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历史的b面-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起时,就激励北来士族为光复中原而努力,以劝导他们放远眼光,别为眼前小利而争吵不休。对于南方士族,他主张保护其既得利益,特别是旧士族的祖传产业,只在一些地旷人稀的地方让北来士人落脚。这样就成功地协调了南北士族的矛盾,维持了东晋国内的政治平衡和稳定。
  唐初“善谋”的房玄龄是李世民的秦府十八学士之一,灭隋建唐的过程中,房玄龄一直在李世民身边侍奉,他很早就有辅佐李世民继帝位的打算。当李世民和太子建成矛盾激化后,房玄龄准确把握时机,与长孙无忌商议“安宗社”之大计,策划夺取帝位的具体步骤。当建成鼓动唐高祖李渊把房玄龄逐出秦王府后,房玄龄敏感地意识到建成就要加害于李世民了,于是他乔装打扮成道士潜回秦王府,劝说李世民当机立断,“大义灭亲”,从而成功地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射杀太子建成,李世民由此登基。事后,李世民称房玄龄有运筹帷幄、安定社稷之功,可与汉之萧何相提并论,功居唐初重臣第一,进封为邢国公。
  北宋建立后,靠陈桥兵变称帝的赵匡胤最关心的是如何防止军将作乱,避免使赵宋成为继后周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他在谋夺帝位的过程中一直以赵普作心腹谋臣。建宋后,赵普任宰相,对赵匡胤忠贞不贰。赵匡胤多次与赵普密谋,希望解决好军将专权问题。当时随赵匡胤起兵的石守信位居殿前都点检要职,掌握禁中军权,客观上对赵匡胤构成直接威胁。但石守信功勋卓著,毫无离心迹象,赵匡胤一直不忍心罢免,却又总是对石守信放心不下。据载,在一个大雪之夜,赵匡胤来到赵普家中,君臣二人围坐在火炉边商量如何对待石守信。赵普当时只轻轻说出12个字:“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宋太祖赵匡胤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听了赵普的话马上心领神会。但是,这里边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赵匡胤对一般节度使使用这个办法并不怎么犯难,而惟独这个石守信却很让赵匡胤犹豫难决。赵匡胤觉得,石守信这个人一生都不会背叛自己,因为自己曾有恩于他。而赵普却说:“如果陛下念及对石守信的恩情,那么周世宗对您也施过恩,陛下又为何取周世宗而代之呢?”赵普的话正中赵匡胤要害,这一反问才使赵匡胤最终下了决心。在成功地解决了石守信的问题以后,大宋朝廷又在赵普的导演下演出了一幕“杯酒释兵权”的活报剧。如此对待握兵重臣,开创了宋朝巩固中央集权的一条新思路,从而使得大宋江山在几百年时间里始终没有出现诸如唐朝后期那样“内轻外重”的割据局面。对于宋王朝来说,对此作出创造性贡献的就是赵普。
  王导、房玄龄、赵普们,虽不生活于同一时代,面对的帝王和问题也不一样,但由他们的实践所体现出的却都是灵活机动的应变才能。

