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重生缘 作者:雨竹(潇湘vip2013.8.2完结)-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下旨的次日,东平王亲自到大观园来,与黛玉、李明佑叙了一番话。
    彼此寒暄了一阵后,东平王看着李明佑,虽是没笑,目光中的赞扬却有激赏之色:“你们开安福堂,这件事情倒是办得不错,同僚见了我,都在称赞我有一个好儿子。”
    李明佑自十二岁起,便没听到过父亲这样的称赞,呆滞了一会儿,先看了黛玉两眼,方才含笑道:“这件事情,全是世子妃想出来的,我是沾了她的光。”
    黛玉摆手,微笑道:“世子何必说这样的客套话?法子虽是我先提的,但此事你从中周旋,花了不少心力,若没有你帮忙,此事断然不能成的。”
    夫妻两人你推我,我推你,竟都不愿居功。
    东平王见他们如此,惊讶了一会儿,及后却是露出笑容来。
    他一心认定,李明佑风流不羁,娶了黛玉之后,方才变得好起来,对于黛玉这个儿媳,他一向是满意的。
    如今,他们夫妻感情和顺,又做了天大的善事,李明佑的名声,已经一改从前,从惹人厌恶鄙视,变成一提起来,就赞不绝口。
    而这一切,皆是因为李明佑娶了黛玉,方才能如此的。
    当下东平王便唤过黛玉,赞道:“好儿媳,佑之能得你为妻,实在是三生修来的。”说着叹了一口气,接着道:“当初史氏的事情,是我昏了头,你可不要介意。”
    黛玉连忙摇头,温婉道:“公公说哪里的话?什么史氏,我可不记得有这个人。”
    东平王听了,不由大笑了两声道:“儿媳这话说得好。”顿了一顿,转了话头道:“如今事事顺意,唯一有些遗憾的,是你与佑之成亲也有几个月了,却一直没有好消息。哎,你们若是能早些诞下子嗣,我也能弄孙为乐了。”
    寻常百姓家,子嗣都是大事,更何况是大户侯门。故而东平王说出这样一番话出来,也是情有可原的。
    黛玉听了这话,脸上不免有些晕红,心中却是一叹。
    其实这件事情,也是她的心结。
    她与李明佑成亲之后,夫妻感情一直很好,只是不知怎么的,竟一直没有好消息。
    夫妻两个,若是无子嗣,责任在女方,这是世人约定俗成的。
    如今成亲时日尚短,还说得过去,若是再过几个月,依旧悄无声息,自己的处境,必定会极尴尬的。
    李明佑见东平王将话头转到子嗣上,唯恐东平王责难黛玉,忙站出来道:“父王不必着急,大夫时常来给我们夫妻诊脉,说世子妃身子很好,至于我,因成亲前胡闹了两年,身子有些亏损,调养一段时间,将来必定是有好消息的。”
    黛玉见李明佑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心中涌起脉脉温情,感动得无法抑制。
    她自是知道,李明佑成亲前,一直洁身自好,并没有做出什么胡闹的事体。
    他出言自污,宁愿将一切责任揽上身,为的,自然是维护自己,不愿自己受到一丝一毫的责难。
    有他站在自己前面,无论什么样的风雨,都不需惊慌害怕。
    东平王听了李明佑胡诌的话,却是相信了,不由狠狠瞪了李明佑两眼,哼道:“哎呀,你还知道之前自己是在胡闹吗?竟是长进了一些。”斥责了两句,方才罢了,转了话头道:“罢了,陈年旧事,我也不提了,你自成亲之后,沉稳了很多,娶了个好媳妇,可要好好珍惜,往日的旧毛病,可不能再犯了。”
    李明佑一笑,并无别话,只颔首应了下来。
