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5、[历史小说] 官居一品 作者:三戒大师 (起点vip2012-6-30完结)-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千万万的读书人来,他们已经是成功者了。

  但现在天色已晚,人又疲累,考生们相约次日一同踏青庆祝,不见不散,便各奔东西了,沈默自然要回家看媳妇,不能与琼林社的几位兄弟同行……六人便挤在一个车厢里回去会馆,也不怕压散架了。

  车厢里,孙铤突然道:“我觉着六首要悬,李默和赵贞吉……”这家伙说完就后悔了,赶紧捂住嘴道:“当我是放屁。”

  “臭不可闻。”乃兄孙鑨冷笑道:“如果拙言兄没有中六首,我以后叫你哥。”

  陶大临摇头道:“确实,我觉着文长兄会夺魁。”

  诸大绶也道:“论文采,拙言确实稍逊一筹。”

  吴兑却道:“我觉着不然……”五个人,三比二,看好徐渭的稍占上风。

  这时徐渭却发出一阵古怪的大笑,指着众人道:“痴人啊,痴人,其实结果再明显不过了。”

  “什么结果?”众人异口同声问道。

  徐渭嘿嘿一笑道:“三天后就知道了。”

  第五卷 京华烟云雪满天 第三四三章 阅

  贡生们考完了,可以彻底放松了,就该考官们忙的时候了。考试后两天内,要将全部四百人的卷子审阅品评完毕,任务之繁重,显然不是皇帝一个人能忙过来的。事实上,除了太祖皇帝曾经干过这种傻事,后面的皇帝们都是交由下面人组织阅卷……国初用祭酒、修撰等官。但正统后非执政大臣不得与,而去取之柄则在内阁……至于皇帝自己,则偷懒只看推荐上来的前十名的卷子,至于咱们的嘉靖皇帝,那更是决计不会例外的。

  此次殿试的阅卷大臣,又称读卷官,便是由内阁大学士张治领衔,吏部礼部二位尚书为副,以及翰林学士、国子监祭酒,詹事府左春坊、右春坊、太常博士等六位官员组成的超豪华阵容,在内阁值庐休息一晚,翌日齐聚紫光阁中,要为四百名俊彦排一排座次……

  阅卷开始之前,照惯例众人先叩拜孔子,并对天发一通毒誓,然后按照官阶大小,各自回到一排长案后坐下。

  这时阅卷监视官陆炳亲自把卷箱取来开封,将试卷先取出一捆打开,递给赵贞吉。再由赵尚书,按照阅卷官的官职,依次一卷一卷的分送到他们面前。分完后再取来一捆,直到分完为止。

  每个阅卷官收完卷子后,即开始阅卷。看完一份,便递给左手边的阅卷官。同样的,等右手边那位阅完,也会把卷子给他,这样轮流传看,九位阅卷官都能看到每个考生的卷子。这种阅卷法叫“转桌”只有殿试阅卷才会出现。

  同时,每位考官得在阅过的卷子上,写下自己的姓氏,但不署名……除非有同姓的位低的只好委屈写一下名……阅完之后,还得写上优、劣符号。按规定,优劣符号由高到低依次分为五等:即为“○”、“△”、“、”“│“X”……

  当然,每位阅卷官的口味不同,出现不同的评价也是正常,但差别不能太大,比如说这份卷子大家有的画圈圈、画三角,有的却画杠杠、画叉叉,这样是肯定不行的,会由监视官提起另派大臣阅卷,以防考官“各存成见,有上下其手之弊”,一旦坐实了,会受惩罚的。

  但历史早经反复证明,任何制度都是存在弊端的,无论设计的多么精心,这种阅卷方式也是如此……由于担心被处分,所以考官们在批阅同一份卷子时,便会出现“圈不见点,尖不见直”的现象,也就是说只敢与上一位的评价差一个等级多就不敢了。

