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本中学新版历史教科书-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胜利的代价日俄战争(1904…1905 年)胜利的结果,使日本跻身世界列

强行列。但是地位上升,并不能因此就保证安全。美国为防止日本独占满洲,

要求共同经营日本所取得的南满铁路。此外,加州也发生排斥日籍移民的风潮。

甲午战争时欧美所流行的黄祸论,再次燃起。

因日本胜利而勇气倍增的亚洲国家,兴起民族主义(爱自己的国家,强调

国家利益的思想和立场)的思潮。像土耳其和印度这些遥远的国家,他们单纯

地怀着对日本的敬意和共鸣,但是像中国和韩国这些邻近的国家,他们民族主

义的表现却是抵抗日本在他们本国扩张势力。而日本也需要採取与其他大国维

持势力均衡的政策。胜利所带来的新局面,对当时的日本人而言并不容易应付。

日俄协定日俄战争后,首先与日本接近的反而是担心美国在满洲扩张势

力的俄国。在势力均衡政策的时代里,这些都是很合理的。害怕俄国复仇的日

本对此表示欢迎,於是1907(明治40)年成立日俄协定。根据此协定,日本承

认俄国的外蒙支配权及其在北满的势力范围;俄国则承认日本的韩国支配权以

及在南满的势力范围。俄国南下的威胁,至此告一段落。

法国则与日本缔结日法协约(1907 年),取得日本对法国在印度支那殖民

地支配权的同意,而以支持日本对韩国的支配作为交换条件。同样地,1905(明

治38)年日美政府相互交换备忘录,相互承认美国对菲律宾以及日本对韩国的

90 亚太。究论坛第二十五期2004。09

支配权。英国则利用1905 年修改英日同盟的机会,承认日本对韩国的支配,以

交换日本共同担负防卫印度的义务。

合并韩国日俄战争后,日本在韩国设置韩国统监府,加强对韩国的控制。

日本政府认为为了日本的安全以及防卫满洲权益,有合并韩国的必要。英、美、

俄3 国因各自担心对方会在朝鲜半岛扩张影响力,所以对此不表异议。是以,

1910(明治43)年,日本以武力为后盾镇压韩国国内反对的声浪,迳行合并(韩

国合并)。

韩国国内也有部分愿意合并的声音,不过大多数的韩国民众因为丧失民族

独立而进行激烈的抵抗,之后独立运动的奋战仍继续不断。

合并韩国后,日本为要开发朝鲜遂开始进行修筑铁路、灌溉设施以及土地

调查等工作。由於有不少农民祖传的耕地因为这次土地调查事业而被没收,加

上推行日语教育等同化政策,乃使朝鲜人对日本产生强烈的反感。

中华民国的建立为了学习日本的近代化,中国有许多留学生聚集在甲午

战争时获胜的日本。1905 年,孙文和留学生在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高举三民

主义(民族独立、民权伸展、民生安定),展开中国的革命运动。1911 年,中

国发生辛亥革命。翌年1 月,革命派的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文为临时大总

统,宣佈成立中华民国。满清政府的实力者袁世凯与革命派合作,迫使满清皇

帝退位,灭亡清朝,交换条件则是孙文让出总统的位置。不过袁世凯就任总统

后,为强化权力而开始镇压革命派。革命的理想被忽视,中国失去了统一。拥

有武力的大小军阀控制着各个地方。

58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日本的参战

大正政变1912(明治45)年夏天,明治天皇驾崩,大正天皇即位。进入

大正时代后,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的处境越发困难,而国内的政界也更形混乱。

陆海军不顾财政困难,强要扩大军备,不表赞同的第二次西园寺公望内阁因此

倒阁。代之而起的第三次桂太郎内阁,其权力基础是建立在藩阀势力的奥援上,

而非议会上。因此,打倒藩阀、拥护宪政的呼声充满天下(第一次拥护宪政运

动)。内阁以新天皇的权威为后盾,企图予以镇压,反而激起群众的愤怒。数万

名群众包围议会,纵火焚烧报社,在各地召开国民大会。混乱的情形扩及关西,

桂内阁因此总辞(大正政变)。

日比谷纵火事件和大正政变,都是对中央政治产生具体影响的民众街头运

动,显示日本已经进入大众社会时代。

重要文献译介91

之后,海军出身的山本权兵卫组阁,但因西门斯事件(海军贪渎事件),任

期也只维持1 年多。当时群情激愤,甚至演变成街头暴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正当日本国内政治混乱时,国际情势也有急速的

变化。欧洲列强之间严重对峙,战争随时一触即发。

和日本缔结同盟或协约的英、法、俄成立三国协约。相对地,德、奥、义

组成三国同盟,形成与三国协约对立的局面。

1914 年,奥地利的王储在波士尼亚的萨拉耶佛为塞尔维亚的青年所暗杀。

由於这起事件,协约国与同盟国相继参战,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初,

人们都相信战争会在短时间内结束。

总力战以往的战争型态跟现在使用核子弹的战争是完全不同。各国轻易

地诉诸战争。战争是外交的手段,也是内政的延长。输了要赔款,割让领土,

但不需背负道德责任。打仗的是军人,不需全国民众总动员。像甲午战争、日

俄战争,无疑的就是这种战争的典型。

但是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总力战这种新型态的战争开始在世界史

上出现。大战出乎意料地长达4 年。各国都竭尽其力,甚至动员殖民地的兵力,

国民的生活直接卷入战争之中。坦克、飞机、潜水艇,最后连毒气瓦斯也用上

了,欧洲一片惨状。

日本的参战日本基於英日同盟向德国宣战,佔领了德国的殖民地,即山

东半岛的青岛以及太平洋上赤道以北的诸岛,但拒绝派兵到欧洲战场。至1917

(大正6)年时,德国开始採用无限制潜水艇作战,连商船也不放过。为此,

美国决定参战,日本也随之派遣驱逐舰到地中海。

按:在地中海战役中,德国潜水艇发射鱼雷。在发现鱼雷的瞬间,日本驱逐舰全

速前进冲到协约国船只的前面,当作挡箭牌,因而被击沉。壮烈牺牲的日本海军将士

之英灵,至今仍长眠於马尔他岛的墓地。

二十一条要求中国要求日军从青岛撤退。对此,日本於1915(大正4)

