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他是用这个故事来启发自己,就像那天自己去问窦黎的经营之道一般。毕竟身边的故事才是最为真切可信,也是最为启人思窦的。
“中医也是国企,中医面临的医改也如同当年的改革开放时的状况一样。一般来说,改革开放是能够促进搞活的,不过,我认为中医的开放搞活政策来得太迟。就比如眼前的翡翠楼,我们要生存,肯定得发扬具有我们中医特色的‘风味小吃’,对于不具有竞争实力的‘住宿’,应当做适当的抛弃。”
谢院长点点头。
姚慎继续道:“思路已经很明确了,但要把‘特色风味’经营得好,却也不容易。首先,我们缺乏象司马南伩那样的老师傅,我们中医界的老手名家多已做古,而今留下的‘手艺’不过零星半爪,不足以应付当前市场,而我们后面掌勺的年轻人得靠自己背菜谱去摸索,但中医的菜谱可是太过深奥而难以掌握,所以,这特色风味就弄得不中不西,或者是干脆西化。没特色的结果就是没竞争力,没竞争力的结果就导致我们目前中医的现状。”
王主任自个独酌了一小杯酒,此刻两颊潮红,眼睛布满血丝,待姚慎把话说完后,老王把大拇指一伸,道:“小伙子,不错。”
谢院长也赞道:“你说的简直与我想的一样,不过有一点我不赞同。”
姚慎问道:“是什么?”
“我不觉得这风味小吃是那么难以经营,就比如我们现在的白血病专科,这‘小吃”的生意可是蒸蒸日上哦。”说毕,谢院长抚掌而笑。
大林木 路旁土 海中金 炉中火 第五十一章
成王败寇,是绝世枭雄还是无行浪子,在最终结论之前,每个人都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这是一条铺满荆棘的路。
姚师因一时之兴帮网友治疗病人而被牵进媒体举办的中西比武中,并因此而成立了一个白血病专科,从这一点看来,他的成功似乎有着很大的侥幸成分;但姚师以此为起点而抗起中医兴复大旗,最终开创出百花齐放的格局,这可不仅仅是侥幸便能办到的。
而事实上,在姚师成名后确曾一度面临着种种挑战。
要摘取成功女皇头上的桂冕,这需要艰辛的付出,任谁也不能避开。
《笑熬糨糊。王者之路》
近来学院内的学习风气突然变得浓烈起来。
其实从中西比武开始,原本那些吊儿郎当的小伙子在心理上就有所改变,只不过是常常下意识地找着种种借口来表示,我原本是要去玩的,但由于某种原因,原计划取消,现在没事就权且看看书罢了。往往是话一说完,说者与听者都会相视一笑。年轻的心尽管充斥着逆反,但何尝没有成就一番事业的蠢蠢之心?
