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对于灵山城而言,鳌山城的家底,实在是太寒酸了一点。除了有几百斤的硝石、硫磺,还有五百石的粮食之外,就是一些不值钱的废铜烂铁。十库里面,全部都是空的。当然,垃圾武器装备,也有一些。腰刀、长矛、弓箭之类的,有几百把。最值钱的,就是那唯一的一门可以打响的佛郎机火炮。此外,还有两门打不响的佛郎机火炮。
如果说张准在灵山卫还算有所缴获的话,那么,在鳌山卫,张准基本上没有什么收入。就连三百户的匠户,在之前都已经被拉到浮山城去了。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其他资源,鳌山卫都是相当匮乏的。但是,鳌山卫潜藏的实力却很强。只要没有鞑子的袭扰,鳌山卫至少可以开辟一百二十万亩的耕地,比灵山卫那边还多。
本来,按照杨文岳的吩咐,鳌山卫要集中大约一千石的粮食,作为进攻浮山城的军粮使用。这些粮食,鳌山卫自己自筹大部,莱州府支援一部分。但是,赵寅英的办事效率,实在是太低,只准备了五百石的粮食。其中,大部分都是鳌山卫各级军官自己的存粮。那些从外地运过来的,还没有到达呢。
当然,拿下鳌山城,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的。
拿下鳌山城,最大的好处,就是给浮山城提供了最得力的北面屏障。因为鳌山城的特殊地理位置,任何敌人,无论是鞑子还是官兵,如果没有拿下鳌山城,就无法向浮山城进攻。因为,鳌山城随时会攻击他们的侧后,斩断他们的退路。从军事角度来说,绕过鳌山城去进攻浮山城,是非常危险的。只要不是傻子,又或者是疯子,都不会这么做。
换言之,只要张准守住鳌山城,将敌人阻挡在鳌山城一线,浮山城那边,就是想对安全的。相对安全的意思,是因为浮山城还可能遭受来自海上的攻击。如果没有来自海上的攻击,浮山城就是绝对安全的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对于生产生活、经济建设、武器生产、科技发展、文化教育,都是非常有好处的。这也是根据地的必备条件。
第223章鞑子也杀向鳌山城
同时。拿下鳌山城,基本上是等于控制了即墨县城。眼下的即墨县城,处在鳌山卫和浮山城的两面夹击之下,形势是非常不利的。在鳌山卫的虎视眈眈之下,即墨县城,应该支撑不了多久了。就算张准不发动进攻,朝廷也只有主动的撤离。除非是哪个不要命的,坚决在即墨县城死守。不过,大明朝的官员,有几个有如此胆色?
第二天早上,各项法令正式开始实施!
相对于灵山卫而言,张准在鳌山卫的各项工作,那是如鱼得水,势如破竹。当天中午,侯山平来到了鳌山城,统管有关分田分地的事务。结果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将土地和人口都基本统计完毕。随即,分田分地就正式开始。有黄清平、孟庆浩、石真山和那些骨干军户的支持,一切都进行得非常的顺利。
就连距离鳌山城有一段距离的雄崖所这边,也掀起了分田分地的大热潮。由于距离田横岛的距离最近。雄崖所遭受的苦难,是最深的。以前,每次鞑子上岸来袭掠,雄崖所的军户,只有逃跑的份。结果,雄崖所所在的雄崖城,已经彻底的变成了一座空城,鞑子来去自如。因此,当地的很多军户,都涌到了鳌山城,要求分田分地。按照张准的意思,将他们也纳入了分田分地的范围。
“每人五亩地!”
“每亩地纳粮四十斤稻谷!”
“均田地,免徭役,兴华夏,建大同!”
