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王朝-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翰文这时心里什么都明白,但又觉得自己竟是如此的无能为力,一下子感到眼前一黑,立刻闭上了眼。偏在这时,觉着小腹部一阵痉挛绞痛,便咬紧了牙,守住喉头那口气,心里不断地只有一个念头:“不要倒下,千万不要倒下……”

  也就一瞬间,高翰文直挺挺地像一根立着的柴向后倒下了!

  这倒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郑泌昌倏地站起了,所有的官员都倏地站起了。

  海瑞和王用汲的目光也惊了。

  高翰文坐的那个地方,赫然只剩下一张空案桌和一把空椅子!

  “来人!”郑泌昌也有些失惊了,立刻叫道。

  一阵杂沓的脚步,跑进来的是那些兵。

  郑泌昌:“谁叫你们上来的?下去,下去!”

  那些兵又慌忙退了下去。

  郑泌昌对身旁的书吏:“叫人,把高府台抬到后堂去,赶快请郎中。”

  书吏连忙对堂外嚷道:“来两个人!”

  那个托茶的书办和另一个书办连忙奔了进来。

  书吏招呼两个书办一起,绕到高翰文的案后。高翰文这时仍在昏厥中,直挺挺地躺在地上。

  书吏:“慢点,平着抬。”

  书吏的手从头部抄着高翰文的肩,两个书办一边一个,一手伸到腰背,一手伸到大腿下,三个人把他慢慢抬了起来。

  所有的目光都望着,那三个人抬着高翰文慢慢从屏风后进去了。

  郑泌昌这时露出了斩伐决断:“什么议案不议案都不说了!海知县,淳安刁民通倭之事是否与你无关以后再说。本院现在命你带领臬司衙门的官兵立刻去淳安,将倭贼就地正法,平息叛乱,然后按省里的议案以改兼赈!”

  王用汲忧急的目光望向了海瑞。海瑞还是定定地站在那里。

  何茂才对着那队官:“带上兵,护着海知县立刻去淳安!”

  “是!”那队官对着海瑞,“海知县,请。”

  海瑞没有被他“请”动,仍然望着郑泌昌:“请问中丞,他们跟我去淳安,是我听他们的,还是他们听我的?”

  郑泌昌一怔,接着说道:“按省里的议案办,他们就听你的。”

  海瑞:“倘若我按淳安的实情办,他们听不听我的?”

  郑泌昌:“什么实情?”

  海瑞:“省里现在说淳安有刁民通倭,究竟是怎样通倭,都有哪些人通倭,这些都必须按实情查处。真有通倭情事,卑职会按《大明律》严惩不贷。倘若并无通倭情事,中丞是不是也要卑职滥杀无辜?”

  郑泌昌:“海瑞,你是不是到现在还要怂恿刁民抵制国策!”

  海瑞:“中丞,卑职问的是要不要滥杀无辜!”

  郑泌昌也被他逼得拍了桌子:“谁叫你滥杀无辜了?”

  海瑞双手一揖:“有中丞这句话,卑职就好秉公办事了。”说着,转对那队官,“你都听到了。整队,跟我去淳安!”说完大步向堂外走去。

  队官反倒愣在那里,望向何茂才。

  何茂才急了:“看着我干什么?该怎么干还怎么干。去!”

  “是!”队官大声应着,这才慌忙转身跟着走了出去。

  王用汲忧急地越过那队官的身影望向已经走到中门的海瑞。

  郑泌昌立刻又把目光望向了王用汲:“王知县,建德的事该怎么办你现在也应该知道了。立刻去,以改兼赈!”

