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要保持自然生态的平衡。春夏秋冬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热,热到头了,秋天来了;冷,冷到底了,春天来了。人的世界正好相反,是“损不足,以奉有余”,“西瓜偎大边”,愈穷困愈没人理会,愈富有愈有人捧着,到最后贫富差距越拉越大,人世间不公平的状况愈来愈严重。圣人的作为是效法“天之道”,可以把多余或用不完的财产分给天下人。“天之道”为什么接近“道”呢?因为自然界没有经过人为的污染。一旦进入人的世界,用人的标准来衡量,一切都走样了,到最后变成“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人间多数的困扰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
治国之道
1。四种统治
有些人对老子谈论政治的内容很感兴趣。司马迁写《史记》把老子列在《老子韩非列传》里,一看题目就知道,老子跟政治沾了边儿。因为韩非子是法家代表,法家特别重视政治《小说下载|WRsHu。CoM》。韩非子写过《解老》《喻老》,诠释老子的思想。司马迁说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黄”是黄帝。战国汉初的黄老学派是道家的一个支派,以道、法并提,也主张清净、无为,对于统治的技术(即如何让百姓平安,让帝王的统治稳定等)有很多见解。韩非子解释的《老子》有没有问题呢?问题大了。《史记》说韩非:“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源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亦即批评韩非子过于严刑峻法,残酷无情,其理论虽源于“道德”学说,但老子原来的思想比他深远多了。
《老子》一书谈了一些统治术的内容,因为他所说的圣人是悟“道”的统治者。与圣人相对的,即是一般老百姓。老子的观察很犀利,他把统治者分为四个层次: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TXT小说下载:。。〗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十七章》)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只知道有他的存在;次一等的,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一等的人民害怕他;更次一等的,人民轻侮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就不信任他。最好的统治者是那么悠闲啊,他很少发号施令。等到大功告成,万事顺利,百姓都认为:我们是自己如此的。
老子说,第一等的统治者是老百姓知道他的存在,但不知道他曾经发号施令,对老百姓来说似有若无,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做,问题就已经解决了,这叫做“无为而治”。像英国的女王是一个精神象征,国家发生重大的事情,她一说话就有效果。这大概是最高明的政治,这样的统治者是让人佩服的。第二等统治者行仁政,老百姓亲近他,称赞他。现在这个时代的政治领袖最多也只能做到这一等。你担任国家领导人,总希望受到老百姓的肯定。民意调查超过百分之六十、七十,就觉得很满意,很开心了。为什么现在从中央到省县都喜欢搞民意调查?就是想看看支持的人有多少。第三等统治者使用政令刑罚,老百姓会害怕他。这显然是指比较专制、极权、落后的社会统治者。我前一阵子看了一部电影《最后的苏格兰王》,讲的是乌干达的军事独裁者阿敏总统,他统治期间杀害了三十万同胞,每一个人都怕他怕得要死。最后一等统治者胡作非为,全无章法,人民要去侮辱他,根本看不起他,甚至都不值得怕他。因为在一个民主的时代,统治者再怎样坏也有个限度,难道还能搞白色恐怖吗?不行。所以老百姓到最后变成侮辱他,提到这个人名字大家都骂。一个人担任领袖,开始的时候受到很多支持,后来一路下去,变成人人在骂他,毫无尊严可言,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作为普通人也不应该随便被人家骂,作为政治领袖被人家随便骂,到了这个地步,天下就可能要大乱了。
老子认为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就不会信赖他。这跟孔子的观点一样。子贡向孔子请教政治的做法,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篇》)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使百姓信赖政府。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先去掉这三项中的哪一项?”孔子说,先去掉军备。因为老百姓一定要先吃饭,你饭都吃不饱,准备那么多武器干什么?
