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地枪王张绣-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慌滤喔抛叱隼础�

张绣出了大门之后,直奔太守府,刚进去,就见到一向繁忙几乎将整个人都埋在竹简里的钟繇此时正放下所有公务与马均在聊天。

张绣进门之后见得,惊讶道:“元常,何事令你将所有公务都放下了?”

钟繇苦笑了一下,说道:“主公你可终于回来了,德容被主公要去汉中,繇每日的工作量大增,快派些人来助繇,不然的话只怕繇会累死与竹简堆中。”

张绣摸了摸鼻子,尴尬一笑道:“这个绣会尽快安排的,元常就再辛苦几天吧。”

钟繇听得,嘀咕道:“跟了你这个主公,真是繇的不幸。”

张绣乃是武人,耳目甚灵,自然听到钟繇的嘀咕声,似笑非笑地望着钟繇说道:“元常是痛苦并快乐着吧,若是以前,元常只能看着百姓受苦而不能做任何事,现在元常每做一事,都有不少百姓受惠。绣一路从汉中来,见到不少百姓家中都为元常供着长生牌呢。”

钟繇无奈一笑道:“知我者主公也,虽然如此,但主公亦要派人助繇啊,若是被百姓知道繇是被主公活活累死的,只怕南阳百姓是不会放过主公的。”

张绣笑道:“这个没问题,元常以为正方如何?”

钟繇想了想,说道:“正方不错,之前其在樊城附近一些官道旁建了凉亭,供途人以及百姓歇息之用,很得百姓以及过往客商称赞,繇亦因此而在南阳郡各地推行。”

听了钟繇的话,张绣不由得想起了遇到陆谦的那处凉亭,笑道:“的确不错,那绣等会就写调令,将正方来宛城了。”

钟繇拱手道:“谢主公。”

张绣呵呵一笑,道:“元常还未说与德衡相谈何事呢?”

钟繇笑道:“还不是于三郡推行翻车之事。”

张绣听得,问道:“元常以为如何?”

钟繇想了想,说道:“翻车若是如主公和德衡所言一般,当是可造福百姓,但此时已经是盛夏,就算将翻车赶制出来,亦已经到了秋收时候,只怕翻车于秋收并无大用。故此繇以为可为一些急需翻车的百姓首先提供,其余的等冬天再行大量打造,到时百姓秋收之后亦有余钱购买翻车,务求使来年三郡之内有需要的百姓都能用上翻车灌溉,到时三郡之粮食产量当可增加不少。”

张绣听完,却是问马均道:“德衡以为如何?”

马均说道:“均对政事不熟,但均亦觉得太守大人所言有理。”

张绣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就且按元常所言去办。”说完之后走到钟繇办公的长案前,取过上面的毛笔,沾了一下墨水,在一张新的绢布之上写画了起来。

画了差不多两盏茶的功夫,才将绢布拿起吹干上面的墨迹,而后拿到马均面前,问道:“德衡且看此图。”说完将绢布递给马均。

马均疑惑地接过绢布仔细观看,初看之下并无反应,但看得久了,张绣却是见到马均的双目之中迸发出惊喜的神采,果然,不久之后马均就说道:“大司马,此图太妙了,若是农人能用上,只怕粮食产量能提升不少。”马均亦曾经种过田,自然知道这曲辕犁的好处。

钟繇听得马均的话之后,立即抢过马均手上的图仔细观看,但看了良久亦看不出有什么特异之处。

张绣见得,笑了笑道:“一般农人所用的犁都是直辕犁,而绣所画的乃是曲辕犁。这两者比较,曲辕犁虽然只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又在辕头处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的改动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

钟繇听得,叹道:“此农具若是能制作出来,当如德衡所言一般粮食产量能大增。”

马均亦说道:“大司马奇思妙想,均不及也。”

张绣暗道:“这曲辕犁在二十一世纪的高中课本上整个图形画了出来,当时我也是上课无聊跟着画了几遍,怎知道今日却有大用了。”感叹一番世事奇妙之后,张绣问马均道:“德衡觉得此曲辕犁能否制作出来?”张绣虽然记得图形如何画,但也就画了个大概,一些很精细的地方是画不出来的,这时候还要由马均这种动手能力强的人亲自操作试验。

马均还以为张绣是要考教他的能力,点头道:“大司马放心,有此图在均定能于十日之内将曲辕犁造出。”

张绣听得,说道:“元常,若是德衡将曲辕犁造出之后,可拿到附近一些荒地上试验,若效果良好,就可于冬天时连同翻车一起大量制造,以待来年使用。”

钟繇听得之后立即将此事记下,之后却是对张绣说道:“主公之前让繇准备的大量纸以及墨都准备了不少,不知主公有何用途?”

张绣听得,笑道:“这些纸以及墨何在?”

钟繇答道:“就在太守府内的府库之中。”

张绣听得,说道:“且命人取一些纸和墨来,还有木板。”听得张绣的吩咐,自然有人照办。

待得张绣所要的东西都取来之后,张绣却是笑着对马均说道:“德衡且来一同观看,或许会有所启发。”

马均对张绣的奇思妙想本就佩服,见到他要取来这些东西本来就好奇,但他毕竟只是外人,如今见得张绣并不避嫌,立即兴奋地凑了过来。

由于汉末的纸质量并不好,有的甚至是发黄,但张绣也没有在意。拿着刻刀在木板之上反雕了几个字,这些小事对张绣这个用枪高手来说并非难事,很快就将论语其中一句“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雕了出来。而后将墨涂上这几个字上,之后将木板反过来,用力印在纸上。

良久,张绣将木板拿起,而后将纸递给钟繇。之后又在木板上涂上墨,再印在另外一张纸上,印好之后将这张纸递给马均,而后笑着问两人道:“如何?”