年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包括继承德国在山东省的权益、延长关东州的租借期限、

延长南满铁路(满铁)的经营期限、维持满、蒙的权益等,为中国的总统袁世

凯所接受。但英国和美国表示抗议。

二十一条要求分为五项,第五项是希望条款,但属秘密。这第五项要求是

聘请日本人担任政治、财政、军事的顾问,并大量购买日制武器。虽然是希望

条款,却将中国当作半殖民地看待,是轻视中国民族主义的行为。

92 亚太。究论坛第二十五期2004。09

59 战后处置与和平的摸索

俄国革命1917 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方酣时,发生了俄国革命。世界第

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由无产阶级(劳工阶级)专政的共产政权,在列宁的领

导下在俄国成立。以劳工、农民、士兵为核心的代表(苏维埃)组成政府,但

事实上是列宁的独裁体制。

苏维埃政府结束了与德国的战争,全心投入与国内的反革命势力进行的内

战。沙皇一家以及其他苏维埃所视为敌人的贵族、地主、神职人员、知识份子

等许多人因而被处以极刑。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有在资本主义高度成熟发展的国家,才会有社会主义

取而代之的革命出现。但不料,革命却出现在一个资本主义并不发达的俄国。

自此,革命也未曾在市民社会、资本主义已成形的国家出现。

按:〔西伯利亚出兵〕 第一次大战期间,在攻打俄国的奥国军队中,也有奥属的

捷克族部队。他们为求独立而向敌国俄国投降。但因俄国发生革命,他们在俄国境内

反而被孤立。1918 年,日本为拯救捷克部队以及扩大对西伯利亚的影响力,与美国一

同出兵西伯利亚。不久美国撤兵,但日本与共军一直作战到1922 年。由於日本长期驻

兵西伯利亚,因而引起美国的怀疑。

长年面临俄国南下威胁的日本,对共产主义革命势力的戒心远超过美国。

而当年同样对共产主义感到恐惧的欧洲各国也曾派军干涉共产革命。

大战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於1918 年因德、奥失败而结束。参战的日本最

后也以些微的损失成为战胜国。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在国际社会上增强发言力

的国家有二:一是日本,另一是美国。就美国而言,这场战争也非倾其全国之

力的战争。

另一方面,作为最大战场的欧洲因为相互杀戮而留下残破、荒凉的景象。

因损害有限且得到一定成果的美、日两国,与头一次经历总力战悲惨结局的欧

洲各国之间,在思想上开始产生微妙的差异。

凡尔赛和约与国际联盟1919 年,在巴黎召开和会,会议以美、法、英3

国为中心,日本则以五大国(日、英、美、法、义)之一的身分出席。以往欧

洲是靠互结同盟或军事协定,在维持势力的均衡下谋求和平。为打破传统,美

国总统威尔逊则提倡设立一个超越各国利害的监督组织—国际联盟,以谋求世

界和平与国际合作。但法国等其他战胜国认为这是悖离当时政治现实的空论,

而完全反对。

不过,协约国是由於美国参战才勉强战胜的。此外,不愿重蹈悲惨命运的

重要文献译介93

厌战情绪也很强烈。所以,各国后来都接受美国的提案,签订了凡尔赛条约。

按:根据此约,德国丧失殖民地及部分的领土,且为偿还巨额的赔款而喘不过气

来。此外,基於威尔逊总统所提倡的民族自决,东欧的捷克和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一

一独立。

1920 年,国际联盟成立,但提案国美国却因国会反对而未参加,国际联盟

只能发挥有限的力量。再者,美国国会也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

日本在大战期间的景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协约国军需品的输

出急速增加,对亚洲地区的输出也加速扩大。出超以及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

空前的好景气。一些人因大战的景气而获得巨额财富,暴发户随即出现,财阀

的势力也愈发壮大。

日本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获得继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之后的第三次成功。另

一方面,沉醉於战争景气中的日本并未注意到今后的战争已朝向总力战的型态

发展。

亚洲的独立运动大战后,民族自决成为大势所趋,亚洲也产生新的民族

运动。在印度,主张非暴力主义的甘地与尼赫鲁要求英国依照当初的约定,让

印度自治,却受到镇压。不过,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反而大为发展。

另外,1919 年3 月1 日,朝鲜的知识份子利用旧国王葬礼的集会,在汉城

宣佈独立,人人呼喊「独立万岁」,并进行游行示威,独立运动的声浪迅即扩展

到朝鲜全境(三一独立运动)。朝鲜总督府(日本为支配朝鲜所设置的统治机关)

用武力予以镇压。但另一方面也改变以往的统治方式。中国也因巴黎和会决议

让日本继承以往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於同年5 月4 日,爆发了北京学生的抗日

运动,并迅速扩展到全国(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