这些通俗易懂的语言,在鳌山城的附近,不断的激荡。
消息越传越远,就连以前那么逃难出去的军户,也都纷纷跑回来,要求分田分地。最远的军户,甚至从平度州跑回来了。对于他们的要求,张准自然是来者不拒。鳌山城的人口越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就越多,自己的实力,就越强。
形势的发展速度之快,让张准相当的满意。短短几天的时间,他就在鳌山城完全的站稳了脚跟。巡逻队建立起来了。田地也分下去了,十口水井的进度,也令人满意。到这个时刻,无论是任何的敌人,想要拿回鳌山城,都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即使张准带着护卫队撤出,当地的军户,也会为了他们的利益,和敌人拼命的。
奇怪的是,鳌山城的敌人,还没有到来。登州府的战兵,依然在莱阳的附近,和闻香教纠缠。李成栋的莱州战兵,依然龟缩在昌邑、潍县一带,距离鳌山城十万八千里。孙之獬的地方团练,更是连影子都见不到,大概还没有组建起来。组建团练是要钱的,孙之獬大概是没钱了。莱州湾盐场的盐卖不出去,孙之獬看来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活该!
后世的人,往往以为,团练是清朝才有的。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就是借助团练出人头地的。其实,唐朝以后,各朝都有团练的说法,并不是清朝才有的。明朝的团练,是按察使和兵备道的管辖范围。一个知府,是没有能力亲自操作这件事的。否则,有拥兵自重的危险。
但是,现在天下大乱,各地的按察使和兵备道,根本忙不过来,也没有多余的钱粮,去办什么团练。所以,尽管有这样的制度,大明朝却没有几个团练兵。登莱巡抚杨文岳,为了保险起见,决定让孙之獬组织一千的团练兵,加入到镇压张准的大军。至于钱粮什么的,自然是孙之獬自己解决了。
登州战兵迟迟不到,的确有些古怪。没有人知道,为什么闻香教会主动和官兵干上。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闻香教这样的行动,简直是自寻死路啊!以前,闻香教起义的时候,都是挑选官兵力量最薄弱的地方,突然爆发,然后在官兵反应过来之前,大捞一把,迅速远遁。这一次,居然面对面的和战兵对上。实在是太反常。
张准也不知道原因。
所以,他只能在鳌山城,静静的等待结果。
然而,他等来的,居然不是官兵的消息,而是鞑子的。
“大人,田横岛的鞑子出动了。”
耗子急匆匆的赶来,向张准报告。
“田横岛?”
“鞑子?”
张准霍然站起来。
田横岛的鞑子,居然又出动了。
这帮家伙,真的是不甘寂寞啊!上次上岸袭掠了一次,袭击了大片的地方,还焚烧了莱阳县,搞得登州府是灰头土脸的,半个山东都震动了。结果,这件事还没有完全过去,鞑子居然又再次上岸了,还是冲着鳌山城来的。
忽然间,张准有点想发笑的感觉。舒布鲁的想法,看来和自己有些不谋而合啊!得知官兵要来攻打浮山城,张准便抢先动手,攻占了鳌山城,让官兵的围攻,无从发起。现在。鞑子可能推测到,自己在占领鳌山城以后,极有可能会对田横岛发动进攻,于是,鞑子也准备先下手为强,向鳌山城进攻,将鳌山城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这样一来,张准想要进攻田横岛,就没有了鳌山城这个极好的出发点。
幸好,没有人说张准和鞑子英雄所见略同,否则。张准就要郁闷去了。什么时候和鞑子英雄所见略同了?不过,这个舒布鲁,还是有点战略眼光的。如果他被动的在田横岛上面等待,张准在鳌山城的实力,只会越来越强。相反,要是主动发起攻击的话,说不定还有挽救的机会。
对于张准来说,鞑子在这个时候出现,其实并不是最理想的情况。最理想的情况,是鞑子继续呆在田横岛。张准完全消化了鳌山卫的各种资源,再次扩军,水兵的实力,也得到有效地增强。然后集中重兵,按部就班的对田横岛发动猛烈的攻击,将他们彻底的消灭。这样的战略,是最保险的,基本上没有失利的可能。
然而,鞑子的突然行动,打乱了张准的计划。鞑子这次上岸来,无论是否能够得手,对鳌山卫的百姓,对鳌山卫的田地,都是极大的祸害。尤其是即将成熟的粮食,被鞑子这么一搞,恐怕要减产三成以上。本来可能得到缓解的粮食压力,在秋收以后,可能继续存在!