  显而易见的,首席阅卷官意见,便显得举足轻重了,尤其是在打落试卷时,几乎是决定性的……如果他判了一份卷子死刑,基本上就死定了。

  等九个阅卷官“转桌”完毕,也是将有的考卷都画上九个符号后,由首席阅卷官专司总核,排定名次,其他阅卷官,尤其是二位次席也可参与意见。但是列一、二甲的卷子必须是八个“圈”。其余的便落入三甲,然后每一甲之内再比较圈圈数。如果圈圈相同,再比尖,再比点,以此类推……

  ~~~~~~~~~~~~~~~~~~~~

  这次的首席卷是大学士张治,但对沈默来说,不算什么福音,因为两位次席已经知道他的卷首语是什么,就算张治给沈默个圈,两人也可以合情合理的给个尖,这样就算后面六人都画圈,那他也最多只能凑齐七个圈了——而且他们也正是这样做的,所以阅卷结束之后,沈默应该沦落进三甲同进士之列。

  而且因为只有前十二名的卷子,会呈送皇帝进览,他甚至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了。

  紧赶慢赶,终于在十七日夜里,将四百份考卷全部排完座次,但还不能填榜,因为还要送呈御览,由圣上钦点三鼎甲,也就是传说中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揉一揉酸麻的腰肢,疲惫的张阁老轻声道:“太保,二位部堂,咱们去面圣吧。陛下还等着呢。”三人点点头,便簇拥着手捧十二份考卷的张大学士,肃穆的穿过红色灯笼照亮的长廊,直达圣寿宫。

  圣寿宫中灯火辉煌,嘉靖帝果然还没有就寝,在等着将考卷送来。

  当陈洪禀报,几位大人来了时,嘉靖帝坐直身子道:“打一盆凉水来,朕要清醒一下。”陈洪赶紧用铜盆端来凉水,将手巾放进去浸湿了,双手奉给皇帝。嘉靖帝却不接,指着那盆水道:“直接端过来。”

  陈洪小意道:“主子,这晚上的阳春水冰凉冰凉,奴才怕……”

  “怕什么怕?”嘉靖帝笑道:“朕已经玄功有成,寒暑不侵,还怕这点阳春水?”他确实已经不知道冷热,一年四季,不论寒暑,都穿印有暗红龙纹的棉布道袍,从不加衣减裳,倒是给衣帽局省事儿了。

  照皇帝自己的说法,是因为常年修道打坐练成的正果,实际上呢,是因为常年服用陶仲文特制的“冬燥夏凉丹”的结果。这一点身边近臣都知道,却无人敢说破,反倒谀词逢迎,让皇帝受用无比。

  所以陈洪说“怕主子被水凉着”,并不是真要阻止,而是在给嘉靖帝显摆的机会,让皇帝受用呢!这基本上已经可以算是拍马屁的最高境界——“踏雪无痕式”了。所以说能混进司礼监,在皇帝身边伺候的人,那都是各有绝活的高人,没一个省油的灯。

  果然在炫耀了修炼成果后,嘉靖帝大爽,洗把脸一激灵,登时精神百倍道:“宣!”

  ~~~~~~~~~~~~~~~~~~~

  “臣等恭请圣安。”这里不是朝堂,不必大礼参拜,四位大臣磕完头,皇帝让平身道:“都起来吧,这三天够辛苦的。”

  待谢恩起身,张治道:“启奏陛下……”

  嘉靖一抬道:“陈洪给大人们搬椅子,再把后面熬的稀珍黑米粥端来,给朕和四位大人一人盛一碗,还有严阁老送来的酱菜,也盛点来。 ”

  陈洪笑着应下,到后面忙去了,几位大臣自然又是谢恩不迭。等把香喷喷的小粥就着咸菜吃完了,嘉靖帝接过茶盏漱漱口,擦擦嘴,先对自己的奶兄弟道:“文明,这次会试,殿试你一路跟下来,可有何感触啊?”

  陆炳早已经吃完,起身满脸红光的道:“微臣要恭喜皇上,贺喜皇上,这次春闱,实在是大大的祥瑞啊!”

  嘉靖帝虽然欢“祥瑞”,但也得明明白白、确确实实,拿他当三岁孩子糊弄可不行,便笑道:“瞎扯淡,一次考试怎么和祥瑞扯上关系了?”