    见他如此恭顺,东平王这才消了气,将目光转向黛玉,声音竟是温和了许多:“儿媳,你是个好的,今后好好管教佑之,他若是敢欺负你,你只管使人去请我,我一定给你做主。”
    黛玉温婉点头,带笑应了。
    众人又说了一阵闲话,东平王盯着李明佑,用手敲着桌子,徐徐道:“世人常说成家立业,如今,成家你已经完成了,至于立业,却是没做到。你是世子的身份,注定要接管东平王府,以后你要多回王府,跟着我历练历练,将来也好继承我的位置。”
    李明佑听了这番话,心中有些不情愿,皱着眉头没有言语。
    东平王看出他的心思,依旧一脸淡定,不紧不慢地道:“没有人生来就是享受的命,你既享受了世子这身份带来的荣耀,自应当承受这身份带来的责任。何况,如今的你,并不是孑然一身,只有你的身份足够强大,才能为妻儿遮风挡雨,让他们一生平安无忧。”
    不得不说,东平王这番话,说到了点子上。
    倘若他以父亲的身份威逼,李明佑未必会应承,偏偏,东平王将话头扯到黛玉身上,令李明佑心中顿生柔情,颔首道:“父王说的是,儿子愿意听从。”
    东平王见他应了,不由满意点头,微笑道:“很好,我定会用心教你,让你脱胎换骨的。”勉励了两句,方才起身去了。
    候他去后,李明佑伸手揽住黛玉,苦着脸道:“玉儿,今后我要时常出去,不能日日陪着你了。”
    黛玉心中也有些沮丧,叹了一口气,方才道:“公公说得对,你的身份,注定了不能日日逍遥,罢了,你还是跟公公学东西去吧,反正我们腻在一起也有好几个月了,若是再相对下去,说不定你会厌烦呢。”
    李明佑抚摸着黛玉的鬓发,嘿嘿一笑道:“有个天仙般的夫人,我怎么会厌烦?哎,罢了,父王说得也对,为了你和我们的孩子,我只能收敛心思,按父王的意思行事了。”
    黛玉横他一眼,娇笑道:“什么孩子?方才你自己说了,因你身子亏损,要调养一段时间,才会有好消息的。”
    李明佑见她眼波如水,心中早就醉倒了,也笑道:“玉儿你这般聪慧,我不信你听不出我在胡说八道,为你解围。你明明知道我的心意,却故意来调侃,看来,是因我太宠你,令你不记得为夫才是一家之主。”伸手将黛玉揽紧,旋即道:“看来,我很有必要做些事,重振夫纲。”
    黛玉知他是在玩笑,不由一笑,配合道:“世子似乎生气了,看来后果很严重,倒不知世子打算怎么教训小女子?打一顿,还是不许小女子吃饭?”
    李明佑唇角泛出一抹邪笑,凑近黛玉耳边,压低声音道:“都不是,为夫打算多多努力,让玉儿早些有好消息,如此,玉儿自会感恩戴德,不敢随意嘲笑为夫了。”
    黛玉啐了一口,别过脸,唇角的笑容有几分羞涩,夹杂着几分甜蜜。
    伉俪成双,岁月静好,莫过于斯。
    李明佑应承了东平王,自此日日出门,到王府聆听东平王教诲,有时还随东平王处理政务,很是繁忙。
    但事情再多,李明佑都没在王府留宿,不管多晚,都要回大观园,风雨不改。
    如此忙碌了一段时间,李明佑竟瘦了一些,黛玉自是心疼的,屡次劝他,若是时辰晚了,若是天气太差,就直接留在东平王府,不必赶回来了。
    李明佑当面答应了,及后却依旧每日回家,令黛玉无可奈何,只能多做一些滋补汤水,给李明佑调养身体。
    身边少了李明佑时时陪伴,黛玉起先有些不适应,好长时间才习惯过来。
    虽是如此,每日里依旧闷闷的,提不起精神来。
    这天,黛玉正与雪雁、春纤一起做针线,突然有丫鬟在外面报说:“南安王妃来了。”
    崔氏与她结识后,因彼此脾气相投,不时来这里探望,或是让人接黛玉到南安王府说话,彼此很是亲近。
    黛玉忙放下活计,站起身来,这时崔氏已经走了进来,笑着道:“妹妹忙什么呢?”
