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苏德战争-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他的将军们留下这样的印象:他曾经是个第一线的士兵,知道战争是怎么回事,所以他赋有军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不过,他过去在军队的经历(那也许是可夸耀的),对于担任最高统帅这个职务来说肯定是不够格的。但是,通过参加军事演习、操练和表演,他很快就掌握了军事词汇。通过倾听下面军官和持有激进观点、不满现状的军事专家们的意见和批评,他又很快就掌握了许多战术和技术方面的细节,以致他身边的军事头目都感到吃惊。出于政客的利己主义,他把这些资料改头换面充作己见。这种做法在挫败对手时证明是非常有效的,于是他进而使用大量丰富的统计和技术资料作为他论据的一部分。这些在当场是无可辩驳的,因为争论的问题完全超出了他对手的职权范围。的确,为赢得论战的胜利他也不借捏造证据,用这样的方法轻而易举地折服他手下那些比较软弱的将领,其中一些比较天真的将领就马上把他看作天才。同时,元首也能及时发现陆军中的反对派或分裂派。他是一个善于拉一派对付或牵制另一派的能手。 
  希特勒的总司令职务不是挂名的。他果断地干预作战计划的制定或实施。德国军官团中一些高级的军官在他面前卖身求荣、争夺权势、捞取地产、甚至从他的私财中捞得一部分金钱。为此他们密谋策划,勾心斗角,结果得到的是这个独裁者的蔑视,而且随着战争的发展他更加不屑于隐瞒这一点了。在占领奥地利时,他甚至宣布要亲自担任战争的总指挥,他的所属人员为此大吃一惊。据说,他听了机动部队中某个心怀不满的挑拨者的话以后,就对哈尔德那个用坦克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计划进行了攻击。希特勒并不满足于履行最高统帅通常履行的那些职责,即只在大政方针上发号施令;因此他便开始陷入了作战方面的细节之中。入侵挪威原来是海军的建议,然而却被希特勒所剽窃,成了他的计划。这场战争是由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少数人策划的,没有让勃劳希契和哈尔德参加,而且参谋部门的准备工作也非常不充分。战争初期元首的许多意见是很好的。德国早期在法国取得的胜利应归功于希特勒和冯·曼施泰因。据说,他俩各自提出的意见,后来都作为制定作战计划的依据。在陆军的司令官和参与决策的参谋人员早期的恶意攻击面前,他们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进攻法国前后,希特勒时常干预大大小小的决定,而陆军的首领和参与决策的参谋人员似乎都心安理得,从未考虑辞职。通过剥夺勃劳希契的大权,希特勒不仅成了事实上的(如果名义上不是的话)陆军总司令,而且还成了全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此外,他还是国家元首、政治家、经济学家、实业家、党的领袖和外交部长(因为里宾特洛甫本人的地位已被削弱)。可想而知,这么多部门的要求相互冲突,在安排其轻重缓急时自然会造成混乱,这就给希特勒缺乏磨练的头脑与不稳定的思想带来有害的影响。而事实证明,这就是导致德国进攻苏联失败的因素之一。 
  希特勒是个放纵无忌、为所欲为的人,对他来说,现有的组织机构毫无意义。他把在政府和工业部门中那套惯用的心血来潮的做法搬到了最高统帅部。对波兰、法国和巴尔干的几次战争都是在空军总部的配合下主要由陆军总部负责进行的,而这两个部门都由希特勒来指挥。在组织如此规模的地面作战方面,唯一有经验、有合适参谋人员的司令部就是陆军总部。然而,该司令部已经陷入极不正常的状态:它为自己拟定的作战命令,还要提交希特勒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去批准。到1941年底,希特勒的权限和活动范围已经扩大到他可以通过约德尔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直接控制所有的国外战区。1941年12月,他解除了勃劳希契元帅的职务,接管了陆军在东线和其他战线的作战指挥权。这样,作为最高统帅,他就自己给自己下命令。为了摆脱这种荒唐可笑的窘境,他将哈尔德和陆军总部作为自己的参谋部来控制东线对苏联的整个作战行动,约德尔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同时成了他控制所有其他战线的参谋部。因此,陆军总部便中止了对苏联以外的其它战线的指挥和通讯联络。斯堪的纳维亚(包括芬兰)、法国、巴尔干、意大利和非洲成了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管辖的战区。这些战区通过约德尔为首的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中武装部队指挥参谋部这个机构来领受任务。这样一来,除了海军总部和空军总部外,元首还有两个独立的同级参谋部来协助他指挥战争,一个负责东线,一个负责西线。这不是统率机构有效的和令人满意的工作方法,因为一个参谋部并不了解另一个参谋部在干什么,而且双方还要争夺兵力,这套指挥系统并未经过深思熟虑,而是心血来潮的产物。它是完全符合这个独裁者的心意、对他方便的一个临时凑合的机构,这是因为他把东西两线隔开就再无人敢于侵犯他本人的权力和地位。 
