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也不能接受的。
1919年4月,我邀请朱尔典来我家吃饭。
在这次见面过程中,我没有与朱尔典讨论谈判事宜。我们谈论即将结束的欧战,谈论俄罗斯内战的后果如何,讨论着艺术、音乐和人生。
……
在送朱尔典离开的时候,我凑到他身边,轻轻地说:“如果我直接收回海关的话,大英帝国怎么办?”
朱尔典又惊又怒的抬起头来,看向我。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双手握拳,努力克制自己。
我看见他头上青筋暴跳,心想,‘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激动,也不怕中风?’
朱尔典浑身僵硬,脚步蹒跚的离开了。
我微笑着,挥手目送他离开。
……
大英帝国怎么办?
大英帝国能怎么办?
战争已经持续四年半了,就算胜利近在眼前,大英帝国又能怎么样呢?
派出几十万大军,长途跋涉,远征到东方来,与一个能够动员300万以上兵员的国家,再打上几年?
除非英国人都疯了!谁在这时候再提议战争,等待他的,就只有下台,无论是谁!
在漫长的战争岁月里,英国人已经彻底失去了对战争的兴趣。英国没有钱了,英国人也不想达仗了。
这样一来,战争是不可能了。
不承认中国,中国的损失微乎其微。中国与英国的贸易额并不大,美国、德国和日本,才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与三国的贸易额为贸易总额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封锁中国?
中国的远洋运输刚刚起步,没有多少远洋船舶,依靠中美关系,很容易找到美国远洋运输公司承揽运输。
……
总之,当我直接收回海关后,英国没有任何办法,能够狠狠地“惩罚”我——这个轻蔑地“冒犯了大英帝国”的家伙。这样的情况,朱尔典应该清楚,却不知他为何如此难缠?
1919年4月30日,《中英友好条约》签署了。
此后的半个月,中国与十几个国家陆续签署了平等的条约。
不久,朱尔典由于身体不适,不得不提前退休回国了。不会是中风了吧?!难道我有乌鸦嘴的天赋^…^?
过年了,有人与我抢PC,所以,写书改晚上,更新改上午了.看我这么辛苦,把票都交上来!
【看书要砸票,做人才厚道】 ?
第61章
有个当政者做理事长,民主党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民主党成员选拔严格,仍然申请者多多,。在此基础上选拔出来的民主党成员,多半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中上的教育程度。虽然不能够从政府的到拨款,民主党筹集资金,却也不很困难。其中,董氏就提供了进一半的经费。但更重要的是,民主党具有有效的组织形式,通畅的信息渠道,专业的培训辅导。
别人还不知道,你已经有所准备;别人只听说名称,你却了解详细内容;别人还在摸索中前进,你却能够得到专业的培训;别人需要靠自己,你却有组织支持……
这,才是最大的优势。
国防军每攻克一地,民主党就迅速组织起来,宣传落实各项政策,解答相关的问题。并代表当地民众,与国防军,或行政官员,就某些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涉。既有力的推动政策的落实,同时也提高了本身的声誉。
然,民主党在北方基础薄弱,对新成员的审核又严格。远不能与国民党兼收并蓄,大肆收人,相比较。
1919年3月,国民党在北方几省的重新选举中,大获全胜,获得231席,民主党则获得97席。
不过,民主党仍获得参众两院870议席中的481席。其中,众议员339席,参议员142席,均为半数以上。而国民党则获得327席,其中,众议员242席,参议员85席,为国会第二大党。
国会成立后的首要工作,就是制定《宪法》。在此之前,国会还需要确定中国的首都。虽然,民主党为国会第一大党,在我的建议下,却还只是提议案:“先将国会迁移到安庆办公,各位议员了解具体情况后,以确定中国的首都”。
在北方各省重新选举前,安庆已经开始了国会大楼的建设。国会被建在安庆新城区,东南方的一座无名小山下,交通方便,距离军政府也不远,只有十分钟的车程。议员们对国会大楼的巧妙设计,精心装饰,方便交通和优美环境,都很满意。
在6月的一次会议上,国会通过第190019号决议案,将安庆定为中国的首都。
会议中,有议员提出异议,认为安庆的历史意义不够深远,不如南京和北平。列席会议的我,解释道:“从地缘的角度讲,中国东方是日本,北方是俄罗斯。日本的海军实力,在很长时期内——可能要20年。都不是中国海军所能比拟的。一旦建都南京,会给中国海军作战带来很大压力。俄罗斯是老牌列强,也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安全。北平距离俄罗斯过近,也不是很适合。在战时,一个稳定有效工作着的首都,想必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此外,明朝建都北平,是为国戍边。在实战中,效果并不显著。
现在,津浦路、中东路的复线建设工作,都在进行中。张(家口)库(伦)乌(苏雅里台)科(布多)铁路,也已经完成了勘测工作,开始施工了。待这些重轨铁路建成通车后,国防军的增援部队,在一周内,可以到达北方的任何地方。再建都北平的意义,也就不大了。”
《宪法》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它确定中国以后的规则,我也为了通过符合我愿望的《宪法》,而做了许多准备工作。
首先,我需要统一民主党内部的思想。
这倒问题不大。
