只长出零 零 落落的 嫩叶,乔冠华救活的老梨树却已吐出了成百朵小花蕾,密密麻麻地从绿色的新叶中探 出头来冲着乔冠 华微笑。这是从来未有过的景象,老梨树从未开过这许多花!又过了两个星 期左右,梨树迸发出满树 雪一般的花朵,真是美极了!乔冠华欣喜若狂。他简直像个小孩子一般对着这满树梨花手舞足蹈。他硬拉着章含之到老梨 树前面对 它说:“老梨树啊老梨树,咱们是老朋友,对吗?我救了你命,你为我开花。生死之交啊!”
他点着夫人的鼻子又说,“老梨树,你可不要再生她气。她年幼无知,想把你烧了,看在我 面上,你 不要生她气,她其实是个好人。”乔冠华叫夫人给他和老梨树照像,硬说老梨树通人性。他说:“这梨树比现在的有些人还懂感情呢!”夫人笑他发痴,不过心里也奇怪这梨树怎么 会出现这 样的奇迹。
第二年的春天,梨树又是一身披花。后来的两个春天是想起来都撕心裂肺的岁月。一些人利 用当时复 杂的历史原因,把乔冠华与章含之隔离开来。当夫妇俩重新团聚时,乔冠华告诉夫 人在那两个孤寂的 春天,老梨树忠心耿耿年年为他开花。他说每当他看见这一树梨花时,他 总是特别思念自己的妻子, 想起他们手挽手站在它面前惊叹不已的情景。
乔冠华最怜惜这棵险些被夫人烧掉的老梨树;他最钟爱的却是另一棵柿子树。柿子树叶大 而宽,树干 笔直,他喜欢那气派。柿子树生命力也最顽强,它身居小跨院,浇水时经常被忘 记,却照样在深秋时 结满红柿。柿子树曾给乔冠华夫妇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它是1974年春天进入他们小跨院的。待它刚刚长出嫩叶时,乔冠华就爱上它了。也许因为他 想栽一棵 梧桐但被夫人否决了,他觉得宽大的柿子树叶减淡了一些他对没有种上梧桐的遗憾 吧。这年秋天,他们两人盼望柿树结果,但失望了。第二年,他们又眼巴巴地盼着柿树开花,没 想到又是 失望。章含之很不高兴,嘟嘟囔囔地说:“真倒霉,这柿子树不结果又有什么意思 ?”
乔冠华说:“别着急,再等一年。”对待生活,乔冠华可能比章含之有耐心,有信心,能宽 容。第三年的春天,柿树已是满身柿叶,却仍不见果实。章含之威胁说:“今年再不结果,明年换一棵。”
乔冠华也很失望,忽然他想到一位“专家”他的秘书小王。他兴冲冲地说:“小王是山 西人,一定 懂柿子树。也许柿子树结果晚,这棵还不到年龄;也许柿子树还需要点特殊肥料 ,我明天下班把他带 回来请他看看。”章含之也高兴起来,是啊,怎么没想到小王?山西的柿子树多,他的家乡就有很多。第二天,乔冠华中午下班果真叫上小王一起回家了。小王是个极为朴实憨厚的同志,他虽 然只在部长 身边工作不到两年,但他们之间始终保存着最真挚的友谊。乔冠华把小王带到柿子树下,请他“诊断”。小王以他惯有的一丝不苟的神情,绕着柿子树 转了几圈 ,从下看到上,从上再看到下。那时柿树已长得高过屋檐,他抬头眯眼观察着树梢 。乔冠华夫妇俩在 旁边屏气等候小王的“判决”,像是孩子有疑难病,父母等候医生的诊断 ,连大气都不敢出。
突然,内屋里电话铃响起,章含之轻手轻脚进屋去接,好像生怕干扰了小王的观察。小王仔细看了十多分钟,终于很严肃地对乔冠华说:“乔部长,你们这棵树不会结柿 子的。”他的结 论对乔冠华和章含之简直是个大的打击。他们不约而同地问:“为什么? ”小王很认真地解释说:“柿子树分为公树和母树。母树开花结果,公树是只长叶子不结果的。我看你们栽的这棵树 像是一棵 公树,所以不会结果的。”
乔冠华非常失望,没有吭声。章含之说:“真是倒霉,栽了棵光棍树。”吃午饭时,乔冠华请小王喝茅台,并且问他是否能肯定这树是公树。小王历来是个非常谦逊 的人,再 三说他不敢完全肯定,他的意见仅供参考。章含之则说:“算了,你逼人家小王肯 定,吓得他收回去 了。你不信我信。都三个年头了,还不结果,自然是公树。”
后来,他们不再讨论柿子树了。可是,夫人发觉丈夫丝毫未减对柿子树的钟爱。他依然 在散步时拐进 小跨院,时常抚摸柿树的叶片,摘去枯叶,捡起地上的落叶。他也经常抬 头望着树梢。夫人知道他是 个感情极深邃的人,即使柿树不结果,他也不会同意换掉的。有一天,乔冠华又踱步进跨院看柿子树。
不久,章含之忽然听他兴奋地连声叫自己,她急忙跑过去。他激动得说话都断断续续了,指 着柿树顶 梢处,连连说:“快看,柿子!柿子!结果了!这是母树!”章含之也兴奋起来,拼命按他指的方向寻找,可是怎么也无法从摇曳的树叶中找到柿子。她 问他是否 看错了,他说肯定不会。为了不使他扫兴,夫人说可能太小了,没找到。乔冠华一上班就告诉小王了。小王打电话问章含之,她安慰他说:“不一定真是柿子, 老爷(大家 都爱把乔冠华称作‘乔老爷')可能想柿心切,看花眼了!”过不久,乔冠华又把夫人叫到小院中,这一次她真的看见三个杏子大小的青柿子藏在绿叶之 中。他们 俩高兴极了。乔冠华还把小王拉来,证明他们自己的树是母树。小王虽然“误诊 ”,但也极为兴奋。 这一次,他们俩的茅台喝得比上次多。
