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前传1 基地前奏-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西莫夫还回忆说:

  我想写未来历史小说的冲动始终萦绕于怀。我当时刚看完那本爱德华·吉本的

  《罗马帝国衰亡史》。我已经看第二遍了。

  突然,我想到可以写一个讲述银河帝国衰亡的故事。

  一九四一年八月一日,我去找康贝尔,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他听了激动不已。

  他不要单个故事,而要长篇的英雄传奇故事,没有结尾的故事,要关于那个银

  河帝国的衰亡,衰亡后随之而来的黑暗时代,第二个银河帝国的最终兴起,所有的

  故事都借助于一门杜撰的科学“心理史学”,这门学科使故事中那些本领高超的心

  理史学家能预测未来历史的重大事件。

  后来事实证明,《基地》系列故事是我所有作品中最成功的,也是最受欢迎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又写了这些故事的续篇。在相隔那么长时间之后,这些故事

  甚至更加成功、更受欢迎。与其他故事相比,它们给我带来的财富和荣耀更多,远

  远超出了我的想像。《基地》系列中的大多数故事是我在海军航空兵实验站中混得

  彻底失败的时候写的。

  向来,过去才是历史,昨天才是历史。阿西莫夫却与众不同,他的“基地”系列科幻小说写的是“未来的历史”,是“遥远未来的历史”,是“明天的历史”!

  阿西莫夫所借鉴的是《罗马帝国衰亡史》,而他所写的“基地”系列科幻小说则是写《银河帝国衰亡史》。罗马帝国是实实在在曾经发生的历史,而银河帝国则是幻想中的虚构的未曾发生的“历史”。

  阿西莫夫笔下的“未来的历史”,发生在非常非常遥远的将来。那时候,人类文明已遍及银河系的两千五百万个行星,总人口也人大膨胀,出现了一个异常庞大的宇宙帝国——“银河帝国”。

  不可一世的“银河帝围”已经有了一万二千年的悠久历史.堪称“古国”。然而数学家哈里·谢顿却计算出“银河帝国”衰亡的时间。谢顿指出,集权统治的“银河帝国”由盛而衰,民主、自由的“第二银河帝国”(简称“第二帝国”)取而代之,是大势所趋,历史必然。

  哈单·谢顿又计算出,从“银河帝国”到“第二银河帝国”,中间要经历长达三万年的过渡时期。在这三万年之中,处于极其混乱、黑暗、痛苦的无政府状态。

  为了尽量减少混乱局面带来的痛苦,谢顿想方设法把三万年的黑暗过渡期减少到一千年,这便是极其大胆的“谢顿计划”。

  为了实现“谢顿计划”,谢顿着手建立“基地”。所谓“基地”,就是一个“单独、隔离、独立于帝国之外的种子——为即将来临的黑暗时期保存实力,进而发展成第二帝国”。

  谢顿建立了两个基地,帮助“第二帝国”早日接替“银河帝国”。这两个基地即第一基地和第二基地。

  谢顿以编纂百科全书的名义,把一批物理学家集中在银河边陲的一颗小星上,建立了“物理学基地”——第一基地。他又在银河的另一端秘密地建立了“心理学基地”——第二基地,“他们是精神学家、是能触动心灵的心理史学家,能以集体心灵的方式进行研究,这样心理史学的进展将远比任何个别心灵单独研究更为迅速”。在这一千年之中,第二基地借着精神科学的发展,将培养出一批心理学家,准备接掌新帝国的领导权。

  谢顿这样形容两个基地的不同作用:第一基地建立起一统政体的有形架构,第二基地则提供统治阶层的精神架构。

  谢顿把两个基地视为“未来‘第二银河帝国’的种子”。他建立两个基地的原因是“为了预防万一其中一个失败,另一个还能继续下去”。

  谢顿由于创建第一基地和第二基地,成了“基地之父”。

  谢顿着手实现“谢顿计划”,第一基地的“一切都光明正大,它明刀明枪地不断扩展,在短短两个世纪间,声名就已传遍半个银河”。第一基地逐渐掌握银河系的主宰权。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异种人“骡”,破坏“谢顿计划”。第一基地千方百计求助于第二基地,第二基地却始终隐藏在黑暗的深渊中。糟糕的是,由于“骡”的作祟,导致第一基地和第二基地之间产生猜忌。最后,第二基地终于战胜了“骡”,使“谢顿计划”得以实现……

  阿西莫夫这位“术来历史学家”,这位美国的“太史公”,用“史诗”般的笔触,用“基地”系列宏大的篇章,向渎者娓娓动听地讲述了来自“银河帝国”、来自第一基地(通常称为“基地”)和第二基地以及来自那个“骡”的跌宕曲折的故事,把“未来的历史”淋漓尽致地奉献给读者。

  “基地”系列科幻小说是阿西莫夫四百多部著作中的“华彩乐章”,也是世界科幻小说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二十四岁时就构筑出汇率危机的初步模型,并在二十八岁获得了美国经济学会为杰出中青年学者设立的“克拉克奖”。他在自传中称:“我的启蒙导师是科幻小说大师阿西莫夫。”一篇关于克鲁格曼的报道中,是这样写及阿西莫夫“基地”系列科幻小说对克鲁格曼的深刻影响的:

