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未来接收器-第4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头睡了一觉。刘士卿开始为“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这个项目忙碌。前期的资料准备工作已经进行完毕,华夏科学院从其旗下遍布全国的科研院所征调的人员,也全部到位。是时候进入到第二个阶段了。

第二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让所有参与这次科研大会战的人员,能够熟悉他们要做的工作。作为这个科研项目的发起人,刘士卿义不容辞的出任该项目的总工程师,他首先让卢永祥把集结的科研人员按照他们所负责的解决的问题的不同,进行分组,然后他亲自给每个小组开列不同的参考书目,让他们白天抓紧时间看。到了晚上,刘士卿就给他们上大课,讲解整个科研工程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华夏科学院这次召集而来的,足有十几位院士,不管把他们放在那里,都是响当当的专家,可是到了这个项目中,他们也只有当学生的份儿。

就这样一直过了十天左右,刘士卿把能讲的、该讲的全都通过上大课的方式,传授了出去,剩下的就是给他们一点时间,让他们慢慢消化了。

此时已经进入到了五月份,五一长假来到了。当然作为“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的参与者,谁都没有假期。大家也都清楚该科研工程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别说是放假了,就算是平常的时候,也都是主动的加班加点,唯恐成为拖后腿的一环。

杨诺婷也按照刘士卿的吩咐,招收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和十几个有经验的工程师,但是他们的整体素质比起华夏科学院调集来的科研人员相比,差了不少,尤其是那些大学生,好高骛远的不好,说起理论、理想来。那都是一套一套的,但是真的想让他们投入到科学实验中,全都是门外汉,或者是半瓶子醋,根本就帮不上什么忙。

这样的结果,也让刘士卿意识到他以前拟定的策略有很大的问题,不能等到银河实业高新技术实验园建设好之后,才开始培养自己的科研人员,现在就有必要在这方面下手了。另外,银河协会的工作还要抓紧,要想方设法吸引到各高校有潜力、有想法、品行好的优秀学生,挖掘他们的想法、培养他们搞研究的兴趣,并让他们从做研究之中,尝到甜头。

当然,这些事情,刘士卿现在根本就顾不过来,他简单的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就交给康永恒来负责了。

康永恒琢磨来琢磨去,想了三条对策出来,一是在银河实业的广告宣传上,要突出银河实业的高科技公司定位。这一点在以前的宣传上是不够的,以后有必要加强。这样的宣传也不存在着造假的嫌疑,毕竟银河实业不单单有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认定的高新企业证书,另外,银河实业的多项技术都处在全世界领先的地步。在这方面重点宣传,名副其实。

第二条对策,就是成立一个银河实业科研基金会,说得白一点,就是专门侧重国内,面向全世界的科研风险投资基金。这个风投基金的性质和银河风投不太一样,后者主要是风险投资范围比较广,什么赚钱投资什么,而银河科研基金会,主要面对的是搞科研的。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有太多的人有想法,但是却因为种种原因。主要是没有研究资金的问题,而将这些闪烁着亮光的点子给泯灭掉了。还有的抱着项目,四处奔波,从风华正茂的青年,一直奔波到头发花白,都不一定能够把科研资金跑下来。银河科研基金会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想从银河科研基金会申请到资金,也不是光有想法就可以做到的,需要签订一系列繁琐的法律文件,约定好义务和责任之后,才有可能申请到。而当成果出来后,对该项成果的处理,也有相应的约定。

第三条对策,就是先不等高新技术实验园盖好了,直接先在燕京找一个大型的实验室,全部租下来,或者干脆买下来,先让银河实业高新技术实验园运作起来,然后以这个实验室为基础,面向全国招收科研人员。

第587章 贫困的村庄

对于康永恒提出来的对策。刘士卿全部批准,让他和总公司那边商量着办。他现在反正是没有闲工夫操心这些事情了。

五一长假,刘士卿也没有办法休息,他决定到抽几天时间,到陇西省省会金城市好好的实地考察一番。这里是中央划拨出来的“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的试验田,有必要事先对这里进行一番了解,好针对性的在科研攻关的时候,做出一些适当的调整。

刘士卿把他的想法跟卢永祥一说,卢永祥非常的支持,决定亲自陪着刘士卿他们去一趟陇西省。同行的除了跟刘士卿密不可分的郭倩蓉、杨诺婷等人之外,还有郭倩蓉的二奶奶宣桂芳。老太太可不是为了陪刘士卿、郭倩蓉,而是到陇西省出差。

宣桂芳不是科学院的院士,而是工程院院士,而华夏农业科学院才是她的工作单位。农科院是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的任务。

宣桂芳是农科院的高级研究员,以她为首的课题组专门从事小麦、青稞良种的培育和繁殖。农科院在金城市下属的一个县,搞了一个农业试点,三四千亩地专门种的是宣桂芳他们培育出来的“神农一号”小麦。宣桂芳这次就是前往金城市,考察一下小麦的生长情况,并对当地的种植户做出一些必要的指导。因为是神农一号小麦,首次在陇西省进行种植。所以宣桂芳非常的重视,非要亲自去当地进行实地考察不可。正好赶上刘士卿他们要去金城市,也就搭伙一块儿去了,相互之间,也好有个照应。

一行人乘坐飞机,从首都机场,顺利的抵达了陇西省金城市。金城市政府的领导事先得到了消息,专门赶到机场进行迎接,然后市领导亲自把刘士卿他们安排到了金城市最好的宾馆住下。