  “这次考试可是千年难遇的!祥瑞的名字叫“奎壁凝晖”!”陆炳一脸奋道:“微臣虽然是武举出身,却也知道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还没有一个连中六元的士子呢!但现在圣君当朝,德比三皇,于是千年来第一个连中六元的士子降临我大明了!”说着使劲给皇帝磕头道:“只有文魁星君才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只有盛世圣君才能得星君降临辅佐啊!”

  让他这么一说,嘉靖帝想起来了,这次考试确实有个“连中五元”的家伙,也是一阵兴奋到膀胱发胀,但他是九五至尊,什么时候都要保持矜持,便笑道:“状元还没点,就“六首、六首”的嚷嚷,也不怕把祥瑞吓跑了……”

  陆炳咧嘴一笑道:“点谁做状元,都是由陛下决定的,这祥瑞能跑了么?”他们君臣在那说的开心,后面二位部堂大人可就黑了脸,尤其是李默,他想不到自己的学生能跟自己对着干,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啊?

  且不说满脑子问号的李尚书,嘉靖帝开始兴致勃勃的浏览试卷,想要把他的“祥瑞”找出来,但翻遍十二份试卷也找不到沈默那篇,不由拉下脸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

  张治嗫喏着说不出话,李默只好硬着头皮道:“陛下,这就是此次最优秀的十二份考卷了。”

  “确定没有遗漏呢?”嘉靖帝阴着脸问道:“还是某些人固执成见,打压考生啊?!”

  赵贞吉简直要晕过去了,他知道皇帝在说自己,好在他是久经浮沉的老家伙,凡事先算败后算胜,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道:“启奏陛下,阅卷时间有限,除了果实优异的文章,其他卷子的评阅确实有些粗,若想一一品量高下次第,就必须延长阅卷时间。”一席话竟守得滴水不漏,把责任轻描淡写的卸下,从这一点看,徐阶把他调入京城,显然是有着很深的考虑的。

  第五卷 京华烟云雪满天 第三四四章  金殿传胪

  拂晓,东方渐红,天空渐白,沉睡一夜的北京城,又一次露出了真容。若从天空俯瞰,在满眼灰蒙蒙的建筑,有一片绵延的红色和金色,是那样的显眼,那样的独特。

  放低一视线,原来是深红色的宫墙和金黄色的琉璃瓦,这个庞大无比的、整齐庄严的、富丽堂皇的建筑群,与周边完全区分开来,因为它的名字叫紫禁城……

  伴着肃穆的景阳钟响,紫禁城午门的三扇正门、两扇东西对开的掖门,同时缓缓开启。两队身穿金色飞鱼服,手持一丈画戟的大汉将军,迈着整齐的步伐从除门外的四个门洞相对而出,立在汉白玉铺成的五条大道旁。

  而此时的宫门外,早已经站满了身穿大红朝服的皇室公卿、武百官,以及四百位身穿深蓝色罗袍的新科进士。此时此刻,大家都有些激动,对于公卿官员们来说,这座紫禁城才是皇权的象征,可自从嘉靖二十一年,陛下差让一伙宫女勒死后,陛下便对紫禁城留下了心理阴影,长期避居南海,除了今天这种非回来不可的大典之日,决计不肯踏足紫禁城半步……怎能不让这些视皇城如信仰的大臣们唏嘘。

  而新科进士们,正沉浸于初临紫禁城的震撼,久久无法自拔……面前的这座紫禁城的正门落于北京城的轴线南段,正北叫子,正南叫午,因之叫做“午门”其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宛如三峦环抱峰突起,气势雄伟无比。

  其正面三个门高大无比,最间一个足有十一丈高,令人叹为观止……这是大明朝皇帝出入禁宫的专用门,擅入者死……但也有两种例外,一是皇后在大婚时可以进一次;二是殿试考的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

  换言之,今日这四百身穿模一样的进士巾服的新科进士,待会儿会有三位从御道出宫,享受读人一生的至高荣誉,光宗耀祖史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