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地枪王张绣-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化解了赵云的进攻,黄忠没有再次进攻,而是一勒马匹,掉转马头,说道:“武艺不错,且比弓箭。”

说完之后挂起大刀,一手取出背后硬弓,一手拈起两支木箭,在回身的过程中木箭已经搭上,身形一掉转之后看也不看,直接就松开紧拉着弓弦的手,两支木箭直接飞出,同时黄忠口中还喝道:“中。”

黄忠的那声:“中。”就仿如命令一般,两支木箭飞出,一箭射向赵云射来的一箭,两箭交击跌落到地上,一箭直奔赵云而去。赵云见得,立即缩头躲避,怎知道刚缩头,就感到头上一轻,之后头发就全部散落披在肩上,原来是束发的冠被黄忠的木箭击下了。

射完两箭之后黄忠也没有再放箭,而是勒住马匹,重新掉转马头望向赵云,刚好就见到赵云束发冠被击落的一幕。

赵云束发冠被击落,此战胜负已分,赵云亦收起大弓,抱拳道:“黄壮士箭术高强,云佩服。”

黄忠听得,亦抱拳道:“小兄弟枪剑双绝,若再斗下去忠恐怕就不是对手了。”

不过黄忠这话显然是客套说话,两人刚才比斗武艺胜负还未分出,如若再斗下去,赵云虽然是枪剑双绝,但亦不见得能胜得了黄忠。

两人经过一场切磋比斗,已经有些惺惺相惜之意。这时,只见得黄忠一拍脑袋,问道:“与小兄弟切磋了这么久,还未问小兄弟姓名呢?”

赵云听得,微笑道:“在下赵云,字子龙,乃是常山真定人士。”

赵云话音刚落,旁边的黄叙就惊讶道:“这位大哥就是常山赵子龙?”

黄忠听得,疑惑地问黄叙道:“叙儿,这位小兄弟很有名吗?”

黄叙听得,说道:“爹,这位大哥就是汜水关和虎牢关前独斗后将军张绣而不败的联军大将。”

黄忠听了之后,喃喃地说了几句,忽然失声道:“后将军?北地枪王张绣?”之后问赵云道:“这么说来,子龙不就是……”

赵云笑了笑,答道:“没错,后将军正是云的大师兄。”

黄忠听了之后,神色一凝,说道:“听闻当日子龙不是后将军张伯渊的对手,这么说来天下第一的温侯吕奉先武艺岂不是更强?看来忠的确是小看天下英雄了。”感叹一番之后,黄忠又问道:“子龙不是在袁冀州处效力吗?缘何会在此?”

赵云听完,笑道:“云随家师好友王越大师学剑,现在剑法刚学成。而汉升大哥武艺如何,只问云大师兄就知。”

黄忠听得,奇道:“后将军?”

赵云指了指张绣,说道:“他就是云的大师兄,张绣。”

张绣见得赵云点破身份,笑了笑,向黄忠抱拳行了一礼。黄忠见得,立即回礼道:“草民黄忠见过后将军。”

张绣没有在意,摆了摆手,之后黄忠请几人进屋,赵云听得方才黄忠问他缘何在此,便将他如何离开袁绍的事情仔细说了一遍。

黄忠听后,亦觉得袁绍太过卑鄙,之后两人就开始称兄道弟了起来。连带着黄叙对赵云的称呼亦要改成叔,使得这名半大的少年小小地叹了一口气。

这时张绣就对黄忠道:“汉升兄,需闻大丈夫生于世上,当带三尺剑立不世功名。汝武艺非凡,不亚于吕布,何不出山一展才华,让世人知道世上武艺到得如斯境界者不止吕布一人。”

黄忠听得,叹道:“忠亦曾经想出仕,不过为了叙儿……”说到这里黄忠长叹了一口气。

张绣见得,笑道:“如今令郎得了华神医之药,要将病根治已经不是难事,汉升何不出仕?而且令郎抓药亦要钱财,汉升若出仕,谋得一份差事就有月俸,到时可得更好之药材来为令郎治病。张绣虽然不才,但若汉升肯投效于我,当以将军之位待之,可领万军。”

