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小说所说,诸葛亮力谏了,是张飞坏了事。而罗贯中一直塑造刘备的仁者形象,到此时也顾不得了。《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写秦宓在刘备出发前,再三劝阻,惹恼刘备,命人斩杀,众官求情,免于一死,下狱。孔明上表,一来为秦宓开脱,二来劝刘备以大局为重,不要对吴兴兵,言辞恳切,文情并茂。可惜刘备心意已决,众将官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老板犯错。
事实上罗贯中不必为诸葛亮辩护,孔明不太兴劝谏那一套是事实,但这无损其功业。
第五部分如果老板有错:部属反应
当老板错了,身为部属,或委婉相劝,或直言以谏,如果老板未能采纳,执意己见,最后失败了,此时部属对自己的先见之明,应该如何反应?只有一种方式,就是闭嘴。哀矜勿喜,决不出声。
这不是美德,是避免激怒上级,避免在伤口上洒盐。然而遇到器量狭小的主管,你不出声,还是难逃噩运。
第五部分信任够,才会言听计从
田丰和袁绍的关系正是如此。官渡兵败,袁绍后悔不听田丰的警告,反而把田丰拘押在狱,有人对田丰说:“您一定会受到重用。”田丰却很悲观,因为袁绍这个人善忌,失败后备觉羞愧,心生妒意,自己反而会因为先知先觉而遭处决。
田丰料事如神,从战场胜败到个人生死。奈何跟错主子,明知老板有错,劝不动,只能眼睁睁看老板溃败,被老羞成怒的老板杀掉。
田丰的建议(沮授、许攸也一样),对袁绍不起什么作用,袁绍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郭图,倒是言听计从。除了袁绍个人判断力差,对部属信任程度有别,也是一大原因。
曹操赤壁兵败后,哀叹说:“如果郭奉孝(郭嘉)还在,我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仿佛暗批活着的尽是酒囊饭桶。这样说当然不公平,早在用兵前,贾诩就曾建议曹操好好经营荆州,不必急着动兵,到时孙权自己会来归附。曹操如果采纳,也就没有后来的赤壁惨败。
但曹操特别提到郭嘉,或许有另一层意思。比如,鏖战之际,郭嘉献策,可帮助曹操获胜或脱困;比如,同样劝曹操不要开战,但郭嘉更有说服力,更得曹操的信赖。——这一点很重要。和贾诩相比,郭嘉显然分量重得多。史书写贾诩自认不是曹操旧臣,而又老谋深算,惟恐遭致猜疑,于是闭门自守,不结党派。可见曹操对贾诩多少有点顾忌。
看看吕布、陈宫这个组合,就更清楚了。吕布遭曹操团团围住,陈宫提议吕布出城布阵,他闭守城内,互为表里,相互呼应,这是死马当活马医的奇策,但吕布妻子提醒说,陈宫曾有叛离曹操的前科,难保此时不会叛离吕布。吕布被史书评为“无谋而多猜忌”,一听更不敢相信陈宫。陈宫后来落得陪吕布一道赔上性命。
第五部分分量够才能管理上司
当部属未获完全信赖,平日的变革方案便不易被主子接受,危急时死马当活马医的急智,主子更不敢采信。许多部属只知埋头苦干,忽略了管理上司的重要。管理上司,必须建立举足轻重的分量,然后取得老板的信任,平时做好上下属之间的公关,透过良好的沟通互动,让老板知道你的想法,相信你的人格,了解你的工作进度。
这是张昭敢这么大牌的主因。老板刚愎自用,部属大可一走了之。但张昭走不了,一来当时天下三分,大势底定,不像汉末,群英竞逐,分合重组,人才流动跳槽,司空见惯。二来前任主子孙策托孤给张昭,责任重大,岂可违背先主遗命?