  二十世纪科幻文坛超级大师阿西莫夫,从《罗马帝国衰亡史》吸收灵感而创作出的

  不朽科幻巨著《基地三部曲》,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而这部巨著也是克鲁格

  曼年轻时最钟爱的作品,正是这部作品引领克鲁格曼走上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阿西莫夫《基地三部曲》第一集《基地》的阿拉伯语译本的书名,竟是一个如今人所共知的词汇——“阿盖达”(阿拉伯文的意思是“基地”),本·拉登领导的恐怖组织和阿西莫夫的小说同名。这也促使一些专家猜测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很可能曾给予了本·拉登不少灵感。英国《卫报》曾对此作了详细报道。

  专家认为,《基地三部曲》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书中贯穿始终的“心理史学”这一核心概念上。心理史学是阿西莫夫以物理学的“气体分子动力学”转化而成的社会学说。“气体分子动力学”不能估计每个分子的运动,但能计算出整体是膨胀还是收缩;同样的道理,心理史学不能预测个人的命运,但把经济及社会力量的影响导入模型后,便可准确地预测出社会的发展走向,甚至进一步在关键点导入适当的变数,进而改变以后社会发展的可能途径。

  在自传中克鲁格曼坦陈,正是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促使他进入了经济学领域?“我热爱《基地三部曲》,书中利用经济及社会力量导入模型而拯救银河帝国文明的心理史学让我难忘。在十几岁的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拯救文明的心理史学家,但是很不幸的是,这个学科至今除了存在于阿西莫夫的作品中外,还没有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我相信,有一天,一个综合的社会学科一定会出现,正如阿西莫夫在书中所设想的那样”。

  克鲁格曼只是“阿迷”中的一个,是阿西莫夫“基地”科幻小说的诸多读者中的一个,从他的自述中可以看出阿西莫夫简直成了他心中的偶像!

  在中国,阿西莫夫的科普著作的中译本,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科幻小说也被翻译成中文出版,而且拥有多种中文版本。然而阿西莫夫的精华之作“基地”系列科幻小说,却只有中国台湾先后出版了两个不同的中译本,译者分别是叶李华和钟杰甫。在中国大陆一直没有出版。

  叶李华教授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利分校理论物理博听,也是台湾著名科幻小说作家。他是“铁杆阿迷”,系统翻译了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七卷、“帝国”系列三卷以及机器人短篇全集》。正因为这样,这一晃蕃天地出版社出版台湾英文汉声出版有限公司的叶李华先生的中译本,无疑是中国大陆广大读者的幸事。在国门大开的今日,中国大陆引进的西方科幻小说品种繁多,原创的科幻、魔幻以至玄幻小说也琳琅满目。然而在我看来,经典式的、重量级的阿西莫夫“基地”系列科幻小说,仍是中国大陆众多科幻迷们的首选。

  阿西莫夫“基地”系列科幻小说,刊有张系国教授的《张系国谈阿西莫夫》一文。张系国教授是电脑专家,美国匹兹堡大学电脑系主任,同时也是台湾科幻小说的领军人物。他主编台湾《幻象》杂志时,曾邀我担任编辑顾问。在简体中文版出版之际,遵嘱写下这篇序言,忝为《张系国谈阿西莫夫》的补充,向读者介绍阿西莫夫其人以及他的“基地”系列科幻小说,算是阅读这七巨册庞大科幻书系的“背景提表示”。

  叶永烈

  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

  于上海“沉思斋”

   

   

  Xinty665 免费制作

  张系国谈阿西莫夫

  阿西莫夫是二十世纪想像力最丰富、点子最多的科幻小说家。要介绍阿西莫夫的作品可小容易,因为他极多产,而且’一辈子没有停过笔。许多别的作家,尤其是科幻小说家,到了晚年都面l临汀郎才尽、想像力枯竭的困境,阿西莫犬却是个特例。他似乎永远不愁没有灵感,总是有另一个故事要说,另一个创意要发挥,因此称他是二十世纪科幻文学的大师,可说当之无愧。而列这么一位杰出的科幻小说家,我们不禁好奇,他怎么会有这么丰富的想像力?许多作家即使不停笔,也难免重复自己的旧作,为什么阿西莫夫很少有这种毛病?是天纵奇才,还是他有一套特别的刺激灵感的方法?

  要了解阿西莫夫,不能不从他的身世讲起。阿西莫夫是犹太商美国人,出生在俄国,三岁随父母移民到美国。所以美国对他而言其实是异乡,并非故乡。百老汇有一出有名的歌舞剧“屋顶上的提琴手”,描述的正足俄国犹太人的流浪经验。看过“屋顶上的提琴手”的人,不仅沉醉于一首首动听的歌曲,也会同情犹太人到处被歧视迫害的遭遇。他们尽管在俄国住了几代,仍然被视为异族,最后不得不移民美国。

  “异乡人经验”不仅是犹太意识的重要一环,恐怕也是陶冶一位科幻作家的重要因宋蕃因为科幻小说里所描述的,正是异乡人的异乡经验。另一位和阿西莫夫几乎齐名的科幻小说家海莱恩的成名作,书名就叫作《异乡的异乡人》,绝非偶然。我们可以想像,幼年的阿西莫夫在父亲开的糖果店里工作,自己也知道是打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异乡人,他的世界永远和别人的世界不一样。幼年的阿西莫夫,只有寻找他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时他接触到科幻杂志,里面的人都和他一样是异乡人!他明白科幻世界和正常的世界不一样,自成一个体系,有自己的规律甚至自己的语言。阿西莫夫发现了科幻小说,真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从此迷上科幻,终身不渝。他的经验,也说明了为什么不少科幻小说家和科幻说迷,在幼年时都是不合群的孤独小孩。美国许多重要的科幻小说家都是犹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