  王用汲立刻向堂上一揖,转身大步走了出去。

  7浙江巡抚衙门辕门大坪

  王用汲疾步从中门走了出来,下了台阶,想紧步追上去,又停住了。

  辕门前,海瑞已经上了马。那队官,和几十个兵都上了马。

  “起队!”那队官一声喝令,所有的马簇拥着海瑞的马向辕门外,向右边街面的大路驰去。

  王用汲深忧的目光前,海瑞骑在马上的身影依然像一座山,在众多兵骑中忽隐忽现。

  马队驰去的方向,夕阳红得像血。

  8西苑内阁值房

  朱砂也红得像血,在首辅严嵩案头的紫金钵盂里轻轻漾着,在次辅徐阶案头的紫金钵盂里轻轻漾着。两支“枢笔”,各自伸进各自案头紫金钵盂里蘸了朱砂,两个人都将笔锋在砚台里慢慢探着,一双八十岁老人戴着眼镜的花眼,一双六十多岁老人戴着眼镜的花眼,望着面前用多种纤维掺着树叶捣碎了秘制的青纸,望着都已经写了一多半的鲜红的骈文,琢磨下面的词句。

  青的纸,红的字,一流的馆阁体。任他天下大乱,两个宰相这时却在为皇上写青词!

  画外音随着严嵩的一笔一画,随着徐阶的一笔一画在内阁值房轻轻响起:“史书记载,嘉靖帝数十年炼道修玄,常命大学士严嵩徐阶等撰写青词,焚祭上苍。二人所撰青词‘深惬圣意’,时人呼二人‘青词宰相’。殊不知,多少军国大事,几许君意臣心,都在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青词中深埋着伏笔!”

  “老了。”严嵩写完了最后一个字,搁下笔,又取下眼镜,扶着案沿慢慢站了起来。

  徐阶却仍有两句没有写完,这时也不得不搁下了笔,随着站了起来,也取下了眼镜,隔案望着严嵩:“阁老写完了?”

  严嵩轻轻捶着后腰:“一百六十九字竟写了一个时辰,不服老不行啊。”

  徐阶:“阁老如此说,我就真应该告老了。也是一百六十九字,我还有两句没有想好呢。”

  “少湖。”严嵩望着站在侧案后徐阶的身影,这一声叫得十分温情,“你是在等我啊。凭你的才情,凭你的精力,一个时辰不要说一百六十九字,一千六百九十个字也早就写好了。”

  “阁老。”徐阶想解释。

  “你厚道。”严嵩打断了他继续说道,“就像我伺候皇上,二十年了,熬到了八十,依然无法告老。一个人熬一天不累,熬十天就累了,小心一年不难,一辈子小心就难了。做我的副手,也好些年了,难为你处处让着我。”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明君在位,悍臣满朝,阁老最难。”徐阶这句话说得甚是真诚,是否发自内心,在严嵩听来至少不都是虚言。

  严嵩有些感动了,无论如何,昨夜想好的那些话现在都是该说的时候了。尽管眼花看不真站在侧边书案后的徐阶面上的表情,他还是望着徐阶的面部:“少湖,青词要下晌才呈交皇上,剩下几句你也是一挥而就间事,烦请将椅子搬过来,我有几句话跟你商谈。”

  “是。”徐阶尽管也已六十出头,这时身子依然十分硬朗,把那黄花梨太师椅轻轻一端便端了起来,稳步走到严嵩案侧放了下来。

  “坐,请坐下谈。”严嵩伸了下手自己先坐下了。

  徐阶礼数不废,还是躬了躬腰才跟着坐了下来。

  “冒昧问一言,少湖你要真心回答我。”坐得近了,严嵩望着满脸谦恭的徐阶。

  徐阶:“阁老但问就是,属下不会有一句虚言。”

  “好。”严嵩赞了一句,接着仍盯着他的脸问道,“你说这世上什么人最亲?”

  如此煞有介事竟问出这样一句话来,徐阶不敢贸然回答,想了想才答道:“当然是父子最亲。”

  严嵩脸上浮出一丝苦涩,接着轻摇了摇头:“未必。”

  徐阶更小心了,轻问道:“阁老请赐教。”

  严嵩:“《诗经》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按理说,人生在世,难报之恩就是父母之恩。可有几个做儿子的作如是想?十个儿子有九个都想着父母对他好是应该的,于是恩养也就成了当然。少湖,你我都是儿孙满堂的人,你应该也有感受,父子之亲只有父对子亲,几曾见子对父亲?”