  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是勃兰登堡人,在某些方面他又是个典型的普鲁士人。他是个能干的但决不是个出色的军人。要不是弗立契被免了职,要不是希特勒认为勃劳希契能当个听命于他的总司令,那么勃劳希契就不可能被物色来担任这样高级的职务。勃劳希契接任了这个尚未空缺的职务,因为他感激元首希特勒在离婚问题上支持了他。参谋总长哈尔德是个孜孜不倦、能力强而谨慎的巴伐利亚人。勃劳希契和哈尔德两人的关系冷淡。 
  早在1938年阿道夫·希特勒就拼命控制国家机器和武装部队。他给德国人民提供了好象是唯一可取的办法来解除他们在战后年代所遭受的失业、通货膨胀和共产主义威胁的痛苦。放逐和监禁共产党人、工会主义者、互济会会员以及某些牧师与社会党人,对许多人来说所付代价并不大,尽管国民可能在对待犹太人方面受到一些良心的责备。街头有组织的暴力行动、随意的逮捕、拷打和投入集中营已成了纳粹德国的特征。一般地说,广大民众还是齐心协力支持国家社会主义党的,而且直到最后覆灭还仍然如此;他们对希特勒有一种病态的媚态。然而,这种支持肯定不是完全自发的,多半是宣传教育的结果,有些则是出自恐怖心理。学校从低年级开始就是进行政治教育的园地、幼儿组织、希特勒青年团、义务劳动服役队直到最后在军队中,这种教育就更强化了。他们的制服上绣有纳粹符号,牧师已寥寥无几,国家社会主义党的《人民观察家报》由国家资助,免费发行。国家鼓励所有的人加入纳粹党或该党的外围组织,将城市和乡村划分成保甲以便警察和党的官员能严密地控制各家各户的言行。 
  1938年莱茵兰和奥地利被占领。原来裹足不前的希特勒现在每走一步,胆子就壮一分。他的军政顾问越来越不敢劝阻他,因为他们的一些预想常常证明是错了。9月,他淬然制造了个慕尼黑危机。世界大多数舆论认为,这个独裁者的威胁既是讹诈又是恐吓,如果英法两国采取坚定的立场,历史的进程有可能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将会避免。但是,后来掌握的有关希特勒心理方面的证据表明,情况决不是这样。希特勒早已开始他征服世界的生涯,他宁愿发动战争也不搞大规模的政治控制,因为这种控制对他的个人地位可能是致命的。1939年8月,在避免两线作战方面他仍然很谨慎。但是,当里宾特洛甫在克里姆林宫的会谈消除了所有疑团时,波兰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了。德国出乎意料地迅速战胜了法国以及德国自认为合理的条件都促使元首相信,英国可能越发希望进行谈判。当这些条件遭到拒绝时,戈林被授权大吹大擂,说英国将被空袭打瘫在地,并下达了入侵英国的指令。然而,由于空军未能取得对英伦三岛的空中优势,海军又没有力量掩护宽大正面上的登陆,因而这一切都化为泡影。 
  甚至在1940年秋季之前,希特勒就已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入侵英国所包含的风险,使入侵无限期地拖延下去,然而,时间拖得越长就越没有希望。希特勒估计对了,时间对英国有利,他也明白英国会寻找新的盟国。实际上罗斯福政府领导下的美国已经公开站在丘吉尔阵营一边,并以物质援助来支持英国,只是没有宣战。德国元首目光短浅、知识贫乏,很容易低估美国的资源与军事潜力。他没有直接的理由惧怕美国这个敌人,但他无论如何要鼓动日本将美国的注意力吸引到太平洋。另一方面,任何英国和苏联合作的可疑之处都是他直接、密切关注的。 
  克里普斯被任命为英国驻莫斯科大使,他负有改善英苏关系的特殊使命。当时英国非常错误地认为,社会党人越是倾向马克思主义,克里普斯在克里姆林宫的地位就越有利。然而,斯大林和莫洛托夫是断然不会上英国的圈套的,克里普斯只能偶尔与外交部副部长维辛斯基有些来往。事实表明,这位英国大使与维辛斯基的关系受到限制,徒具形式,而且他与莫洛托夫的私人关系显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莫洛托夫在接见克里普斯的时候总是盛气凌人,表露出厌烦和急躁的情绪。这与他给予舒伦堡那种和蔼可亲、有说有笑的礼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然而,克里普斯在驻莫斯科的外交界中对他所谓的存在于苏联领导人和他本人之间的亲切友好关系作了些宣扬。他这样做可能是有用意的,也许是为了向非参战国灌输这样的信念,即德国的好运不会太长,但也可能是自尊心受到伤害的必然结果和为他自己打气的一种做法。不管他的用意如何,其结果对英国都有利,因为关于这种亲切友好关系的小道消息尽管舒伦堡未予重视,但却通过截获土耳其和南斯拉夫两国大使发给本国外交部长的电报,传到了希特勒的耳朵里。只要有一点有关英苏协调的风声,即使毫无根据,也会刺激元首并加重他的疑心病。南斯拉夫驻莫斯科大使加弗里洛维奇本人与莫洛托夫关系很好,因为他俩都能投对方之所好。加弗里洛维奇发出的有关他俩亲切友好谈话的电报,其内容显然是反德的,也同样被截收并传给了希特勒。他俩谈论的话题涉及《我的奋斗》里那些关系较大的章节,其中包括德国对东方的野心和对斯拉夫民族的处理。这些评论的文字材料自然而然地最后传到了书的作者那里。 
  戈林和里宾特洛甫后来在纽伦堡法庭受审时一口咬定,苏联在中欧和东南欧的行径促成了苏德战争。情况肯定不是这样的。苏联从1940年6月以后的所作所为,自然会使希特勒心中不快,但苏联的作法并不出乎人们意料的。特别是当德国人成了苏联宴会上不请自来的座上客,德国又回到了(据1939年里宾特洛甫说)“对于德国毫无政治利益的领土”时,就更不足为奇了。莫洛托夫11月访问时透露的情况,都是希特勒早已知道的。1941年4月,西莫维奇与苏联签订的南苏友好条约,被希特勒用来为他本人和向其他人证明他将采取的严重步骤是正当的。实际情况是,希特勒像苏联一样也相信资本主义国家和共产主义国家是势不两立的,而且从来也没有改变过他的政治信念,即德国未来的繁荣富强是与德国向东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