我白手起家,在安徽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富民强兵。随着国防军百战百胜,我在民主党,在联省,在中国,都拥有崇高的威望。在中日,中美条约缔结后,我的威望更是达到了顶峰。只要我不过分的倒行逆施,基本不会遭到激烈的抵抗。说句夸张的话,如果我想当皇帝,此时此刻就是最好的时机了。
民主党是我一手创建的,其内部,还没有能够威胁,或者说,动摇我地位的人。作为负责日常工作的常务理事,王博文是最有机会的人。但是,民主党的制度是我制定的,宽松、公开、透明程度都很高。王博文执行起来,受到很多的监督。如果他公平,只能慢慢累积;如果有不公平不妥当的行为,他就会首当其冲,受到严厉批评。不过,王博文干的不错,要不然,也不会从秘书长,晋升为常务理事。
而且,民主党高层都知道,我不会亏待跟着我的人。像原安徽新军出身的,蒋百里等人都已经身家数百万,就算最普通的士兵,也有个几万元了。
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民主党内部的团结,是毋须担心的。
所以,在会议中,提出我的想法后,大家略一讨论也就通过了。大半时间,大家讨论的,是如何完善这个想法,并使它在国会顺利通过。
因为忙于选举,以及国会的筹建工作,大家已经有几个月没有聚在一起了。近来的喜事,是一件接着一件。我的总统是跑不掉了,参众两院的议长,也必然会被民主党收入囊中。故而,大家一见面,就喜气洋洋地互相恭喜、涵喧了半天。
待众人坐定,我开始介绍了我的想法——“总统制”。
总统制,特点是以总统为行政首脑,行政机关从属于总统而非议会。在总统制下,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定期由公民直接或间接选举;总统只向人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内阁制,特点是其政府首脑的权力来自议会(即国会)的支持,而这种支持通过两种途径落实:第一是国会改选后的多数议席支持,第二是行政首长赢得国会的信任投票。政府首脑往往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总统制与内阁制,区别主要有两点:议会是否有组织政府的权力;政府是否对议会负责,能否解散议会。前者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也就是说,总统制由总统组织内阁,议会无权组织政府;政府只对总统负责,总统不能够解散议会。而后者的答案,恰恰相反。
“……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的富强,炎黄的复兴,民主只是个手段。
因此,对于当前的中国而言,稳定的重要性,是排在首位的。
只有稳定的局势,才有可能发展建设。
民国成立以来,内阁制效果不是很好,短暂的几年间,内阁就更换了六七次之多。不要说建设,连一个长期的施政纲领都没有。
国外的情况也是这样。
……
内阁制在形势剧烈变化的危机关头,很难保持一贯的稳定,容易在短期内,形成多次倒阁。使国家陷入混乱之中,容易导致战乱的发生。而且,党派席位的转变期间较短,总理的权力受到的限制多,政策影响因素多,效率也就差一些儿。
……”
在我发言结束后,张骞很快提出了问题,“话是如此,但内阁制很符合中国传统的‘君权高而虚,相权低而实’。到时候,支持的人也不会少。”
我慢慢的说:“自古以来,君臣间善始善终的,并不多见。舌头还有碰到牙的时候,两者的意见不一致,是很平常的事,闹矛盾也就难免。再说实际点儿。皇帝的地位稳固,不会动摇,会一直持续下去。而总统是有任期的,心甘情愿的作为象征,不表示意见,不想发挥作用的总统,恐怕是罕有。所以,两者的矛盾,只会比君臣多,也就更不稳定。”
武炎康从另一方面,提出了疑问,“会不会有人,以中国缺乏民主传统为由,提出更适合限制当政着权力的内阁制?”
我想了想,答道:“我倒觉得恰恰相反。两种制度相比较,总统制责权分明,容易掌握分寸;而内阁制则需要相对成熟的党派制度,对选民的教育程度等要求更高。正是因为中国缺乏民主传统和基础,才更不适合内阁制。
而且,就效率和稳定而言,两者哪一种更适合中国?
我想,答案毋须说。
民主是潮流,只要民主深入人心,就终究会有实现的时候。然,国家发展的时机,却是转瞬即逝的。所以,我更倾向于,选择权力集中的总统制。
再说,有什么比全民选举,选择的总统,更具有民主性。”
……
8月3日,在民主党大力支持,国民党半推半就的情况下,国会经辩论,通过了第190023号决议案,决定中国实行内阁制。
呃,是的,是内阁制,不是总统制。我的理想是总统制,然,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往往是令人惊讶的。
我们几个理事将总统制,讨论的差不多的时候,发现了问题——我提出了任期问题。总统制是有期限的,一个人通常只能担任两届总统,也就是十年——这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却是政治惯例。然后,基本就从政坛上消失了,影响力是一方面,却不能够再次执政了。
这么实际的问题,一经提出,我们都有点儿傻眼了。大家相处多年,少的也有七、八年了,都知道我闲不住。如果我像张骞一样年过耳顺,就无所谓了。但是,我还这么年轻,十年后,也不过是中年,到时候就退休,怎么也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而且,拥有崇高威望和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却没有相应的权力,是件很危险的事情——这是不必说明,也无法明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