  这番话岂止推心置腹,简直脾肺酸楚,徐阶那股老人的同感蓦地随着涌上心头,但很快又抑住了。面前这个人毕竟是严嵩,是除了当今皇上掌枢二十年的权相,当此朝局暗涌湍急之际,也明知自己并非他的心腹,这时为什么说这个话?而这些话显然处处又都点在严世蕃身上,这里面有何玄机?

  徐阶不敢接言,只是也望着他,静静地听他说。

  严嵩也正望着他,想他接着自己的话说个一句半句,无奈徐阶默如孩童般,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知道要转换话题了。

  “你不好答,我们就说另外一件事吧。”严嵩依然面目和煦,“你说今日皇上叫我们写的青词为什么要突出一个‘贞’字?”

  徐阶:“天有四德,‘亨利贞元’,这也是题中之义。”

  “少湖啊。”严嵩这一声带着叹息,“老夫如此推心置腹,你又何必还这般疑虑重重?你真就不知道皇上叫我们突出这个‘贞’字的圣意?”

  徐阶岂有不知之理,此时仍然大智若愚:“贞者,节也。圣意应该是提醒你我要保持晚节。”

  严嵩的脸没有了和煦,换之以凝重,紧盯着徐阶的眼:“如何保持晚节?”

  徐阶的脸色也凝重了:“请阁老赐教。”

  严嵩不再绕圈:“用好自己的人,撑住危局!”

  徐阶:“请阁老明示。”

  严嵩:“那我就明说了吧。胡宗宪是我的学生,他的字叫汝贞;赵贞吉是你的学生,他的名也有个贞字。皇上这是告诉你我,东南的大局要你我用好胡汝贞和赵贞吉!徐阁老以为然否?”

  徐阶这就不能不表态了:“皇上圣明,阁老睿智,应该有这一层意思在。”

  严嵩:“这就是我刚才问你这世上什么人最亲的缘故。有时候最亲的并不是父子,是师徒!儿子将父母之恩视为当然,弟子将师傅之恩视为报答。少湖,为了皇上,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这一次浙江的改稻为桑一定要推行,一定要推行好。严世蕃他们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我这边只有靠胡汝贞去维持,你那边要靠赵贞吉去维持。为了不把浙江的百姓逼反了,应天那边必须立刻借粮给浙江。你要跟赵贞吉说,火速将粮食借给胡宗宪!”

  “阁老放心!”徐阶慷慨激昂地接道,“我今天回去就写信,命兵部六百里加急送给赵贞吉,叫他借粮!”

  严嵩扶着案沿又站起了。

  徐阶跟着站起了。

  严嵩伸过手去,握着徐阶的手:“我都八十了,内阁首辅这个位子,不会传给严世蕃,只有你才能坐。”

  9杭州漕运码头

  太阳落下去了,一张张白帆却升起来了,随着升起的白帆,桅杆上还升起了一盏盏灯笼。灯笼上通明地映出“织造局”几个醒目的大字。

  一条船在装着粮食,另一条船上也在装着粮食,每一条船边都是运工川流,从码头上往船舱里装堆粮食。

  舳舻蔽江,桅灯映岸。码头上端还站满了兵士,两顶大轿边站着郑泌昌和何茂才。

  “总是这样,到了要命的时候就不见人!”何茂才一开口就急,“船等着开了,你们沈老板到底还来不来?”

  沈一石作坊的那个管事赔着笑:“找去了,立刻就来。”

  何茂才:“真是!”

  10杭州馆驿

  嚓的一亮,王用汲的随从点燃了桌上的蜡烛。

  王用汲一边坐了下去,揭开墨盒,一边说道:“你立刻去准备,连夜给我把信送到苏州,送给谭纶谭大人。”

  随从:“那谁伺候大人去建德?”

  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