  /* 43 */




  臣 相
  术在书外:4.即兴表现的才能



  在谋臣这个家族系列中,除了预言未来的天才之外,其他则都是“可学而能”的正常本领,所以在这正常的为人主谋划中,还有一种,那就是常在帝王社稷发生危机的关头突发奇想、献出妙策。这种妙思奇想虽属小道,但它发挥的作用却千万不可小视。
  齐桓公一次亲率大军讨伐山戎,行军途中,大队人马走进一个迷谷,前面是一望无际的茫茫沙漠,四周全无人烟,人们无法辨认方向。加之长途征战,天气酷热,没有水喝,人马都渴得要死,将士们万分焦急,却一筹莫展。这时管仲对齐桓公说:老马识途,选几匹老马带路,信马由缰,我们跟在后面,便可找到水源和出路。齐桓公照此行事。果然,几匹老马很快把齐军带出了迷谷。
  韩信随刘邦打天下,立下赫赫战功。韩信破齐后想自立为齐王,怕刘邦不高兴,先派人去求封“假王”。当时刘邦正为作战不利而苦恼,盼望韩信救援,听到的却是韩信求封的要求,立时气不打一处来,张口大骂:“求什么封?”接下来还要痛骂,张良在旁赶紧用脚踩了踩刘邦的脚,给刘邦递了个眼色,示意刘邦应允。刘邦也很机敏,马上改口说:“求什么假封?当什么假王?要当就要当真的!”立即封韩信为齐王,并派张良持印往告。同时令韩信追击项羽,韩信愉快地奉命而行。韩信求封时张良马上意识到,假如刘邦拒绝封赏韩信,韩信肯定会倒戈反叛;而答应封王,便赢得了楚汉争斗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谋臣们一般都读过书,可他们读的又是什么书呢?据说张良年轻时曾在桥头遇见一白发老翁,约他半夜相会,送给他的是一部《姜太公兵法》。张良日夜诵读,终于成为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的智囊,13年后辅佐刘邦时全靠此书点拨。但此书事实上并不存在,授书者自称黄石公,这黄石公实际上也只是山下的一尊石像。赵普辅佐赵匡胤时屡出奇谋,据称是深夜读书所得,但人们不知道他每天夜里读的是什么书,他也从不对人提起。待他死后清理遗物时人们才发现他已翻烂了的只是残缺不全的《论语》,这便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创帝业之前,在去元大都(今北京)赶考途中一个书摊上看到一部素所未闻的天文书,当时他身无分文,只好借去阅读,仅一个通宵便熟记于心。据说他的计谋全都来自这本天文书中……不难看出,这些“书”或属子虚乌有,或是残缺不全,可见谋臣们之所以成为谋臣,并不是靠什么这书或那书,靠这师或那师的指教,而是靠经验和天资,他们神奇的计谋是一种可实践而无法总结的智慧和才能。这样说是否有点神秘呢?其实一点也不神秘,某伟人早有伟言一则,实践出真知是也。

