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朝当海盗-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防军取得对日、对俄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现在,我们有了新技术装备和新战争理念,将来的不对称战争会是威慑性战争,快速的闪电战,将以敌方的指挥、交通、工业、金融、港口、物资要地和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为首要攻击目标,而不是那些聚集起来的军队!打击的目标,是关乎一个国家继续能否继续进行战争的基础!打击的目的,是敌军的装备、物资来源,是敌军士气的依托。总的一句话,在技术不对称的战争中,差异巨大的伤亡人数和速决的结局是可以想见的。

但是,各位必须注意一个前提,那就是技术不对称。技术,我们需要掌握和运用的就是新技术装备!国家需要保持的就是技术的领先性!学习,我们需要学习,需要通过学习和小规模小范围的实践来争取未来大规模战争中的绝对主导地位。还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我们的技术在进步,其他国家的技术也在进步!等到未来爆发战争的时候,谁也无法预料双方具备什么样的技术条件,因此,我们只能不断地寻求进步!这一点,我特别强调某些高级指挥学员注意,未来战争,将运用战略航空部队、海军航空部队和陆军航空、装甲部队。国防军的换型,就是向这些部队演变,国防军将领,要在经验上、知识上、战术战略观念上首先完成换型。丑话我说到前面,不管你以前立下了多么巨大的功劳,不完成这些转变,未来的国防军中就没有你的位置!“

一片寂静中,李义安宣布陆军学院第一期的第一节课结束了……

第70节 亲访袁世凯

石家庄沿着京汉线向南两百公里就是彰德府,在这个地方,袁世凯营造了一个安乐窝,表面上是在韬光养晦,在吟诗垂钓,实际上却通过庄园里的大功率电报机房与外面的世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自从1905年被龙剑铭算计下台后,袁世凯一方面积极地表示支持新政府、拥戴新皇帝,甚至命令自己的北洋军尽量地与当时的民族革命军合流整编,可以说把姿态做了个足够。也正是因为这样,龙剑铭对这个“深明大义,及时反正”的结拜兄弟找不到任何下手的理由!而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袁世凯于1908年退隐,1911年复出,通过镇压革命、分化对手、窃取果实等种种手段,从孙中山手里拿到了总统宝座,进而实现了短命的封建复辟。历史总有其必然性,那是因为左右时势的人物有着本身的局限性和固有的野心。这从袁世凯的另一面可以看出来。他不甘心在一夕之间就丢掉了大权,更不甘心在龙剑铭的中国做一个什么副议长。曾经,他与最上层的那张宝座只有一步之遥了,可现在,一切都要从头来过。

摆在袁世凯面前的问题和能够调用的棋子简直不成正比!要谋取国家权力的宝座,他无非只能采取两种办法,一是与龙剑铭搞好关系,彻底投身到民兴会阵营中去。这一点不是袁世凯做不到,而是龙剑铭根本就不给他机会去做。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尽一切可能地联络国内的守旧势力和国际的反华势力,联合起来打垮龙剑铭。这条路太漫长了,对如今没有军权、政权、财权的袁世凯来说尤其的漫长。

曾经好几次袁世凯想去英国或者其他什么地方隐居,都被好朋友朱尔典给劝住了。在朱尔典大使的眼里,已经不太吃香的袁世凯仍然有巨大的利用价值,仍然在中国保持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利用这些,朱尔典可以在英国需要的军事技术领域内做一点小小的动作。

因此,袁世凯和朱尔典把目光集中到三个人身上。一是外交大臣唐绍仪。可这位在朝鲜就与袁世凯相交的老朋友如今是吃了秤坨铁了心地跟着龙剑铭,根本就不给袁世凯及其手下说话的机会。二是如今的国防军师长王士珍将军,这位将军是北洋出身唯二有好结果的军人之一(另外一位是王英错将军,也是师长),可惜这位将军总是以部下不听招呼,自己是空架子为名拒绝了故主的拉拢。因此,袁世凯只有把筹码押注到第三个人身上,他就是袁世凯的半个老师,有同僚之谊的商业大臣——张謇。