不过自从那次会上姚慎宣布了准备让大批的实习生进入附一之后,原本大家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看书行动变得光明正大起来,几乎是抽出一切的时间来看书。当然,原本枯燥的每日得去的实习班现在也变得吸引人起来,毕竟能多学到一点东西能便能加重一分今后参与竞争的筹码分量。
而312室的诸人更是切身的感受着身边同学带来的压力——希望与未来触手可及,甚至已经被握在了手上,有谁又想自暴自弃的将之轻轻放过?所以,几个人每天都是诚惶诚恐的看书,然后装出一副老成的模样到病房去转,询问病人的每一个症状,,细心的体会姚慎用药的辨证思路。不过好在目前所需掌握的东西不是很多,姚慎虽未做特意的交代,但在临床上翻来覆去的都是那几个方子的运用,并且几乎每天都是面对着同样的“证”,即便是傻子,恐怕也明白了个丁卯吧,而几人在进入临床前就几乎能把姚慎所用的几个方子的主治用途背得溜熟,这刻学起来,又要显得容易得多。
悠忽间,时间已过得一月。
这天,刘医本黄靖等人象往常一般早早的来到病区,很麻利的拿了拖把将办公室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在打扫卫生时说笑几句,一待这些须的杂事弄完,几人便很有默契的端坐下来看书,再无人发出一点声息。到七点半时分,先是谢菲悄无声息的走了进来,静悄悄的把椅子拉开坐下,也抱着本书看起来。过得一会,有人在门边清嗓门,在办公室内的诸人不需抬头,也知道是危医生来了,而危医生见没人理会,无趣的到自己位置坐下。
到得八点,埋头看书的诸人似有感应一般,都陆续的抬起头来。果如大家期盼,姚慎准时的出现在办公室门口。
“大家好。”听完交接班记录,姚慎不象往常那般的带着诸人去查房。“这一个月来,病人数量由原来的三十八个已涨到六十三个,这中间有十几个体质好的已经出院,但病人的数量还是不降反升,完全不因为我们中大多数是实习生而受影响。”
谢菲不为人察觉的看了姚慎一眼。较之一个月前,姚慎原本有些壮胖的身形在此刻要显得“苗条”得多,脸颊瘦削,面上难掩疲累之色。谢菲心里不由隐隐生痛。
目前科室中的病人分为三组,谢菲与危医生各管十五个病人,剩下的则归姚慎与一帮实习生共同管理,每日里查房开医嘱便要费去很多时间,而姚慎更要负责为实习生讲解要点,甚至晚上也呆在科室里,几乎忙得焦头烂额。这还是谢菲与危医生两人有临床基础,上手快,要不然情况会更加不堪。别人或许会说姚慎过于托大,自己找些麻烦事做,但就算是找一批有年资的医生来,只不过是把这种情况缩短点时间罢了。谢菲可是记得危克平在初时面对白血病的窘况的。
“这一个多月来,大家都很辛苦,而我们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那十多个出院的病人以及现在在逐渐好转的病人就是明证,而大家也在这个过程中取得长足的进步。”黄靖与刘医本两人相视一笑,其他几个实习生也是面露喜色。姚慎面带微笑,但目光一转之间,神色已变得严肃。“目前是谢医生与危医生管着科室里绝大多数的病人,我们暂时还能应付过关,但随着病人增加,这一平衡肯定会被打破,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更多的医生,而不是跟在后面查房的‘跟屁虫’。所以,我决定把你们的试用期提前结束,今天就来个考核,能过关的就单独管病人,有处方权,没过关的就继续修炼,到满三个月还不能过就淘汰。”
说完,姚慎对谢危二人道:“两位老医生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
谢菲只是望了姚慎一眼,没有说话。危克平则笑着说道:“我觉得这办法不错,也真得出来几个给我们分担了,一个人管十几个病人的滋味可不好受啊。”说完,对谢菲道:“谢医生,你觉得呢?”
这一个月来的辛苦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每天上班查房开方写病历,还要去看书去了解“联方”中每个方子的证治,危克平的处境比姚慎也好不了多少。当日危克平主动请缨来跟姚慎顾是受要赶超姚慎的野心煎熬所致,但未尝不是对再度追求谢菲抱着极大的想法,不过,面对工作的压力,危医生竟然挤不出时间来接近这一目标,只能在日常生活中,在言语里暗暗示意,唯一还算有点安慰的是,谢姚二人目前确实没有什么超出同事的接触。
谢菲面无表情的说道:“如果有突出表现的能出来帮我们,那当然好,如果没有的话,我们暂时还可应付。其实,我与危医生虽然要写的病历多,但还是及不上姚主任你的责任大啊,每天要给三十几个病人的处方签字,工作任务是最重的了。”
姚慎的病历自然是黄靖刘医本几个写,但每天的工作量却要比谢危两人要大得多,这一点危医生也不能不承认,虽然深心里是巴望着姚慎累死,但场面上还是不得不点头道:“是啊,姚主任可得注意身体。”
姚慎听得“姚主任”这称呼,心里没来由的一阵不舒服,但也不多想,道:“既然大家没意见,那今天的查房就作为考试,裁判就由我与危医生谢医生担任,你们每个同学八个病人,希望大家都能开出合格的方子来。”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考试;黄靖刘医本几个面面相觑,谢菲在旁边鼓励道:“你们能行的,经过这一个月来,大家对‘联方’对白血病都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相信书上的相关理论大家都能背下来了,而且每天都得到了切实的实践,那你们还怕什么呢?”
