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太阴经入肺,肺性属金,西方尖锐之性,喜色白,开宣于皮毛。味属辛,生丽水,怕烈火……
纪晓芙认认真真地在头脑中把这些文字咀嚼了一遍。当初听时,只是泛泛记过。今儿遇到了问题,才觉得里面似乎大有天地……
火克金么?
纪晓芙猛然运气一压,伸手一路点太阴经位于胸腹的几大穴位。
只觉得体内那停不下来的峨嵋心法顿时一缓……
纪晓芙心中突然又想起“肺朝百脉”一句话来,暗自点头:果然有理。
手少阴入心。心色赤,属火,主血脉。生土,水克土……
纪晓芙按着神门穴透指运气,又觉得体内状况大大缓解……
足少阴……
足厥阴……
纪晓芙通身大穴点过,心中不期然想起刘伯温“比较钱粮士卒将领纪律”一段论述,治病如用兵?纪晓芙颇有些荒谬之感。
无论如何,捡了条命。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任脉了。
纪晓芙这次只看了一眼,便恍然大悟。为何熟悉?怎么能不熟悉!这状态很像“乾坤大挪移”某一层化阳气为阴的状况!
原来如此。
练岔了!
纪晓芙逆了“乾坤大挪移”的功夫赶紧收功。一面谨慎着不去惊动另一边的峨嵋心法。
“乾坤大挪移”讲究的是化外力为己用调节阴阳。峨嵋心法讲究的是沉脆刚柔,虚实不定。这两个一般来说很相容的。纪晓芙几次用着峨嵋心法,又用乾坤大挪移,并没有发生故障——前面说了,“乾坤大挪移”是兼容性很强的一门功夫,如果真的水火不容,当初她也不可能那么快的学会“乾坤大挪移”。
只是,这兼容性再好究竟也是两门功夫。纪晓芙练着峨嵋心法一边还想别的事儿,也不知道怎么就混过去了。
“乾坤大挪移”不知道怎么也被带着运转,内部泾渭分开的阴脉阳脉,被“乾坤大挪移”自发搅动成了一团,于是阴脉里阳脉里都觉得不舒服了。疏散不开加上持续聚集……这就是缘故了。
纪晓芙收功,长出一口气,才觉得身体奇冷,细看更惊讶了——隔着内外四五层衣服,居然已经都被汗水打湿透了。
指尖还有些抖。
方才的那种惶恐还在心上。
想象前一刻种种思绪,纪晓芙由衷地弥漫出感激和欢喜来:
活着真好!
还能听见风声鸟叫,还能看见月白,闻到花香。还有多少事情……
纪晓芙突然觉得充满了动力。
遇到的事情很多,事情还是那样难缠。可是想一想还活着,似乎所有的问题就都成了某种意味上的享受了……
享受活着。
…………
纪晓芙激动了一阵子才逐渐平静。
回想起来,还觉得有点惊险。
再想到,多亏今儿看得这几篇文章了。
最开始止住厥阴那边,是想到了胡惟庸的特务建议。然后整理任脉,是受到了杨其恭的启发。任脉暂时处理不了,于是从其余经脉下手,这是李善长的思路。最后具体每个经脉怎么控制,似乎又离不开刘伯温那篇文章……
多奇怪呢!八杆子打不着得事情啊!
纪晓芙觉得这事情很有意思。怎么治理一个地区,怎么打仗,和怎么练武,怎么可能具有相同的规律呢?
如果这问题去问刘伯温他们,那可就一点都不奇怪了。儒生们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由一个道理统帅着的……
又比如用修行人的说法,这就是所谓“一切法都是世间法”了。世上的道理原本就是很多道理的汇集。用来解释一下某个方面的特殊现象,也不过是“触类旁通”四个字而已。
纪晓芙没有接受过这样的教育。想不通她就不想了。然后低头琢磨着这个思路很新鲜,或者还有什么普遍的大道理能启发一下武学,比如毛概,邓论?
然后,快到鸡叫的时候,她升级了……
作者有话要说:写得有点玄幻了,大家……随便看看就好。
第67章 鱼水问题
武功强弱一看积累二看应用。
好比下雪天两拨人打雪仗。积累就是哪一方人多势众团雪球的速度快。应用就是谁扔的远,谁扔的准;谁扔的犀利能够直接扔到别人厚衣服领子里面。
用武林术语;积累又叫做真气雄厚。应用又取名招式娴熟。其实就是那么个意思。
纪晓芙的真气是峨嵋派的,算是水准以上。应用是魔教教主单传的“乾坤大挪移”,在最好的招式里也数得上。
纪晓芙折腾了一夜;应用没什么变化,经脉拓展了几分,于是真气冲破了先前的小层次。这就因祸得福的进阶了。
这事儿放在一天前,纪晓芙可能会大大开心一番。
这会儿;纪晓芙大部分感情都去感慨“捡了条命就是好啊生活真美好”了。关于进阶什么的,反而心如止水,淡淡一笑。
这令发现了纪晓芙升级后跑来恭贺她的峨嵋姐妹们,分外佩服。大家顿时又给“纪师妹”又贴上了“强大”“淡定”“莫测神秘”“喜怒不形于色”一系列神气标签。
那些把自己很看得像回事儿的秘书班英才们;辗转打听了这消息,也都十分重视——
这时候读书人特别能想。东汉某时期突然流行男人穿九分袍女人穿吊带裙,被书生们一联想:不得了了!这是“阳气不接于地,阴气不通于上啊”——“果然,后来天下大乱了!”
