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2-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首位,要关心人民的丧事和祭祀活动,要重视国人的政治权利,允许国人 

批评朝政;举贤,就是要任人唯贤;要选择德才兼备的人担任国家公职,而 

不论其世族门第如何。 

     把仁论推广到人际关系和行为方法上,孔子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 

达而达人”,即你想自己在社会上立足,也要使别人在社会上立足;你想自 

己显达于世,也要使别人显达于世。遇事要设身处地,因爱亲而爱人,因己 

之立达而使人立达,因不欲施暴于己而不施暴于人,因维护本国本族安宁而 

不侵犯他族他国。 

     关于仁与礼的关系,一方面,孔子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即如果 

不仁,就谈不上讲礼了,仁对礼有决定性影响。在大仁大德面前,礼之不足 

降到次要地位。我们知道,周礼虽然具有道德理性的特征,但仍保留了祭神 

祀鬼的习俗,在大多数人的头脑里仍笼罩着神鬼迷信。孔子把仁作为礼的基 

础,而仁又表现为一种强烈的道德意识,这使礼论沿着周人开创的摆脱宗教 

蒙昧而走向理性的道路更向前进了一步。孔子既强调仁对礼的决定作用,另 

方面,又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即一个严以律己、处处遵守礼的规范即社 

会公德的人,就能实现仁。孔子说,具有仁德精神的礼,能限制以至克服一 

切损人利己之心和损人利己之行,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从而实现以爱人为 

旗帜的仁的目的。对于为政者,应仁、智、礼兼具,有治民的智慧,又能守 

之以仁,如果在人们面前没有庄重的仪表,就不会受到民众的敬畏;有智, 

有仁得之心,又有庄重的仪表,若不能用礼动员民众行事,那也是不完善的。 

孔子注重礼对仁的作用,是因为仁要在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中实现其价值, 

而这种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是礼所反映的对象。 

     孔子的私学发展很快,这时一个重要的问题就被提出来:应按什么样的 

标准去培养、教育人呢?孔子提出了“圣人”、“君子”、“志士”等人格 

概念,而最常提及的是“君子”,它是孔子培养教育学生和律人律己的标准 

人格。 

     君子人格应是维护人伦关系的和谐,做到爱亲、尊上、敬友、与人为善, 

在礼所体现的人伦关系中实现自己的人格;这是君子人格的一个基本特征。 

所以“君子笃于亲”、“君子成人之美”,表现了君子与社会环境互相统一 


… Page 26…

的一面。但是君子不是社会环境的简单附属物,他要在人伦社会的深刻联系 

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情操,所以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同人相处 

时,彼此协调合作,但不盲目苟同。有一次,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问他,如 

何方称得上士,孔子回答说,朋友和兄弟间,能相互批评,和睦相处,这就 

是士。 

     孔子主张通过自身修养和内心自省,完善和提高自己适应和改造环境的 

能力,这样,即使身处逆境,也能求诸己而达到心理平衡,使内心世界充盈 

而无忧无惧。要把仁义放在第一位,经过内心自省,如果确认自己的思想和 

行为都符合仁义,没有错误,就不必有什么忧虑和恐惧。孔子常说,“君子 

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子以忠于自己为原则,不为利诱,不因物移,始 

终保持自己人格的尊严和目标的专一,并以此教育其学生,使大家能在艰苦 

的生活环境中不见异思迁,不悲观气馁。具有内向型品格的孔子哲学和君子 

人格,又是富于外向追求的。他把君子加强自身修养的目的分为三个层次, 

他对其门生说,修养自己,使自己对待工作严肃认真还不够;修养自己使一 

些人生活快乐,也不够;修养自己,使天下所有的老百姓都安居乐业,才是 

君子的最高奋斗目的。具有这种救世精神和博大胸怀的人,不会为一己私利 

和一家一氏的利益而闹宗派和相互勾结的。 

     孔子君子理想人格思想的出现,标志着一个因认识自我而立德、立言、 

立功的朝气蓬勃的新时代的到来。孔子就是按照这种人格思想培养教育其门 

生,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孔子满怀“仁政德治”的理想,很想找到机会使之成为现实。在当时, 

一个人的政治主张,主要是通过做官来实现,孔子很想通过“求仕”来实现 

其抱负。公元前501年,孔子51岁时在鲁国做官。但不过四年,由于在立场 

观点上与统治者矛盾,而孔子不愿与贵族当权者同流合污、被迫弃官出走, 

开始了他艰难的访问列国诸侯的求索之路。 

     孔子访问诸侯列国之行的第一站是卫国。卫国是鲁国的兄弟之邦。当时 

卫国政治较安定,经济也较富裕,加之孔子的高足子路的妻兄颜浊邹是有贤 

名的卫国大夫,还有蘧伯玉等有贤名的人,可以相互谈论问题,所以孔子首 

先选择了这里。由于孔子声望已经很高,又做过鲁国的上卿 (即大司寇), 

因此卫灵公很有礼貌地接待了他,给他二千石粮的薪水。二千石粮对于孔子 

及其随行数十人的生活来说,基本上可以维持下去。但孔子来这里,其目的 

主要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实现其“仁政德治”的主张和理想。而平庸的 

卫灵公对孔子的所谓“仁政德治”根本不感兴趣,而是为了利用孔子这块招 

牌显耀其“尊贤”的名声,以欺骗国人。孔子在卫国五年,卫灵公尽管表面 

上对孔子很是尊敬,但始终没能让他参与政事。在孔子到卫国的第五年,卫 

灵公死了,君位继承问题使国内动荡不安,同时引起了大国晋和齐的介入, 

乱哄哄的局面迫使孔子离开卫国。 

     孔子离开卫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觉得自己像“丧家之犬”,也没有确立 

往何处去。他们一行经过曹国,曹国没有接待;经过宋国,差点遭到杀害; 

