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历史的边角料 张鸣-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为的努力来弥补制度的不足,而传统社会这种状况就更加突出。对于官吏相衔的行政网络来说,所有的行政环节和手续,都被理所当然地视为谋取制度外好处的机会(极少数清官除外),那些没有多少官方法定收入的吏员尤其如此。环节越多,手续越繁,他们上下其手的机会也就越多。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的官僚体系自身就存在着寻求制度外利益的机制,在王朝的框架内,无论多么清明的政治设计,都不可能完全消除这种机制。王安石变法的各项措施,设计不能说不精妙,如果真能实行其目标,确实能改善朝廷的状况,尤其是财政和国防。但是,“保甲”、“免役”和“青苗”诸法,本身就要求官府的大力度参与,尤其是“保甲”和“青苗”法,一个要求官府将农村原有的村社结构重新改观,一个则需要官府定期放贷收贷,均将官府的触角直接伸到了每个农户。在当时的情景下,由于农民对于政治的习惯性冷漠,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实际上不可能真正了解变法的意义,甚至对于其内容也往往是一盆糨糊(变法的设计者就不主张农民了解这一切),所以基本上只能任由官府摆布,所谓变法在农村,给了官吏摆布农民、上下其手借机聚敛的一个最合适的借口和堂而皇之的理由。很多地方实行“青苗”法,真正春天需要贷款播种的农民得不到“青苗钱”,而那些不需要贷款的殷实农户,反而被强迫接受,秋天则以高于法定利率的数额逼勒还贷,一个原本惠农意义的“新政”,结果却成了地道的扰民主之举。同样,在“保甲”法和“免役”法的推行过程中,类似的扰民行为也司空见惯。当时司马光等人对变法的批评,其实主要集中在扰民和聚敛上,实际上并非一点道理没有。将司马光视为大地主阶级的代表一棍子打死,其实有失公允,至少在那个时代,他应该算是一个富有士大夫责任感的人。只是,他只看到了新政之弊,过于看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王安石变法虽然暂时改善了朝廷的财政状况,但却难以实现富民强国的目标。迅速增加的财政收入,不仅有竭泽而渔之嫌,而且扰乱了农村的社会秩序,极大地加剧了朝野、官民的紧张,所以不可能顺利推行下去。但是,变法失败后,一部分道德感很差的官员意识到了新法对他们的莫大好处,结果后来的朝廷上,不断地演出了一场又一场的新旧政的拉锯闹剧,直到北宋灭亡。历史学家公认,后来的新政已经完全变了质,成为搜刮民财的灾难。这个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场技术上存在问题的改革,是很可能被别有用心者变成自我渔利的机会的。

在西晋王朝建立之初,晋武帝司马炎一度曾经想过有所作为,想要精简机构,淘汰冗官,算是西晋的功臣荀勖却一盆冷水浇过去,言道:省官不如省事。无论荀勖其人在历史上多么不堪,但他的这句话却是有道理的。当面对一个素质低下效率不高的官僚体系,却又离不开它的时候,要想改革只能循着“省事”的路径,什么时候国家的“官情”变了,什么时候才有可能变招。如此,我们就理解了,为什么凡是国家和百姓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政治往往会以“无为”的面目出现,因为只有尽可能地不生事,简化行政程序,才能真正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明代中叶张居正赋税改革,实行“一条鞭法”,从税额上来看,百姓负担是加重了,但改革却很顺利,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手续简便,项目单一,减少了官吏上下其手的机会,所以百姓负担实际上并没有增加,所以推行顺利。的确,省事比省官更有效。

52。宰相的座位

所谓宰相的座位,不是说宰相家里或者官邸里的,而是宰相在上朝时的座位。我们已经习惯了在古代题材的影视剧中,看见不论是什么朝代,上朝时所有的大臣,包括宰相在内规规矩矩地分班肃立,而皇帝则高高在上,踞坐在龙椅上,听大臣们低眉顺目地奏报。这些场景无疑又气派又好看,但却不都是真的。

在宋朝以前,上朝时宰相是有座位的。魏晋之前,三公就是宰相,“三公坐而论道”,上朝没有坐的地方哪儿行呢?皇帝坐得,他们也坐得。东晋第一个皇帝司马睿登基,居然要拉丞相王导与他同坐龙床(那时候还没引进椅子),丞相不仅有座,而且要和皇帝平起平坐,引得外间纷传:“王与马共天下。”这种君弱臣强的局面一直维持到南北朝结束。隋唐兴起,皇帝虽然牛气了许多,但执政的宰相依然不弱,这个时代以尚书、中书和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这些宰相们在朝堂之上依然有座位,而且可以跟皇帝争三争四地唠叨。

宰相们的地位高,权力大,责任也重。有时候,赶上个天灾人祸,什么大旱啦,涝灾啦,地震啦,宰相也要负责任,丢掉乌纱。就算是皇帝不下令免职,知趣的,自己就悄然隐去。因为自古传说,执政者是要承担调和阴阳之责的,有灾异,古人就认为是阴阳不谐,原因是宰相没有做好工作,所以他们要丢乌纱。