再问,如果还要去掉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自古以来,人总难免一死,但老百姓如果不能信赖政府,国家就不能成立,那时候你比死还难过,变成亡国奴了。
老子最后那句话讲得非常精彩,等一切大功告成,一切上了轨道之后,百姓怎么说呢?百姓皆谓:我自然。我念到这句话,心里真是很感动。最好的统治者是让老百姓知道有他的存在,但不觉得受到他的统治。“贵言”代表很少发号施令,很少发号施令并非不言,而是仍有统治的事实。有些学者由此联想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帝王的力量跟我没有什么关系,知道有“帝力”存在,但是不觉得受到“帝力”的摆布,让老百姓不觉得有人在统治,完全出于他本能,自发的按照你制定的政策去做,到最后成功的时候,他会说,你看这是我们自己成为这样的。
《庄子·天地》说:“大圣之治天下也,摇荡民心,使之成教易俗,举灭其贼心而皆进其独志,若性之自为,而民不知其所由然。”大圣人治理天下时,用的方法是放任民心,使他们成就教化、改变风俗,消除他们害人的念头,而促成他们自得的志趣,就像是本性自动要这么做,而他们并不知道何以如此。这当然是最高明的统治,让百姓自然而然觉得一切都上轨道,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这里也是一样,最好的统治让人民知道有他的存在,却没有任何作为。我想不管任何社会,最高的政治目标都是老子说的这种情况,让每一个老百姓都可以安居乐业,感觉到活着作为一个人,可以不要考虑其他方面的问题,只需要努力去学习和体悟人生的智慧。
2。若烹小鲜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我经常提起,因为跟我的个人经验有关。我1983年在美国念书的时候,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在元旦发表的国情咨文里引用了这句话。美国总统对美国人提起两千多年前一位中国哲学家说的话,让我这个留学生印象相当深刻,也非常感动。第二天看报纸,《老子》的英译本又卖出好几万本。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老子·六十章》)
治理大国,要像烹调小鱼。用“道”来领导天下人,鬼就失去神妙作用;不但鬼失去神妙作用,神也不会干扰人;不但神不会干扰人,圣人也不会干扰人。神与圣人都不干扰人,所有的禀赋都得以保存了。
“若烹小鲜”,河上公的注解是“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小鱼如果去肠、去鳞的话,很容易烂掉,“不敢挠”是指不要随意搅动。煎过鱼的人知道,只要油到一定热度,鱼放下去,很快就熟了,不用多做什么事;相反的,你如果拼命努力去煎,随意搅动,最后变鱼松了,没法吃。老子用这个比喻提醒我们,治理国家最好是无为而治,政府管得愈少愈好。我当年在美国念书的时候,跟好多教授谈起美国政治,他们都表示很欣赏无政府主义。我听了吓一跳,心想搞无政府主义,社会不是乱掉了吗?其实无政府主义跟老子的想法有一点接近,政府只要把政策做好,把税收用在正当的地方,让老百姓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要过多干涉。因为老子认为,统治者要用“道”来领导天下,让所有人都过着比较自然、自在的生活,尽量无为。因为你作为的时候,会去思考怎么样才有“利”,但即使目的达到了,也可能带来其他方面的后遗症。现代人经常说一个词叫“蝴蝶效应”。早知道今天这个结果不好,当初我就应该这么做那么做,或者多说几句少说几句,来避免这个后果。美国电影《蝴蝶效应》就把这个假设演出来了,给你机会把过去的某些做法或说法调整,结果怎么样?调整之后所造成的后果,绝对比你现在看到的结果更可怕。说明什么?你不要去幻想我过去这样那样,就能怎么样,人再怎么想都想不过大自然的法则。与其这样,不如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这时候鬼、神、圣人都不会来干扰。
鬼是什么?“鬼者,归也”,人死之后回到本来的样子,就变成了鬼。神作为比较大的力量存在于自然界,像山神、海神、河神。此外,人类世界里比较特别的伟人,也有被封为神的。俗话说,疑心生暗鬼。鬼往往是因为害怕产生的。而说到神,大家会联想到求神拜佛。所以,有所惧会想到鬼,有所求会想到神,鬼神跟人的心理状态和需求有关。譬如今年经济情况不好,失业率很高,很多人跑去算命,跑去求神。为什么?因为他有所惧,也有所求。一个社会如果能够做到不让老百姓感到恐惧,感到随时会出危险,感到有很多愿望不能实现,那么鬼神就不会来显示各种奇奇怪怪的作用。所以我觉得一个社会香火鼎盛不见得是好事,说明人对自己缺乏一种信心,总希望有某些外在力量来帮助我满足愿望,反而忘记做人应尽的本分,忘记自己是一个自主的生命。
庄子说:“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崇”,只要心定,连鬼神都不会作祟。又提到“阴阳和静,鬼神不扰”。“阴阳”指大自然的气,阴阳二气可以平和安静,鬼神都不会干扰你。人有人的责任,鬼神有鬼神的角色,把人的责任尽好,就可以同鬼神保持距离。这近似孔子的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但是这句话前面还有四个字:“务民之义”。意即专心做好百姓认为该做的事。反之,“不问苍生问鬼神,逢庙就拜”就显得愚昧之至。可惜许多政治人物并没有明白老子的话。
由此可见,还是“道”最重要,老子认为只要以“道”莅临天下,鬼神又能如何?不但如此,圣人也不会来干扰人。神是灵异世界的主导力量,圣人是人类世界的主导力量。圣人因为体悟了“道”而有智慧,知道一切都会自己上轨道,无需人为,做得太多反而造成更大的困扰,因此圣人只会“无为”,不会来干扰人。
等到鬼、神、圣人都不会来干扰人的时候,所有的一切就可以回到自然的状态下,最后“德交归焉”。“德”指本性和禀赋,可以理解为获得的“得”。老子认为,万事万物只要能够存在,都是获得了“道”的支持,“道”所支持的就是你的本性与禀赋。人的一生要让自己的本性和禀赋保持原始、纯洁、圆满的状态,是老子的理想。人如果因为追求某些外在的目的,而伤害了自己的本性和禀赋,就是违反了“道”。因此,一个人在追求某种东西的时候,应该时常问问自己,我所付出的代价是不是太高了?以至于过得不快乐,忘了自己是谁,觉得茫然,甚至陷入忧郁的状态,那显然是弄错了生命的方向。所以“治大国,若烹小鲜”不仅是老子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