这是一本正经写在文人笔记里的东西。更玄奇的还有呢。流行曲从c大调变成了d大调,在某些人看来,就是“五音不正”,顿时联想到了君王不爱上朝,宰相权利过大等问题。
现在纪晓芙突然在召集了秘书班的文章之后武功进阶?
这是大好的兆头啊!君臣相得。前途无限,贤主名臣,青史留迹什么的,大家都联想到了。唯一的问题是,“贤主”估计就是纪晓芙了。“名臣”昭示的是咱们中间的谁呢?
大家互相打量的目光就有点狐疑还有点小警惕了。
胡惟庸比较细致:他开始搜集小信息,着手给同僚们建立黑名单了。
李善长比较有预感。他谨慎的躲着胡惟庸走。然后躲到大部分看不到的地方,抽空打个盹儿什么的……
杨其恭很激动啊。他最近逮个空子就抓旁边人讲,我写的文章写了啥!这娃其实也是有点过分紧张了。胡惟庸一下子盯上他了。小本子里面记啊记,有关他的黑材料最多。
刘伯温长相比较粗豪,其实观察能力还是很强的。只不过此人脾气不怎么样。他背后骂胡惟庸:谄媚之臣。这话暂时还没传到人家耳朵里去。
这时候纪晓芙忽然把人都找过去了。
纪晓芙捡了一条命,最近正充满了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纪姑娘盘点一下自己曾经的日常作息,感觉太不充实了。
纪姑娘决定关心粮食和蔬菜,面朝大山春暖花开。
那天夜里想到的问题也得赶紧重点解决了。比如赶紧抽时间给爹妈写信,让人给师父送水果去,又把一帮秘书抓过来,决定快速推进事业。
一帮秘书就都忙起来了。
胡惟庸被丢去整理情报。李善长被抓起来写组建政治协商机构的概述。其余人也基本上分派开了。杨其恭被纪晓芙留在身边,做处理日常事务的秘书。另外一个待遇比较特别的是刘伯温,他被分配的去做战例研究,分析探索火枪战法。以及战略层面上的估计。有了这个武器能够产生什么样的震慑作用,以及新式武器不可避免的泄密过程怎样才能延长等等。
大家都忙着去做具体事儿了,打小报告的也顾不上了,记小黑账的也没时间了。最多就是类似胡惟庸这样心思特别细腻的人有些纳闷:纪女侠就这么把我们派出来了?也没有几个监军什么的?真敢用人啊!
…………
刘伯温自己对于这份工作极感兴趣。
火器什么的,在外面传的比较失真。普遍流行的是两个版本,两个版本相差挺大的。
一个说法是:峨嵋这边撒豆成兵,哪怕一个人对付千百万人呢,运起**,立刻获胜!
另一个说法是:火器什么都是峨嵋吹出来的。江湖传言只不过是因为峨嵋几次杀人的时候,恰好遇到有人放鞭炮而已。峨嵋能打赢根本是因为峨嵋武功特别神秘……
刘伯温真接触到了,才知道峨嵋这边是真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其中最令人惊讶的地方,不是传言中的撒豆成兵,而是随便一个武功的人,拿着,都可以射杀强手。
刘伯温一下子就意识到了这东西的价值。他感觉十分的被重视!
刘伯温从来自认是个人才。闲暇的时候虽然不敢自比管仲乐毅(这个比喻已经被用过了,显得不太谦虚),可是夜观天象昼看掌纹,涉猎很博大的刘基同学心中也暗搓搓得得意过:咱早晚会出显露出才能的!
刘伯温究竟也是进过官场的。心里面再自信,也知道他看起来并不显得多优秀。就是一同来的人里面,读过书的也好多,有过政务经验的也不只他一个。如果从峨嵋山上所有的人加在一起论资历,那他更是个菜鸟……
没想到纪晓芙竟然如此重视他!
好澎湃!
刘伯温倒抽一口凉气。
纪晓芙居然敢把这样关键的东西拿出来,信任自己这样一个菜鸟!这是什么?这是传说中王霸之风啊!
不是特别有底气的人,一般只会藏掖着生怕被谁看了自家的煮稀粥秘方。只有眼光极远,胸中大有容人之量的人,才能显现出常人没有的阔达和气度!
刘伯温对于纪晓芙的观感,一下子肃然了。
藏掖着,这是人之常情,事实上,并不能因此而责怪谁。可是心胸阔大大度,却分外的令人赞颂,令人折服。纪晓芙是个女人?纪晓芙手下一帮女兵将来峨嵋的政治一定会有一阵子龙争虎斗?峨嵋山政治地形不好刘伯温其实还想着先看看或者以后换个地方换个老大从新发展?
所有的这些想法,一下子都消融了。
所有的这些问题,一下子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了。
心胸,气度,人主之德。这简直是可遇不可求的。一个当老大的不见得他自己多么三头六臂,他敢用人就是天下人才最看重的了。
刘伯温很感动。
他确实认真写了一篇文章。
虽然结尾部分随大流的说了几句前途光明之类的套话,可是从分析来说,尤其想到峨嵋派的具体情况,他从内心并不很看好峨嵋派。只不过出于某种知识分子的傲气,他实话写了。没想到,对方因此辨认出了自己深深隐藏着的出众气质(!)没想到,对方竟然托付给了自己这样的大事!
刘伯温神色很郑重。他感觉眼角有些湿润:这,就是传说中的“知遇之恩”了么?
你以国士待我,我必不相负。
刘伯温握了握拳。他面上什么都没说,甚至从此开始隔三差五的长篇大论的写文章批评纪晓芙了,可是他内心的想法,却绝不相同了。
这时候的知识分子跟后来的不太一样。后来的知识分子想收买你就得给家属分配工作,你就得分房!什么奖金福利都是虚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