张昭这个元老、长辈身份,成为他的包袱,也成为他强谏不成时,情感宣泄、立场宣示的利器。对张昭,孙权没辄。他的政治忠诚、人品道德,没得怀疑,但一再当着众面,据理力争,让孙权受不了。为了要不要派人封公孙渊为王,张昭和孙权争执不下,孙权抽刀怒骂:“吴国大臣进宫拜我,出宫拜你,我对你的尊敬到达顶点,你却多次当着众人之面折辱我,我常常怕自己忍不住,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孙权指的是对张昭不再客气。张昭听了,动情说道:“老臣我说话不中听,仍然直言进谏,只因为太后驾崩前托付我啊!”
一席话,说得孙权把刀掷在地上,和张昭相对,涕泗纵横。
尽管这样,孙权还是不采纳张昭的意见。张昭闭门装病,不再上朝,孙权气得用土封堵他的门,张昭赌气,也在里面用土封门。事后证明孙权错了,孙权很不好意思,想请张昭出来,张昭不理,孙权火大,放火。最后还是张昭的儿子把老爸扶了出来,孙权致歉,事情才落幕。
在孙权面前,张昭有耍性格的本钱,他人未必能够。但不管如何,伴君如伴虎,古代君臣关系,充满紧张。要把今日向上管理那套哲学搬回古代,难度更高。我们很庆幸生在民主开花结果的现代,饭碗没了,脑袋还在。
第五部分磕头或断头?
——投降操作三法则
《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关云长放水淹七军》,写关羽击败曹操手下大将于禁,于禁乞降,关羽连杀都不屑一杀,说怕玷污刀子。小说写于禁“拜伏于地,乞哀请命”。关羽责问他,为什么胆敢反抗?于禁一脸无辜地答道:“是上面的差遣,身不由己,望君侯怜悯,誓以死报。”关羽不屑一杀,说:“我杀你,像杀猪杀狗一样,怕弄脏刀斧。”于禁苟且偷生,活下来了;另一大将庞德则不屈而死。
这段描绘,把于禁写得柔媚无骨,猥琐鄙陋。真是这样吗?《三国志》只用“禁遂降”三个字交代过去,内情不明,并未像罗贯中那样,把于禁抹黑得如此不堪。
第五部分于禁被关羽害了两次
罗贯中为何抹黑于禁?《三国演义》常借着贬乙来捧甲,借着抹黑某人,以漂白某某人。为了凸显诸葛亮的智谋,便把司马懿白痴化;为了凸显刘备的忠厚,便把曹操奸诈化;同样的,为了反衬关羽的忠勇为爱国之本,便把于禁投降时的表现,添油加醋成贪生怕死的样子。
所以于禁被关羽谋害了两次,一次是在历史里,兵败被俘;一次是在小说里,作者为了美化关羽,不惜矮化于禁。于禁自此成为三国迷嘲弄的对象。
历史无情,同样投降,降了张飞的严颜,却因慷慨就义的决心和演出,不但没死,还被张飞延为上客,数百年后又被文天祥歌颂,成为《正气歌》里浩然正气的代表人物。平平投降,怎么差那么多?