宰相没上朝座位,据说始于宋太祖赵匡胤。有的说法是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正式登基的第二天,从后周继承下来的宰相范质上朝奏事,开始还坐着讲。正讲着,赵匡胤突然打断他说,你先不用讲了,把文稿拿我看看。范质遂起身把文稿捧给他看。赵匡胤说,我老眼昏花,你再拿近一点。范质就又凑近了一点。等皇帝看完了,范质再想坐下,却发现椅子已经没了。原来趁范质站起来的时候,皇帝悄悄让宦官把椅子搬走了。范老儿也没有办法,只好站着。从此以后,宰相上殿就再也没了座位。这种说法多少有点玄,把赵匡胤说得像个市井无赖,或者乡下的顽童,居然在朝廷上干这种骗人起立偷偷撤椅子的勾当。如果要是真的话,那么范老先生说不定会来个大屁股墩,非闹得朝上大乱不可。赵匡胤虽然是武夫军汉出身,对读书人却还尊重,头脑也相当清楚,想来不至于当众这样胡闹。

比较起来,另一种说法似乎更有说服力,说是范质自以为是前朝旧臣,不是赵匡胤的亲信,所以宰相当得不踏实,因而自我贬损,主动要求上朝不设座,不上茶。赵匡胤也就顺水推舟,以后遂成定例。然而,范质的马屁并没有保住他的地位,不久宰相就被那个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取代了。

从此以后,宰相乃至整个朝臣们的地位就每况愈下,明清连宰相也不设了,皇帝老儿自家一个人既做皇帝又当宰相,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自家忙不过来,就找人帮忙,于是有了内阁,清代将内阁虚置,另设军机处。内阁和军机处虽然干的都是过去宰相的事,但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官制上讲,这些机构都是临时性质,人员都是从别的衙门中抽调过来的。所有人的本职都是原来的官,他们入阁或者入军机处,本质上不过是给皇帝做幕僚,出出主意,打打下手,没有丝毫的专断处置之权。从工作程序上讲,有宰相的时候,各地公文先经过宰相,然后再报皇帝,宰相处理公务的时候余地较大;而内阁军机处时代,所有公文先经皇帝,然后下发内阁与军机处处理,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上面。所以,阁老与军机大臣非但与从前的三公不能比,就是与宋朝没了座位的宰相也比不了。赵普当宰相的时候,有时赵匡胤想要添置点东西,赵普不点头,就是什么也添不成。气得赵匡胤哇哇直叫,说我没做皇帝的时候,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现在做了皇帝,反倒不如从前了。

从明朝开始,这种宰相的风光就再也不能出现在内阁和军机处的大臣们身上了,倒是某些宦官可以有近似的威风。明代原本帮皇帝打点笔墨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由于皇帝的昏庸和懒惰,居然取得了代皇帝批奏折的“朱批权”,成了“立皇帝”。朝臣们包括内阁首辅和首席军机大臣,上朝议事只能“跪奏”,在朝堂之上,想站着说话必须有皇帝的恩准才行。皇权的地位,在臣子们的“五体投地”中达到了最高点。

53。“九品中正”与唯成分论

提起“九品中正”,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总是要口诛笔伐,说它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弄得贫寒的读书人没有官做,太不公平。当然,作为一种选官制度,“九品中正”面对这种指责确也无从逃避,在它存在的几百年里,它的的确确不是在选拔人才,而是在核定门第。很有点像我们后来的“文革”时期,叫嚷“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浑蛋”的唯成分论。

“九品中正”又称“九品官人法”,是曹丕刚刚继承父业,还没有来得及逼汉献帝“禅让”的时候,新“王”上任三把火,采用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而制定的。“中正”是一种特殊的官,每个郡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做中正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该郡人士,二是现任京官,所以,中正其实是兼职,每三年才行使一次职务,具体事务由其属员“访问”承担。中正的职责就是为本地的士人,也就是读书人评定品级,也好备吏部选拔。

一般来讲,中正要向上面提供本地士人的三种材料:一是“家世”,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你的出身,上三代都是干什么的,再加上你的社会关系,叔伯舅舅,七姑八姨,再加老丈外带舅子;二是“状”,就是对你的行为、道德和才能的综合评语;三是根据“状”,再参考“家世”而评出的“品”,一共有九品,即九个等级。三年评一次。九品的排列,据说是受了班固评定古代人物的影响,班固曾经将古代人物定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按陈群的原意,“品”的评定,主要依据是“状”,即重在表现。但由于“家世”是死材料,硬指标,而“状”则是可大可小的软条件,在大家势族的影响下,评来评去,尺度倒了过来,“状”反倒成为可有可无的了,重在表现就这样变成了唯成分论。其实就是势族高门不加干涉,按这种评法,或早或晚,终归是要变成唯成分论的。就是今天的各种评比,从评先进到评职称,只要有能量化的指标,最终都按量化来评,别个就成了摆设。九品中正制实行到最后,尚书省的吏部干脆按各家族谱牒给官,只要上了名家的家谱,就不愁没有高官做,自然,吏部诸曹也必须精通谱牒。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贫寒之士也有不得已造假的,反正那时候既没有户口登记,也没有相片,姓王姓谢的又不是那么两家,只要是同姓,长点心眼就可以伪造谱牒混进高干子弟队伍。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谱牒之学大盛,造假之风甚盛,辨伪的功夫也大,官方打假比私家还积极,精通谱牒学的古代“王海”也出了几个,所以造假没成什么气候,做官还得凭家世。

具体的九品评定虽然落实在纸上是九品,但社会上只将之分为上品和下品,凡四品以下,一概被视为下品,不会有人理睬了。按当时的习惯,一品是要给皇族的,别的人,任你有多高贵的门第,也休想跻身其列。但是,皇族做官掌权一直是让皇帝不愉快的事,所以,一品就自然变成了好看而无用的高帽子。真正值钱的是二品,二品才是名副其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