到郑国,他甚至狼狈得和弟子失散了,郑国也没有接待他们。最后在离开卫 

国一年之后到达陈国,住在曾相互仰慕的贤人司城贞子家,并通过他向国君 

推荐,取得了个有名无实的职位。三年后,吴国侵略陈国,孔子又不得不躲 

避战乱而离开。当时,楚国有位贤名的政治家,人称叶公,孔子决定去找他, 

一路上,好几天没有粮食吃,随从的弟子和其他人不免露出不满情绪,孔子 


… Page 27…

却很镇静,甚至继续讲学、诵诗、弹琴、歌唱不已,使大家深受感动和鼓舞, 

想方设法度过难关。 

     在卫国,孔子的许多弟子在那里做官。卫国政局安定以后,要求孔子回 

卫国的呼声很高,于是在63岁的时候,孔子从楚国回到了卫国。但是回卫国 

后,当时的卫出公既没有要他为政,也没有向他问政,在此情况下,孔子就 

把主要精力用在教学和治学上。 

     孔子自55岁离开自己的祖国——鲁国去访问诸侯列国,在外到处奔走 

了14年,历尽了千辛万苦,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结果是到处碰壁。 

孔子的弟子如冉有、子贡等在鲁国做了官,孔子也很想回到自己的祖国,于 

是在他年近七旬时,他终于结束了流浪生活,又回到了鲁国。 

     孔子为实现其“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四处碰壁,历尽坎坷,又耳闻目 

睹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使他感到有必要确定一种使对立双方协 

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这就是中庸。什么是中庸?“中”,即中正, 

中和;“庸”,通“用”;中庸,即以中为用。把握矛盾相互依存或相互渗 

透的量的规定性,使对立双方各在一定限度内发展,从而保持统一体的和谐 

与统一。 

     在先秦时代,各派哲学家为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曾研究过矛 

盾问题。道家主张对立的相对性,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在对立面之间, 

无须一定的客观条件,可以反复转化。法家主张对立的绝对性,以强凌弱、 

以大制小。而孔子主张中庸,保持矛盾的统一,平衡和长期稳定。下面就是 

中庸思想的主要论点。 

      “过犹不及”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问他:“子张和子夏两个学生,哪 

一个更好一些?”孔子说:“子张有些过头,而子夏显得不及。”子贡说: 

 “那么,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犹不及。”即是说,过头和不及同 

样不好,也就是说,唯无过无不及的中正是好的。过与不及都是相对于一定 

的标准来说的,二者是在相反方向脱离标准的对立倾向,构成名副其实的两 

端。中庸思想认为,只有把握两端,才能更好地坚持中,并且运用中。所以, 

 “过犹不及”的思想实际上是中庸原则的具体运用。“过犹不及”的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质与量的辩证关系,一定质是与一定的量联系在一起 

的,量的过与不及都会影响质的规定性。为了保证事物具有一定的质,必须 

既反对过,又反对不及。 

     无过无不及并不是折中主义。折中主义是在原则上对立的观点之间采取 

的无原则的迁就态度,既承认这一个,又承认相反的另一种,没有原则性, 

不管是与非。但是,无过无不及则不然,它是有原则的,此原则就是在处理 

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上,都必须遵守礼。礼是仁的形式,可以作为决定中的 

标准,实际上,孔子不但不搞折中主义,而且十分痛恨搞折中主义的人。对 

于那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到哪里都受欢迎的人,孔子称其为“乡愿”, 

他说:“路过我的家门不进我家,而我不感到遗憾的人,只有乡愿!乡愿是 

道德贼!”由此可见孔子对折中主义者的厌恶和痛恨。 

      “和而不同”在先秦时代,人们把保持矛盾对立面的和谐叫做和,将取 

消矛盾对立面的差异叫做同。和与同是根本不问的。比如君臣关系,和是指 

君臣不同看法的协调,君认为可行的,其中有不可行之处,臣指出其不可行 

的地方,而使其可行的更为完善。君认为不可行的东西,其中有可行之处, 

臣指出其可行的地方,而去掉其不可行的,这样就可以达到政治安定,民无 


… Page 28…

争心的局面。所谓同,就是君说可以,臣附言说可行,君认为不行,臣也说 

不可;取消矛盾,造成君主一言堂,结果是使君主犯政治错误,而且愈演愈 

烈。孔子认为,唯有和是可取的,而同是有害的。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是说,君子坚持有原则 

的和睦相处,反对无原则的苟同;小人则只喜欢无原则的苟同,而不喜爱有 

原则的和睦相处。“和而不同”意味着,凡无关原则的小事,要讲协调,重 

和睦,下要小题大做,闹不团结;凡是有关原则性的大问题,就要坚持原则, 

不应苟同。 

      “尊五美,屏四恶”有一次,孔子的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