1976年春天之后,政治生活中的乌云随着“天安门事件”越来越浓重,外交部里的形势错综 复杂,乔 冠华承受的压力难以用言语来形容。他无心再在小院中闲步,也不再去观察这三个 幼小柿子的成长。 11月初,夫妇俩已深感面临一场极为严峻的考验,自己正陷入一种精心设 计的不公正的安排之中。
有一天,一个成熟的柿子终于自己掉落在泥地上,摔成柿酱。章含之望着那只摔烂的柿子 ,心头涌上 一股悲愤的情绪。这红色染在泥土上像她自己的血和泪,她不明白丈夫为他倾心 的事业奋斗了大半辈 子,为什么在晚年会面临这样的坎坷和不平!乔冠华安慰夫人说,一切都会过去的,误解总有一天会弄清楚。他说经受点挫折没有什么关 系,只要 两人在一起,相依为命就可以了。
可是后来,就连这“相依为命”也被剥夺了。乔冠华和章含之被强行分离了两年多,两个秋天过去了,到他们重新团聚时,乔冠华已 经做过肺癌手 术,羸弱不堪。他刚从医院回家后,有说不完的话要告诉夫人。其中,他讲了 柿子树。他说他们被分 开后的第二年秋天,他突然发现柿子树的一条树干一直伸到了卧室窗 前,上面挂着一对一般大小的柿 子,两个柿蒂相连在一起。柿子成熟时,那些看守他的人纷 纷去摘柿子吃,冠华只要求把这一对柿子 摘下来给他。他把这一对柿子挂在床前,天天看着 它们,思念着近在咫尺却不得相见的夫人。乔冠华给章含之讲这对柿子时,夫人透过他的眼镜片看到了他眼眶中晶莹的泪水。夫人泣不 成声,还 是他安慰她说:“一切都好了,我们不是又在一起了吗?”从那以后,乔冠华与章含之真正形影不离生活了将近五个年头,一直到1983年9月他溘然 长逝。在这五 个年头中,每年深秋,他们卧室窗外必有那一对并蒂红柿朝着他们两人微笑。 乔冠华也必定要摘下来 挂在床前,一直到熟透,还舍不得吃掉。最后总是夫人说不能再挂了 ,哪天掉在地板上岂不可惜。他 才小心地取下来,与夫人一人一个吃掉。他爱吃柿子,夫人 却不喜欢。但每年这个柿子她是必定要同 他一起吃的。
参见章含之:《谁说草木不 通情》,载章含之《风雨情》。
1983年5月,乔冠华的病势已十分沉重,但他却丝毫没有病容。生的愿望和信心是那样强烈 。章含之那 时深知他在这世上的时间已很少了,即将到来的诀别天天咬噬着她的心。在一段 治疗结束之后,她坚 持按他愿望接他回家。她知道他那时最需要的不再是医疗,而是在自己 的家里和相依为命的妻子在一 起,度过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在他最终不得不离开这人世间 时,他带走的依然是温热的家的气息和 依偎在他身边的妻子的全部的爱。回到家里,乔冠华 用坚强的毅力,天天在院内散步。8月间,他们俩 站在还是绿色的并蒂柿前,乔冠华计算着 还要等两个月才能摘下,夫人心里默默地祈祷上苍让她们再 能一起吃这一对柿子。然而,他 终究没有能等到这一天……
第八部分第24节 艰难时日(1)
1974年夏天到1975年夏天,是乔冠华夫妇十年婚姻里头最开心的一年。 这一年,邓小平主持的全面 整顿,使国民经济由停滞、下降迅速转向回升。全年工农业总产 值为4504亿元,比上年增快119%。其 中,工业总产值3219亿元,增长151%,农业总 产 值1285亿元,增长46%。同时,全面整顿也是党 和人民反对“左”倾错误和“四人帮 ”的一场伟大斗争,唤起了全国人民空前觉醒,加速了“四人帮 ”走向灭亡的进程。邓小平主持整顿,得到了毛泽东一定程度的支持,因为毛泽东希望恢复安定团结,把国民经 济搞上去 。同时
,他又不允许任何人否定“文化大革命”。邓小平提出的“三项指示为纲” 实质上是把发展国 民经济放在首位,这是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大革命”的反正。而对 经济、科技、文教等部门的 全面整顿,不能不涉及“文化大革命”中所实行的许多错误政策 ,不能不逐渐发展为对这些错误政策 的全面系统的纠正。这一系列的重要整顿深得民心,还 促使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更加深入地思考“文 化大革命”的错误。这不仅触怒了“四人帮” ,而且也超出了毛泽东所能够容忍的程度。
于是,从1975年8月开始,江青、姚文元等人利用毛泽东对《水浒》一书的评论,发动了一 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