  /* 44 */




  臣 相
  术在书外:5。谋臣的反派



  古代戏剧里常常安排忠奸分明的两类角色,习惯上人们一般把忠臣类角色称之为正派,而把奸臣类角色称之为反派。在中国古代皇宫中,帝王手下的谋臣也有正派反派之别,前述若干谋臣都是正派,除了他们之外,反派谋臣也有不少,秦桧、严崇、魏忠贤不用多说,在此仅举一个例子。以往人们对他不太了解,但他的谋划却对朝廷、国家起了不小的副作用,这个人便是隋朝的裴蕴。
  裴蕴原在陈朝做官,由于在隋灭陈时他为内应,帮了隋文帝杨坚的大忙,所以隋文帝对他很是优待。隋炀帝掌权后,裴蕴官至御史大夫。这御史大夫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司法长官,掌握着许多人的生杀予夺之权,在这个位子上,裴蕴为隋炀帝出了许多坏主意,害了许多人,这其中有两例最具代表性。
  一是薛道衡。此人是个著名文学家、学者,以写诗著文闻名。由于他早年曾在隋炀帝政敌手下做过事,所以隋炀帝对他颇有成见。隋炀帝登位不久,这位文学家即写了一篇赞颂隋文帝的文章。照正常情况而言,对儿子赞扬父亲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因为隋炀帝心里有鬼,所以对薛道衡的颂父之辞非但不以为好,反而认为薛道衡是有意借古非今,借父亲批评自己。善于察言观色、看风使舵的裴蕴马上就明白了隋炀帝的心思,便乘机为隋炀帝出主意说:“薛道衡一向自负,仗着和先帝之间的旧情,全不把陛下放在眼里。他对陛下有意见不敢妄讲,心中的不满全靠这种方式来发泄。他只说先帝如何如何好,却不讲陛下的英明,这不正是反对陛下的表现吗?”言下之意,是说薛道衡犯的是腹诽罪外加影射罪。隋炀帝听裴蕴这么一说,正中下怀,很快处死了薛道衡。
  另一个是苏威。苏威是隋朝大将。隋炀帝的奢侈挥霍是历史上出了名的。不仅如此,他还穷兵黩武,在他执政期间不断对外发动战争。有一段时间,由于隋炀帝对外连年战争,对内残酷压迫,后来终于引起开国功臣杨素之子杨玄感的起兵反叛。在这种情况下,隋炀帝仍然执迷不悟,又企图发动征辽东战争。如何征辽东,隋炀帝向大将苏威征求意见,苏威明知此时不宜出征,却又不敢直谏,就说:“这次征辽东其实用不着朝廷出兵,只要陛下把各地反抗朝廷的盗贼赦免,就能得到几十万兵力。陛下赦免了他们的死罪,这些人一定会奋力杀敌报效陛下,这样辽东很快就会平安。”苏威本是一番好意,只是用一种委婉的方式提出而已。这其中暗含的规谏之意隋炀帝本人并没有听出来,而裴蕴在一旁不但听出了苏威的本意,而且对此作出了另一种解释。等苏威一出去,裴蕴就对隋炀帝说:“苏威犯了欺君之罪,天下哪会有那么多盗贼?而且还主张用盗贼去征辽东,这不明明是小看皇上吗?“隋炀帝本欲亲率大军出征,苏威的主意已经使他有些不高兴,经裴蕴这么一点拨,隋炀帝似乎恍然大悟,当场破口大骂苏威。裴蕴见炀帝同意了自己的看法,就唆使手下人捏造苏威的种种罪名,把苏威法办治罪。虽然隋炀帝没有同意裴蕴处死苏威,但苏威正确而有远见的建议却被隋炀帝置之不理,最后还是发动了征辽东战争。结果,隋征辽东不但没有获得什么利益,反倒给隋帝国带来创伤性的巨大损失。
  与诸葛亮、刘伯温、王猛等人相比,裴蕴的确也是个谋臣,但他的谋划不仅使许多忠贞之士遭到残害,而且也给国家、社稷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这不能不说是谋臣反派中有代表性的一例。

  /* 45 */




  臣 相
  唇舌下面的心计:1。齐国多辩才



  在风云变幻的中国古代政治舞台上,在严肃而又滑稽的宫廷议事厅前,常有一些以游说为职业的“说客”。这些入以能言善辩而著称,他们在关乎国家、社稷和皇权利益的种种纠纷中,凭三寸不烂之舌斡旋于“三国四方”之间。仅仅靠着这张犀利灵敏的嘴,在如簧之舌上有节奏地弹奏的曲调,就可以使对方最终放弃某种于己不利的主张,使差不多已定型了的事态骤然间向着有利于己的方向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人利用唇舌往往能发挥比浩浩荡荡的军队、璀璨夺目的财宝更大的作用。对于这种邦国兴亡系于一身的作为,人们习惯上称之为“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这看似夸张的说法其实绝不是夸大之辞。
  这里说的这批人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谋臣,他们中的有些人职位也许并不算高,有的甚或也不参与邦国内政,而专职从事外交,充当职业说客。这些人虽然也读过不少书,阅历也很丰富,但他们之所以受到帝王的青睐和器重,成为世人有口皆碑的风云人物,很显然并不是仅靠他们读书学到的本事,而是靠天生的才能,靠一种独特的素质和性格。这种才能和素质是从任何书本上学不到的,它常常表现为敏捷迅速的反应,准确无误的事态把握。他们善于揣测、把握对方心理变化。往往在对方的话尚未出口前就已经明白了对方的意图,并且早有对策在胸。这种人的存在不仅于帝王、社稷极为重要,而且他们本人也常因口舌而顷刻间位至卿相。就这种行为方式的本质而言,它不仅属于东方人特有的智慧表达,也是中国古代政治中心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分封割据,战事频繁,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