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
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
在成功的道路上,如果你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不怕工作的简单、单调和琐屑,就
能够干出惊人的成绩。
《塔木德智慧全书》 第二部分脚踏实地去做,没有完不成的任务
脚踏实地去做,没有完不成的任务
《塔木德》上说:“有耐心的人能钓到大鱼。”这句话对现代人仍然很有启示。
如果你曾经到过新奥尔良的码头,毫无疑问的,你一定会被一艘艘拖船拉住沿着密西西比河
成排的货船这样的画面所震慑。
一艘不过30英尺长的小拖船,可以拉住一长排每艘重量超过一万吨的货船。拖船之所以具有
这种不可思议的力量,秘诀在哪里?
答案是拖船船长知道如果慢慢地一点一点拖动它,就能使它乖乖听话。如果他想以蛮力强迫
一艘运油船改变方向,那是不可能的事,无论他如何加足马力或撞击运油船,都没办法做到
。但如果这么一点一点来,然后在某一时机作适当的动作,他就能达成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对于完成一个交易的启示是什么?是的,一点一点地来,你就能完成不可能的任务。你可
以扭转最顽固的买方,让他改变心意下订单给你。只要你持续不断的努力。
罗杰·道森曾使用“拖船成交策略”成功地向银行贷到25万美元的贷款。有一度他和一个投
资家共同拥有33栋房子,后来他想将对方全部的所有权买过来。要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必须
找到一家银行在对房子只有第二顺位的债权下,愿意提供他们25万美金的贷款。
一开始,银行拒绝这么高风险的放款。罗杰·道森便要求和他们刚上任的副总经理碰面。后
来他发现只要和副总经理洽谈的时间够久,就很有机会拿到想要的贷款。
经过一小时的洽谈,副总经理同意只要他们存了10万美元的定存当担保,他便同意贷款25万
美元。但道森并未因此作罢。他不断地重申自己的立场,持续地打扰他。就这么经过另一个
小时的缠斗后,对方同意只以房子为担保品的情况下贷款。
下次当你遇到一个买方,让你觉得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改变心意的时候,想想拖船一点点拖动
运油船的情形吧。买方会改变心意的。
尽管他们在一分钟前,一小时前或是昨天告诉你否定的答案,也不代表在你下次问他时,他
也会给你否定的答案。持续努力,适当的时机做适当的动作,你就可能让一颗顽石点头。
一点一点地做,你就能完成原本你自己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你可以扭转最顽固的买方
,让他改变心意下订单
给你。只要你持续不断的努力,就几乎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克服一切障碍,完成一切任务。
《塔木德智慧全书》 第二部分耐心地等待在意想不到中获得成功
耐心地等待在意想不到中获得成功
《塔木德》中反复强调,要有耐心,忍耐暂时的挫折和不如意。
在1800多年漂泊流离的生活中,犹太人一直处在逆境之中,在这漫长的日子里,他们学会了
耐心等待,学会了低调处事做人,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生存、发展的智慧。
富兰克林说:“有耐心的人无往而不胜。”耐心需要特别的勇气,对一个理想或目标全然地
投入,而且要不屈不挠,坚持到底。追求人生目标的决心愈坚定,你就愈有耐心克服阻碍。
所谓的耐心,是指动态而非静态,主动而不是被动,是一种主导命运的积极力量,而不是向
环境屈服。这种力量在我们的内心源源不尽,但必须严密地控制及引导,以一种几乎是不可
思议的执着,投入既定的目标。
有了坚定的人生方向,可以提高你对于挫折的忍受力。你知道目标逐渐接近,这些只是暂
时的耽搁。如果你积极地面对困难,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耐心等待,等待机会,你就能在意想不到中获得成功。
机会是一种稍纵即逝的东西,而且机会的产生也并非易事,因此不可能每个人什么时候都
有机会可抓。而机会还没有来临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待,等待,再等待。在等待中为机
会的到来做好准备。一旦机会在你面前出现,千万别犹豫,抓住它,你就是成功者。
耐心等待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但耐心等待绝不是什么也不做。在美国,许多企业家都深
深地懂得它的重要性,他们都极富耐心。他们知道,等待会使他们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洛克菲勒就是这样一个有耐心的成功者,他以他特有的美国人的习性,等待着机会的出现
,而一旦机会出现,他就会毫不犹豫,迅速地抓住它,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耐心是一种优秀品质。耐心使人成功。