黄忠听得张绣的话,沉吟了好一会儿,又望了望黄叙,见到黄叙向他父亲重重地点了点头,表示支持之后。黄忠才点头行礼道:“忠见过主公。”

这时华佗却是问张绣道:“后将军在此,方才那位先生……”

张绣听到华佗的话,便知道说的是贾诩,笑道:“方才那位先生乃是绣的主薄贾诩贾文和。由于方才绣听闻爱妻有喜,走了神,怠慢了华神医。而贾先生又怕街上人多口杂,点破了绣身份不好,故此才有方才之言,欺瞒之处万勿见怪。”

第一百八十二章 议事(上)

之后对赵云说道:“如今天色已经不早,师弟,汝且回县城中让周仓赶一辆马车来,今夜我等都到县城休息,明日前往宛城,绣留在这里陪着华神医他们。”

赵云应了一声,骑着小白龙直奔县城。这边华佗说道:“后将军的难处老朽明白。”

张绣笑了笑,说道:“华神医云游天下救济万民之心绣佩服不已,华神医还是莫要称呼绣什么后将军了,就叫绣一声伯渊即可。”

华佗听得,笑道:“伯渊还是莫要叫老朽华神医。方才贾大人言伯渊有事找老朽,与天下百姓有大利,不知是何事呢?”

张绣笑道:“华先生行医多年,不知可有徒弟?”

华佗长叹了一口气道:“徒弟收过不少,但他们都不愿意随老朽云游天下救济百姓,只愿在家乡做一郎中,以诊金糊口渡日。故此他们大都也只是随老朽学过几个月医术,故此都不算精湛,能得老朽衣钵的,恐怕一个也没有。”

张绣亦知道汉末大夫的地位其低,称作贱业亦不为过。富家子弟自然不愿意学习医术,而贫民学习医术,也只为糊口。能像华佗有救济天下万分之心的,恐怕数百年才能出一人。这些贫民只为糊口而学习医术,又不愿随华佗远行,故此医术也只学了一些皮毛罢了。

张绣听得,便说道:“华先生可曾想过,先生以一人之力,终一生所救之人亦只是寥寥千人罢了。若先生医术能有徒弟继承衣钵,徒弟之后再有徒孙,那先生一门就有可救天下百姓之力了。”

华佗听得,点头道:“伯渊所言不差,但那些徒弟……唉,不说也罢。”

张绣听得,笑道:“不若绣为华先生招一批聪明伶俐的青年,随先生学习医术,至于生活糊口的问题,就由绣解决。只要先生认这些人为徒弟一日,他们的生活就由绣解决。如此既无后顾之忧,就可专心学习医术,救济万民了,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华佗听得,有些激动地问道:“伯渊此言当真?”

张绣微笑着点头道:“绣虽然不才,但亦掌两郡赋税,为先生的徒弟们提供生活保障还是绰绰有余的。不过绣在这里还有两个不情之请,万望华先生应允。”

华佗听得,按下心中的激动,说道:“伯渊且道来,若是有违道义,老朽誓死不从。”

张绣说道:“华先生怕是误会了。绣第一个不情之请,是想请华先生到我军中教授士卒们一些急救之法,让士卒们受轻伤的时候亦有办法保住性命。”

华佗听完,点头道:“此亦是救人,老朽应下了。”

张绣继续说道:“第二个不情之请,是当日洛阳未毁之前,绣与岳父于东观以及兰台搬出书籍两万余卷,另外岳父处还有藏书四千卷,总数约为三万卷。这些藏书中不少是周代典籍,诸子百家均有。故此其中有不少医家典籍,但这些医家典籍却是散乱无比,恐怕自武皇帝建东观以来都未曾有人整理,华先生乃是当世神医,所以绣想请华先生对这些医家典籍整理一番,以泽后世。”

华佗听完张绣的话,原本逐渐平复下来的心情又再次激动起来,只见华佗双手微颤,有些不信地问张绣道:“伯渊所言当真?”