只要想到鞑子对各地的破坏,张准就气不打一处来。鞑子搞建设不行,搞破坏的本事,却是世界一流的。妈的,抓到这些鞑子,一定要用世界上最残忍的方法,将他们慢慢的折磨致死。他们实在是太可恶了。和他们讲仁慈道德,绝对是脑残。只有血与火,枪与剑,才能让他们明白某些事理,明白某些人是他们惹不起的!
“具体说说。什么情况?”
张准沉静的说道。
鞑子来势汹汹,张准反而越发的冷静。
鞑子越是疯狂,说明他们距离灭亡越是不远。在这个时候,自己要做的,就是冷静的看准机会,给鞑子最致命的一击,将他们彻底的送入地狱。只有死了的鞑子,才是好鞑子。
以前的鞑子,对于岸上的风云变化,基本上是不理睬的。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实力,应对任何的变化。就算是朝廷调集大军,要进攻田横岛,他们也有足够的实力防守。田横岛鞑子全盛时期,足足有五六百名鞑子,上千名的二鞑子和汉奸的。但是,现在,鞑子不行了。
被张准连续的打击了两次,田横岛鞑子的实力,受到严重的削弱。如果被动的等待张准前来攻击,他们极有可能全军覆没。因此,他们必须抢先进攻。否则,等张准在鳌山卫站稳脚跟,田横岛将处于张准的直接威胁之下。张准随时可以对田横岛发动进攻。
“鞑子在雄崖所附近的栲栳岛上岸,直接向鳌山卫杀过来。”
“鞑子的总兵力,在八百人左右。”
鞑子详细的介绍说。
这一次,鞑子是再次倾巢而出。根据不准确的消息,纯粹的鞑子,大概有三百人左右,汉奸和二鞑子的数量,则在五百人左右。鞑子真的是连田横岛上面的马夫,都全部拉出来了。全部的鞑子加起来,兵力超过八百人。按照一般明军的概念,八百人的鞑子,已经是相当恐怖的力量。
要是在没有防护的野外平原地区,明军的兵力,如果没有七八千的话,是绝对没有胆量和八百鞑子正面对撞的。就算有城墙,那也要两三千的明军,才能勉强守住。还得是战兵!卫所兵这类滥竽充数都算不上的,恐怕鞑子还没有出现,自己就被吓跑了。上次舒布鲁上岸,遭遇登州府的三千战兵,结果一个冲击,就将战兵冲的七零八落,狼狈逃窜。可见鞑子的凶悍之处。
张准对于鞑子的兵力,倒不是很在意。八百人的鞑子,数量和护卫队差不多。一对一,张准有必胜的信心。他更在意的是,鞑子的老巢,田横岛。此时此刻的田横岛上,空无一人。要是有一支部队,能够悄悄的出现,并且在田横岛登陆……
张准计算了一下时间,果断的说道:“马上派人同知杨国华和周正宇,尽快的赶到田横岛和栲栳岛之间,拦截鞑子。如果可以的话,相机占领田横岛。”
耗子有些疑惑的问道:“水军现在赶来,恐怕有些来不及了。”
张准深沉的一笑,意味深长的说道:“不是拦截鞑子上岸,是拦截鞑子回去。既然出来了,就不要回去了。”
耗子这才明白。
张准这是要彻底的灭绝田横岛的鞑子了。
田横岛的鞑子,在山东沿海,肆虐了五六年的时间,抢掠了无数的物资,祸害了无数的百姓,也应该是集体授首的时候了。
张准沉吟片刻,继续说道:“你现在回去,密切监视鞑子的动静,如果有情况,马上派人回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