说来也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袁世凯跟张謇也只能保持朋友的关系。在政治立场上根本无法左右他,更不要说把商业大臣拉到自己的破烂马车上了。但是张謇跟唐绍仪和王士珍不同,那两人是孤家寡人没有产业的主,靠政府的薪俸吃饭,忠心耿耿地给新帝国办事。而张謇,则有庞大的家业,不断增加的家业需要照顾!袁世凯和朱尔典正是看准了这个空挡,从1905年底开始就先后投了老本在张謇的产业里,取得了相当的股份。甚至把杨士椅的老朋友林毓民也安插进了大生-通海的高层。

如今,张謇地侄子张中道因为劣质军服事件被国防军赶了出来,更为袁世凯拉张謇下水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在跟朱尔典密谋后,他决定让林毓民在金属交易一事中退居幕后,把新任总襄理张中道推到了前台。

他们都认为,一个本来有希望的军官被几件军服就断送了前途,那他对国防军、对新帝国的恨懑是可想而知的!林毓民的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

漳河两岸的芦苇青幽幽地随着春风摇摆着,岸边垂钓着的袁世凯心情也如风中的芦苇一样并不平静。手中的鱼竿不过是装点门面的物事而已,它哪里能够在这河里钓上鱼啊?不过。袁世凯自有解嘲的说法: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手里有了张中道这张牌,如果把金属样品和工艺资料交给英国人,那对袁世凯来说就是一举两得的成功!一是给英国人一个印象,自己在中国还是有办法地,你们这些“约翰牛”想到中国来吃草,首先得找我袁世凯做代理人!二是借此可以要挟张謇,让这位经历军服事件仍然屹立不倒的商业大臣彻底倒在自己脚下。

有了英国人的支持和张謇在政治、经济两方面的强大实力后,就可以向王士珍和王英错两位掌握着军权的旧人摊牌了。有了军人的支持,再找个机会找个话题挑起政治风浪,那袁世凯光荣地重返政坛、手握重权的日子就指日可待了!

如果跟英国人的交易曝光失败,对袁世凯来说也有大大的好处!张中道背后的张謇怎么也逃不了干系,商业大臣做不成是其一,放逐到北疆去服苦役是铁定的结果。那庞大的大生-通海不就落进袁世凯的腰包里了吗?龙剑铭靠经济起家,袁世凯又何尝不可以呢?!

反正,老是钓不上鱼的袁渔翁就是这样打着算盘的。

“宫保,宫保!”段芝贵穿着老北洋的旧军服匆匆地小跑过来,边跑边焦急地喊着。

“啥事这么慌张?把鱼都给我赶跑了!”袁世凯胖胖的脸上三角眼一翻,把“太公钓鱼,无鱼上钩”的责任全推给了自己的干儿子。

“宫保,龙、龙、皇帝来了,皇帝要来了,这是电报房刚收到的电报。”段芝贵犹豫了几下,还是把龙剑铭三个字换成了皇帝两个字。

袁世凯心一紧手一松,鱼竿掉在水里,转瞬就被打着漩的春水卷走了。“他,他来干什么?”

袁世凯一边问着一边匆匆地看着电报,果然是龙剑铭要来彰德拜访自己!换成以前,皇帝出宫到大臣家,那可是了不得的荣耀。可现在袁世凯的心里却七上八下地打着鼓。不过究竟是老官僚了,他很快就拿出了主意。

“老三,你去通知芝泉他们,派人北上去打听一下皇帝带了些什么人来,还有带了多少军队?让杨家兄弟做好准备,跟我去火车站迎接皇帝。不,不是,是在大路边。说是坐嘛汽车来的。”袁世凯边走边吩咐着。

“是,我马上去办,您老慢些,我先回去招呼众家兄弟。”段芝贵说完又小跑着叫人去了。

这个时候龙剑铭跑来看自己叙兄弟之谊?啊呸!