张绣也没有料到华佗会如此激动,点头道:“千真万确。”

华佗深吸了几口气,说道:“老朽愿意整理这些典籍,不过只有老朽一人,恐怕……”

张绣听得华佗前半句,已经知道他想说的是什么,便答道:“华先生勿忧,绣会派人将此事告诉张仲景张先生,将他邀来与华先生共参此事。”

华佗点头道:“仲景先生老朽亦与他神交已久,若是他肯来,老朽正好与他共参医术。”

张绣听完,笑道:“如此,绣就先代后世子孙以及百姓多谢华先生了。”嘴上如此说,心中却是感叹道:“当日去搬出这批书籍果然没有做错。这时代只要与书籍要打交道的人,这一批藏书就是大杀器,谁也挡不住它的诱惑。到时只要张仲景一到,汉末两大神医就在我鼓掌之中。凭借这批藏书,还可以吸引文人来投,又有培养人才的基础,当日种的因,回报的果开始逐渐来了。”

之后张绣又与华佗以及黄忠闲聊,直到赵云来寻之后,几人才止住了话题。将黄叙扶上马车,黄忠则是收拾一些细软以及重要物品,然后几人一同回到小县。

为表歉意,张绣整夜都陪着陈瑶,连带着之后回宛城的路上亦没有骑马,而是在车上陪着二女。

经过数日的奔波,大队人马终于到达宛城。张绣先让胡车儿带着钟繇等人的家眷去预先准备好的宅院,另外派周仓去指挥民夫们将藏书搬到一大宅子里。由于以前宛城的世家大族全部都不在了,空余了不少大宅子,都被张绣名正言顺地占据了,故此钟繇等人的住所以及存放藏书都不用另外再建一房子。

安排好这些之后,张绣就将众人全部引到议事厅中。只见张绣当先坐在主位上,右面所坐乃是文臣,当先一人乃是蔡邕,后面跟着的是贾诩、钟繇、杜畿、张既。左面则是武将,当先一人是华雄,后面跟着的是徐晃、赵云、胡轸、黄忠、裴元绍。

却是回宛城的途中,张绣与童渊、赵云详谈了一番,请赵云为自己效力,由于有童渊的力劝,张绣终于说服赵云认自己为主。后来张绣单独与童渊谈过之后才知道,其实童渊让赵云来长安,除了学剑之外更是希望赵云投到张绣麾下。其中原因是由于张绣名声不算差,数次有救民之举,无论童渊还是赵云虽然反感董卓,但对张绣却是另眼相看。其二赵云可谓出身贫寒,若投关东诸侯,定然不会受到重用,而投张绣则有同门的香火之情在,赵云亦会受到重用,故此童渊见到张绣自立之势明显,才力劝赵云投效张绣。

而方才列座次的时候,胡轸见得赵云亦出席,便知道其已经认张绣为主。武人最重强者,鉴于自己武艺不如赵云,于是便将原本自己的位置让与赵云。本来徐晃亦想相让,不过赵云却以新投之人未立寸功为由谢绝了。

如此下来,张绣麾下人数虽少,但均是精英。且不说顶尖大将赵云、黄忠,华雄与徐晃随便一个放出去又岂是简单,虽然华雄尚未表态尊张绣为主,但张绣看得出他只是顾虑董卓的知遇之恩,以张绣看来,只要董卓一死,华雄正式认自己为主可谓水到渠成。再之后的裴元绍和胡轸亦是在历史上留名之人,当个副将绰绰有余。

文臣这边有自己的岳父大儒蔡邕,毒士贾诩,还有钟繇、杜畿、张既三个处理内政民生的好手在,令到文臣紧缺的张绣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只听见张绣当先说道:“各位,两郡的情况在路上之时绣已经说得清楚了,不知诸位有何见解?”

张绣这里问的乃是文臣,蔡邕和贾诩与治政上自然不如钟繇三人,而三人之中则以钟繇为首,只听见钟繇答道:“主公所言之策的确能暂解危机。不过主公麾下有大军六万余人,而且均是骑兵,如今虽有朝廷提供给养,但若是朝廷有一日不再提供给养,恐怕以两郡之民力,养如此大军甚是困难。”

张绣听得,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