那么,该如何培养耐心呢?很简单,只要你确定人生的目标,专注于你的目标,那么你所
有的思想、行动及意念都会朝着那个方向前进。耐力是身体健康的一部分,不管发生了什么
情况,你必须具有坚持把工作完成到底的能力。耐力是身体健康和精神饱满的一种象征,这
也是你发展成为别人的领导者并赢得卓越的驾驭能力所必须的一种个人品质。实际上,忍耐
力是与勇气紧密相关的,当事态真正遇到困难时你所必备的一种坚持到底的能力,是需要跑
上几公里还得具有百米冲刺的能力。忍耐力也可以被认为是需要忍受疼痛、疲劳、艰苦,并
体现在体力上和精神上的持久力。
忍耐力是你在极其艰苦的精神和肉体的压力下长期从事卓有成效的工作能力,忍耐力是需要
你长时间付出的额外努力。那是需要你大口呼吸的时刻,而且它也是一种你想具备卓越的驾
驭人的能力所必须培养的重要的个人品质。
说实在的,有时你可能不需要在体力上像某些人在工作中表现出的那样富有耐力。然而,
不管你是表现出也好,不表现出也好,那工作还是需要去坚持,不管你碰到什么障碍和困难
,你都得把它成功地进行到底。
一日复一日地度过难关
《塔木德》说:“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
犹太人命运多舛,但是,他们也练就了调整心态的高超本领,他们非常善于调节情绪。他
们强调,要调整好情绪,度过今天——不是一周、一月、或是一年——只是24小时。早晨醒
来时,你真正能掌握的,唯有今天而已。谁也无法将一只脚遗留在过去,也无法单靠一只脚
便踏入未来。千万不可拘泥于过去与未来,而眼睁睁地任今日流逝。此时此刻,适度的幽默
可以发挥绝佳的效果。
查斯特的一个朋友刚开始创业时,曾雇用了一位叫约翰·斯本塞的高龄绅士为办公室的经理
人。那时,约翰已经70多岁了。但是,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到公司,永远保持愉快的心情
,而查斯特的这个朋友却阴霾常布。有一天,他不慎陷入犹如“鳄鱼出没、水深及膝的泥淖
”情绪之中,这时的他渴望有人能对自己稍加安慰,于是将心中的所有心事一股脑全告诉了
约翰,他没想到的是,约翰只是简单地回了他这么一句,“是啊!这种事常有的嘛!而且,
往后还有更糟的呢!”多少年后,这位朋友还经常想起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来。当作茶余饭后
的笑谈。仔细想想,世事果真如此,总以为再也不会有比目前状况更糟的了,实际上并非如
此。
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约翰劝查斯特的朋友暂时关在自己的公司里,集中心力思考自己人
生的顺畅面。尽量去想些有关健康、温馨的家庭、居住环境的优雅、好吃的食物、好朋友、
种种美好的事物,以及生活在美丽、自由的国土上等等乐观的事。诚如约翰所言,人们总是
不懂得珍惜眼前所拥有的,直到失去了,方才后悔不已。
“以一日为单位”解决问题,为求好的效果,希望你能切记,忍耐是必要的。年轻人往往
缺乏超强的忍耐力,但是为了迎接人生的挑战,忍耐实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医师的法国讽刺
作家罗比莱斯,早在16世纪时便说过:“坚韧卓绝之人,必能成就万事”。莎士比亚也有相
同的观点,他说:“不具忍耐力者,实为赤贫之徒。”
无论有多少困难,事实上至多也不过堆积成一座山罢了。你要做的,只是将问题理清,“
一次一种”予以解决,从而一波又一波、一日复一日地度过难关。这种方法绝非新创,许多
人处于艰苦环境时,都是依此方式度过窘境的。你应该锻炼忍耐力,使自己在重重压力之下
,仍能保持明晰的思考。
《塔木德智慧全书》 第二部分要有勇气去改变自己能改变的事
要有勇气去改变自己能改变的事
《塔木德》上写道:“当压力出现,迫使我们改变自己的法规时,我们要不顾一切地战
斗,即使面临强敌也要战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有人问一个犹太老年人,为什么在承受这么多不幸时还能如此快乐。“我读过所有《塔木德
》中战胜不幸的办法,我也注意到这些办法中经常提到:‘不幸终究会过去,没有任何地方
说过不幸会一直停留而不离去。’”这是多么乐观的见解!
《塔木德》中,有许多历经磨难而终成正果的例子,从某种程度上说,生活中每个人或多
或少都会经历磨难,尽管没有谁愿意经历磨难,但最终几乎人人都因此而变得坚强。
因此,当你处理日常事务时,应当认识到每件事都不容易,如弗雷德·艾伦所言:“世界
就像磨刀石,而生活便是那待磨的刀具。”喜剧演员路易·安德森也曾说过:“那些贪图安
逸的人所说的话,没有什么值得一听的。”
不管什么人,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结论总是相同,那些经历过磨难的学生,比那
些沉溺于安逸的学生更易于成功,那些遭遇过艰难困苦的人,比那些生活在安乐窝里的人更
有能力克服困难。
《塔木德》告诉我们,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心存乐观,预见到前面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