差别在哪?在于投降前的表现。
张飞破城,俘获刘璋的部将严颜时,呵责严颜说:“我大军攻来,你为什么不投降,还斗敢抗拒?”严颜回说:“本州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
张飞大怒,下令斩首,却见严颜面不改色,态度从容,说:“砍头便砍头,发什么火?”张飞和他英雄相惜,竟放了他,奉为上宾。
《三国志》和演义小说都记载这一段,也被视为佳话,若非张飞的气度,严颜早进了忠烈祠。这和于禁一开始就投降,没有殉难的决心,是不同的,再加上演义的扭曲,于禁的形象便一落千丈了。
于禁的悲惨还在后头。他被关羽俘掳也就罢了,孙权斩杀关羽,于禁落在孙权手里,待曹丕称帝,孙权称臣,把于禁遣送回去,以示友好。曹丕以春秋时代荀林父、孟视明的史事安慰他,重新任他为将,却又安排他去曹操陵园祭拜。曹丕事先派人在陵园屋里画上关羽得意、庞德发怒、于禁投降的壁画羞辱他。须发尽白、面容憔悴的于禁,不堪刺激,羞愧而死。
第五部分一样的投降,不同的下场
同样投降,际遇有别,不止严颜、于禁,纵观三国英雄,被俘后个个反应不一,命运不同。有人求生不能,如吕布;有人求死不得,如沮授;有人从容就义,求仁得仁,如陈宫;有人泼妇骂街,死得轰轰烈烈,如庞德。也有的像严颜一样,被奉为上宾,阶下囚变成座上客,如张辽。态度各异,后人的评价自有不同。其中必然有一些判定的规则可循。
什么情况下投降可免于被批判?投降有什么操作法则?粗略言之,可归为三点:
一、弃暗投明,从昏君跳槽到明主,可。
二、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投降胜利者,押宝成功,选对绩优股,可。
三、投降时态度不卑不亢为宜。亢者殉国,流芳百世;卑者投降,遗臭万年。破口辱骂是死路一条,卑躬屈膝是奴才一个。上上之策,是慷慨激昂之余,莫徒逞口舌之快,为彼此留点退路。以理性为依归的正气凛然,才有严颜、张辽的机运。
最后一点大概会引起争议。这样会不会唐突古人?明明是视死如归的烈士,谁还考虑投降的方式?然而,看尽当代人物虚矫的表演和差劲的演技,我们不得不以今论古,留点想象的空间。
第五部分一幅画逼死大将军
海明威的名言:“人为胜利而生。”在军人身上尤其适用。士可杀,不可辱;只能战胜,不许兵败。一旦兵败,没有投降,只有殉难。战争的残酷,不仅在战场你死我活的拚斗,也在于兵败之后面对军法处置的无情。
投降的将军更不用说了,受到重用也就罢了,怕的是苟活于世,却遭人鄙弃,情何以堪?曹操阵营的大将于禁就是一例。
第五部分兵败不死,境遇堪凉
于禁跟随曹操南征北讨,屡建大功,勇猛不阿,颇受曹操赏识。他最大的缺点在于个性耿介,执法严格而不近人情,和部属的关系并不融洽。
这样的性格,很难想象会成为投降的将军。然而当关羽进军曹仁苦守的樊城,于禁和庞德奉命支持。不料洪水暴涨,于禁大军惨遭淹没,于禁退无死守,竟然投降,庞德则不屈而死。
曹操闻讯,感叹良久,无法相信认识了于禁三十年,一直欣赏他的忠贞义胆,临危处难竟变节投降,反而不如庞德。
第五部分杀人不见血,骂人不带脏字
孙权后来杀了关羽,并俘掳了关羽阵营的官兵。降关羽的于禁,也被送到吴国。有一天,孙权带着于禁骑马同行,吴国有个脾气很冲,名叫虞翻的人,便呵责于禁说:“你这个投降的俘虏,怎么配跟我主公齐马并行呢?”
说完就想用马鞭鞭打于禁,幸亏孙权喝阻。后来,孙权大宴宾客,于禁听到音乐,有感而发,泪流满面。虞翻很不高兴,骂说:“你想故作伤悲,来获得释放吗?”总之,在吴国,于禁说有多瘪气就有多瘪气。
更瘪气的还在后头。当曹丕称帝,孙权称臣示好,遣送于禁回魏国。于禁须发尽白,形容憔悴,向曹丕磕头请罪。曹丕故示大方,不念旧恶,拜于禁为安远将军,并且用春秋时代荀林父和孟明视的故事劝勉他。
荀林父和孟明视是秦、晋两国的大将,虽曾兵败,但未受处罚,后来将功折罪,立下大功。曹丕举荀林父、孟明视的事迹,想必令于禁感激涕零。尤其孟明视一例,必然更让于禁窝心。遥想当年,秦穆公不听劝告,执意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