袁世凯放慢了脚步边走边寻思着,随口还啐了口痰在地上。堂堂的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沦落到这般田地全是拜龙剑铭所赐!自己和端方都瞎了眼啊!如今端方在武汉天天跟金石打交道,不问世事。听说在金石造诣上又上了一个台阶。可我袁世凯不会那样,失去的东西还要亲手夺回来,那才算是真男人、真英雄!屁,如今搞不好就是龙剑铭从手下特务那里听到了什么风声,亲自带兵来拿自己了?!1905年他没有理由杀自己,可真要林毓民那里出了什么问题,杀自己的理由就可以列出一箩筐了。

冷汗在袁世凯肥胖的脸上肆意流淌着……

还没等袁世凯撒出去的人回报,一大串汽车就停在“漳上小村”的路口上。前面卡车里的禁卫旅官兵很快就全副武装地形成了警戒线,后面的卡车也没有熄火地停在路肩上。给中间那几辆金龙车留下了随时后退的通路。机枪就架在车蓬顶上,几个军官模样的人还很过分地铺开了地图指点着。

龙剑铭从杨瓒绪上校拉开的车门中钻了出来,蔡锷中将就跟在他的后面。

“项城大哥,好久不见,您可是又发福了。”龙剑铭主动向袁世凯打着招呼,因为车队来得突然而袁世凯这个庄园周围也没有什么闲杂人等,所以并没有出现群众围观的场面,这也使得龙剑铭的心情格外地轻松。

“陛下,切不可再这样称呼袁某了。袁世凯是大中华帝国一普通国民,沐皇恩体圣眷已经是天大的荣幸了。陛下,请,请这边走。”袁世凯知道龙剑铭的规矩。毕竟还是经常去北京开开那个鸟咨议会的。

“这次石家庄帝国陆军学院开学,是帝国在国防建设上的大事,我不能不出京,顺道来探望一下项城,但愿没打搅你的雅兴仙居才好。

听说慰亭兄喜欢垂钓,想必这漳河之鱼也被老兄给钓光了吧?“龙剑铭跟袁世凯这样的人打交道还是有心得的,就是先扯闲话,说热乎了才谈正题。袁世凯敢在底下搞鬼,那就看看他究竟能搞出什么名堂出来!龙剑铭正打算送一个题目去给袁世凯做呢!

“陛下国事缠身,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出来蹈春光散心,那一定要在鄙舍多停留几天才是。”袁世凯半低着头,在前面侧身走着,谦恭地说道。

“哪里有什么时间散心啊!慰亭兄,实不相瞒,我是遇到难题找老兄问计来了。”龙剑铭做出一副愁苦的样子半真半假地说着。

“陛下有杨度、方维志、岑三等能人辅弼左右;哪里轮得上我从旁置喙的?说笑了,说笑了。”袁世凯也是申真半假地回答着。他要揣度龙剑铭的心思,好定下应对之法。形势就摆在这里,人家是君,自己是臣!

“他们置身其中,难做公允的裁断。而付诸法律,则又显得过了些,慰亭兄想必已经猜到我说的什么事了吧?”龙剑铭又把皮球踢给袁世凯。

“到了,到了,请陛下和松坡将军上座。”袁世凯引着客人进了正厅,借词也把龙剑铭的问题敷衍了过去。这不是拿张謇在说事吗?龙剑铭啊,够狠!问自己的意见,那不是自己随便怎么说都要得罪张謇吗?!

给张謇说好话,请皇帝对三千套军服的事情从轻发落?那就意味着自己有拉拢张謇的嫌疑,而张謇本人得知以后肯定会故意与自己疏远,今后要合作就根本不可能了!

落井下石请皇帝严办?那肯定是直接得罪了张謇,而皇帝究竟最后怎么处置,那不是自己在这里说了算的,搞不好就是生撕活裂地把自己和张謇目前维持着关系断了开来,还树立下张謇这个实力强大的敌人!

想不到,这龙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