钟繇和马均拿着两张纸比对,发现字迹清晰,而且一模一样,钟繇和马均同时想到这一项技术的厉害之处,只听见钟繇颤声道:“主公莫不是想以此法大量印书籍?”

张绣笑了笑,说道:“然也。”

钟繇听得,大呼道:“此法一行,天下读书人不再无书可读矣。”说完在一旁不停大笑。

其实也很难怪钟繇会失态,这时代虽然有纸,但纸和墨贵且质量不好,而纸虽然比竹简更加方便,但亦是需要抄写的,如若抄错一字,那么整张纸就作废了,损失甚大。而印刷术一出,几乎可以将这问题杜绝了,而且不用浪费人力去抄写,只需要雕刻好之后涂上墨印刷即可,印书千本也就是十数日功夫,可以大大节省抄写书籍的时间。

第二百三十章 曲辕犁和印刷术(下)

这边钟繇在激动的大笑着,那边马均却是在低头思考,张绣见得,却是问道:“德衡,想到什么?”

马均笑了笑,说道:“大司马所想的印刷术的确是巧夺天工,只不过均看来尚有不足之处。”

钟繇听得,惊讶道:“还有不足?”

张绣却是没有在意,和声说道:“德衡且试言之。”

马均说道:“均只是想到一些,若是说错大司马切勿见怪。”张绣点了点头,示意无妨。只见马均清了清嗓子,说道:“其一,在刻板上刻字,对大司马这样的用枪高手来说可能不难,但若是普通工匠,却是要一刀一刀将字雕出,而一本书雕出来,起码要花费数年时间。其二,若是在刻板上雕错一字,那么整块刻板就要重新雕刻,却是不好。其三,如果一些比较少人阅读,不需要大量印出的书籍却要花数年时间雕出一个刻板,还不如让人抄写来得快。故此均以为,这雕版印刷,只适用于一些常用的书籍,而且还要找地方对这些雕版存放,只怕一本书下来,这些雕版所需必然不少,而且雕版乃是木材,更好对其精心保护,以防其被意外破坏。”

对于马均敏锐的洞察力,张绣佩服不已,只单看这一块雕版,已经想到了这么多问题,而张绣虽然不知道历史上雕版印刷术的问题有哪些,但马均所说的应该有之。

钟繇听完之后,点头道:“德衡所言不差,想不到这雕版印刷,还有这么多的问题,不知德衡兄可有解决的方法?”

马均听得摇了摇头,说道:“尚未。”

张绣却是笑了笑道:“绣倒是有一个想法,但绣恐怕做不出来,如若德衡有意,不若留在宛城助绣完成此事,不知德衡意下如何?”

马均本来只是一名小吏,喜欢动手做些东西,这在其他人看来,是有辱士人身份的表现,在背后纷纷说他只会摆弄些奇淫技巧,不正经读书。后来关中一连串大乱,马均便奔走避祸,本来想往东走,怎知道关东那边也不太平,又想到关东世家林立,对他这种人最是鄙薄。虽然曹操登招贤榜,说要不拘一格录用人才,但曹操背后还是有荀家这些大世家的身影,令到马均踌躇不已。

这时恰好马均结识了一同奔走避祸的法正以及孟达,听了法正一番言论之后,马均知道关东之地并不太平,相反西川蜀中,最起码可以享二十年太平,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马均决定和法正、孟达同行,前往西川。

与二人同行之后,孟达得知马均喜欢些奇淫技巧,自然对其不屑,言谈之间亦很是冷淡,只有法正一如既往地对待马均。在南阳郡遇到陆大之时,马均要留下帮助陆大,而法正原本是想等待马均的,却是被孟达催促上路,由于法正今年还未加冠成年,孟达年长,法正亦只好听他的,于是两人便放下了马均独自前往汉中。

马均自然看得出张绣对他的赏识,张绣不似一般人对奇淫技巧鄙薄不已,就连南阳太守钟繇亦对自己改良的翻车赞叹不已,这样的待遇可以说是马均从来没有试过的。如今张绣这话,是对马均的招揽。

想到令自己期待不已的印刷术,还有张绣的赏识,所谓士为知己者死,马均这般木讷的人对张绣却是感激不已,早就将这个年龄不比自己大多少,但见识渊博,身居高位的人当成了知己。只见马均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均愿意留下,均见过主公。”说完朝着张绣就要下拜。

张绣一把将马均扶起,说道:“德衡不必多礼。”顿了一顿,张绣又说道:“绣先为德衡说一说那想法,不过能否制作出来就要看德衡了。”

马均点了点头道:“主公请说。”

张绣笑了笑,道:“绣此法却是将一个个字用泥土烧制成型,将常用的字烧制好之后就可以根据书籍的内容一个个字排好成型,而后进行印制书籍。那么就可以一改需要一大块雕版才能印制的弊端。此法只需烧制大量常用字即可,若是印书时遇到没有的字亦好即时烧制,而用泥土烧制字样应该不难,不知德衡以为如何?”

马均听了之后,低头沉思了好一会儿,才喜道:“妙,主公此法实在太妙了。”

张绣笑道:“制作的难点在于烧制泥字,这方面却是需要德衡了。”

马均想了想,说道:“主公找些制瓷工匠来协助于均,此事应该不难办到。”

这时,一旁的钟繇忽然开声说道:“主公所言此法,却是似始皇帝定度量衡之时在量器之上用木戳印四十字的诏书。”

马均听完,击掌道:“对啊,就是这样,只不过主公此法用的乃是泥字,而用途则是印书。”

张绣听完,暗道:“中国古人真的不能小视,秦始皇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想法,只不过没有大规模施行而已。”想罢,张绣笑道:“既然如此,那此事就交由德衡去办,元常要尽力配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