中央把金城市定位试验田的决定,早就从中央下达到了陇西省,陇西省又将这个决定通知到了金城市。金城市的领导们对这个消息是喜忧参半,喜得是银河实业这个财神爷终于开始光顾他们金城市了,忧的是中央把金城市定为试验田,肯定是因为金城市的污染问题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在中央首长们的脑海中,都挂了号。要不然的话,中央也不会不选别的城市,而偏偏选中了他们。

金城市作为陇西省的省会,其地理位置十分的独特,是华夏西北区域中心城市,位于华夏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

金城市也是西北工业重镇,这里重工业厂矿企业密集,造成当地污染源太多,再加上气候干燥。地理环境又是典型的河谷形盆地,金城西南的青藏高原阻挡空气的流动,导致金城市的空气流通不畅,以至于金城市的大气污染问题,是全国出了名的。已经连续多年,金城市是空气质量是全国最差、污染全国最重的城市了。

“卢院长,刘总,你们这次搞得科研项目,我们也略有耳闻,只要能够把我们金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解决掉,你们要什么,我们给什么。钱、人、地、政策什么的,你们尽管开口,只要是政策允许的,我们断无不允的道理,哪怕是超出了政策允许的范围,我们也要想办法替你们办成。”金城市的市长张栋梁许下了豪言。

“张市长,我们这次过来,主要是先了解一些金城市的污染问题有多严重,然后好对症下药,进行相应的科研攻关。你也先不必忙着许下什么诺言。需要你们帮忙的时候,我们一定不会客气的。我也相信张市长和金城市三百万市民一样,也都希望能够重新生活在蓝天之下,而不是饱受空气污染之苦。”卢永祥笑着说道。

再来的路上,刘士卿就跟卢永祥说好了,和当地政府打交道的事情,全都交给他了,谁让他是华夏科学院的院长呢,德高望重,身份显赫,还是让自己这个不起眼的晚辈,省点力气,少点应酬,多做一些实事吧。

卢永祥对刘士卿的说法,很没有脾气。老头子年纪大了,却不糊涂,历经人情世故的他很清楚,在地方官员眼里,自己远远没有刘士卿受欢迎。刘士卿能对当地进行投资,为当地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自己就没有那个本事了。

张栋梁也是知情知趣的人,陪着刘士卿他们聊了半个多小时后,便借口让刘士卿他们好好休息,就告辞了。张栋梁一走,刘士卿就开始安排人手,对金城市不同地点的大气进行抽样化验,测大气成分,测污染物类型、污染程度等等。

这些事情自然有卢永祥安排人来做。华夏科学院这次派了不少人跟着老院长一起过来,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打杂,刘士卿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等到安排好所有人的工作后,刘士卿和郭倩蓉准备亲自把宣桂芳送到青城县。青城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位于金城市东郊。该县一共有四十多万人口,一百多万亩的耕地。由于这里的气候原因,年降水量只有年蒸发量的三分之一,水资源严重不足,导致这里的粮食产量一向不是很好,这也是这里的人比较贫穷的主要原因之一。

刘士卿在水木大学的同学佘胜民就是青城县的人。宣桂芳过来的时候,事先没有和青城县的县领导打招呼,怕他们报喜不报忧。这种事在华夏的官场屡见不鲜了,像宣桂芳这种做科研工作的,最怕的就是遇到这样的官员了。如果他们不能够获得真实的情况,就不知道神农一号小麦是否适合在青城县大规模的推广种植,一旦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不管是对当地的百姓来讲,还是对农科院来说,都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刘士卿从金城市出来的时候,从当地一家租车行租了三辆车,一辆四驱越野车,一辆中巴。还有一辆轿车。在驶入青城县地界之后,在前面开道的陈俊玮就询问该往什么地方走。

陈俊玮为了刘士卿这次金城市的实地考察,特地把婚期往后推迟了几天。毕竟他和昆钰结婚,刘士卿要是不能够在婚礼露面的话,那就实在是太遗憾了。

宣桂芳告诉陈俊玮,她要去的地方是下关村。下关村是青城县最贫困的村庄之一,村民人均年收入连一千五百块都没有。村里的很多壮年劳力,全都跑到外地去打工了,村里面留下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妇孺。即便是体格比较壮的妇女,也不是很多。

农科院当初选定下关村的耕地进行耕种实验,也是想尽自己的努力。帮下关村村民一把,不但免费给他们提供良种、农药、化肥,还提供必要的耕种机器给他们。

下关村没有挨着马路,车队从公路上下来后,路就变得非常的难走,崎岖不平,格外的颠簸。刘士卿还好一点,郭倩蓉却是从来没有在这种状况的路上走过,只觉得自己快要散了架了。车队走了半个多小时,这才看到前往不远处,有一片村落。远远看过去,就可以发现这个村落和富裕挨不上什么边儿。

一眼望去,基本上看不到什么新房子,全都是那种老式的低矮的房屋,异常的陈旧。家家户户的围墙就没有一个是砖砌的,好点的用泥土混合麦秸,做成土砖,然后砌起来,或者干脆就用泥土混合麦秸夯起来一道墙,这还算是好的,大部分都是用枯枝、荆棘之类的东西,围起来的篱笆墙。这样的村庄,在武灵市早就绝迹很多年了,郭倩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