    黛玉微笑道:“闲着无聊,做些针线活罢了。”
    崔氏拿起她身侧的绣活,细细端详了一回,见活计鲜亮,颜色搭配得精巧,不由赞道:“这一手绣活,宫里的绣娘也是赶不上的,可见妹妹蕙质兰心,不但做事惹人赞扬,连针黹也比人出众。”
    黛玉有些不好意思,摆手道:“姐姐这般夸赞,我可要脸红的。”
    崔氏点着她的额头,笑着道:“我说的是实话,你何必不好意思?满京城谁不知,东平王府的世子妃,善心可嘉,又会调教夫君,如此能干,实在是天下女子的典范。”
    正说着话,突然秋儿匆匆走进来,行礼道:“忠顺王府打发人来报丧,说忠顺王妃分娩时出事,一尸两命。”
    黛玉、崔氏听了这番话,面面相觑,皆是错愕不已。
    许久,崔氏方才回过神来,皱眉道:“女子生产,就如在鬼门关走了一圈,哎,忠顺王妃正是风华正好的时候,想不到竟会因这个缘故殒命,实在可惜了。”
    黛玉也是连声叹息,她与忠顺王妃,曾有过一面之缘,那是个很美丽端庄的女子,不想竟突然撒手西去,生命之莫测,实在让人难以意料。
    正慨叹着,崔氏转头看了过来,徐声道:“既得了这消息,不如我们一起去吊唁,略表心意。”
    黛玉想起忠顺王妃的音容笑貌,有些感叹,点头应了。
    她与崔氏的身材,倒是差不多,故而立时让雪雁整理了两套崭新的素色衣服出来,自己穿了一套,卸下身上的钗环首饰,另一套给了崔氏。
    其后,黛玉又让雪雁备了祭品,要跟着出门的下人,也都换了衣服妆扮,免得犯忌讳。
    忙了小半个时辰,方才齐备了,黛玉与崔氏这才一起坐上马车,前往忠顺王府吊唁。
    到了忠顺王府,报了身份,门房立刻开了门,恭恭敬敬请她们进去。
    黛玉、崔氏相携着下了车,步进灵堂,只见里面人虽然多,却冷寂得厉害。
    崔氏与忠顺王妃颇有来往,在牌位前上了香,眼眶发红,泪珠不知不觉滚落下来,伸手捂住嘴,低声呜咽起来。
    黛玉连声叹息,也红了眼眶。
    两人祭拜完,自有忠王府的大丫鬟上来回礼,恭敬地道:“两位贵人亲自过来,我们王妃在天有灵,也是安慰的。劳累两位了,还请到偏室一坐,稍稍歇息片刻。”
    崔氏忍着泪,摆手道:“你们这里正是忙乱的时候,不好打扰,我与林世子妃尽了心意,这就告辞了。”
    那丫鬟听了,便没有挽留,行礼道:“多谢两位贵人体恤。”
    崔氏点头,与黛玉互看了一眼,一起飘然离开。
    刚走出灵堂,突然有个男子匆匆走了过来,见了她们,欠身道:“多谢两位亲至,来日鄙人必定到府上致谢。”言辞彬彬有礼,目光却是轻轻流转,待落到黛玉身上时,不由怔住了。
    来人却是忠顺王爷秦子炎。
    他为人素来风流,当初在酒楼聚会时,听到宝玉提及黛玉风华绝代,一直盼着能与黛玉见上一面。
    念头存了许久,只可惜一直没有机缘。
    后来李明佑娶了黛玉,秦子炎便调侃,要到李明佑的住处探访,顺便见见黛玉,不想李明佑是个小气的,当场便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秦子炎心中失望,但因宝玉那番话印象太深,故而一直不能将见黛玉的绮念抛开。
    今儿个,秦子炎本是在打点琐事,突然听下人报说东平王府的世子妃来了。
    秦子炎心中不由一动,立时便换了一身流水云纹长袍,径直来了灵堂,只盼着能与黛玉见上一面。
    此时遇上了,眼见着两个女子盈盈而立,一个二十来岁,容貌端庄,美则美矣,却没什么灵气。
    至于另一个,不过十六七岁年纪,身姿窈窕如柳,眉眼娇媚如画,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