姚慎也不多说废话,当下将病人分做八组,每次三组,并安排了每组的考试人员及监考老师,然后就催促大家去查房考试。刘医本黄靖等人纵使不愿,也不得不做那被赶上架的鸭子。
—— —— ——
黄靖被分到的是一至八床。这原本是属于谢菲所管的病人。
一床是窦黎,相对其他病号来说是个老病人了,还好黄靖对她很熟悉。其实其他病人黄靖也都有印象,和其他同学一样,在写病历之余,黄靖几乎把所有病人的病史都采集过,也在心里拟过药方与老师的做对比,以判断得失,虽然冷眼是不免的,但收获也是巨大的。
看着跟在身后的刘医本以及不动声色的姚慎,黄靖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以往的查房多是姚慎做主角,虽也有几次让实习生查房的经历,但那是学习性质,当不得真,现在可是真刀实枪的考试,能不紧张吗?
身后的刘医本似看出黄靖的犹豫,在身后轻捅了他一下。黄靖两手汗湿,但还是硬着头皮上前问道:“窦姨,今天感觉怎样?还好吗?”
窦黎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理,已不是当初的那般面色苍白晦暗,现在虽还谈不上红光满面,但光泽内蕴还是有的,一双眼睛已显得精神十足,似乎见今日的查房不同于往日,在几人进来时也没做声,待黄靖问她了,这才说道:“很好啊,现在的情况真的很好,吃饭的胃口好,睡觉也睡得香,头上的头发也不脱了,身上也开始长了点肉,再不是以前的骨头架。。。。。。。”
窦姨的话匣子一打开便有滔滔不绝的架势,让黄靖的脑门开始冒汗。让实习生提前进入临床并治疗病人,这在与己利益相关的病人来看,这可不是什么好的创举——毛都还没长得齐整的娃子,能看得好中医吗?所以,已进院了的病人有什么问题时,多喜欢找姚慎危医生谢菲这几个显得老成点的,对那些实习的是爱理不理的。二有些病人显然是只要有姚慎在,对其他的便无所谓了,实习生来采集病史,他们倒是很热情,一开口就是一大串,但说起来就没个重点,往往让黄靖这样的菜鸟给弄得不知所措。眼前的窦姨无疑便是后面的一种。
“。。。。。。我现在每天与老公吃过饭就到你们学院的操场里散步转圈子,人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话不假,现在我每天的散步。。。。。。”
黄靖本人倒是十分的喜欢听窦黎拉家常,但一想到是考试,一颗心就轻松不起来了,见窦黎兀自滔滔不绝,只好硬着头皮打断她的话,道:“你不发热吧?也不怕冷?出汗吗;在晚上?每餐都吃些什么。。。。。。。”刚开始看病人时,黄靖刘医本几人都是手拿着个小本子,在上面把“十问歌第中医问诊歌诀章”抄起,生恐在 事到临头时丢三拉四的,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练,现在自然是不在需要那么做了,但真到考试之际,免不了还是有些生硬,问起病情来就象连珠炮。
窦黎对黄靖这大失水准的做法倒是没表现出什么异议,问道什么就答什么,由于黄靖问得快,有些问题来不及回答,便用点头摇头来做答,这才勉强跟上黄靖的速度。
黄靖在问完病情后,微一沉吟后,拿出挂在脖子上的听诊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